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毅  张鸿举  刘田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1295-1296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选择5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治疗前后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IVST、LVPWT。结果应用替米沙坦治疗12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为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VST和LVPWT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米沙坦不但能够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安全性、耐受性均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与替米沙坦对中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将2级原发高血压伴有左室肥厚中老年患者93例随机分成A组(非洛地平5 mg/d+替米沙坦80 mg/d,n=31)、B组(非洛地平5 mg/d,n=31)和C组(替米沙坦80mg/d,n=31),住院及出院后随访观察12周,每天测血压及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心室重构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后三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4.45、10.31、10.80、5.80、4.05、4.22,P均<0.05),尤以A组收缩压降低明显,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9、-2.09,P均<0.05).三组治疗后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的厚度(LVPWd)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5、2.09、2.08、4.19、5.59、2.13、17.71、6.91、6.12,P均<0.05),其中A组LVEDd、LVMI较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3、-2.76、-7.21、-7.91,P均<0.05).结论 非洛地平、替米沙坦均能降低血压并改善心室重构,两者联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替米沙坦和氯沙坦降压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替米沙坦和氯沙坦的降压疗效。方法97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49例)和氯沙坦组(48例)。替米沙坦组每13上午口服替米沙坦80mg;氯沙坦组每13上午口服氯沙坦50mg。均连续用药24周。结果二药均有明确的降压作用。替米沙坦的降压幅度大于氯沙坦。替米沙坦降压总有效率为93.88%,氯沙坦降压总有效率为85.42%,经统计检验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替米沙坦(80mg/d)的降压作用略大于氯沙坦(50mg/d)。  相似文献   

4.
翟明之  翟瑜  陶一江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2):1079-1080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及其对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每组各32例,分别给予缬沙坦和贝那普利口服,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测量血压(包括偶测及动态24小时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两组用药后均较用药前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P<0.01),超声心动图改善,两组比较,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并可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贝那普利相比,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对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均口服依贝沙坦150~300mg,治疗4个月,治疗前后监测血压及超声心动图。结果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心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有下降(P<0.01)。治疗后血压下降总有效率为90%,治疗前后血压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结论依贝沙坦降低血压同时能逆转左心室重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黄承光  黄永  郭皖北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0):1667-1669
[目的]临床对比观察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情况.[方法]选择经超声心动图证实有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患者106例,随机平分为替米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每组53例.治疗前停用其他降压药物2周后,分别给予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根据血压调整剂量,连用32周.治疗期间检测心电图及血压情况,疗程结束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厚的各项指标.[结果]经替米沙坦治疗后,血压下降且稳定,左室后壁,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内径均显著缩小,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也明显减轻或相应减轻.而依那普利组除血压明显下降外,左室肥厚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结论]以上两药降压作用明显且稳定.替米沙坦还可显著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而依那普利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替米沙坦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56例原发性收缩期高血压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口服替米沙坦80~160mg,1次/d,治疗12个月后,对治疗前后进行超声多普勒左心舒张功能测量与对照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56例高血压患者治疗12个月后,血压显著下降(P〈0.01);超声多普勒对照检查显示,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峰值充盈速度A、峰值速度A/峰值速度E比值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能有效地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替米沙坦治疗后其血胰岛素抵抗及左室肥厚的变化。方法对5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56例健康对照者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C肽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高血压病患者接受替米沙坦降压治疗21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并与用药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替米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P<0.01),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左室肥厚的诱发因素之一。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传新  石娴静  王兵 《中国临床医学》2003,10(3):429-429,431
近几年来,我们对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患者采用安博维治疗,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6月~2001年12月间因原发性高血压伴LVH的住院患者93例,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及1978年美国心脏超声协会制订的左室肥厚诊断标准。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安博维组47例,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43~  相似文献   

10.
替米沙坦对女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竹君  周颖玲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3):1564-1565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女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选择初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女性患者68例(A组),男性患者61例(B组),AB两组间年龄、基础血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所有入选者口服替米沙坦80mg/d,期间每周随访1次,监测血压和调查不良反应并根据血压调整剂量,疗程12周,并在服药前后分别检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血脂、血尿酸及心电图。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B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88%和83.61%(P>0.05)。结论:与男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女性高血压患者由于其自身内分泌的变化,临床治疗较男性患者棘手。但是,本研究发现,替米沙坦对男女高血压患者具有相同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治疗女性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和和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受试者停服务种药物2周,每人卡维地洛5-10mg/次,1-2次/d,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以及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动脉收缩 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有显著下降,左心室肥厚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舒张功能有明显改善,对TC、HDL-ch,血糖、血肌酐及血尿酸无显著影响。结论:卡维地洛地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确切,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减轻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对高血压合并心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的患者较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伦平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72例伴有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随即分成2组,依伦平组36例,用依伦平150 mg,非洛地平组36例,用非洛地平5 mg,均1次/d,晨服,疗程24周。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等指标变化。结果 2组病人治疗后血压、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等指标均较用药前显著下降。结论依伦平可减轻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肥厚,且能显著降低血压,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4 h平均脉压(PP)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36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24 h平均脉压水平各分为3组进行比较。结果:24 h平均脉压与年龄、左心室重量指数、动脉僵硬度指数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脉压升高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对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115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非杓型组和杓型组,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观察并比较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节律以及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特点。结果:非杓型组24小时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明显高于杓型组。非杓型组较杓型组左心室重量及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增加,舒张早期血流(E波)的峰值流速减慢;心房收缩期血流(A波)的峰值流量增大;心房收缩期的峰值流量/舒张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比值加大。结论:非杓型组较杓型组的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减弱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合成替米沙坦并对其工艺进行改进。方法:以3-甲基-4-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替米沙坦。结果:该合成路线工艺总收率36.3%。结论:此合成路线工艺产率高,步骤少,适合于替米沙坦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17.
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相星  任法鑫 《临床荟萃》1996,11(21):968-970
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一方面是心脏对后负荷增高的代偿性反应,另一方面是并发症发生和预后恶化的危险因素。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血液动力学因素和神经体液因素的作用占主要地位,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因不同检查方法而相差很大,心电图检出率5~7%,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核素扫描,CT等50~70%。给予合理的干预措施,不但可满意地控制血压,同时可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其引起并发症的危险性,改善预后。本文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机制,危害及其对策综述如下。 1 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糖尿病者糖脂代谢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40名高血压并糖尿病者,随机分成替米沙坦治疗组和厄贝沙坦治疗组各20例,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血压(BP)、血脂、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BMI、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变化.替米沙坦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C)、FPG、FINS、HOMA-IR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厄贝沙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在良好控制高血压并糖尿病者血压的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低TG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科素亚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分别对39名高血压病人用科素亚及35名高血压病人用卡托普利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及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心肌重量(LVM0,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血压及IVS,PWT,LVM,LVMI等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科素亚与卡托普利一样有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院应用缬沙坦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HLVA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我院门诊、住院及体检发现的 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符合 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1 ] ,除外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各种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病及严重的肺部疾病。男 3 8例 ,女 2 2例 ;年龄 3 5~ 72岁 ;1级高血压病 15例 ,2级高血压病 3 8例 ,3级高血压病 7例 ;病程 3~17a。所有入选病人均排除左心功能不全、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血钾异常。1.2 方 法1.2 .1 治疗前停用降压药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