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ESRS(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量表作为首诊TIA(Transient ischemica Rack)/小卒中患者复发风险的评估标准,探讨该量表预测复发风险的价值,为TIA/小卒中二级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连续性TIM小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于2012年12月31日完成随访工作。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复发率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估ESRS评分对TIA/小卒中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预测的准确度。结果截至随访终止,共复发40例,因复发死亡8例(20.3%),复发时间中位数为8.9(1~22)月。患者1年复发率为12.5%,2年复发率为273%。应用ROC曲线的方法得出ESRS评允对TIA/小卒中复发风险均具有预测价值,ESRS评分≥3时复发可能性大,ESRS评分〈3时复发可能性小。结论ESRS评分对TIA/小卒中复发风险均具有预测价值,ESRS评分≥3时复发可能性大,ESRS评分〈3时复发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Essen卒中风险量表(ESRS)评分联合脑动脉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院收治的TIA患者130例,根据ESRS评分分为高危者13例和低危者117例,根据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分为DWI正常者67例和DWI异常者63例,根据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结果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62例和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68例。比较各组发病率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发生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评价ESRS评分联合脑动脉造影对TIA患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高危者发病第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低危者(P0.05);DWI异常者发病第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DWI正常者(P0.05);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发病第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ESRS评分联合脑动脉造影预测TIA患者发病第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高于ESRS评分(P0.05)。结论 ESRS评分联合脑动脉造影能进一步提高预测TIA患者脑梗死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90d复发风险评估量表(RRE-90)和艾森脑卒中风险分层量表(ESR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1年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2年12月1日~2014年6月8日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AIS患者483例,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进行ESRS及RRE-90评分,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电话随访1年,将患者分为复发组56例和未复发组427例。以复发作为金标准,收集患者的临床终点事件等指标。绘制ESRS和RRE-90评分的ROC曲线,应用Hosmer-Lemeshow法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随访1年时,脑卒中复发率11.59%,死亡45例,死亡率9.32%。RRE-90、ESRS评分预测AIS患者1年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8(95%CI:0.542~0.632)、0.587(95%CI:0.542~0.632)。2个量表预测AIS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Hosmer-Lemeshow法χ2检验分别为5.855、3.271(P0.05)。结论 RRE-90与ESRS对AIS患者1年复发具有相同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BCD3-I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脑卒中复发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162例TIA患者,分别用ABCD2、ABCD3-I和Essen卒中风险分层量表(ESRS)评分进行危险分层,ABCD3-I评分中,低危24例、中危97例、高危41例,发病7d、随访90d观察脑卒中复发情况,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3种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病7d有13例(8.0%)患者脑卒中复发;90d随访有26例(16.0%)脑卒中复发。ABCD3-I评分中,与低危患者比较,中危和高危患者随访90d脑卒中复发率明显升高(14.4%vs 0,P=0.037,29.3%vs 0,P=0.002,)。ABCD3-I评分预测发病7d脑卒中复发的AUC为0.73(95%CI:0.62~0.82),随访90d脑卒中复发的AUC为0.71(95%CI:0.60~0.79),高于ABCD2、ESRS评分预测发病7d、随访90d脑卒中复发风险的AUC。结论 ABCD3-I评分预测TIA后早期脑卒中复发风险的价值优于ABCD2和ESRS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ESSEN和SPI-Ⅱ评分量表预测脑卒中长期复发风险的效力。方法选择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患者209例,用电话随访结合电子病历查询方法,分为单发组119例和复发组90例,分别用ESSEN和SPI-Ⅱ量表进行评分,计算2种量表ROC曲线下面积(AUC)。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与单发组比较,复发组ESSEN评分[(2.54±1.15)分vs(1.89±1.09)分]和SPI-Ⅱ评分[(7.78±1.81)分vs(6.82±1.69)分]明显升高(P=0.000)。ESSEN评分的AUC为0.656,SPI-Ⅱ评分的AUC为0.652。ESSEN评分低危组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危组升高(65.6%vs 43.8%,P=0.002),SPI-Ⅱ评分低危组患者较中危组和高危组5年生存率明显升高(72.4%vs 43.8%和42.9%,P=0.000,0.030)。结论 ESSEN和SPI-Ⅱ评分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5年的脑卒中复发有相似预测效力,应用2个量表预测中国人脑卒中的5年复发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收集2015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46例,其中冠心病组105例(血管狭窄≥50%),非冠心病组41例(血管狭窄50%)。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包括ESR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ESRS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结果冠心病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ESRS、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P0.01)。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性别、吸烟、饮酒、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其他心脏病、外周动脉病、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C、TG、LDL-C、HDL-C以及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SRS与冠心病独立相关(OR=2.070,95%CI:1.473~2.908,P0.01)。ESRS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3(95%CI:0.651~0.834,P0.01)。当ESRS=2分时,Youden's指数最大,其敏感性为80.95%,特异性为58.54%。结论 ESRS与冠心病存在相关性,可用于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当ESRS≥2时需全面评估有无冠心病。  相似文献   

