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恶性肿瘤的众多中西医治疗手段进行个体化整合。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评估患者的正邪盛衰,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衡量中西医各种治癌手段扶正、祛邪的能力及可能出现的助邪、伤正的副反应,对中西医治癌手段进行扶正为主、祛邪为主或扶正祛邪并重的个体化整合。在治疗全程,中西医疗效及预后指标互参,实时动态评估疗效预后及正邪变化,及时有序地调整治疗策略和方法,达到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2.
庞莉  葛信国 《中医杂志》2018,(10):842-844
"带瘤生存"的理念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所在。肿瘤的发展始终贯穿着正邪相争的病理过程,中医扶正祛邪的目标旨在使正邪力量达到相对平衡,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最终实现患者带瘤生存。中医带瘤生存治疗肿瘤要点为辨邪正盛衰、辨气血强弱、注重调护脏腑功能尤其是肝肾功能、注重顾护脾胃之气。  相似文献   

3.
中医从整体观出发,认为前列腺癌的发病,是机体受到病邪的损害与机体内正气的抗损害功能之间的动态过程。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正邪相搏,邪胜正负则发病。晚期前列腺癌的患者,正邪交争日久,正虚邪进,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就会出现疼痛、尿频、血尿、尿潴留等临床表现。而癌瘤的生长会进一步损耗正气,因此正气亏虚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状态。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的。生命来自自然界,又不断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自然界中,机体对致病因子是不断进行斗争的,表现为"正邪分争"。祖国传统医学对疾病本质及人体发病学的认识是"正邪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正邪双方消长进退的表现。探讨正邪论的科学性将有助于医学的发展。何谓"正"?正是"正气"的简称。正气即祖国传统医学所称之"真气"、"元气"之类。实际上,它是机体一切抗病力总和的代名词。所谓"邪"?邪是"邪气"的简称。邪气是机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总和的代名词。祖国医学对正与邪的关系认识是比较…  相似文献   

5.
从IL_2—FN—NKC系统探讨正邪学说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青生 《陕西中医》1990,11(3):137-139
<正> 正邪学说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之一。“正”即正气,是人体一切正常物质及其功能的总概括。“邪”即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子。正气能驱除邪气,调节和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因此,一般认为正气包括免疫功能或相当于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2(IL_2)—干扰素(IFN)—自然杀伤细胞(NKC)系统是近年来国内外免疫学研究中受重视的一个新的免疫调节系统。而中医治病的主要机理在于调整病理性机能紊乱,即增强机体的调控效应,恢复机体动态平衡。这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目的,也是正邪学说的基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一基础离不开 IL_2—IFN—NKC 免疫调节系统。本文根据该系统中医药研究现状,对正邪斗争及其转化消长的实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邬晓东 《新中医》2014,46(6):235-236
<正>"带瘤生存"是当代中医肿瘤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周岱翰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观点。周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研究多年,深谙中西医治疗肿瘤的利弊,根据恶性肿瘤患者发现时多为中晚期的现实,结合中医药疗效特点,认为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可以实现人瘤共存的"带瘤生存"的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与癌"和平共处"。笔者在此思想指导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达到带瘤生存,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7.
肿瘤治疗中的扶正祛邪与扶正抑邪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并不适用于某些恶性肿瘤或肿瘤的中晚期。通过扶正的方法监视邪、管制邪、控制邪,使邪与正长期“和平共处”,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机体的病态平衡,达到延长寿命和保证生存质量的目标,这就是“扶正抑邪”的治疗原则。“扶正祛邪”与“扶正抑邪”在治疗目标、临床适用范围、治疗方法、使用方药上均不尽相同。扶正之所以能够抑邪是因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自然抗病能力,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抑瘤目的,取得带瘤生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肿瘤治疗中的扶正祛邪与扶正抑邪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并不适用于某些恶性肿瘤或肿瘤的中晚期。通过扶正的方法监视邪、管制邪、控制邪,使邪与正长期“和平共处”,最大限度地保证痛人机体的病态平衡,达到延长寿命和保证生存质量的目标,这就是“扶正抑邪”的治疗原则。“扶正祛邪”与“扶正抑邪”在治疗目标、临床适用范围、治疗方法、使用方药上均不尽相同。扶正之所以能够抑邪是因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自然抗病能力,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抑瘤目的,取得带瘤生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温病是由温邪侵袭机体导致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其传变具有"三阶段、四层次"之"时",其治应审度邪热的特性,所处上下浅深部位的不同,以及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和抗邪等正邪双方动态平衡发展的总趋"势",灵活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积极透泄达邪,以邪祛正安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医正邪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成之一。中医学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向愈或恶化均与邪正盛衰有密切关系。因此,从正邪理论出发指导临床疑难病辨治,可以为临床疑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并为中医邪正发病学理论模型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为多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病机复杂,正虚与邪实随病情进展而演变,故中医治疗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下亦应因变而治。在继承前贤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心得,提出了肿瘤的中医"群段"分治思想,将肺癌的诊疗概括为纯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两大类,纯中医和围手术期、无瘤生存、带瘤生存4个群体,共计早期阶段、中期阶段、晚期阶段、手术前阶段、手术后阶段、辅助化疗阶段、无瘤康复阶段、新辅助治疗阶段、姑息抗癌治疗阶段、中药维持治疗阶段、姑息性症状控制阶段、临终前阶段13个阶段,为中医药参与肺癌的全程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慢乙肝与邪正"正"是"正气"的简称,是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所谓的"邪"是邪气的简称,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即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故正气的盛衰,是形成疾病虚实的关键。"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是阐明人体受病后,正气和病邪之间相  相似文献   

