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养学  刘梦云  毕晓黎  陈伟韬  陈昭  段福先  廖小芳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2):2620-2624,后插4
目的:测定金边土鳖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方法:以浓硝酸为溶剂,结合微波消解处理金边土鳖样品,经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仪器条件的优化,进行方法学考察,并测定了14批不同产地金边土鳖中无机元素的含量;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 0对数据进行相似度评价与聚类分析。结果:23种待测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 995),重复性试验均RSD≤9. 74%,稳定性试验均RSD≤7. 81%,精密度试验均RSD≤8. 24%,加样回收率在94. 87%~111. 18%,均RSD≤5. 85%;测定了不同产地金边土鳖中23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其中Na、Mg、Ca、Zn、Al等元素含量较高,重金属元素Pb、Cd、As、Cu均检出,Hg部分样品未检出,建立了金边土鳖无机元素特征图谱,相似度评价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为金边土鳖中无机元素的快速分析、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贵州省大方县九龙天麻种植基地的土壤及天麻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情况,完善对天麻种植的安全性的评价。方法:收集样品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镉、铜含量,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汞、砷的含量。结果:被测定的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分别在选定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铅、镉、铜、汞、砷的检出限分别为8,0.03,10,4,6μg·kg~(-1),回收率RSD2.2%,精密度RSD1.3%,重复性RSD0.9%,表明该方法可行。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所持有样品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土壤样品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药材样品低于《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结论:天麻种植基地土壤和药材符合中药材GAP标准中对铅、镉、铜、汞、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赵一懿  郭洪祝  傅欣彤  陈有根 《中草药》2017,48(10):1991-1997
目的建立银杏叶制剂中25种无机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方法,并对不同剂型银杏叶制剂中无机元素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法测定25种无机元素量,绘制无机元素指纹谱图,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25种无机元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50 0,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值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加样回收率为91.35%~108.86%,RSD在0.05%~4.45%。银杏叶制剂中检测了25种无机元素量,并绘制无机元素指纹图谱,发现其谱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银杏叶片中元素Hg、Al、Cr的量较高,有害无机元素的量超标应引起关注。结论通过无机元素在银杏叶制剂中的组成分布及其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为银杏叶制剂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为临床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HPLC-UV)检测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绿原酸浓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葛根素为内标,血浆样品经6%高氯酸沉淀蛋白处理后进样分析,采用Kromasil C18柱(150 mm×4.6 mm,3.5μm)进行分析,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10∶90,v/v),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线性范围为0.1~10μg·mL~(-1)(r=0.998 6),日间精密度RSD≤8.21%,日内精密度RSD≤9.26%,提取回收率大于77.6%,所建立的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结论:该方法成功用于绿原酸单体和银瑞康胶囊给药后绿原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复方给药增加了绿原酸吸收入体内的血药浓度,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但银瑞康胶囊中其他成分对绿原酸大鼠体内的消除速度影响不大。