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许树宇 《光明中医》2008,23(5):655-657
凡在经期前后或在行经期间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及其他不适,以致影响生活或工作者称为痛经。其中生殖器官没有明显病变的痛经,在医学上被称为“原发性痛经”。特别是行经疼痛,故又称为功能性痛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另一种痛经是由于生殖器官发生了某种疾患引起的痛经,医学上称为“继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经常在初潮后数年才出现,发病情况各有不同,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子宫肌腺症等引起的痛经。根据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调查,痛经在我国妇女的发病率为33.19%,属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月经初潮后2—3年多见。  相似文献   

2.
浅谈痛经     
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或伴腰骶部疼痛及其他症状,严重者出现呕吐、面色苍白、手足厥冷等症,称为痛经。痛经可分为功能性与器质性两类,“功能性痛经”又称为“原发性痛经”,系指盆腔无器质性病变,常见于初潮6~12个月内或排卵周期初建立时。“继发性痛经”系指盆腔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宫内异物,痛经的确切原因不清楚,一般认为精神神经性内分泌因素及子宫因素引起子宫过度收缩,子宫缺血、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3.
妇女在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小腹及腰骶部疼痛,甚至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若在月经初潮后即有疼痛,而盆腔内未见明显病变,称为"原发性痛经";若由于生殖器炎症、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痛经,称为"继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多责之于气滞、血瘀、寒湿凝滞、冲任虚寒、肝肾亏损.今录五则,望纠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4.
<正>妇女在月经前后或月经中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本病以青年妇女多见。西医学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痛经两类,其中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痛经(PD)或功能性痛经,常发生于月经初潮后不久的未婚或未孕的年轻妇女,常于婚后或分娩后自行消失[1]。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表现为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  相似文献   

5.
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颈粘连、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痛经属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继发性痛经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相似文献   

6.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泻、憋坠甚至昏厥。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给妇女带来痛苦和不安。谓之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痛经多发生于青年妇女,一般分为两类,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从月经初潮开始即有疼痛。常因子宫发育不良、宫口狭窄或精神紧张引起;继发性痛经多因生殖器官疾病引起,如盆腔炎、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蒙医称“萨仁赫日额布日西也乐”本人采用蒙医蒙药治疗痛经50例,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凡在经前、经期、经后发生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称痛经,可分为功能性痛经和器质性痛经两种,前者常始发于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又称原发性痛经,后者又称继发性痛经,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或宫内节育器等引起,属中医"痛经"、"经行腹痛"范畴.  相似文献   

8.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西医学将痛经划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或官颈狭窄等所引起的属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以青少年女性多见[1].本文讨论的病例以原发性痛经为主.2010年9月~2012年9月,笔者运用自拟痛经饮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并与常规中药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以小腹痛为主要症状,并有其他不适,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及身体健康者,称为“痛经”。它是妇科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尤以青壮年妇女为多。有初潮即有腹痛者;有初潮以后发生腹痛者,前者称为原发性痛经,后者称为继发性痛经。从疼痛的性质来看,有胀痛、阵痛、绞痛、掣痛、拘急痛、冷痛、下坠痛、绵绵作痛等。疼痛的部位,亦有不同,有整个小腹痛、有在腹部两侧或一侧痛、有痛连腰骶部或痛引胸胁背和大腿等处。这种病对患者的精神负担很大,给病人带来了周期性的痛苦,应该积极治疗。兹举“痛经”验案三则  相似文献   

10.
任督脉穴位治疗痛经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凌  林红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0):61-63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是指女性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难以忍受,影响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者。西医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发于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妇女;继发性痛经是指由于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痛经。中医对痛经辨证有虚实之分,实证多与肝郁气滞或经期受寒有关,一般痛在经前;虚证多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有关,一般痛在经后。  相似文献   

