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核医学检查与超声诊断技术提高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实验组随机选择61例SAT患者,核医学实验室检测血清FT3、FT4、TSH,甲状腺6h摄碘率(RAIU/6h),并进行甲状腺核素扫描,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另设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仅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以TH与RAIU/6h呈分离现象或核素显像阳性为依据,核医学实验室诊断SAT阳性率为95.1%(58/61),超声诊断阳性率为81.9%(50/61),核医学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P〈0.05),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诊断率达100%.甲状腺超声测定结果表明实验组甲状腺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核医学检查与超声检查相结合,有利于提高SAT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要所收取的70例SAT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3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组患者进行血红细胞的沉降率(ESR)、血清游离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的甲状腺素(FT4)、高敏促进甲状腺激素(sTSH)、6h摄碘率(RAIU/6h)及甲状腺核素的扫描,所有实验组患者都要进行超声检查。对32的对照组成员只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根据TH与RAIUP6h的检验结果呈分离现象和显像为阳性,通过实验室的核医学诊断的SAT阳性率94.8%,超声诊断阳性率79.5%,可以发现核医学诊断出来的阳性率要员高于超声的诊断结果(P0.05),将两种方法进行结合使用之后诊断率达到了100%.而超声测定的结果表示实验组的甲状腺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甲状腺的功能与形态的诊断来确诊甲状腺炎,单一的核医学检查和超声检查都有漏洞,将两者相结合使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准确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核医学检查与超声诊断技术提高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率。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8例SAT患者,在核医学实验室检测血清FT3、FT4,并进行甲状腺核素扫描,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另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仅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诊断率达100%,甲状腺超声测定结果表明实验组甲状腺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核医学检查与超声检查相结合,有利于提高SAT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邓燕  章宏  商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1,(4):136-136,138
目的探讨核素显像及核医学体外分析技术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甲状腺核素显像,影像结果同时由2名以上核医学医师阅片,检测血清FT3,FT4,TSH,测2h甲状腺摄^131I率。间隔2-4周再进行上述检查。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FT3,FT4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6);TSH低于正常对照组(P〈0.06);2h摄^131I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PECT甲状腺显像见甲状腺局部"冷结节"。间隔2-4周后,实验组2 FT3,FT4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SH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h摄^131I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SPECT甲状腺显像见单侧或两侧甲状腺失去正常形态,放射性摄取降低且分布不均匀。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TSH降低,甲状腺显像见局部"冷结节"。典型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因为间隔2-4周后,患者才出现典型的所谓"分离现象"才出现,所以核医学检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梅方 《中外医疗》2013,(35):22-23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方法 该次观察组共选取10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研究对象,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联合诊断,就结果与同期选取的对照组100例正常人单纯行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以核素显像阳性为依据,核医学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诊断阳性率,二者结合可达100%确诊率,观察组甲状腺超声测量结果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超声技术,对核技术合理且规范的应用,可使诊断率显著提高,降低误诊率,为临床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治提供了准确的参考诊据,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亚甲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治疗结果,总结分析对不同阶段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方法。结果本组25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8例有甲亢症状,全部病例均有甲状腺肿大及疼痛,3例行甲状腺核素检查,12例摄碘率(8例行甲状腺ECT)提示FT3、FT4与甲状腺摄碘(锝)率呈分离现象,3例甲状腺摄锝功能正常。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需要与上呼吸道感染及甲状腺亢进鉴别,中期及恢复期需要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区别,此外,还需要与桥本甲状腺炎相鉴别。本病摄碘或摄锝功能低下,而甲状腺激素升高,即所谓"分离现象",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应重视病史和体检,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尤其核医学检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核医学检查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35例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组,上述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另抽选35例本院同一时间收治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上述观察对象均接受核医学检查,比较其血清学检测结果和不同时间段者甲状腺摄131I率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T3与FT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SH则明显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2h、6h以及24h甲状腺摄131I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医学检查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亚急性甲状腺炎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宾协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3):39-39,49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8年1月~2008年1月本院病房收治的4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2例患者中,女性多见,30~50岁占78.6%,颈部前疼痛(88.1%)和甲状腺触痛(92.9%)是主要的临床表现;所有病例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24例(57.1%)血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41例(97.6%)甲状腺核素显影模糊或无显影;所有患者予强的松或消炎痛治疗,予消炎痛治疗者2~7d颈部疼痛明显好转,予强的松治疗者1~3d颈部疼痛明显好转,予以消炎痛治疗后颈部疼痛无好转者改用强的松可使颈部疼痛明显好转。结论多数亚急性甲状腺炎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血沉、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核素扫描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强的松和消炎痛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均有确切疗效,其中强的松比消炎痛能更快、更好地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提高SAT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40例患者中,女性多见,30~50岁占75%,颈部疼痛不适(90%)和甲状腺触痛(97.5%)是主要的临床表现;血沉升高占92.5%,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占25%,甲状腺B超检查异常者92.7%,甲状腺核素显影异常占95%;82.5%患者予强的松或消炎痛治疗均有效。结论多数亚急性甲状腺炎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要重视病史、体检,结合血沉、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B超及核素扫描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强的松和消炎痛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均有确切疗效,其中强的松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顾凯凯  孔令华  高彬  潘颖  严春雷  李冬娟 《中外医疗》2012,31(26):47+49-47,49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甲状腺99mTc核素静态扫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89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中有80例患者双侧甲状腺均不显影或隐约显影,8例患者单侧甲状腺不显影,1例表现为峡部"凉结节"。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核素扫描以双侧甲状腺不显影为主要表现,对疾病的诊断以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丁正强  袁超  殷锴  张将 《安徽医学》2012,33(7):853-855