本实验为进一步探讨银瑞康胶囊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初步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ICP-MS法分析九味熄风颗粒中25种重金属及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娟  张海弢  杨素德  李家春  黄文哲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5,46(21):3185-3189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建立九味熄风颗粒中25种重金属及微量元素(Li、Mg、Cd、Sn、Al、Mn、Fe、Ti、V、Co、Zn、Ga、Cr、Ni、Tl、Pb、Cu、As、Be、B、Sb、Ba、Sr、Hg、Bi)的测定方法。方法九味熄风颗粒样品经微波消解后,以Ge、In元素为内标,以灌木枝叶标准物质作为质控标准物质,采用ICP-MS法进行测定。结果检测的25种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2,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9~16.051μg/L,回收率在70.75%~107.66%,RSD≤6.44%。测定的6批样品中Cr、Sn、Hg、Pb均未检出,Tl、Cd、As、Cu的量均较低或未检出,Cd≤0.011μg/g,Cu≤0.373μg/g,Tl≤0.021μg/g,As≤0.571μ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于九味熄风颗粒中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柴胡注射液中18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等离子体功率1550W,冷却气流量14.0 L/min,辅助气流量0.80 L/min,碰撞气流量4.83 mL/min,雾化器流量1.06 L/min,雾化器压力2.47 bar,雾化室温度2.70℃,蠕动泵转速40 r/min,采样深度5.0 mm,重复次数3次。结果: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2~1.099μg/L,定量限在0.007~3.662μg/L,各元素在0.1~5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精密度RSD 0.5%~4.0%,重复性RSD0.4%~3.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2.06%~112.83%,RSD0.8%~3.5%。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柴胡注射液中18中元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有量。方法天麻丸提取液的分析采用GRACE PrevailTMCarbohydrate ES(250 mm×4.6 mm,5μm)进行分离;乙腈-水(75∶2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结果蜂蜜阴性对照样品略有干扰,蔗糖干扰来自当归药材。果糖、葡萄糖、蔗糖分别在151.254~423.762、110.601~331.803、7.674 8~92.097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其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6%(RSD=3.0%)、98.2%(RSD=2.8%)、99.2%(RSD=2.9%)。在112批天麻丸样品中,果糖、葡萄糖总含有量为4.0%~30.5%、果糖与葡萄糖含有量比值为0.4~2.9、蔗糖含有量为0.3%~7.4%。不同厂家的天麻丸采用的辅料蜂蜜质量差异较明显。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天麻丸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有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生物样品中人参炔醇(panaxynol)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通过对精密度、特异性、回收率、稳定性等考察建立了测定方法,得到标准曲线。结果:生物样品中的panaxynol浓度(C)与色谱峰面积(A)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panaxynol测定方法的精密度高,重现性好,血浆和各组织样品测定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都小于10%;回收率较高,满足生物样品回收率在80~120%的范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稳定性好,-20℃冷贮放置不影响测定结果。结论:本法的稳定性、精密度、回收率、专属性和定量线性范围均达到了体内药物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11种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的ICP-MS法测定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微波消解联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灵芝、三七、野菊花、茯苓、杜仲、鱼腥草、刺梨、山银花、太子参、红景天、天麻等11种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以硝酸为消解试剂,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通过ICP-MS法同时测定156批中药材中铅、镉、汞、砷、铜含量。结果 5种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元素精密度RSD小于1.9%,方法重复性RSD小于11.9%,回收率在75.1%~109.5%之间;11种中药材中铅、镉、汞、砷、铜元素含量分别为0~8.70 mg·kg~(-1)、0.01~2.49 mg·kg~(-1)、0~0.0523 mg·kg~(-1)、0.01~1.46 mg·kg~(-1)、0.92~60.30 mg·kg~(-1),并运用IBM-SPSS 22.0统计软件对11种中药材重金属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汞、砷元素含量均符合要求,而铅、镉、铜3种元素含量有不同程度超标,且镉元素超标现象较严重,是造成重金属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可同时检测中药材中多种元素,推荐用于中药材重金属检测,为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和用药安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清血八味片中32种无机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丽  李志  荆淼  邹秦文  王金凤  马志强  周凯  林瑞超 《中草药》2017,48(10):1983-1990
