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确定牡荆油薄层色谱鉴别的实验条件.方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用不同的展开剂和不同的显色剂对牡荆油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牡荆油薄层色谱条件为以环已烷:乙酸乙酯(10:0.5)为展开剂,喷以5%香草醛硫酸液显色,得到满意的薄层图谱.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和重现性好,且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牡荆叶和牡荆油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方法 以牡荆油为对照,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石油醚-醋酸乙酯(10∶0.3)为展开剂,以含5%香草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105℃加热显色.结果 斑点清晰,分离良好.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以作为牡荆叶和牡荆油的鉴别方法 .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药材黑种草子的生药学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维吾尔药材黑种草子的鉴别方法。方法:应用来源、性状、显微鉴定及薄层色谱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黑种子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在薄层色谱分析中,具有三个明显的斑点。结论:特征明显,为黑种草子的开发利用提供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牡荆油薄层色谱鉴别的实验条件。方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用不同的展开剂和不同的显色剂对牡荆油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牡荆油薄层色谱条件为以环已烷:乙酸乙酯(10:0.5)为展开剂,喷以5%香草醛硫酸液显色,得到满意的薄层图谱。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和重现性好,且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单叶蔓荆子、蔓荆子、黄荆子和牡荆子的药理活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叶蔓荆子、蔓荆子、黄荆子和牡荆子水提液12g(生药量)/kgig,对2、4-二硝基酚所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强度是蔓荆子>单叶蔓荆子>黄荆子>牡荆子。8g/kgig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抑制强度是黄荆子>单叶蔓荆子>蔓荆子>牡荆子;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强度是单叶蔓荆子>黄荆子>蔓荆子>牡荆子;对小鼠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促进睡眠作用强度是黄荆子>单叶蔓荆子>牡荆子>蔓荆子。  相似文献   

6.
蔓荆子与牡荆子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超群  张建英 《中药材》1991,14(7):25-26
本文通过对蔓荆子与牡荆子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层析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方面的鉴别,为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野芝麻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受军  朱斌  张南平  林瑞超 《中草药》2002,33(9):848-849
目的 为小野芝麻的开发利用提供鉴定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薄层色谱分析。结果 详细描述了小野芝麻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对首次从小野芝麻中分离得到的毛蕊花糖苷,金丝桃苷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结论 所发现的这些特征可作为鉴别小野芝麻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建立素馨花药材的显微与薄层色谱鉴定方法。方法:对其进行组织显微及理化鉴别研究,其中显微特征的研究采用粉末装片的方法,理化特征的研究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粉末的显微鉴别中花粉粒为浅黄色且较多,柱头细胞具有一定的鉴别特征;对其不同极性化合物成分建立了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斑点清晰。结论:该研究补充了素馨花在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的空白,可为其质量标准的建立以及临床应用、科研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崔晓丽  何小东  许立峰 《中成药》2002,24(5):398-399
木香顺气丸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一册.由木香、厚朴等10味药组成,功能行气化湿,健脾和胃.其原标准简单,缺乏定性指标.据其药味均以粉末入药,通过显微鉴定找出各药味特征组织;再用薄层色谱法对易出现伪混品的木香和厚朴进行定性研究,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
克岩胶囊主要是由全蝎、蜈蚣、黄芪、穿山甲、威灵仙等中药经加工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通络、祛瘀软坚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该制剂经我院多年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全蝎、蜈蚣、黄芪、穿山甲和威灵仙是该制剂的主要成分,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本文应用显微镜鉴别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叶中黄酮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等柱色谱技术,对牡荆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其理化性质及MS、NMR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牡荆叶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7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4′-O-(6″-O-对羟基苯甲酰基)-β-D-葡萄糖苷(1)、木犀草素-7-O-(6″-O-对羟基苯甲酰基)-β-D-葡萄糖苷(2)、木犀草素-6-C-(6"-O-反式-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6-C-(2″-O-反式-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4)、perfoliatuminA(5)、异牡荆素(6)、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牡荆宁G;化合物2~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牡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研究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结合其理化性质和MS、NMR等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牡荆子70%丙酮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包括13个木脂素和6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1),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5-甲氧基-3,4-二氢-2-萘醛(2),vitexdoin F(3),去四氢铁杉脂素(4),vitexdoin E(5),4-氧代芝麻素(6),L-芝麻素(7),(+)-beechenol(8),ligballinol(9),2-(4-hydroxyphenyl)-6-(3-methoxy-4-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10),松脂素(11),balanophonin(12),thero-guaiacylglycerol-β-coniferyl aldehyde ether(13),对羟基肉桂醛(14),松柏醛(15),5,7-二羟基色原酮(16),反-3,5-二甲氧基-4-羟基-肉桂醛(17),覆盆子酮(18)和alternariol 4-methyl ether(19)。化合物8~10,14,18,19为首次从马鞭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牡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12,15~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炎和细胞毒活性评价,8个化合物(3,5,7,10,11,14,15,17)能够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其IC_(50)在7.8~81.1μmol·L-1;4个化合物(1~4)对Hep G-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IC_(50)在5.2~24.2μmol·L~(-1)。  相似文献   

13.