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约2/3的TIA患者会再发TIA或卒中.对TIA发病后的卒中风险进行预测可判断患者的预后,以便尽早对高危患者进行干预.文章就TIA后卒中的诸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了综述,以期为TIA的预后评价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埃森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在泰州市海陵区7个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就诊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68例,对患者进行ESRS评估,根据ESRS评分结果,将其分为0~2分者97例(A组)、3~6分者121例(B组)、7~9分者50例(C组)。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情况,并分析原因。结果 3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外周血管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体质指数、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其他心血管疾病史、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卒中史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各指标所占比例高于B组,B组高于A组(P0.05)。A组复发2例(2.06%),B组复发7例(5.79%),C组复发4例(8.00%),3组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71,P=0.000);其中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P0.05)。复发者戒烟率、阿司匹林规律服用率和饮食偏咸、荤率及坚持运动率、定期复诊率低于未复发者(P0.05);体质指数、血压、血糖、呼吸道感染率、抑郁率高于未复发者(P0.05)。结论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运用ESRS复发风险分层,对卒中复发高危患者采用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及积极干预相关复发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背景脑梗死尤其是多发脑梗死会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卒中发生风险及轻度卒中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升高,因此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脑梗死类型有助于更有效地预测TIA患者卒中发生风险。目的分析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7年5月南京鼓楼医院高淳分院收治的TIA患者481例,后因影像学检查结果不完整、失访排除51例,最终共纳入430例。根据TIA后90 d内卒中发生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非卒中组(n=325)和卒中组(n=105),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ABCD2评分、ABCD3-I评分、梗死类型及颈动脉狭窄率≥50%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以评估ABCD2评分、ABCD3-Ⅰ评分、DWI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男性比例,有卒中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者所占比例及血脂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及有高血压病史、ABCD2评分≥4分、ABCD3-Ⅰ评分≥7分、颈动脉狭窄率≥50%者所占比例,梗死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HR=2.132,95%CI(1.354,3.391)〕、ABCD2评分≥4分〔HR=2.365,95%CI(1.608,3.456)〕、ABCD3-Ⅰ评分≥7分〔HR=3.210,95%CI(1.125,3.774)〕、颈动脉狭窄率≥50%〔HR=2.369,95%CI(1.880,3.691)〕、多发脑梗死〔HR=2.441,95%CI(1.620,5.117)〕是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ROC曲线显示,ABCD2评分、ABCD3-I评分、ABCD2评分联合DWI预测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1〔95%CI(0.625,0.676)〕、0.724〔95%CI(0.700,0.748)〕、0.765〔95%CI(0.741,0.787)〕;DWI联合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AUC大于ABCD2评分、ABCD3-Ⅰ评分(P<0.01)。结论TIA患者90 d内卒中发生率较高,为24.4%(105/430),而DWI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复发性卒中风险增高,改进对复发性卒中的预测策略有助于卒中二级预防。澳大利亚St.Vincent医学研究所的Campbell等进行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以评价既往卒中或TIA患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同型半胱氨酸、肾素、脂质和脂蛋白颗粒浓度对复发性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Campbell等利用了培哚普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4种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9例以头晕或眩晕为惟一主诉的患者,在入院24h内运用改良弗明汉卒中量表(Framingham stroke profile,FSP)评分、ABCD2(age,blood pressure,clinicalfeatures,durationofsymptoms,diabetes)评分、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ICVD)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进行评定,根据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等将患者分为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组(A组)77例和非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组(B组)332例,通过ROC曲线判断4个量表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FSP、ABCD2、ESRS和ICVD评分高于B组(A组分别为男20分、女19分;3分;3分;男9分、女9分;B组分别为男15分、女14分;2分;1分;男6分、女6分。Z值-7.769~-4.662,P0.01)。FSP、ABCD2、ESRS和ICVD 4种量表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5.8%、75.9%、77.7%和75.6%,预测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临界值分别为18分、3分、3分和6分,预测准确性分别为72.61%、69.68%、74.82%和68.46%。结论 4种量表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均有预测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危信号,预示着卒中风险显著增高,尤其是在7 d内.对TIA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分层十分重要.根据TIA患者的卒中危险因素制定了多种简易预测量表,例如加利福尼亚量表、ABCD量表、ABCD2量表等.其中以ABCD评分最为常用,但随着其应用越来越普遍,该量表的缺陷也日益显现.近年来,为了提高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继推出了ABCD评分的衍生量表.文章就ABCD评分及其衍生的量表在TIA患者卒中风险预测应用中的发展演变、内容和预测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短期内发生卒中的风险很高.对TIA的近期卒中风险做出预测,快速筛选高危患者,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文章对目前TIA后近期卒中风险预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期卒中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该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住院患者,根据既往史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31例)和无糖尿病组(95例),在首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0 d和90 d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累计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率,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卒中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126例患者中糖尿病患者31例,占24.6%。30 d及90 d糖尿病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比例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组。糖尿病组30、90d累计卒中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无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在30 d、90 d的卒中风险增加了2.7倍及2.6倍(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和脑动脉狭窄是90 d卒中事件的影响因素。