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为评估疾病的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的方式,选取于2007年2月至2010年5月到我院普外科就诊的直肠癌患者93例,对患者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采集病史,并结合患者住院期间相关检查,统计分析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评分,采用Log-rank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从而确定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93例直肠癌患者中,手术后生存时间最长为7年,最短为6个月,中位时间为(1.51±0.24)年,两年生存36例,两年生存率38.71%。患者生存状况与性别、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糖尿病、术前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收入情况、负性情绪事件、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手术方式、化疗与否相关(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与多方面因素相关,在患者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因素在疾病进展及预后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PHC)的生存风险因素,为PH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76例手术切除的PH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评价患者生存时间,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采用COX比例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癌切除患者术后生存中位时间为1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手术方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卫星灶、门静脉癌栓、清蛋白水平及切缘状况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COX分析显示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及切缘状况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的进展及手术切除的程度是影响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生存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病例的分析 ,探讨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其治疗对生存因素的影响。 方法 :对 2 0 9例 B期和 C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治疗 ,经 5年的随访研究 ,6 8例出现复发和转移 ,分析复发的部位、原因及其与治疗的关系。应用多元回归的 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对结、直肠癌生存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 :总复发率为 32 .5 %。肝转移 2 5例 ,占 1 3.4% ,其次为原位复发、腹膜转移和腹腔外转移。Cox模型分析 ,术前加术后辅助化疗组较单纯手术组复发的相对风险减少了 42 % ,死亡的相对风险减少了 36 %。 结论 :不同的辅助治疗方式和 Dukes分期为独立的预后判断指标 ,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能减少结、直肠癌肝转移和原位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73-75+79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影响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133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本院行根治手术的患者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术后3年内共有35例患者死亡,3年总生存率为73.68%。Cox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CEA水平(P=0.0023)、肿瘤分化(P=0.0020)和肿瘤分期(P=0.0080)与术后长期生存明显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CEA水平(P=0.0103)、肿瘤分化(P=0.0149)和肿瘤分期(P=0.0291)与术后长期生存明显相关。结论术前CEA水平、肿瘤分化和肿瘤分期是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影响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随访,采用合理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以改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术后36例生存质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笔者对 1 996年 1月~ 2 0 0 1年 1 0月我院收治的 3 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 GLQI生存质量 (下称 GLQI指数 )的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 6例 ,男 2 2例 ,女 1 4例 ,年龄 3 8~ 65岁 ,平均 5 0 .5岁。病理 :腺癌 2 6例 ,粘液性腺癌 9例 ,未分化癌 1例。手术方式 :Miles手术 2 0例 ,保肛术 ( 1 ) 1 6例。1 .2 调查方法 :使用 Eypasch氏 ( 2 )推荐的 GLQI生存质量指数进行调查。指数共有 3 6项调查问卷项目 ,每项计 0~ 4分。我院将其中第 …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的随访密度对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172例CRC患者术后随访5年,将完成随访任务70%以上的患者设为密集随访组(104例),完成随访任务70%以下的患者设为对照组(68例),采用Kaplan-Meier法并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情况及复发后5年生存情况。结果密集随访组在术后5年生存率(76.9%)、中位生存时间(53.5个月)及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39.6个月)均较对照组有优势(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分别为31.7%、20.6%)及复发后生存率(分别为30.3%、14.3%)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密集随访组II、III期CRC患者术后5年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0.0个月、42.1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II、III期CRC患者(分别为44.6个月、37.8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密集的随访能改善CRC患者术后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为制订直肠癌病人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性别、年龄(岁)、病期(月)、肿瘤最大径(cm)、病理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Dukes′分期、绝经与否、肠腔化疗与否等9个可能影响直肠癌病人术后生存期的因素做Cox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Dukes′分期对直肠癌病人术后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必须围绕包括早期诊断与治疗、术前分期、术前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改善直肠癌病人的Dukes′分期,进而改善这部分病人的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14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未出现肠梗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出现肠梗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筛选出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对观察组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诱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 214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发生率为4.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腹部手术史、病理分型、肿瘤分型、手术时间、造瘘、直肠肿瘤等因素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手术时间、回肠造瘘、直肠肿瘤等是术后诱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诱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必须要做好预防措施,降低肠梗阻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胃癌和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贫血特点,及贫血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诊断为胃癌、结直肠癌,并行胃癌、结直肠癌手术,符合纳入标准的113例患者,根据原发恶性肿瘤和施术部位分为胃癌组61例和结直肠癌组52例;2组术前行血常规检查以血红蛋白(Hb) 90 g/L为界将组内各患者分为正常/轻度贫血组(Hb≥90 g/L)和贫血组(Hb<90 g/L),并对比各组3 a内患者终点事件(死亡)的发生时间,探究各组终点事件与贫血相关性。记录并对比各组术前,术后7 d、1 a、2a、3 a血红蛋白(Hb)的数值。结果术前胃癌组(66.1%)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结直肠癌组(45.8%),P<0.05;贫血对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无影响(P=0.763);贫血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影响(P=0.031);结直肠癌组术前Hb水平显著高于胃癌组(P<0.01),术后7 d 2组无差异,术后1 a、2 a、3 a结直肠癌组Hb水平低于胃癌组(P<0.05)。结论胃癌、结直肠癌患者来说贫血在不同时间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结直肠... 