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参碱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爱华  宋文静 《天津药学》2010,22(5):62-64,73
苦参(sophoraf lavescens Ait)为豆科槐属植物,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药物之一,其苦参碱(matrine)是主要有效成分,苦参碱也存在于苦豆子(S alopecuroides L)、广豆根(S subprostrata Chun et T Chen)中。苦参碱属于四环喹嗪啶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重要的药理活性。现就苦参碱的主要药理作用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抗肿瘤、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苦参为传统中药,系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但主要为苦参碱(ma-trine)和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1].苦参碱具有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抗肿瘤活性,近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现就苦参碱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苦参碱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成分,具有抗炎、抗病毒、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苦参碱在抗肿瘤方面也具有明显功效,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程序性细胞死亡、抑制肿瘤侵袭转移、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本文对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表明苦参碱是一种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在癌症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防治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诱发小鼠原发性结直肠癌和CT26细胞或SW480-EGFP细胞移植瘤在大鼠或小鼠体内生长。体外实验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浓度相关地抑制大肠癌SW480细胞、SW480-EGFP细胞、SW480/M5细胞、SW620细胞、SW1116细胞、LoVo细胞、HT-29细胞、Colon26细胞、HCT116细胞、HCT-8细胞、HCL细胞和LS174t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苦参碱能增强奥沙利铂抗SW480细胞、SW620细胞和SW1116细胞的作用。氧化苦参碱能增强5-氟尿嘧啶抗LoVo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苦参碱衍生物。方法:采用生物转化方法,制备苦参碱衍生物;采用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转化产物进行分离;采用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采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得到5个苦参碱衍生物:13-羟基苦参碱(1)、13,14-二羟基苦参碱(2)、12-羟基苦参碱(3)、13-羰基苦参碱(4)、12-羰基苦参碱(5)。结论:化合物3~5为新的苦参碱衍生物,为首次报道其结构;所得产物均有一定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苦参碱型生物碱的平喘药理与临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苦参碱型生物碱(Matrinc typc alkaloids)是指具有苦参次碱-15-酮(matridin-15-onc)基本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包括苫参碱(matrinc)、槐果碱(又名苦甘草碱,sophocarpinc)、槐胺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等25余种。主要含在豆科槐属植物和小檗科牡丹草属等植物中。此型生物碱具有多方而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炎、平喘等。本文仅就其平喘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平喘作用贵阳医学院首先报道了苦参碱型生物碱的平喘作用。给组胺性哮喘豚鼠口服苦参煎剂(15g/kg)、粗制苦参总碱(下称“总碱”,100~200mg/kg),精制苦参总碱(75~100mg/kg)或氧化苦参碱(75~100mg/kg),第一小时平喘率都在90%以上,其作用强度与氨茶碱(75~100mg/kg)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7,(19):2707-2711
目的:为苦参碱以及苦参碱相关新药的进一步研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苦参碱""肿瘤""药理""Matrine""Neoplasms""Pharmacolog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17年4月在Pub Med、Wiley-Blackwell、EBSCO、Elsevier-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苦参碱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9篇,其中有效文献48篇。苦参碱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以及调节基因的转录、翻译水平、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抑制端粒酶活性等。苦参碱在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已较为完善,今后应增加对苦参碱体内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苦参碱对肿瘤细胞的穿透能力及其对各个信号通路的靶向性研究仍有待提高。今后应对苦参碱进行适当的结构修饰、改造,并对合适的药物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天然有效成分氧化苦参碱联合常用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平阳霉素、5-Fu、顺铂)对HNE-1、HNE-1 (20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本研究以鼻咽癌HNE-1细胞株以及由放射线照射诱导的耐药细胞株HNE-1(200)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化苦参碱与低毒剂量的常用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用MTT法测定其对实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对试验细胞抑制率低于20%的低毒浓度的长春新碱、平阳霉素、5-Fu、顺铂加入低毒浓度(0.5mg/mL)的氧化苦参碱后,使4种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增加,浓度越低,增幅越大。结论低浓度的天然药物与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时放射线照射诱导的耐药细胞株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9.
苦参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磊  李庆林 《安徽医药》2009,13(4):360-362
