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创单侧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5例单阶段腰椎退变疾病患者采用微创PLIF联合单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组,21例)和传统后正中入路PLIF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B组,34例),采用VAS和JOA评分系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3-18个月.与B组比较,A组手术切口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P<0.05);两组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P<0.05).结论 微创单侧PLIF术治疗腰椎退变疾患具有切口小、痛苦少、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治疗需行内同定融合手术的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均有腰痛及一侧下肢疼痛)。手术方法采用单侧显露症状侧椎板及关节突,单侧置入椎弓根螺钉,经椎间孔入路(TLIF手术)切除椎间盘及软骨终板,植骨后放入单枚cage。术后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卧床1~2周后,佩戴支具下地。根据JOA评分法(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腰痛评分)、ODI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系统)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95min,术中出血平均160 m L。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在术前与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加单枚cage内固定术,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对脊柱结构破坏少,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可供选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PIPELINE可扩张微创通道管系统结合VIPER2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采用PIPELINE微创通道减压融合结合VIPER2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32例腰椎退变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后路中央两旁多裂肌间隙入路,在PIPELINE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行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并联合VIPER2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采用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术前、术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8.3个月。统计分析显示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改善率平均为85%。32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2min。平均手术切口长度为5.3cm。术中平均出血0.18L,术后平均引流量为0.085L。出现并发症3例,均为切口表皮坏死,经换药后Ⅰ期愈合。结论 PIPELINE微创通道结合VIPER2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对组织损伤轻、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肯定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可靠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锐 《北方药学》2012,9(8):52-53
目的:比较PLIF与TLIF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28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分别行椎管减压+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A组13例)和椎管减压+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改良的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B组15例)。结果:28例患者均达到良好的融合效果;实施PLIF患者,Prolo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1.36和1.48;术前腰椎滑脱角为46.9%,术后恢复至14.6%。实施改良TuF患者,Prolo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1.75和1.63;术前腰椎滑脱角为45.2%,术后恢复至26.3%。结论:应用腰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牢固稳定,在保持腰椎功能恢复方面,改良TLIF优于PLIF,但临床结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何飞平  李如求  盖景颖 《河北医药》2016,(15):2340-2342
目的:比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 )、PKP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老年患者共99例为对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3例。其中:A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B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C组采用内固定术联合PKP治疗。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功能障碍指数( ODI)、JOA评分、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治疗,3组术后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P <0ⅱ.05)。除术后1周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A组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其他时段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KP术、PKP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均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老年患者宜选择PKP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84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JOA)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JOA评分(26.77±1.62)分、VAS评分(2.01±1.28)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1.15±1.13)、(5.76±1.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一手术治疗,临床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赵为夏  熊萍  傅志勇 《江西医药》2021,56(3):339-340,349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VCF)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诊的VCF 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试验组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影像学指标、功能障碍程度.结果 试验组手术操作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VCF患者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临床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分为两组,其中A组34例行椎弓根钉固定治疗,B组30例行椎管减压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JOA评分、VAS评分情况。结果 B组术后的JOA评分及VA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X线片侧位、过伸位以及过屈位的椎间孔与椎间隙测量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组临床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A组82.35%(P<0.05)。结论椎管减压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狭窄症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242-245
目的探究侧卧位单侧固定椎间融合在老年人腰椎退变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人腰椎退变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45例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A组),45例患者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B组),对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短于B组(P<0.05)。其中,A组住院费用(25 000.69±64.95)元,B组(40 000.94±87.22)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手术方法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腰椎融合术式,可有效减少出血量,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椎 B 型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置钉单椎间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骨科2010年2月年至2013年2月收治的86例 AO 分型为 B 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伤椎置钉单椎间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研究组41例)和传统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对照组45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Cobb 角、前缘压缩率、ASIA 神经功能分级及 ODI 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压缩率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术前椎体前缘压缩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的 VAS 评分、Cobb角、ODI 评分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末次随访时的 VAS 评分、Cobb 角、ODI 评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前、末次随访2组患者间的 ASIA 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 ASIA 均优于治疗前( P <0.05)。结论胸腰椎 B 型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置钉单椎间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同时降低术后 VAS 评分、Cobb 角丢失及椎间盘退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镜下微创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确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70例.