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鼓膜穿刺灌洗地塞米松及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耳内镜下鼓膜紧张部前下或后下象限弧形切开鼓膜2-3mm,注入地塞米松针5mg和氨溴索针30mg混合液进行冲洗,再行负压吸引,术毕用消毒棉球封堵住外耳道口预防感染;同时口服抗生素,强的松,呋麻液滴鼻1周.结果:80患者随访10月~5年,平均(15.67±6.45)月;治愈40例、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50%(74/80);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鼓膜穿刺灌洗地塞米松及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率高,且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鼻腔局部应用减充血剂,鼓膜穿刺抽液,咽鼓管吹张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氨溴索,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联合鼓膜穿刺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云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8例患者作为接受鼓膜穿刺治疗的对照组,其他58例为接受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和对照组的70.69%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7%和对照组的29.31%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使用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耳炎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孔鼓膜穿刺抽液结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孔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和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蛄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O%和94.O%,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5%和81.5%(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事件,其中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O%,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均于后期随访期间消失或恢复。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取双孔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和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安全可靠,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单孔鼓膜穿刺抽液结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两种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的常见疾病 ,主要病变是鼓室积液 ,鼓膜穿刺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1998年 9月~ 2 0 0 1年 3月 ,笔者对 4 5例 (79耳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别实施双孔式鼓膜穿刺加鼓室药物注射法和单孔式鼓膜穿刺加鼓室药物注射法治疗 ,进行疗效比较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5例 (79耳 )患者中 ,男 17例 ,女2 8例 ;年龄 14~ 5 2岁 ,平均 2 7岁。将此组患者随机分为甲组 2 3例 ,其中双耳 13例 ,共 36耳 ;乙组 2 2例 ,其中双耳 2 1例 ,共 4 3耳。病程 1周~ 2年零 7个月 ,全部病历均排除鼻腔及鼻咽部新…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取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三水区人民 医院 2019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接收 150 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 = 75)开展单一的鼓膜穿刺治 疗方案,观察组(n = 75)则接受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 术后听力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观察组的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 药物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病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助于听力水平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开闭饮合鼓膜治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分泌性中耳炎80例(103耳)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1例(54耳)采用开闭饮+鼓膜治疗仪治疗;对照组39例(49耳),采用抗生素+吉诺通+呋麻地塞米松滴鼻液+自行咽鼓管吹张术或鼓膜穿刺术+鼓膜治疗仪治疗。2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纽治愈率63.0%,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治愈率38.8%,总有效率77.6%。2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合鼓膜治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成辉  李燕 《四川中医》2012,(9):116-117
目的:观察速效鼓膜治疗仪联合泽苓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对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速效鼓膜治疗仪治疗后,给予中药口服治疗,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疗效在3个月~1年随访时判断,80例(120耳)中治愈88耳,有效27耳,无效5耳,总有效率95.8%(115/120)。结论:速效鼓膜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可有效消除中耳负压,特别是对那些无法行咽鼓管吹张,鼓室穿刺或置管术者,能明显改善咽鼓管通气,提高此类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的主要病因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对98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保守治疗后行鼓膜穿刺鼓膜切开置管、鼓室灌洗、腺样体刮除术治疗。结果:96例均取得了安全、快速、良好的治疗效果,1例术后复发,1例术后遗留鼓膜穿孔,治愈率达97.9%。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等因素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中耳积液,导致患者听力下降、儿童言语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后果,应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激光鼓膜造孔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9例患者予以鼓膜穿刺抽液,口服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配合减充血剂滴鼻治疗;观察组69例患者予激光鼓膜造孔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73.9%,观察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鼓膜造孔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明显,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薰蒸并结合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①中药薰蒸治疗;②针刀疗法。结果:400例患者经中药薰蒸结合针刀疗法治愈280例(占70%);好转90例(占22.5%);未愈30例(占7.5g);总有效率达92.5%。结论:中药薰蒸结合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减少浅静脉留置针贴膜(以下简称贴膜)更换次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将402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贴膜开窗组)和对照组(完整贴膜组).开窗组穿刺后将贴膜中间开一窗口贴于穿刺处,用一次性输液敷贴覆盖,每天消毒穿刺口,并更换输液敷贴,除贴膜与皮肤分离外,不更换贴膜;对照组每天及时更换贴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脱出率上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局部的反应如穿刺点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穿刺点渗出等静脉炎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能减少贴膜的更换次数,减少了留置针脱出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静脉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32例用耳内窥镜下实施鼓膜修补临床效果评价.方法:术中在内窥镜直视下对各种原因造成的鼓膜穿孔进行修补.方法采用贴补法和内植法.结果:贴补法成功率 95%,内植法成功率 91.7%.结论:内窥镜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鼓膜修补,具有操作简单易学、微创、手术费用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慢性骨髓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论治.结果:两组治疗均取得一定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优于对照组的87.50%(P<0.05).观察组用药后有胃肠道反应(恶心、食欲减退、腹胀)8例,未中断治疗均自行恢复正常,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无变化.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袁静 《中医临床研究》2014,(10):122-12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及鼓室内的脓液,然后向外耳道内滴入林可霉素0.6 g+地塞米松5 mg,并配以中药托里消毒散口服治疗,疗程5d。结果:75例(9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治疗全部有效,治愈率72.9%。结论:西药局部点耳配以中药口服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 52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刺络拔罐加温针灸组(治疗组)33 例,用梅花针叩刺,以痛处为叩刺部位;中药治疗组(对照组)19 例,辨证治疗,肝经郁热证:拟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证:拟除湿胃苓汤加减;气滞血瘀证:拟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100.00% ,对照组有效率为 73.68%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刺络拔罐加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与中医推拿手法两者结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80例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关节松动术结合中医推拿手法)和对照组(传统关节松动术)各40例。治疗前后按膝关节功能评定评分法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与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比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更显著(P〈0.01)。观察组痊愈5例,显效24例,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应用关节松动术结合中医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联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诊断为稽留流产患者,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后常规给予清宫,观察妊娠组织自然排出率、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药物不良反应、清宫时宫口扩张情况、手术难易程度、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100例患者中妊娠组织自然排出率(有效率)为92%,组织排出时间短,平均4h29min;阴道出血量≥100ml者5例,其余患者均在20~85ml之间;所有病例清宫时宫口松弛,无需扩宫,清宫容易;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平均5.3天;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联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具有阴道出血量少,药物不良反应轻,手术易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门诊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124例进行了问诊治疗,对124例进行了分组,1组使用林可霉素、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联合治疗,2组使用氯霉素滴耳液。结果:在1组中我们可以看到有60个患者的能够在4个疗程里干耳的患者有50位。其中男性有32个人,女性28人。2组中的可以看出4个疗程中有47人干耳,其中男性患者有23人,女性有24人。男性和女性的干耳率在各个年龄中的比例都基本一致。1组中的林可霉素、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治瘛率普遍高于二组,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确实是比二组中的氯霉素滴耳液疗效好。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和性别没有太大的区别。结论:门诊中用合理的方法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