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将三个中心的45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228例)和对照组(22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36天统计疗效.结果:有效率比较P<0.05;眼球运动度恢复比较 内直肌下直肌的恢复两组分别比较均为P<0.05;眼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个中心的45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西药组各228例,穴位注射组采用中药穴位注射疗法,以患侧睛明、阳白、四白、瞳子髎、肝俞(双)为基础穴,复方当归注射液为主药,再据辨证分型配合相应的腧穴和注射药物;西药组常规西医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d,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眼球运动度、眼裂和瞳孔大小.结果: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91.7%(209/228),西药组总有效率73.6% (168/2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P<0.05),穴位注射组的降低值较西药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患眼眼球运动度、眼裂均有增加,瞳孔均缩小(均P<0.05),穴位注射组眼球运动度内直肌的改善优于西药组,眼裂大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且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任红  陈强  马林 《中医杂志》2011,(18):1558-156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信封法随机纳入3个中心45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8例,治疗组主穴选取患侧睛明、阳白、四白、瞳子髎穴以及双侧肝俞穴,主药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6天后统计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患眼眼球运动度、眼裂及瞳孔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或P<0.01),治疗组的降低值较对照组更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患眼眼球运动度及眼裂均增加(P<0.05或P<0.01),瞳孔均缩小(P<0.05),其中治疗组眼裂及眼球运动度内直肌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2005年1月~2010年10月,用针刺配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23例患者均由神经内科或眼科明确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均为单侧.临床表现为上睑下垂,眼裂变窄,眼球不能向上、向内、向下3个方向运动,眼球位置向外下偏斜,复视,瞳孔散大以及对光反射消失等.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5天;脑血管疾病所致者6例,脑外伤所致者4例,糖尿病所致者8例,脑部肿瘤所致者2例,原因不明者3例.  相似文献   

5.
透刺眼周穴位治疗动眼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眼神经麻痹由眼及脑的外伤、糖尿病、脑梗死、脑肿瘤等所引起。完全损害可产生上睑下垂,睑裂变窄,眼球不能向上、下、内方向运动,眼球位置向外下方偏斜、复视、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不完全性损害时眼内肌受损较轻,瞳孔可不出现改变。动眼神经麻痹在中医属“目偏视”、“视一为二”、“视歧”、“上胞下垂”、“睢目”范畴。现介绍透刺眼周穴位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张跃红 《中医杂志》2002,43(8):611-611
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是以突发性上眼睑下垂为主症,并伴有眼位偏斜和眼球运动障碍,甚至瞳孔散大,光反射迟钝的临床常见眼科疾病。临床上冶疗颇为棘手,我科自1991年以来,用穴位封闭方法,配合中西药物治疗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例均为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均为单侧发病。年龄16~62岁,平均46.5岁。其中外伤5例,脑血栓3例,糖尿病2例,高血压1例,不明原因2例。病程1个月以内3例,6个月以内5例,6个月以上5例。对13例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排除眶内、颅内肿瘤,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7.
腹部外科手术 ,一般 3天后出现肛门排气 ,但许多病人因肠胃功能失调而肛门不排气 ,有的甚至长达 7天 ,病人腹胀难受 ,采用穴位注射进行治疗 ,疗效满意。1 一般资料   2 1例中 ,男 1 3例 ,女 8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1 8岁 ;阑尾术 5例 ,肠粘连术 2例 ,胆囊术 6例 ,肾结石术 8例 ;手术后时间最短 3天 ,最长 7天。2 治疗方法  药物 :新斯的明 0 .5mg/1ml,维生素B1 0 .1 /2ml。  取穴 :一侧足三里 ,另一侧上巨虚 ,双侧合谷穴。  方法 :用注射器抽取上述药物各 1支混合 ,选用 6号针头 ,刺入穴位得气后再推药 ,每穴注入等量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5例病程3个月以上的顽固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施行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针刺取穴:睛明(或上睛明)、承泣、上明、球后、丝竹空透鱼腰,配合太阳、百会、风池、合谷、足三里,治疗3个疗程。中药予自拟补血活血、行气化瘀、祛风通络方药,至完成全部针刺疗程后停服。结果治愈:5例(占33.3%);好转:9例(占60%);未愈:1例(占6.7%)。总有效率:93.3%。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动眼神经麻痹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杨柳  刘新英  郝佳 《世界中医药》2013,8(8):912-91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中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在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疗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处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年人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笔者应用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8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88例中,男50例,女38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7.5岁;病程7天者61例,8~14天22例,15~45天5例.感冒后发病者26例,酒后发病者12例,继发性乳突炎者9例,过度疲劳者6例,无明显诱因者35例;88例中本院确诊者52例,其他医院确诊者36例,均符合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1.
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出颅后分布支配区内的功能丧失,以致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临床上本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西医对初起症状的改善显著速度快,而中医针刺对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又有西医所不能之疗效.所以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是发生在颈部的骨关节退行性、增生性病变。属于中医“痹症”、“肩颈痛”等范畴。笔者采用中药制剂穴位注射结合治脊疗法治疗颈椎病50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面神经炎俗称面瘫,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前者是脑部病变,后者是感受风寒或病毒感染引起局部神经的血管痉挛、缺血、神经水肿及不同程度的变性,出现面部表情肌瘫痪,即平常所讲的面瘫,主要指周围性面瘫.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已被公认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上述方法治疗面神经炎7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跟病症主要是足跟承重时疼痛,目前其原因尚未完全清楚。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妇女尤为多见。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药薰洗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跟痛症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按摩联合中药内服与针刺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比较.方法:将确诊的12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按摩联合中药内服组与针刺联合中药内服组,每组各60例.结果:按摩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96.6%,针刺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86.6%.按摩联合中药组疗效优于针刺联合中药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摩联合中药内服较针刺联合中药内服疗效显著,特别是远期疗效更为明显,且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根据我国13省市人群骨密度调查结果,估计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占总人口的5.6%,绝经后妇女约有30%患有骨质疏松症.随着老年人群的不断增长,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发病率会大大增加,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1.43%,两组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穴位注射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分类、症状表现、特点的综述,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为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10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行性膝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目前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中药外敷疗法是保守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近5年来,我科部分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外敷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取得显著疗效,并与单纯行针灸治疗者例进行对比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