微创组患者给予腰椎后路镜下微创手术治疗,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法评估治疗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随访6个月,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返岗情况和治疗前后腰椎稳定性(腰椎Cobb角、腰椎曲度指数、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治疗后3、6个月的治疗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返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治疗后腰椎Cobb角、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明显低于传统组,腰椎曲度指数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优良率和JO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组治疗后6个月优良率和JOA得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VAS得分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后路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创伤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可有效维持患者的腰椎稳定性,对患者返岗和近期疗效无明显提升作用,但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工作、缓解其疼痛症状和提高其远期疗效,且具有更为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胡自强 《安徽医药》2014,(9):1682-1685
目的:比较Quadrant系统下sextant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94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82例患者行Quadrant系统下sextant内固定治疗(微创组),212例行传统的PLIF治疗(传统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疗效评定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微创组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ODI及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6%,较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17.92%差异显著(P<0.05)。结论 Quadrant通道下减压sextant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和聚醚醚酮(PEEK)cage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腰椎滑脱患者实施P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和PEEK cage手术,以术后X线片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及Greenough临床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19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24~38个月:术后12个月时,18例融合率94.7%;24个月融合率为100%,术后12、24个月JOA评分从术前的(13.9±5.9)分增加到(24.6±3.1)分、(25.3±3.3)分(P<0.05)。Greenough临床疗效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4.7%。结论 P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和PEEK 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许纯锐  温伟  吴剑飞 《安徽医药》2014,(8):1480-1482
目的探讨单侧动态中和固定系统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6月由于腰椎退行性疾病在该院骨科住院的患者40例,采用单侧动态中和固定系统治疗,运用腰痛和下肢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40例患者与手术前的VAS/ODI/JOA评分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20.65±4.71)个月时的评分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针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在短期的治疗效果来看,采用单侧动态中和固定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采用PLIF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年,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及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系统(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及植骨融合率.结果 本组80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120±43)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0±80) ml,术后引流量平均(58±1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2±3)d.术后6个月及1年的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降低(P<0.05),JOA评分较术前增高(P<0.05).随访1年后优良率为90.0%,腰椎间植骨融合率为96.7%.结论 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不同融合方式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10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A组62例和B组46例,A组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B组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外侧融合术(PLF).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滑脱率、融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预后效果.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长于或多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2组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DI及滑脱率较术前改善,且术后2年A组JOA评分较B组高,ODI及滑脱率低于B组(P<0.05).2组术后2年融合率及预后总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联合P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较PLF好,但2种方法融合率及预后效果无明显差异,应根据手术操作不同和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椎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2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对椎间盘行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成功,无一例术后感染、断钉或者断棒等情况的发生。术前、术后腰椎前凸角度分别为(17.5±2.1)°、(24.3±3.2)°,术后5个月随访为(27.7±3.1)°;术前、术后Cobb角度分别为(38.4±1.9)°、(27.1±2.9)°,术后5个月随访为(26.3±2.1)°;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0.05)。患者JOA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11.3±1.1)分、(23.6±1.5)分;ODI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48.8±2.6)分、(24.5±1.8)分,术前、术后JOA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后路椎间盘镜(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以及传统开放手术( Open discectomy, 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29例为MED组,行传统开放髓核摘除术33例为OD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出血和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切口疼痛JOA以及术前、术后3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 MED组相比OD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切口长度减小、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以及1月的疼痛评分观察组明显改善,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术后3月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中6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两组患者术前的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经过3个月的随访提示两组手术对患者的近期疗效评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微创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SS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按不同手术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髓核摘除+经后路关节突单纯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RSS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情况、JOA评分、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植骨融合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S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具有植骨融合率高、远期恢复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非对称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的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照自由选择方式将48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分为单侧组(23例)及双侧组(25例)。单侧组给予单侧椎弓根螺钉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双侧组给予双侧椎弓根螺钉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单侧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双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双侧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双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Oswestry评价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非对称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及预后,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