更多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研究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PD-1配体(PD-L1)抑制剂联合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PD-1/PD-L1抑制剂联合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和对照组(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各68例。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疾病相关因子[脂肪酸合成酶(FAS)、肿瘤M2丙酮酸激酶(TuM2-PK)]、生活质量[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量表(KPS)、生活质量自评量表(QOL)]水平,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AS、TuM2-PK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KPS、QO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年生存率、第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1/PD-L1抑制剂联合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能够显著延长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追踪随访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3年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肠梗阻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1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3年内的生存率依次为12.5%、65%;对照组依次为27.5%、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相比,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局部复发率低,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放疗对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建议。方法将138例直肠癌患者分为手术联合放疗(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共有4例患者失访,总随访率为97.10%。综合治疗组的复发率仅为7.04%,远低于单纯手术组的59.15%(P〈0.05)。此外,综合治疗组的转移率也远低于单纯手术组(p〈0.01)。综合治疗组未出现术后吻合口瘘及腹部伤口延期愈合,单纯手术组发生2例。综合治疗组出现放射性肠炎5例。综合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7.32%,高于单纯手术组的73.13%(P〈0.05)。结论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防止和减少复发率和转移率,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产生的相关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145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皮下积液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4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皮下积液,手术方式、引流管数量、拔管前1 d引流量与皮下积液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其相关性强弱依次为手术方式>拔管前1 d引流量>引流管数量。结论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为多因素所致,通过术前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加压包扎+置管引流等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乳腺癌脏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统计收治的根治和(或)改良根治术后、经正规放化疗后出现脏器转移的29例乳腺癌住院患者临床病理数据及免疫组化结果,并与同期收治、治疗方案相同且无复发转移的28例乳腺癌患者相比较,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脏器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出现转移的平均时间23个月,65%的患者于术后3年内出现远处转移;与对照组比较,年龄、病程、月经状况、肿瘤大小、ER、PR、Cerb-B-2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淋巴结转移及相应转移数目均较对照组多(P<0.05),初诊时肿瘤分期较对照组晚(P<0.05)。结论对于肿瘤分期较晚、淋巴结阳性、ER、PR阴性、Cerb-B-2阳性的患者,术后均应进行系统的辅助治疗,治疗完成后应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6.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放射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直肠癌手术后复发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直肠癌术后复发、接受单纯放疗的49例患者,放疗总剂量为56~60Gy/28~30f,每周5次,放疗后1个月复查CT.结果 本组随访3年.完全缓解3例(6.1%),部分缓解25例(51.0%),稳定15例(30.6%),进展6例(12.2%).有效率为57.1%;疼痛缓解率为69.2%(27/39).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7.1%、36.8%、6.1%.放疗剂量56Gy(40Gy 16Gy)与60Gy(46Gy 14Gy)两组相比,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明显减少.结论 直肠癌患者术后2~3年内应定期复查,对于局部复发者,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放疗剂量选择56Gy(40Gy 16Gy)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与分析城区女性肺癌患者常见患病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女性患者63例,人选对象接受“肺癌常见危险因素调查问卷”调查,并与71例同期参加体检健康女性(对照组)相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女性肺癌组的吸烟、职业接触粉尘、室内烹调油烟、心理疾病和家族肿瘤史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吸烟、职业接触粉尘、室内烹调油烟、心理疾病和拥有家族肿瘤史的城市女性更容易患有肺癌。 相似文献
18.
基于TME技术的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植物神经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基于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直肠癌保留植物神经根治术对男性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3例应用TME技术的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保留植物神经根治术128例与传统直肠癌根治术(未保留)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及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保留植物神经组105例获得随访,传统手术组53例获得随访。局部复发率保留植物神经组为8.57%(9/105),传统术式组为11.32%(6/53);5年生存率保留植物神经组为62.86%(66/105),传统术式组为52.83%(28/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尿功能障碍保留植物神经组为29.52%(31/105),传统术式组为66.04%(35/53);勃起功能障碍保留植物神经组为22.86%(24/105),传统术式组为69.81%(37/53);射精功能障碍保留植物神经组29.52%(31/105),传统术式组73.58%(39/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E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在不增加局部复发率和不降低5年生存率的同时,可以减少患者排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2年41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处复发17例,盆腔内复发15例,会阴部复发(含造瘘口)9例。本组病例均经再次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24例,姑息性切除13例,行高位结肠造瘘4例。根治性切除和非根治性切除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6个月和11个月。结论首次手术应切除足够的肠管,彻底清除淋巴结及所在的肠系膜,术中严格无瘤操作,围手术期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因素。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对于局部复发早发现早再次手术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各临床病理因素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671例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53.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肿瘤位置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2、0.138,均P〉0.05),年龄、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121、37.422、87.154、69.451、75.894、163.004,均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相关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密切程度依次为: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分化程度〉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年龄。结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浸润深度是转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肿瘤越大、浸润越深、分化越差其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