11.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甚至疼痛难忍为主要症状的妇科疾病。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发作。痛经按其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和时间的不同分为实证、虚证。凡经前、经期疼痛剧烈难忍,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者,多因寒凝、气滞或血瘀等因所致属实证。凡经期后疼痛多因肝肾或气血亏虚所致属虚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纯中药调经汤治疗痛经的疗效及探讨.方法: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用"调经汤"对痛经的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湿热下注型和气血两虚型等各型进行治疗85例(不用西药)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达到95.3%.提示:痛经是妇科的常见、多发病,而且缠绵难愈.普通西医治疗往往很难见效.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对妇女的素体和特殊的生理进行灵活调节,围绕经期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证,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证.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此病目前并无根治良药.笔者临床应用中医推拿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青春期少女的常见病,不是无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内分泌调节系统功能失常所引起的月经紊乱,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为无排卵型,具体表现为月经初潮后,月经周期无规律,可有经期延长、经血量过多,长期淋漓不净等.本文对30例青春期功血对象,采取中药结合马富隆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子宫的强烈收缩使子宫内的出血量增加,造成月经过多;盆腔内的子宫内膜反复出血,长期积聚,形成肿块,不但使痛经逐月加重,还会在性交时引起疼痛,如果内膜长在卵巢,就会影响到卵巢的功能,造成不孕.这些症状严重地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中药血竭安异方主要成分为血竭、三七、甘松等,具有活血散瘀、定痛通络、生肌之功效.为防止子宫内膜异位病症的临床经验组方,亦为我科科研课题研究组方,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观察,此方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防治有显著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有生育史及人工流产史,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所致,或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或无急性过程直接发展为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下腹腰骶下部坠胀,白带增多,劳累或性交后及月经前疼痛加重,病程长则可造成粘连、榆卵管炎、卵巢炎、输卵管积液、子宫内膜炎、子宫直肠窝积液等,给广大妇女生活上,工作上造成很大影响,有的甚至影响夫妻关系。笔者多年来以金刚藤胶囊配合中草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包括盆腔包块,附件包块)8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联合宫腔镜诊断未绝经妇女子宫异常出血的可行性。方法:308例未绝经的子宫异常出血,经B超检查后按子宫内膜厚度分A组(内膜≤11mm)、B组(内膜12~14m、C组(内膜≥14mm),均行官腔镜检查+诊刮术。结果:A组B组c组子宫严重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11%、5.95%、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官腔镜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未绝经的子宫异常出血的妇女,B超检查子宫内膜≥12mm者子宫严重病变阳性诊断率高,可作为官腔镜检查的适应症。子宫内膜≤llmm者可直接行诊刮术。  相似文献   

18.
曾倩 《新中医》2004,36(6):3-4
杨家林主任医师认为月经不调主要表现在期、量的异常,针对其太过与不及,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以平为期。治疗时重调经、养肾益精,同时顾护阴血,用药强调分清缓急、阶段和年龄,侧重脏腑治疗。  相似文献   

19.
月经周期节律正常的关键为阴阳消长顺利转化,月经病的调治需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选用不同方药,经后期阴精渐长,重用滋阴养血之品,佐以温肾助阳药,充养阴精以达经间期的重阴状态;经间期重阴转阳,重补肾活血,方能顺利转化,产生氤氲时机;经前期为阳长时期,当补肾助阳,佐以滋阴之品,使阳气有所依附;行经期肾气充沛,为重阳必阴之时...  相似文献   

20.
朱南孙教授治疗不孕症,强调"首辨虚实",因人制宜,重在求本,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对于虚证,先补益其虚,气血安和,再调经助孕;对于实证先予祛邪,邪去正复再予调补助孕。对于婚久不孕,经行错后,畏寒肢冷,纳呆便溏之脾肾阳虚者,先治以温肾健脾,养血调经,待脾胃调和,再施以温肾助孕法治疗。朱老提出欲求嗣,必先调经,调经者,重在调周,调周者,必兼养卵促卵。行经期,以通为主,以活血调经之品促进经血通畅,慎用寒凉药以防滞其经水。经后期,经水已泻,胞宫阴血亏虚逐渐至盛,以滋阴养血,补益冲任为主,常予四物汤、二至丸化裁。不孕症患者性善忧思急躁,心神失养,阴虚阳亢,无以营养冲任胞宫,不能成孕,故而疏肝解郁,宁神定志亦为调经助孕之要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