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后便秘是常见的中风后并发症,其治疗已逐渐成为中风相关并发症研究的热点。笔者整理近十年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药治疗概况相关文献,并从辨证论治、针灸治疗、穴位贴敷、按摩疗法等治疗方法进行综述,认为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临床研究中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中医药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机理还需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中成药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 ,属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实践中 ,通过西医辨病、中医辨证 ,用理化检验了解中风血瘀证的特点 ,分析有形之瘀和无形之瘀的临床表现以及形成机理 ,并以此对血栓性脑血管病、血栓前状态、出血性中风进行辨证 ,为临床治疗提供论据 ,有效地降低血栓病发病率。根据“瘀血不去 ,则出血不止”等理论指导 ,提出了活血化瘀治疗出血性中风的观点。以川芎、丹参、蛇毒、水蛭等制剂在中风治疗中应用广泛 ,早期应用 ,可促进脑内血肿吸收 ,减轻脑水肿 ,加速神经细胞恢复。然而在治疗中尚有些具体问题有待商榷 ,血瘀证定量诊断标准、与相关西药如何合理配合应用等有待完善 ,当然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中风前景广阔 ,深入研究对提高疗效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及其疗效的评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风(急性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导致死亡和病残的主要疾患之一。头针治疗中风,以偏瘫等症状缓解和体征改善为目的,有明显的康复治疗作用。兹就有关问题评述于下。一、中风偏瘫的头针处方取头穴针灸治疗中风,在我国古代已有所开展。但形成独特的头针疗法,用于中风偏瘫等病症治疗,且进行大量临床观察,则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4.
专病笔谈--中风病(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我们结束了持续12年的"专病治验"栏目,开始了"专病笔谈".本栏目旨在对针灸最佳适应病种进行深入细致地讨论,首先提出的是"中风病".针灸治疗中风,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但针灸治疗何时介入合适?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治疗有何区别?中风的各种并发症、后遗症如何治疗取效迅速等问题仍说法不一.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临床工作者,令大家无所适从,以致于为了安全,只在中风的后遗症期才考虑用针灸治疗.但是,这样会耽误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可能会造成无法逆转的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因延误治疗而失去生命.为此,就中风的治疗时机、最佳方法、疗效评价、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讨论,欢迎高年资的临床医生发表真知灼见.本栏目不收发表费.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9,(12):2666-2671
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等特征。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最为常见。中风发病机制复杂,尚无特效治疗。中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体现出整体调节、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治疗缺血性中风常用中药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学组与中风病科研协作组第二届中风学术研讨会于1985年10月11日至15日在长春举行。出席代表117人。会议收到论文65篇,反映了当前国内中风研究不同层次的学术水平等问题。与会代表对全国中风科研协作组三次修订的中风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科研观察方案、诊  相似文献   

7.
肖寒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2):172-173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是治疗中风和提高中风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在早期对中风患者采用清热、开窍、通腑、回阳救逆、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 ,可收到良好效果。就中风早期中医方药、针灸、推拿如何介入治疗 ,早期康复意义及中风康复机理等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风由于气血逆乱而产生血瘀,导致脑溢血或者脑痹阻。发病特征为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针灸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疗效毋庸置疑,在多种辅助方法配合下,疗效更加明显。本着传统医学理论指导,加之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病理特点的分析,使针灸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不同针灸方法根据病理不同,相互配合使用,头针、体针的配合、眼针和腹针配合,能解决多种中风后遗症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现代医学在中风的病理机制、治疗等方面取得许多成果,提出了不少观点与见解,然而对中风恢复期仍缺乏好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中风患者在急性期经过救治后多有半身不遂、口歪、言语蹇涩、饮水呛咳、肢体浮肿、关节挛缩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祖国医学治疗中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尤其在疾病的恢复期,中医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宫洪涛教授认为,中风发病过程中痰的产生、气虚、血瘀的形成大多与脾胃有关。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气机升降逆乱,是中风的主要病机,其从脾胃论治中风,方小而力专,精炼而功著,为临床治疗中风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中风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指中风后引发的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归于继发性抑郁。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思想迟缓、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症状。由于中风患者存在生活无法自理及社会活动障碍等问题,是PSD的病发率占中风的40%~67%,且在中风后6~24个月内表现最严重。  相似文献   