目的探讨甲状腺摄碘(131I)率测定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4例亚甲炎患者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采用甲状腺功能仪进行甲状腺摄131I率测定,并与甲亢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亚甲炎组患者血清FT3、FT4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亢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炎组患者2 h、6 h、24 h甲状腺摄131I率(RAIU)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甲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清FT3、FT4升高呈现"分离现象"。结论核医学检查的"分离现象"是早期诊断亚甲炎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方法。对初诊可疑的亚甲炎患者应首选甲状腺摄131I率测定,同时测定血清FT3、FT4,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桥本甲状腺炎(HT)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9月~2008年12月对32例HT患者(观察组)应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并与32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超声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0.62%(29/3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双侧甲状腺体积明显增大,前后径右叶、左叶及峡部明显增厚,PSV、ED及RI值均明显升高(均P〈0.001)。结论高频超声对HT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TRAb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受体法(RRA)测定185例AITD病人中TRAb的水平,与甲状腺激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RAb水平在Graves病(GD)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FT3,FT4呈高度正相关,与sTSH呈高度负相关;在特发性粘液水肿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TRAb与FT4呈高度负相关,与sTSH呈高度正相关。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TRAb与TGAb,TMAb不相关。结论:TRAb对AITD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 carcinoma,PT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观察CK19、HBME-l、Galectin-3和Fibronectin-1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和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1年98例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半乳凝素-3(Galectin-3),纤维粘连蛋白- 1(Fibronectin-1),细胞角蛋白-19(CK19)和HBME 1在98例PTMC及9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35例乳头状增生、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甲状腺腺瘤、11例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98例PTMC患者中,有85例(86.7%)同时出现CK19、HBME-l、Galectin-3、FN1中到强阳性表达,而良性病变(乳头状增生、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未见同时出现CK19、HBME-l、Galectin-3和FN1中、强阳性表达.结论 CK19、HBME-1、Galectin-3和FN1均呈中、强阳性表达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雷晓燕  李丙蓉 《西部医学》2013,25(7):1002-1003,1006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果,并与泼尼松口服方法比较。方法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给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每日40mg冲击治疗;B组(40例)口服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及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大缩小时间、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恢复正常时间及副作用。结果 8周时A组治愈率为100%,B组治愈率为85%。A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沉及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1),而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显像恢复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较口服泼尼松改善症状和体征快,疗程短,副反应少,对稳定病情和可能临床治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桥本甲状腺炎0aashimoto’s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疑似恶性结节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良、恶性结节的不同特点,恶性结节的临床诊断要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HT合并甲状腺疑似恶性结节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恶性结节及良性结节在性别构成、年龄、结节数目、有无钙化、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抗体水平上的差异。[结果]HT合并恶性结节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HT合并良性结节组(P〈0.05),结节钙化比例明显高于HT合并良性结节组(P〈0.05),术前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水平明显高于HT合并良性结节组(P〈O.05)。两组之间在术前FT3、FT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水平上、性别比例、及病灶数目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诊断需重视年轻患者及结节有钙化者,其恶性的可能性较大。血清TSH及Anti—TG水平的升高可能与结节恶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儿童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血清IL-10和IL-12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HT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采用ELISA测定儿童HT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分为新发病,治疗未缓解,治疗缓解3个阶段)血清IL-10和IL-12浓度,分析其与甲状腺功能(FT3、FT4、s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MAb、TRAb、TSI)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HT各组IL-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HT组IL-10与FT4、FT3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1),与sTSH呈显著负相关(P〈0.05)。(3)IL-12与FT4、FT3呈显著负相关(均P〈0.001);与sTSH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IL-12与HT的发病密切相关,IL-10在该病中则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二者均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甲状腺疾病核素显像的特点,探讨核素显像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核素显像检查的313例患者,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氏甲状腺炎各110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不包含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93例,根据各种甲状腺炎的放射功能特点进行分组,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核医学分型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获取得到病理和(或)临床随访结果的169例首次甲状腺^99mTcO4-静态显像(TSI)诊断为SAT患者和36例对照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资料;根据TSI提示的甲状腺的放射性分布、甲状腺与唾液腺的摄^99mTcO4-比值K及血清TSH将SAT分为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ⅣA、ⅣB型;Ⅰ、Ⅱ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ⅢA给予水杨酸制剂治疗,ⅢB型辅以甲状腺片短期治疗,内科治疗后残留较大结节者和ⅣB型予以手术治疗;随访观察12—36个月。结果①SAT总体上并无典型的“低K低TSH、高F13高FT4”的“分离现象”,仅70.4%的Ⅰ、Ⅱ型患者呈现典型的“分离现象”。②92.9%的SAT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边界模糊征象,Ⅲ型(14.29%)明显低于Ⅰ、Ⅱ、Ⅳ型(100%)(x^2≥37.29,P〈0.01)。③SAT的TGA、TMA的阳性率仅为7.1%,与Ⅰ、Ⅱ、Ⅲ、Ⅳ型(分别为7.04%、6.25%、14.29%、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1,P〉0.05)。④6.25%的Ⅱ型(3/48)为甲状腺癌,明显高于其他类型(0/121)(x^2=4.53,P〈0.05)。⑤仅29.0%的患者临床首诊为SAT;TSI易将Ⅲ型SAT误诊为Graves病,误诊率(85.7%)明显高于其他类型(1.9%)(x^2=101.31,P〈0.01);以病理和(或)临床随访结果为标准,TSI诊断AST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8%、90.9%、94.0%;结合临床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考虑,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上升到100%、90.9%、98.5%。⑥72.8%的患者预后大致正常,8.9%的患者出现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下;64例;临床首诊为甲状腺腺瘤的SAT患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