结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卒中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者,糖尿病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ABCD3-I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TIA患者13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观察90 d内卒中发生率,对TIA后发生卒中风险进行ABCD2、ABCD3-I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TIA后早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种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在纳入的136例TIA患者中,TIA后90 d内发生脑梗死19例(14.0%),无死亡及出血性卒中。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A发作持续时间≥60 min(OR=1.060,95%CI:1.012~1.112)是TIA后早期进展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BCD2评分模型危险分层低、中、高危组90 d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5.6%(4/72)、18.5%(10/54)、50.0%(5/10),ABCD3-I评分模型危险分层低、中、高危组90 d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7.1%(6/84)、52.0%(13/25),ABCD3-I与ABCD2评分模型危险分层低、中、高危组90 d卒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D3-I评分AUC为0.839(95%CI:0.766~0.896),明显高于ABCD2 AUC的0.783(95%CI:0.704~0.849;P0.01)。结论 ABCD3-I评分法能有效预测TIA后早期卒中风险,其准确性优于ABCD2评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重型卒中患者的血管性认知损害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小卒中因其症状轻微且持续时间短,其认知损害常被忽视.文章对近年来有关TIA和小卒中患者认知损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的重视程度,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常用量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预测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APACHEⅢ)、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欧洲卒中评分(ESS)、既往史和伴发疾病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4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24 h内分别进行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ESS、既往史和伴发疾病评分,并据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的预后分为生存组279例和死亡组162例,对2组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ROC曲线评定分析6个量表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和伴发疾病评分高于生存组(P<0.01),ESS评分低于生存组(P<0.01)。2组既往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ESS和伴发疾病评分6个量表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0.858、0.896、0.876、0.886和0.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预测界值分别为12、31、15、26、33和10分。结论 APACHEⅡ、APACHEⅢ、CSS、NIHSS、ESS和伴发疾病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预测准确度在75%左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的中医辨证属痰证、血瘀证者与缺血预处理的关系,以及对缺血性卒中的远期预后影响。方法对缺血性卒中患者(179例)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情况调研;记录发病时中医辨证分型、颅内血流情况(TCD);以3月后的BI(barthal index)评估预后情况。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证类分布情况,血瘀证109例,既往发作过TIA的患者,辨证属痰证与血瘀证的比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既往发生过TIA者,左大脑中动脉、左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流速均低于既往无TIA者(P<0.05)。预后方面,既往发作过TIA的患者,痰证、血瘀证预后无统计学意义;既往无TIA发作者,痰证、血瘀证预后也无明显差异。但既往曾发生过TIA者预后(35.7%)好于无TIA者(23.8%)。结论既往无TIA者,起病后症状较重,中医辨证以痰证为主,而既往TIA发作者,血瘀证居多,提示介于缺血预适应与卒中发生之间,存在着长期的血瘀状态,而痰证与血瘀证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纤维蛋白原(FIB)和Essen评分法及联合应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风险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统计108例首诊TIA的住院患者入院时LDL-C、FIB水平和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Essen评分,通过应用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四种预测TIA早期发生脑梗死风险的评分法的价值。结果 108例TIA患者7 d内脑梗死发生率为11.1%;Essen评分法、Essen+LDL-C评分法、Essen+FIB评分法和Essen+LDL-C+FIB评分法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A1=0.698(0.558~0.838)、A2=0.780(0.664~0.895)、A3=0.722(0.587~0.857)和A4=0.794(0.682~0.906)。Essen+LDL-C+FIB评分法优于其他三种评分法;与LDL-C相比,FIB水平在评估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风险的价值中并不明显。结论四种方法在评估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风险方面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应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血清LDL和FIB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值得临床进一步评估。血清FIB水平检测在评估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风险的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BCD3结合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评估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短期卒中风险的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神经内科治疗的285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种评分方法,即ABCD2评分法、ABCD3评分法及ABCD3联合Hcy评分进行评分及危险分层。记录TIA后2 d内和7 d内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绘制研究对象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即ROC曲线,观察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ABCD2、ABCD3及ABCD3联合Hcy评分三种评分方法的价值。结果ABCD2评分法、ABCD3评分法及ABCD3联合Hcy三种评分方法TIA后2 d内的发生卒中的风险AUC及95%的可信区间(CI)分别为:0.702(0.579~0.818)、0.783(0.671~0.895)、0.846(0.751~0.935),而ABCD3联合Hcy的AUC为最大,三种评分方法AUC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2评分法、ABCD3评分法及ABCD3联合Hcy三种评分方法TIA后7 d内的发生卒中的风险AUC及95%的可信区间(CI)分别为:0.757(0.662~0.849)、0.833(0.746~0.913)、0.873(0.805~0.951),而ABCD3联合Hcy的AUC面积为最大,三种评分方法AUC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85例TIA患者7 d内发展成卒中患者的比例为28.8%,其中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脑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55.8%、21.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2评分法、ABCD3评分法及ABCD3联合Hcy三种评分方法对于评估TIA后短期卒中风险的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TIA后短期卒中风险的评估,ABCD3联合Hcy预测卒中风险的准确性优于ABCD2评分和ABCD3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