目的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建立清血八味片中Be、B、Na、Mg、Al、P、K、Ca、Ti、V、Cr、Mn、Fe、Co、Ni、Cu、Zn、Ga、As、Se、Rb、Sr、Mo、Ag、Cd、Sn、Sb、Cs、Ba、Hg、Tl、Pb共32种无机元素的测定方法,建立清血八味片无机元素指纹谱并分析其特征元素。方法以硝酸加过氧化氢体系为消解试剂,样品经微波消解后,以~6Li、Sc、Y、Rh、In、Ho、Bi、Th元素为内标元素,采用ICP-MS法测定清血八味片中无机元素的量,绘制无机元素量分布曲线图,并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测定的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各元素的检测限在0.001~6.390μg/L,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加样回收率为94.36%~105.47%,RSD 1.53%~4.56%。通过无机元素量分布曲线分析建立了清血八味片的无机元素指纹谱,不同批次的样品均有相似的峰形,且不同无机元素量的多寡顺序趋于一致。经PCA筛选出清血八味片主要特征无机元素为Co、As、Ba、Ca、Sb、Ti、Ni、Fe、Cs、Se、P、Al、K。测定的样品中检测出Pb、Cd、As、Hg、Cu,5种重金属元素的量均低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限度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同时测定清血八味片中32种无机元素。通过对清血八味片无机元素的分析,可以为清血八味片的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价及临床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探讨不同品种不同规格鹿茸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7种氨基酸、核苷组分、磷脂组分、胆固醇及多胺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性蛋白质及总磷脂含量;以测定的这些营养成分含量作为分析数据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规格及不同品种鹿茸之间氨基酸总量、总磷脂、磷脂组分、多胺无显著差异(P0.05),马鹿三岔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低于马鹿其他规格及梅花鹿所有样品的含量(P0.05),梅花鹿二杠侧枝二茬中核苷含量高于马鹿及梅花鹿二杠主枝头茬、三岔头茬,有显著性差异(P0.05),马鹿四岔中水溶性蛋白含量与其他规格马鹿、梅花鹿二杠主侧枝头茬及三茬有显著性差异(P0.05),马鹿单门及四岔胆固醇含量与梅花鹿二杠侧枝二茬、三岔有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不能将马鹿茸和梅花鹿茸分为两大类,有交叉聚类现象,评价指标不同,聚类分析结果也不同。结论:应用方差分析技术及聚类分析法评价鹿茸的质量,具有可靠性,为鹿茸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贵州省宽叶缬草在叶绿体基因trn L-F,mat K上的遗传关系。方法:利用trn L-F,mat K序列对宽叶缬草进行序列分析,运用Bioedit,MEGA 5.0软件计算贵州省宽叶缬草居群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不同居群宽叶缬草trn L-F序列长度为947~985 bp,鸟嘌呤和胞嘧啶质量分数为35.92%~36.55%,其中差异位点8个,变异位点5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 0~0.005 4,最小进化法(minimum-evolution,ME),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UPGMA)4种聚类构树结果显示15(江口县官和乡泗渡村寨上组),18(江口县凯德镇育苗基地)号样品明显与大部分的宽叶缬草样品区分出来;不同居群宽叶缬草mat K序列长度为1 080~1 088 bp,鸟嘌呤和胞嘧啶质量分数为35.19%~36.64%,差异位点2个,变异位点1个,简约信息位点1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 0~0.000 9,ML,NJ,ME,UPGMA 4种聚类构树结果显示2(剑河县太拥乡太平村),5(剑河县岑松镇稿旁村),6(剑河县关么乡苗岭村),20(江口县闵孝镇渔凉溪村)号样品聚为一类,其余19份样品聚为一类。结论:贵州省宽叶缬草居群内trn L-F,mat K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13.
夏枯草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夏枯草形态学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为夏枯草系统选育和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来自全国15份夏枯草种质的形态学性状进行相关、通径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夏枯草种质中6个形态学性状存在较大遗传变异;单株穗重与单株果穗数和单株叶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7.533%.结论:在夏枯草丰产种质选育中应重点关注生长势强、单株果穗数较多及果穗较长的株系.  相似文献   

14.
