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北医学教育》2016,(1):78-80
2010年我国开始设置中药学专业学位,经过五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培养规模小、与学术学位区分不明显、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凝聚力量、加强宣传,扩大规模,完善培养方案,体现特色,加快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发展,以适应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药学专业学位设置顺应了医学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医学高等院校应当在行业专家的参与度、课程建设的力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环节教学和学位论文选题等方面突出其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积极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进一步强化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学术性和创新性,更加有利于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3.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中药学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术学位中药学硕士生有明显区别。我校基于教育创新基地的中药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着重于提升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行业适应性,符合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应用于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医学专业在我国已试行10多年,但目前仍有许多人对其认识不清。文章依据我国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原因、目的及其本质,结合本校试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实践,从培养目标等方面阐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对当前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由于受到国情、教育年限、教育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在培养计划、监督机制、考核办法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大欠缺,严格政治素质、培养计划、培养过程、临床轮转、出口考核等诸多环节的培养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6.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妇产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改革,采取增加研究生入科前岗前培训、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措施,改革培养模式后学生的临床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10多年工作的基础上,本文从入学考试、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到临床实践与科研训练五个方面,阐释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经验.结果表明,以临床实践为主、科研训练为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同等学力在职申请学位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可以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以及全科医生、专科医生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药产业是我国医药产业中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但也面临高层次专门人才不足的新问题.中药学专业学位的设置和实行适应医药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吻合.故相关部门需从行业特点、岗位需求、培养模式、人才标准、身份属性深入探索和实践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对全日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临床能力培养、考核评价、师资队伍、联合培养等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旨在不断创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研形式深入分析导师、管理干部及研究生对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与方式的认知及理解程度,初步提出构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思路与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中药新药研究涉及学科理论体系、研究对象、服务对象等多个主、客体系,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传统中医药学的朴素系统论、西医药学的近代还原论以及现代中医药学的现代系统论特征、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归纳和辨析。从新药研究的系统思维的角度,将中药药物形成过程划分为药物原料形成、药物制备和药物体内过程3个基本环节,详细分析了各环节中诸影响因素。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中药新药研究应遵循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科研实践,探讨了目前新药研究的热点及在研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中药新药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思维模式上要从整体的视角、普遍联系和多变性的观点出发,以证实的实验手段和系统学的分析方法,从生命运动的不同层面,探索疾病的药物干预规律。秉承继承与刨新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实现对传统中药的“扬弃”,从中“蜕变”出全新意义的现代中药。  相似文献   

13.
基于PBL的中药学案例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BL被认为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自从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以来,近年来也引起国内许多学科的关注及应用。本文结合作者在中药学PBL教学中多年的体会,结合教学实践和问卷调研及分析,指出了PBL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即纳入正常课时、每个案例开展4学生、每组6~10名学生、每组设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起引导作用。本文将为PBL应用于中药学案例教学提供方法指导和思路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开展PBL教学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当前毕业实习带教方法优化改革已成为从事实习带教同仁共同关心的话题.笔者结合毕业生实习带教实际,首次将解决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毕业生实习带教的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提出基于PBL的中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模式,以期为中药学及其他学科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中国传统医药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继承传统,走出传统,走向现代。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和复方用药,弥补了西方医学在诊治上的不足之处,这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具有导向性的作用。由于西方医学对治疗疑难症和抗衰老上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使人们对中医药需求增加,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新医学体系将会逐步形成。从研发中药的角度,对传统中医药理论、整理和规范中药材及中药市场、中药炮制、微量元素测定、质量控制、制剂工艺、生物技术及专利保护等方面来探讨中药现代化,实现对传统中药的超越,把传统中药提高到现代药学的水平,能被国际社会所接纳,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的中药制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及优势。方法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设计调查问卷,调查中药专业2009级118名学生,让学生在教学模式培养前、教学模式培养中、教学模式培养后进入实习就业三个阶段对教学模式进行价值判断,每次118人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54份,回收有效问卷354份,调查结束后,在对调查问卷采用百分比、频数进行简单的定量分析后,使用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养前学生对改革现有中药制剂教学模式的认识各条目中回答“希望”与“不希望”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中学生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录像观察反馈法的效果评价条目中回答“有”与“不确定”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后学生进人实习阶段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录像观察反馈法的效果评价条目中回答“满意”与“不确定”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希望改变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现有教学模式.希望采用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教学模式,认为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实践能力、就业能力有积极影响。本文认为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及优势,应进一步完善并推广该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抗血小板中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止血、血栓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过程中,血小板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抗血小板中药研究已成为热点.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对抗血小板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及单体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纳,很多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和单体已被证实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但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或研究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8.
韩国留学生中药学教学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留学生的教学方法探讨已成为从事留学生中医药各科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韩国留学生的中药学教学实践,指出在对韩国留学生教学中应注意:将抽象的专业术语形象化,做到语言通俗易懂,恰当利用双语教学,善于类比,善于总结,结合PBL教学。本文所谈韩国留学生中药学教学心得,旨在为从事韩国留学生中药学教学的同仁给予启发,同时也为在其他学科从事留学生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我国1998-2003年授予中药专利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中药专利授权的数量,中药复方与有效成分专利数量、中药职务与非职务专利数量的发展差异,结果表明发明专利明显多于中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中药复方专利大大超过中药有效成分专利,与中药职务专利比较中药非职务专利占绝对优势。而在授予中药专利中,中药有效成分专利、中药职务专利的比例,恰恰正是衡量中药是否具有创造性的重要指标。这一差异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中药专利创造性较低的现状。在我国中药专利创造性认定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我国专利法应尽快确定并完善中药专利创造性标准,加大力度鼓励企业与个人在技术上提高中药的创造性,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中药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中药现代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的问题,但其确定一直没有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基本上处于探索阶段.结合中药的用药特色和现代药学研究成果,从中药原形化学成分的肠内细菌生物转化,到原形化学成分及其肠内细菌生物转化产物的肠吸收和转化、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等串联的研究模式来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可能是一条适合中药特点的途径,亦是中药实验医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