13.
焦中华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及血液病研究40余年,对于肿瘤术后患者之病机亦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无论何种手术,虽达到了有效的减瘤去邪日的,但却未能从根本上解除患者脏腑、阴阳、气血功能的失调,正虚血瘀,余毒未清为其病机特点,而虚、毒、瘀、结则贯穿其演变过程。在肿瘤及血液病的临证治疗中,强调局部与整体、辨证与辨病、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并根据疾病演变过程中正邪消长制定相应治则,补益攻伐相间而进,以遏制其恶性演变。  相似文献   

14.
<正> 笔者多年来,通过大量癌瘤患者的研治工作,体会到癌瘤是人体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由于内外病因的影响,致使人体生理机能失常,局部组织恶性增生,发为癌瘤。治疗中应掌握好辨病与辨证的结合,施拟不同的治法,才可取效。现就我个人总结出来的治疗法则和方药简介如下。一、扶正祛邪:瘤癌乃机体正邪斗争中,正气虚而邪气留滞所致。凡属外界环境存在的致癌物质,称之为邪气、邪毒,而外邪是因先有内虚而侵袭致病。机体的阴阳失调,脏腑经络气血功能障碍,引起气滞、血瘀、痰凝、热毒、湿聚等互相交结,致癌瘤发生。正气虚弱,癌瘤可浸润、扩散、转移,癌瘤又可不断  相似文献   

15.
中医正邪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成之一。中医学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向愈或恶化均与邪正盛衰有密切关系。因此,从正邪理论出发指导临床疑难病辨治,可以为临床疑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并为中医邪正发病学理论模型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中医学"排邪反应"的理论渊源及概念拓展,认为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定义为疾病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可通过病机解释的非常规积极现象;狭义上指正确的中医治疗或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引起患者疑虑的机体不适类积极反应.认为"排邪反应"可作为疾病好转的临床征象,在正确把握基本病机的基础上应能被预测,或及时得以解释.同时,笔者从正确认识"排邪"的重要作用、与正邪交争的区别、重视机体自愈机制、警惕药邪和医过等方面对"排邪反应"的临床应用进行论述,以期将该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尧忠柳  王莘智  叶新萍  蔡雄  刘良 《中医杂志》2024,(10):1013-1018
基于免疫系统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的“正”“邪”双重性,并结合将“免疫功能”和“正气”类比的认识,提出“正气化邪”理论用以指导自身免疫病的辨治。“正气化邪”即机体原本用以防御和清除各有害因素的能力或正常功能活动的“正气”,转化为损伤破坏人体的因素或异常机体状态即“邪气”。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病过程中,提出先天禀赋、外邪影响下的组织损伤、脏腑经络功能异常、气血津液输布气化失常的化邪条件和成因。自身免疫病具有前驱期为邪气化生而伏、发病期为内外感召而发、全周期邪气扩展的动态性病机,还具有正气化邪的特异性、隐匿性和矛盾性等特点。治疗方面倡导攻补兼施之法贯穿始终,专病专方专药的辨病思想,辨析疾病缓解与发作的动态以调整治疗,观察正气化邪之态势变化进行早期干预的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中药配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治疗配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影响。方法:随机将NSCLC患者分为两组:化疗加中药(中西医结合)组40例,单纯化疗组40例。动态观察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生存质量、临床证候及瘤体改变。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单纯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58%与3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卡氏评分、免疫功能明显改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NSCLC对于改善生存质量、临床证候和实体瘤改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继承传统中医肿瘤理论,结合当前中西医肿瘤临床治疗经验,以张林军主任医师为理事长的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全国中西医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研发团队,提出了"虚、邪、郁、毒""毒结窠囊"的肿瘤中医病因病机,并结合"三结合、二选择、一结果"的中西医临床工作模式,根据中医"阴平阳秘、整体辨治"及归经引经传统理论,提出了一体四元疗法。一体四元疗法是以"一病必有一主症,一症必有一主证,一证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为选方用药原则为主的中医肿瘤精准靶向治疗。经临床验证,在减轻肿瘤患者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和抑瘤消瘤、带瘤生存方面,获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正邪理论指导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ALT升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邪相争存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全过程 ,ALT升高则是正邪相争的结果 ,正邪相争越激烈 ,ALT越高 ,正邪相争趋于缓和 ,ALT则有所下降 ,正邪消长转化则ALT波动起伏。遵循中医正邪理论 ,准确辨证论治 ,可有效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ALT升高。慢性迁延型肝炎 (CPH)的病机可概括为“正虚邪恋” ,正虚 ,主要指脾肾气虚 ,清阳不升 ;邪恋 ,主要指湿热疫毒久稽不除。由于正邪相争趋于缓和 ,呈相持状态 ,故ALT长期轻、中度升高。此时若不助正气使之与邪激烈交争 ,则正邪相持局面难以终止。治宜以健脾益肾为主 ,佐以助阳、升阳、通阳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