贝壳杉烯酸氧化酶(kaurenoic acid oxidase)是二萜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上的关键酶,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物学过程。该文根据雷公藤转录组数据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贝壳杉烯酸氧化酶全长c 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实时定量PCR(qRT-PCR)研究基因的诱导表达水平。克隆得到Tw KAO长度为1 874 bp,编码487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56.02 k Da,理论等电点8.89;经茉莉酸甲酯(Me JA)诱导后,Tw KAO基因相对表达量在12 h达到峰值;经植株组织表达分析证实,Tw KAO基因在雷公藤的叶中表达量最高,根中最低。该研究首次克隆得到雷公藤KAO基因,并分析其mRNA表达特征,为深入研究雷公藤生长发育以及萜类活性成分次生代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品系黄芩表型性状的差异与相关性。比较了14个黄芩品系的10个地上部性状和6个根部性状,并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黄芩的表型性状变异十分丰富,多样本方差分析显示F为3.169~71.58,差异显著,参比品系中性状表现最优良的是15号。相关分析显示,除侧根数、根粗、根长外,其余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芦头直径与根鲜重存在极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877。主成分分析表明黄芩单株整体产量和根粗可作为优良品种选育的综合参考指标。不同品系黄芩的主要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及相关性,可为黄芩品系的性状特征区分、评价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龙登凯  李军  周涛  郑伟  丁铃  江维克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3):2404-2410
为探讨太子参环肽成分与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太子参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出太子参类胡萝卜素双加氧裂解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CCDs)新基因,并设计引物对其进行全长扩增及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表达分析。克隆得到的4条CCDs序列全长分别为1 617,1 461,1 746,1 875 bp,并根据其功能依次命名为Ph CCD1,Ph NCED2,Ph NCED3,Ph CCD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个基因均含有REP65结构域,且均含有与亚铁离子结合的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h NCED2,Ph NCED3聚为NCEDs一支,Ph CCD1,Ph CCD4聚为CCDs一支,且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At CCDs家族相比,Ph CCD1与At CDD1同源性最高,Ph CCD4与At CCD4同源性最高,Ph NCED2,Ph NCED3与At NCED3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显示Ph CCD1和Ph CCD4 2个基因的表达主要在地上部分,其中Ph CCD1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Ph CCD4在茎叶具有高表达,可能参与太子参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Ph NCED2和Ph NCED3 2个基因的表达主要在地下部分,其中Ph NCED2在须根中表达量最高,Ph NCED3在块根木部和皮部表达量较高,可能是脱落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研究首次得到太子参CCDs基因,为进一步阐明太子参植株对于外界胁迫的应答机制,进而探讨太子参品质形成的生物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甘松药材地上部分的无机元素含量差异,分析其无机元素分布特征,为评价市场上流通的甘松全草统是否科学、合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湿法消解-ICP-OE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甘松药材地上部分的无机元素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元素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多维统计分析确定甘松地上部分特征元素为Pb,Se,As,Si,Mo,Co,Ni,Cd,Cr,Tl,Na,Sn;对地上部分样品能够较好地聚类;海拔在3 400~3 500 m时,甘松地上部分各无机元素含量大都达到峰值(对植物生长有益元素)。结论:基于甘松地上部分无机元素的角度考虑,3 400~3 500 m为甘松最适宜生长海拔高度,同时土壤作为关键因素;对于甘松药材入药部位甘松根及根茎、甘松全草及甘松地上部分这三者是否可以互为替代、甘松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平台上以决明子为主题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 5.7.R2软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决明子的研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图谱共现和突现分析,疏理决明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检索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2754篇(去重后),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的李续娥;发文机构最多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机构之间南北区域间合作较少,区域相邻合作较多,大学与企业之间合作较多,其中辽宁中医药大学与辽宁大熊制药研究有限公司合作较为频繁;关键词分析显示决明子研究方向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其中降血脂、橙黄决明素及数据挖掘、用药规律等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研究根据雷公藤悬浮细胞转录组数据库设计引物,对雷公藤悬浮细胞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acetyl-CoA C-acetyltransferase)基因TwAACT进行全长cDNA(GeneBank:KP297934)克隆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表达分析。克隆得到TwAACT cDNA全长为1 704 bp,编码405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10,相对分子质量为41.20 kDa,在线预测表明TwAACT具有2个催化活性位点。雷公藤悬浮细胞经茉莉酸甲酯(MeJA)外源诱导后,通过荧光定量PCR表明,TwAACT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在24 h达到最高。研究首次克隆得到雷公藤AACT基因,为进一步阐述雷公藤萜类生物合成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藤茶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主成分聚类分析,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Ultimate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5%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5 nm;柱温40 ℃;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建立了藤茶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确定了11个共有峰,并指认了2个主要共有峰。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18个藤茶不同无性系种质可分为3类。 结论: 该方法快速,可较全面的反映藤茶药材中化学成分的信息,为评价藤茶药材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