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调查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12月实施I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162份,采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提供的《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表》进行调查,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162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40%(127/162),预防用药品种以三代头孢菌素为主,术后单用抗菌药物占54.33%,联合用药占45.67%,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病例占46.91%,不合理病例占53.09%。结论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欠合理,强化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识,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方法,规范使用抗菌药物,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制定干预方案,对甲状腺瘤、乳腺纤维瘤、腹外疝等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的133例为干预组,将干预前一年同期10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验干预效果。结果干预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品种正确率由1.85%上升至96.24%;时机正确率由81.48%上升至95.49%;剂量正确率由0上升至98.00%;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由每例平均6.42d下降至2.59d;平均住院费用由3 760.02元/例降至3 208.07元/例;抗菌药物费用由264.54元/例减少至27.11元/例;术后住院时间由8.13d/例减少至6.82d/例;切口甲级愈合率由97.22%上升至99.2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医院感染。结论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能有效规范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制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提高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5月-2013年5月60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分析其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256例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7%,使用最多的药物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分别占47.7%和44.1%;在使用抗菌药物的256例病例中术前30min~2h给药的235例,占91.8%,术前>2h给药的5例占1.9%,术中追加用药1例占0.4%,术后当天给药的1例占0.4%,术后>1d给药的3例占1.2%;总用药持续时间<24h59例占23.0%、24~48h54例占21.1%、48~168h107例占41.8%、>168h36例占14.1%。结论 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给药时机、持续用药时间等存在不合理现象,表现为无指征用药、预防用药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首次给药时机不合理、术后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等,提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应用抗菌药物在普外科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年4月-2013年4月入住普外科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史及相关信息,根据使用抗菌药物时机不同分为术前应用抗菌药物(A组)、术中应用抗菌药物(B组)、术后应用抗菌药物(C组),对3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等进行比较。结果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C组患者为(15.3±2.6)d、(9.4±3.1)d,高于A组的(10.8±3.5)d、(6.6±2.8)d及B组的(6.9±2.6)d、(5.2±3.2)d,B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A、B、C组分别为8.0%、2.0%、2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间>3h的患者,除在术前及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外,在术中加用抗菌药物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普外科围手术期感染发生风险;且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亦比较短,因此,在该类手术术中加用抗菌药物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1380例Ⅰ、Ⅱ类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 调查某院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数据,为医院实施监控措施、采取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按统一方法和标准,调查分析2008年胆囊切除、乳腺手术、结肠切除和髋关节置换4种手术患者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髋关节置换术有约50.00%未在麻醉诱导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而手术时间>3 h有约85.00%在术中未追加抗菌药物;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约80.00%均>24 h;60.50%乳腺手术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结论 为减少耐药菌株产生,降低患者、社会的经济负担,控制医院感染,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迫在眉睫,应制定完善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策略,探索嗣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实施管理干预后,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医院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将干预前后11个手术科室的相关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分组,分别统计出对照组与干预组术前半小时用药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4小时情况、抗菌药物选择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在选药、用药时间、用药剂量与用法上均趋向规范合理。结论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工作,引导抗菌药物应用向合理化方向发展,能有效改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使用的抗菌药物,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医院2010年3-4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50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使用频率依次为一代头孢菌素33.34%、二代头孢菌素28.40%、大环内酯类22.22%;术前预防用药占68.00%,术前30 min~2 h用药占42.00%,术前未用药占32.00%。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骨科医师用药的培训,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1年3、4月份出院的121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121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术前30min给药116例,占95.9%;抗菌药物使用前5名的分别是:头孢曲松、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单一、二联用药分别占91.7%、8.3%。结论医院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预防使用率过高、用药级别过高、用药时间过长、更换药物频繁等,应加强监管,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目的探讨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 方法对190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90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预防用药占79.47%,治疗用药占20.53%;术后单用1种和应用二联、三联和四联抗菌药物的分别占28.42%、67.37%、3.16%、1.05%,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最长17 d,其中64.24%的患者用药时间≥4 d. 结论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应予避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措施及成效。方法回顾性抽取整治前、整治初期和整治中期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共807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统计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专项整治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7.8%下降至12.9%(χ2=128.99,P=0.00),术前30 min~2 h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6%上升至90.9%(χ2=55.86,P=0.00),抗菌药物二联使用率下降至0,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控制在24 h内比例由整治前的3.4%上升至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P=0.002)。但抗菌药物使用费用未达到理想的整治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45,P0.05)。