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科军  倪国明 《新中医》2016,48(1):40-41
目的:观察利胆排石汤对肝胆结石患者胆汁成分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肝胆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利胆排石汤,术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胆汁生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为80.0%,对照组为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天,2组胆汁总胆汁酸含量较术后1天升高(P0.05),总胆固醇、直接胆红素(对照组除外)、间接胆红素、钙离子含量较术后1天降低(P0.05,P0.01);研究组术后7天上述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1月2组血清AKP、ALT、r-GT、5,-NT等指标均较术后1天改善(P0.05,P0.01);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排石汤配合EST术治疗肝胆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病理性胆汁成分,改善患者肝胆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2种剂量排石汤对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37例)和大剂量组(38例),2组均在ERCP取石后24小时服用不同剂量的排石汤治疗,连续治疗4天后行血生化、胆汁生化检测。结果:胆汁总胆汁酸、总胆固醇、钙离子、黏蛋白、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汁酸、总胆固醇、钙离子和黏蛋白等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指标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排石汤更有助于改善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患者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灰绿黄堇辅助加味清热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胆石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加味清热利胆排石汤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灰绿黄堇联合加味清热利胆排石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结石排出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排出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0%)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灰绿黄堇辅助加味清热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疗效显著,可缩短症状体征消失及结石排出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纤维十二指肠镜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纤维十二指肠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胆排石汤治疗,手术前后1周内每日1剂,水煎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发热、黄疸、腹痛等为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淀粉酶(AMY)、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黄疸、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积分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0.75±0.12),(0.87±0.15),(0.81±0.18),(0.54±0.26)分,对照组分别为(1.57±0.22),(1.43±0.37),(1.47±0.24),(1.74±0.26)分,两组均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TBil,AMY,ALT,AST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12.54±2.25)μmol.L-1,(48.43±18.87),(33.54±6.42),(33.34±4.25)U.L-1,对照组分别为(19.75±6.25)μmol.L-1,(84.53±13.57)U.L-1,(34.71±6.24)U.L-1,(33.94±5.16)U.L-1,两组均明显好转(P<0.05),TBil,AMY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十二指肠镜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清TBil,AMY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肝胆气郁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ERCP取石治疗,治疗组予ERCP取石联合柴胡疏肝散中药治疗。留取ERCP术中及术后第3天、第7天鼻胆管引流出的胆汁,检测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ase)活性、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钙离子(Ca~(2+))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第3天、第7天胆汁成分与术中比较,2组TBA含量均升高,β-Gase、TBil、DBil和Ca~(2+)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治疗组TB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β-Gase、TBil、DBil和Ca~(2+)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可改善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成分,从而有效预防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9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单用和在此基础上术后加用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CB)、非结合胆红素(UCB)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补液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胆汁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可有效增加胆汁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并有助于实现术后肝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利胆排石汤联合纤维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纤维十二指肠镜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利胆排石汤进行治疗,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以及TBIL,AMY,ALT,AST等参数的水平,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与缓解,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TBIL、AMY、ALT、AST等参数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利胆排石汤联合纤维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TBIL、AMY、ALT、AST水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密亚琦 《光明中医》2016,(2):171-173
目的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胆总管结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先行EST取石术,术后口服清胆通腑汤;对照组80例,仅行EST取石术,术后第10天观察两组胆总管残石率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残石率5%,对照组残石率40%(P0.05);治疗组肝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ST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能够明显减少EST术后残余结石,显著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加军  高楠  张广业 《中医药通报》2008,7(2):52-53, 51
目的:评价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中药和单纯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胆总管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分别采用EST取石联合中药和单纯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观察两组的结石治愈及好转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胆总管取石成功率为92.5%和9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肝内胆管结石好转率分别为75%和27.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相似,但治疗组肝内胆管结石消失率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具有排泄肝内胆管结石的作用,EST取石联合中药治疗胆系结石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术后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术后2个月复查对比结石清除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2.17±0.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5±0.68)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51%)明显低于对照组(23.40%)(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7%)(P0.05)。结论: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胆总管结石能够有效清除结石,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排石汤对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后患者的促排石效果。方法:将180例湿热瘀滞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2组均采用ESWL治疗,对照组术后服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观察组术后服用排石汤,2组疗程均为2周。