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国华 《四川中医》1996,14(4):34-34
  相似文献   

2.
段彤 《江西中医药》1996,27(5):35-35
眩晕辨治举例段彤(江西省南昌市工商银行卫生所南昌330000)关键词眩晕辨证论治杞菊地黄丸例1.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邹某,女,69岁,家务。1982年3月11日来诊。患者6年前发病,曾在省一附院五官科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其后发作次数频繁,与劳累过度有...  相似文献   

3.
眩晕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临症时以平肝潜阳,清热熄风;补气养血,健脾升清;燥湿化痰,温阳化饮;补肾益精,益气活血法治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李志 《中医药导报》2009,15(7):90-92
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研究概况及从脏腑论治(肝、肾、脾、胃、肺)眩晖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治疗眩晕提供辨证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罗铨主任医师是云南省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导师,近40余年的行医生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长于辨证,精于用药,对老年眩晕的治疗颇具特色.笔者有聿随师诊治,深受教益,现将罗主任对此病的辨治思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正>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等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心脑血管病患者,也可见颈椎病、梅尼埃综合征、神经衰弱等病。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眩晕多因天冷,气温下降,血管急剧收缩致血压升高,或因情绪激动,血管痉挛致脑供血不足,易诱发脑卒中,应予重视。临床上现代医学予降压、改善脑供血、营养  相似文献   

7.
正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涵盖多种疾病,多见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后循环缺血等心脑血管病患者,也可见颈椎病、梅尼埃综合征、前庭神经障碍等病。临床上现代医学予控制血压、改善脑供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但很多患者眩晕症状的改善常不明显,中医药治疗在眩晕病的临床治疗中,有很大的优势,运用中医药治疗,患者的症状常可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中医认为,眩晕多因情志内伤、饮食劳倦及病后体虚,导致气血肾精亏虚,  相似文献   

8.
眩晕是指以头晕眼花为主的一种病证,轻者闭目休息片刻即可缓解,重者如坐舟车之中,旋转不定,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晕欲倒。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本病与西医学中的眩晕含义基本相同。凡以眩晕为主症的疾病,如内耳迷路病(眩晕综合症、迷路炎等)、脑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低血压、神经官能  相似文献   

9.
眩晕症中医辨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眩晕一证 ,是内科临床常见病证。眩者眼花或眼黑 ,晕者 ,头运或头旋。二者常同时并见 ;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 ,旋转不定 ,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欲吐 ,汗出 ,甚则昏倒。现代医学的周围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脑部肿瘤及其它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眩晕 ,如梅尼埃病 (美尼尔氏综合征、严重贫血、高血压、低血压、神经官能症等其它疾病 ,均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笔者结合临床与文献温习 ,对眩晕证辨释治与体会作如下浅述。1 眩晕证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内经》认为眩晕乃巅顶之疾 ,肝风可致掉眩 ,肾精乏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这一论点 ,皆为后世…  相似文献   

10.
内耳眩晕症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奇 《四川中医》2002,20(3):12-13
内耳眩晕症,风,火,痰,湿,瘀均可致之,临床犹以痰湿为患者为多见,作者从痰湿分型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实质是一组临床症候群,以头晕、头昏、眼花、头重脚轻、感觉自身或景物旋转、身体漂浮、行走摇晃等为主要表现,从青年到中老年均有发生,多见于梅尼埃病、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贫血、神经衰弱等疾病.由于就诊患者表现多样而迥异,往往辨证较难,现据笔者临证经验,谈谈对眩晕辨治的认识.关键词:眩晕;辨证治疗;临床经验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B  相似文献   

12.
杨春晓 《四川中医》2007,25(10):30-31
简要分析了眩晕的中医病因病机,总结了眩晕辨证治疗的四种常用治法,认为清肝法、滋阴法、温阳法、祛痰法是中医治疗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饮辨证治眩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海婷 《四川中医》2005,23(8):18-18
本文全面论述了眩晕的几种病因并着重论述了饮邪导致眩晕的特点,以及治疗饮邪所致眩晕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眩晕辨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眩晕的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润霖  黄忠毅 《新中医》1991,23(11):48-49,51
眩晕乃眩和晕之合称,眩指眼前发黑,晕是头目运转。一般眩晕,系指头脑昏晕而言;若视物旋运,旋转不定,则又称为旋晕,以示有别于一般的眩晕。然眩与晕又常并见,故统称为眩晕或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舟,旋转难停,不可站立,更甚者自觉天地翻  相似文献   

16.
眩晕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多认为与肝肾、痰浊有关,在治疗上多采用调补肝肾,涤化痰浊的方法。我们采用调整脾胃的方法;辩证分型治疗因脾胃失和引起的眩晕症165例,效果佳。  相似文献   

17.
心源性眩晕中医辨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0021)顾双林关键词:心源性眩晕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主观感觉紊乱(平衡感觉或定向感觉的障碍).心血管疾病是眩晕的常见病因之一,本文就心源性所致眩晕或晕厥的临床特点和辨证方法以及处理情况试述如次。一...  相似文献   

18.
<正>临床中经常遇到以头晕、眼花为主要证候的一类疾病,医学上统称为眩晕症。其轻者眩晕闭目自止,休息即愈,重者如坐车舟,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汗出,站立不稳,甚至晕厥、昏迷等。在《黄帝内经》中称为头眩、目眩、掉眩、眩冒、眩晕。  相似文献   

19.
<正>1思则气结案女,62岁,因"发作性头晕伴行走不稳半日"由门诊以"眩晕"于2012年10月19日收入院。入院症见:头晕,天旋地转,耳鸣,耳痛,视物模糊,无意识障碍及视物旋转,伴乏力,行走不稳,双下肢凉且易抽筋,脚下有踩棉感,均于行走时发作。患者发作性头晕伴行走不稳6个月间3次,每次持续2~3 min,休息可缓解。精细运动障碍,无头痛、恶心呕吐,无四肢活动不灵及二便失禁。纳少眠可,小便调,大便干,3~4日一行。既往胆结石病史7年,腰椎间盘突  相似文献   

20.
罗栓主任临床辨治老年眩晕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铨主任医师是云南省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导师,近40余年的行医生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长于辨证,精于用药,对老年眩晕的治疗颇具特色。笔者有幸随师诊治,深受教益,现将罗主任对此病的辨治思路介绍于下。1病因病机的认识老年眩晕的病因总属脏腑功能受损,气血阴阳失调所致。常见正气亏虚,尤以肝肾阴虚和脾胃气虚为主。病理因素为肝风、痰火、血瘀上扰清窍,头窍受扰而发本病。本病病位在脑,以脾胃肝肾功能受损密切相关。本病病机多属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本虚以肝肾阴虚,脾胃气虚较为多见,标实多为发病初期或年岁不甚老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