荆条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丽丽  刘佳川  陈丽霞  邱峰 《中草药》2016,47(23):4151-4154
目的研究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枝条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荆条枝条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8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6-C-β-D-吡喃葡萄糖-8-C-α-L-阿拉伯糖苷(1)、异荭草苷(2)、木犀草素-6-C-α-L-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6,8-2-C-α-L-阿拉伯糖苷(4)、芹菜素-6-C-α-L-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6-C-α-L-阿拉伯糖-8-C-β-L-阿拉伯糖苷(6)、木犀草素-6-C-β-L-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7)、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1、3~7为首次从牡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积累动态和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不同采收期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积累动态规律和分布特性。方法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牡荆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含量,色谱柱:菲罗门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6),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0 nm,柱温 35 ℃,进样量5 μL。结果 牡荆茎、花中牡荆素含量极少,牡荆叶中牡荆素的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有明显的变化规律。6~7月含量最高(1.380%~1.465%),随着牡荆花的盛开和牡荆子的形成到成熟,牡荆叶中牡荆素的含量逐渐降低,9~10月含量最低(0.720%~0.751%)。随着牡荆籽的成熟,牡荆籽中含量逐渐增加(0.435%~1.231%)。结论 牡荆不同部位牡荆素的含量随采收期不同而变化,为确定牡荆适宜采收期和药用部位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牡荆叶茎和花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牡荆花、叶、茎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牡荆花、叶、茎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分别进行分析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85个不同化合物,其中叶得50种化合物,茎得51种化合物,花得28种化合物。结论3种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6.
牡荆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黄芳  韩婷  秦路平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4):1945-1950
目的 探讨牡荆内生真菌类群在不同器官中分布的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方法 利用PDA培养基进行牡荆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并结合真菌的5.8S和ITS序列进行菌株鉴定.结果 从牡荆中共分离到内生真菌97株,鉴定为6目8科10属12种,其中从野生牡荆中获得内生真菌60株,鉴定为6目7科9属9种,从栽培牡荆中获得内生真菌37株,为3目3科5属7种.结论 牡荆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不同地理环境和组织类型的牡荆内生真菌在数量和种群组成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陈中苏直  田波  蔡传涛 《中草药》2017,48(9):1834-1838
目的研究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为滇重楼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对滇重楼5个不同居群共115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筛选出8对可用SSR引物,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100%,多态信息量(PIC)为0.745 6。在居群水平和物种水平上,观测等位基因数(N_a)分别为8.425 0和17.750 0,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分别为4.960 9和7.500 7,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295 5和0.294 8,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654 8和0.774 4,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1.520 1和2.038 6。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172 8,基因流(N_m)为1.196 6。利用UPGMA聚类分析,将5个居群分为2类。结论滇重楼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内和居群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对保护和发展滇重楼资源提出若干措施,为滇重楼的保护和科学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牡荆子中2个木脂素单体化合物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VB-1)和vitedoin A(VB-2)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UFLC-IT-TOF-MS)技术,鉴定大鼠分别ig给予2个木脂素单体化合物后,粪便、尿液、胆汁、血浆中的代谢产物。结果发现并确证了2个木脂素原型及其11个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的存在。通过代谢产物鉴定分析了其主要代谢途径,发现在大鼠体内这2个木脂素成分发生了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羟化、羟化硫酸化、还原葡萄糖醛酸化和还原硫酸化等代谢反应。结论通过对2个木脂素单体化合物代谢产物的分析,基本阐明了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为进一步的药理活性及其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滇重楼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Ⅰ)、1-O-(β-D-葡萄糖基)-(2S,3S,4E,8E)-2-[(2′R)-2′-羟基十六酰氨基]-4(E),8(E)-十八二烯-1,3-二醇(Ⅱ)、β-蜕皮激素(Ⅲ)、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Ⅳ)、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Ⅴ)、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Ⅵ)和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Ⅶ)。结论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牡荆子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牡荆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ODS、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重结晶等方法对牡荆子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解析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牡荆子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花牡荆素(casticin,1),去四氢铁杉脂素(detetrahydroconidendrin,2),6-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6-hydroxy-4β-(4-hydroxy-3-methoxyphenyl)-3α-hydroxymethyl-7-methoxy-3,4-dihydro-2-naphthaldehyde,3),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hyl p-hydroxybenzoate,4),5,4’-二羟基-3,6,7,8,3’-五甲氧基黄酮(5,4’-dihydroxy-3,6,7,8,3’-pentamethoxyflavone,5),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6),5,4’-二羟基-6,7,8,3’-四甲氧基黄酮(5,4’-dihydroxy-6,7,8,3’-tetramethoxyflavone,7),异落叶松脂素(isolariciresinol,8)。结论:化合物4,5,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