记录ESWL次数,住院期间每天行B超检查;出院后每周行B超随访检查,记录治疗后8周残石大小、数量,记录结石排净时间;记录肾绞痛发生次数、哌替啶使用次数、石街形成情况;记录临床症状、体征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排石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平均ESWL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结石排净率71.11%,高于对照组的54.44%(P 0.05),同时观察组平均排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残石率28.89%,低于对照组的45.56%(P 0.05);观察组残石数量少于对照组(P 0.01),残石小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肾绞痛发生次数和哌替啶使用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 0.01),2组石街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内服排石汤可促进肾结石ESWL术后患者结石的排出,减少ESWL次数,缩短排石时间,减少肾绞痛发生和止痛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胆消石方联合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治疗胆总管结石所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行ERBD术;观察组行ERBD术后加用利胆消石方口服,比较两组术后TBIL及ALT情况,以及3个月后再次行ERCP取石的成功率。结果:治疗后3d,TBIL、ALT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TBIL、ALT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再次行ERCP取石成功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消石方联合ERBD术可有效解除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并可提高二次取石的成功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利胆消石颗粒联合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胆总管巨大结石的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仅行ERBD术,治疗组行ERBD术后加用利胆消石颗粒口服,比较两组术后胆红素消退情况,以及3个月后再次行ERCP取石的成功率。结果:治疗3 d后,两组TBIL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两组TBI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再次行ERCP取石成功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消石颗粒联合ERBD术可有效解除胆总管巨大取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并可提高二次取石的成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疏肝利胆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及胆汁成分、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口服疏肝利胆汤。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肝功能指标、胆汁成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 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 1%(P 0. 05);观察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胆汁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 0. 05),胆汁中TBil、非结合胆红素(UCB)、胆固醇(CHO)、Ca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胆汁酸(TBA)、磷脂(P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Z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疏肝利胆汤能够调节胆汁成分,改善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能够明显提高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取石术联合疏肝利胆汤及电针阳陵泉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11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实施ERCP取石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疏肝利胆汤及电针阳陵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7 d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术后两组患者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术后1、3、5、7 d患者胆汁引流量,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结石残留及复发情况。结果:(1)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82%,低于对照组14.5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术前中医症状积分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研究组患者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研究组患者术后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研究组术后1、3、5、7 d胆汁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随访6个月发现,研究组结石残留率为1.82%,低于对照组12.73%,P0.05,两组均未见结石复发,P0.05。结论:ERCP取石术联合疏肝利胆汤及电针阳陵泉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结石残留率低、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具有极高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利胆排石汤配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固醇型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胆固醇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接受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术后均行常规补液和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加服复方利胆排石汤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厚度及胆汁成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后残石率和结石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胆囊壁厚度和胆汁中总胆固醇、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钙离子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胆囊收缩功能和胆汁中总胆汁酸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残石率和结石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复方利胆排石汤配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固醇型胆结石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病理性胆汁成分,调节患者胆囊壁厚度与胆囊收缩功能,降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王萍  曹生有  宁晓琴  王戈 《新中医》2017,49(6):53-55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活血方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胆湿热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8例。2组患者均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观察组加用自拟疏肝利胆活血方内服,2周为1疗程,连续用药4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6%,对照组为7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ALP、GGT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各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纤维化指标LN、HA、PC-Ⅲ、Ⅳ-C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各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利胆活血方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胆湿热证患者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和术后应用纤胆镜并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择期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20例术中配合应用纤胆镜治疗,B组120例术后应用纤胆镜治疗,两组均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比较两组残石率及A组术中纤胆镜结石取净率与B组纤胆镜结石取净率。结果:两组残余结石共30例,总残石率为12.5%。其中A组残余结石8例,残石率为6.67%;B组残余结石22例,残石率为1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纤胆镜结石取净率为85%,B组术后纤胆镜取净率为61.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术中或术后应用纤胆镜并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有助于降低残石率,应力争在术中取净结石。  相似文献   

19.
华润淼  邰圣城  於裕福 《新中医》2019,51(1):119-122
目的:观察排石汤辅助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在本院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排石汤辅助治疗。对比2组术后结石残留率,检测2组手术前后的肾功能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天,2组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月及术后3月,观察组结石残留率分别为11.67%和1.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和1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月,2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BUN、SCr、β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排石汤辅助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促进术后残留结石排出,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熊去氧胆酸,观察组加用利胆排石汤配合胆结石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加用胆石治疗仪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0%、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AB、TB、CB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