苦参碱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苦参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苦参碱来源于豆科植物苦豆子、苦参和越南槐等中药,在结构分类上属于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抗肿瘤活性是近年研究的热点.苦参碱的抗肿瘤活性确切,但是强度不高,因此对其进行结构改造、提高生物利用度以提高抗肿瘤活性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目前苦参碱结构改造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希望有助于了解苦参碱的抗肿瘤构效关系和指导抗肿瘤新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氧化苦参碱进行生物转化,制备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氧化苦参碱衍生物。方法采用生物转化法,制备氧化苦参碱衍生物;采用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转化产物进行分离;采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采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通过生物转化得到5个氧化苦参碱衍生物:13-羟基氧化苦参碱(1)、13,14-二羟基氧化苦参碱(2)、12-羟基氧化苦参碱(3)、13-羰基氧化苦参碱(4)和12-羰基氧化苦参碱(5)。结论化合物1~5均为新发现的氧化苦参碱衍生物,本文首次报道其结构;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得到的转化产物均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
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王晓红  黄圣凯 《药学学报》1992,27(8):572-576
以QTc延长率为效应指标,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对苦参碱、氧化苦参碱iv后在免体内的处置和效应动力学作定量分析,两药的血浓时程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两药的效应与效应室浓度之间的关系均符合S形Emax模型。两药彼此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性质均有明显差异,但它们各自的劳动学和药效学性质在所用剂量范围内均为非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苦参碱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抗肿瘤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苦参碱在抗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苦参碱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进程,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调控细胞信号转导,抗肿瘤细胞侵袭转移以及增强其他药物的抗肿瘤活性来发挥其抗妇科恶性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苦参碱脂质体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增强苦参碱抗肿瘤作用方法.方法:用熔融法制备苦参碱脂质体;制备小鼠活体肿瘤模型,对比观察苦参碱及苦参碱脂质体抗肿瘤作用.结果:熔融法制备的脂质体外观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理想,稳定性良好.苦参碱及苦参碱脂质体均有明显的抗小鼠S-180、H-22、EAC肿瘤的作用,且苦参碱脂质体作用大大强于苦参碱.结论:将苦参碱制备成脂质体剂型能显著增强苦参碱抗肿瘤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合成13-酰胺基取代苦参碱衍生物及研究该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槐果碱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Michael addition),叠氮还原酰化反应,制得系列13-位酰胺取代的衍生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1H NMR等谱确证;选取人肝癌细胞(BEL-7404)和小鼠黑色素瘤细胞(K111)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药理活性筛选。结果 设计合成了9个新化合物,大多数化合物对两株肿瘤细胞都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结论 化合物4b4e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
苦参碱来源于苦参、苦豆子等豆科植物,属于四环的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苦参碱具有抗表皮葡萄球菌、真菌等的抗感染作用,本文对苦参碱的抗感染作用进行了总结,并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前瞻性思路。  相似文献   

17.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通过一次性向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观察并记录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的毒性反应。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算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昆明小鼠对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LD50分别为83.206、214.216 mg.kg-1,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71.022~95.087、186.886~254.175 mg.kg-1。结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毒性,氧化苦参碱的毒性要明显弱于苦参碱。  相似文献   

18.
苦参及其复方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转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药物分析杂志》2003,23(2):90-93
  相似文献   

19.
HPLC法测定苦参碱栓剂中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苦参碱栓中苦参碱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NH2(250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无水乙醇-水(80∶10∶10),用磷酸调节pH为2.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 nm。结果苦参碱质量浓度在0.4~0.6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0.7%。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苦参碱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苦参碱的人体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建立了人血清苦参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此法回收率为99.1~102.2%,日内精密度RSD<4%,日间RSD<6%。血药浓度在1.25~40.0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7)。8名健康志愿者iv苦参碱6ms·kg-1后,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收集其中6名志愿者尿液,32h尿中原形药物排泄率为52.75%,肾清除率为143.79ml·mi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