11.
针刺疗法治疗中风机理研究进展概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综述针刺治疗法对治疗中风的机理研究进展概况。方法:通过针刺对脑出血-脑血管意外等在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生化与免疫学、微循环、头针、体针、眼针、刺血法及艾灸等方面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临床分析。结果:针刺对治疗中风的疗效及其机理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对照比较有显著的差异,体现了针刺治疗中风的优越性。结论:针刺治疗中风的疗效肯定,只有从系统观、整体观的角度提示针刺治疗中风的确切机理,才会在今后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上有更进一步的突破和探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风后失眠是中风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中风后合并失眠者高达56.5%,严重影响了中风患者的后期生活质量和康复,因此如何治疗中风后失眠已成为现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在对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发现采用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并改善中风后失眠症状,其中针灸治疗又细分为针刺治疗、艾灸治疗、耳穴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本文主要就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中风从毒论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疾患 ,病理上称为脑梗死。历代中医文献对中风病机的论述 ,不外乎风、火、痰、瘀、虚。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 ,一般以平肝潜阳、熄风化痰、益气活血为法。而我院神经内科主任李如奎老师 ,积其数十年临床经验 ,提出了内生毒邪是急性缺血性中风的重要致病因素的观点 ,主张从毒论治 ,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中风的疗效 ,为中医药治疗中风提供了新的思路。1 传统中医对中风及毒邪的认识中风的记载 ,首见于《内经》 ,有仆击、薄厥、偏枯等描述。自此以后 ,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多有论述 ,唐宋以前主要以“外…  相似文献   

14.
对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二年来,我们收治了152例中风病人,其中103例系缺血性中风,占67.7%。现对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及防治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历代文献对缺血性中风病机的论述早在汉代,《金匮要略》将中风分为中经、中络、中腑、中脏;唐代《千金方》将中风分为四类:一是偏枯,二是风痱,三是风懿,四是风痹。元代《医经溯洄集》将中风分为真中风与类中风。缺血性中风多属于上述中经、中络、中风及偏枯、风痱等类中风范畴。关于中风的发病机理,在金、元以前,多数医家以“内虚邪中”立论。如《诸病源候论·中风候》篇记载:“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从金、元以后刘河间、李东  相似文献   

15.
中风一病,在《内经》中有诸多论述,对后世中风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中医经典《内经》为对象,就中风的病名、先兆、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逐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中风常见的后遗症,中西医治疗该病均有多种治疗方法。针刺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针刺的理论、针具、治疗方法种类繁多,临床可选择面大,在降低肌张力方面有显著的疗效。但仍存在缺少对其他影响疗效的基础病进行统计分析、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缺少治疗刺激量化标准等问题,有待在未来的临床试验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4年4月1日-2016年4月1日关于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文献,对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从血瘀病机的形成、中风发病的关键、中风治疗大法等方面探讨活血化瘀与中风的相关性。指出,血瘀是中风发病的关键,活血化瘀是治疗中风的根本大法。提示对于控制病情发展,研制、改善治疗中风病药物,提高本病临床疗效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风是一种中老年人多见的、多发的脑血管性疾病,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关于中风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 1、中风有几类病人习惯于将中风称为“大中风”“小中风”:瘫痪在床的是“大中风”,行动不便,口齿不清的叫“小中风”。医生却将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大类。出血性中风包括脑溢血(常因高血压引起,是脑实质内出血)和蛛网膜出血(常因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脑表面出血);缺血性出血包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4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出血性中风临床经过凶险,病死率高.探讨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改善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的关键.近年来,学术界对涤痰通腑、活血化瘀等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开展了一系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西医综合处理有一定的优势,在各级各类医院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20.
引言“高血压”是现代名称,在中医书籍中关于这一方面的记载,有“厥逆”、“中风”、“肝风”及“肝阳上逆”等说法;特别在中古时期,把中风一门阐述得更为详尽化。中风一般是指脑出血,但也不专指脑出血,从唐代总结性的医籍——外台秘要中可以看出。其卷14中风上21门,叙述了种种病症和方药;其中有脑出血的中风,也有与高血压脑出血无关的中风;有些病症,是脑出血的后贻症;又如历节风、贼风……等,都与高血压无关,也与脑出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