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整治效果显著,但需继续加强监管,巩固整治成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加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方法 选取2011年6-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全部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395份,在预先设计的表格上逐项填写内容,采用趋势卡方检验统计分析合格率变化趋势.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75.77%,用药时机合格率60.43%,用药时间合格率17.71%;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哌拉西林/舒巴坦;经医院的强化管理,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越来越低,呈不断下降的趋势(x2=111.32,P<0.01);用药时间合格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x2=77.44,P<0.01).结论 目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性,经质控管理,用药情况好转,需继续加强政策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1年8-10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35例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给药时机、预防用药时间、药物种类选择、联合用药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135例患者中围手术期全部应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术前30 min~2 h给药87例,占64.44%,术前>2h给药12例,占8.89%,术中给药3例,占2.22%,术后给药33例,占26.65%;手术时间>3h患者35例,术中追加第2剂抗菌药物13例,占37.14%;总预防用药时间<24 h 35例,占25.92%,25~48 h 20例,占14.81%,>48 h 80例,占59.27%;抗菌药物选择一代头孢菌素仅为21.48%;单一用药93例,占68.89%,二联用药42例,占31.11%,无≥三联用药.结论 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长、选择种类不合理、有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等问题,应针对问题加强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某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外科2011年12月1日-2012年2月29日(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与2011年4月份资料(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共调查612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其中112例(18.30%)使用了抗菌药物,均为术前30 min预防性用药;101例(90.18%)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 h;共使用9种抗菌药物,其中5种属于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类;3例妇科手术患者为二联用药,其余(97.32%)均为单一用药。612例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更规范、合理。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尚合理,基本达到卫生部的要求,但仍需持续改进,确保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效果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并评价用药监控对本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骨科Ⅰ类切口择期手术的128例病例,将2009年7-12月(65例)和2007年7-12月(63例)病例分别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实施细则的实施效果,比较抗菌药物种类、用药时限、费用及院内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抗菌药物种类一、二代头孢菌素占95.35%,氨基糖苷类为0,对照组一、二代头孢菌素占71.42%,氨基糖苷类为31.75%,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时限有明显差异,试验组术前30 min~2 h内用药者占98.46%,术后用药时限缩短(平均58.34 h),术后≤72 h停药占84.62%,对照组术前2 h即开始预防用药者占11.11%,术后用药时限明显延长(平均133.71 h),≤72 h停药仅占12.70%;平均抗菌药费用试验组828.31元,对照组1476.70元,平均抗菌药费用占总费用比例试验组3.29%,对照组7.68%(P0.01);术后手术部位和其他部位感染发生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管理,制定可行的制度且定期监测、反馈问题,采取适当干预措施等,可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目的 了解与分析外科系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药物选择、用法用量、首剂给药、疗程、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率为评价指标,评价某院外科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水平.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术前30 min给药占4.1%,而术前未给药占73.2%;术后用药≤3 d占8.1%;三代头孢菌素占全部用药的49.0%,喹诺酮类药物占全部用药的25.0%.结论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性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1年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比较整改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及Ⅰ类切口感染率变化。方法查阅2011年1-10月所有清洁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对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品种、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2 893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实施后,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明显下降,由整改前93.8%降至整改后22.3%(P<0.01);在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有所延长,由整改前(32.4±0.9)h延至整改后(45.5±2.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菌药物以青霉素类和二代头孢菌素类为主;整改后术后感染率未增加,整改前0.7%,整改后0.1%(P<0.01)。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后,肿瘤患者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但抗菌药物的选择及使用时间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7.
汪洋清 《现代保健》2010,(26):160-161
目的 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分析评价其合理性,以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随机抽取2007~2009年甲状腺、乳腺、胃肠、肝胆手术出院病历共600份,对其相关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100%使用了抗菌药物,应用频率前三位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美唑和奥硝唑.结论 甲状腺、乳腺、胃肠、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建议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培训学习与监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眼科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眼科2008年归档病历进行围术期用药调查,采用表格形式进行统计.结果 1963例进行白内障晶体植入手术,其中1946例(99.1%)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无感染病例发生;首次给药时间为术前30 min~2 h221例,占11.4%,术前24 h 114例,占5.9%,术后当日1611例,占82.8%;预防性用药病例术后1~3 d停药428例,占22.5%,4~6 d停药1235例,占63.5%,≥7 d停药283例,占14.5%;使用青霉素类293例(15.1%),喹诺酮类325例(16.7%),头孢三代939例(48.3%);头孢四代112例(5.8%).结论 白内障晶体植入手术属清洁手术,围术期存在抗菌药物滥用和用药时间过长问题,提示眼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亟待加强和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评价与干预措施实施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分设干预组,非干预组,对干预前后同期出院的甲状腺,乳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瘤+附件手术病例,进行干预对照研究。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平衡药费由1601.27元下降为1489.59元,抗菌药平均费用由740.20元下降为352.03元(P<0.01);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合理+基本合理)有显著提高,由干预前的31.35%上升为干预后的91.81%(P<0.01)。结论 实施的合理用药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院妇科治疗区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我们随机抽取了2004年的部分手术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下:1资料和方法共抽取手术病历180份,为每位患者填写一张调查表,内容包括:病案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的名称、用法以及用量,用药起止时间,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等,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2调查结果2.1在180份手术病历中,均为单病种手术,病人年龄21 ̄52岁,平均年龄29岁,全部为女性患者。其中,剖宫产手术123例,其他妇科手术57例,没有死亡病例。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甲级愈合174例,乙级愈合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