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郑晓捷  傅秀珍 《新中医》2019,51(7):264-266
目的:观察四子散热敷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KOA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锻炼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子散热敷患膝关节。比较2组术后疼痛、肿胀程度、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结果:术后3天、7天及14天,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天、14天和1个月,观察组膝上和膝下10 cm的肿胀程度均小于对照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子散热敷干预行TKA治疗的KOA患者,可缓解疼痛,减轻肿胀,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曾广龙  蔡立民  谭志超 《新中医》2014,46(10):100-102
目的:观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结合中医疗法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17例(18膝)患者采用UKA结合中药口服、外洗疗法治疗,比较术前、术后随访膝关节屈曲度和膝关节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随访6~48月,平均18.33月;术后6月患者膝关节屈曲度、HSS评分均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UKA结合中药疗法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刀松解治疗,治疗组在肌骨超声引导下行针刀松解治疗.观察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分级情况、膝关节肿胀度、滑膜厚度、膝关节屈曲最大被动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7.1%(34/35),高于对照组的20.0%(7/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膝关节肿胀程度、滑膜厚度、膝关节被动屈曲最大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膝关节功能和骨质代谢的影响。方法94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针灸联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关节肿胀,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膝关节屈曲角度、伸直受限角度、关节活动范围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3.6%,对照组为76.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113,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3%(χ2=4.712,P<0.05)。两组干预前关节肿胀,HSS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膝关节屈曲角度、伸直受限角度、关节活动范围,血清MMP-2、IGF-1和BMP-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关节肿胀和膝关节伸直受限角度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HSS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膝关节屈曲角度、关节活动范围,血清MMP-2、IGF-1和BMP-2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联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能够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和骨质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推拿治疗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TKA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予西医常规康复治疗。2组均治疗3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侧膝关节活动(包括最大屈伸角度、最大伸直角度)、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膝关节功能改善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包括膝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膝畸形、稳定性及减分项目,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进行评估,包括生理评分(PCS)和心理评分(MCS)。结果 2组治疗后患侧膝关节最大屈伸角度及最大伸直角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最大屈伸角度均明显增加(P0.05),最大伸直角度均明显缩小(P0.05),且治疗组患侧膝关节最大屈伸角度及最大伸直角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HSS各项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CS评分及MC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推拿治疗TKA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推拿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东湖分院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4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舒筋活血汤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最大伸直角度明显下降(P均<0.05),最大屈曲角度均明显增加(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SS评分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角色限制、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限制、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推拿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膝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精细化护理方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 A)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 0例行TK A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 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予中医精细化护理方案。分别记录2组术后3、7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 S)、焦虑自评量表(S AS)评分。结果:术后3、7天,试验组VAS及S 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HS 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精细化护理方案与常规护理方案相比,可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屈伸活动度恢复,减轻疼痛和焦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骨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TKA术治疗,观察组给予UKA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首次直腿抬高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UKA与TKA术式均可取得一定临床效果,但UKA术后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关节粘连对关节功能恢复及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诊的106例膝关节粘连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手法松解治疗)和观察组(53例,体外冲击波联合手法松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伸直受限角度、屈曲角度、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06例患者随访6~10个月,平均(8.14±1.57)个月,期间对照组脱落6例,观察组脱落2例。治疗前两组伸直受限角度、屈曲角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伸直受限角度均缩小,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屈曲角度均扩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NR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关节粘连可有效改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场效应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2例风寒湿痹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和局部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联合场效应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周和6周后,分别统计2组的HSS膝关节评分及HSS膝关节疼痛评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4.07%,对照组愈显率为5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3周、6周及对照组治疗6周后的HSS膝关节评分均升高(P0.05,P0.01);对照组治疗3周后的HSS膝关节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6周后的HSS膝关节评分较治疗3周后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3周和治疗6周后的HSS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3周、6周及对照组治疗6周后的HSS膝关节疼痛评分均升高(P0.01,P0.05)。治疗组治疗6周后的HSS膝关节疼痛评分较治疗3周后升高(P0.05),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治疗3周后的HSS膝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和局部注射玻璃酸钠的基础上加用场效应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风寒湿痹型KOA,可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量化康复训练对胫腓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1 0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训练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量化康复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American Hospital of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Lysholm、巴氏(Barthel)指数、膝关节屈曲角度、伸直受限角度以及关节活动范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总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SS、Lysholm、Barthel指数、膝关节屈曲角度及关节活动范围均较对照组高,伸直受限角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量化康复训练应用于胫腓骨平台骨折术后,可以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姚群  岑冠  杨汉云 《新中医》2021,53(24):107-110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针刺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10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2 例与对照组50 例。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2 组均以10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观察比较2 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6.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膝关节伸直度、屈曲度、屈伸弧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伸直度、屈曲度、屈伸弧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且治疗组伸直度、屈曲度、屈伸弧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膝关节镜术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关节镜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特色护理,观察出院前2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功能恢复、住院时间等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VAS评分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试验组为(74.23±21.54)分,对照组为(65.17±13.33)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膝关节镜术后中医护理有助于改善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膝关节屈曲度和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拍打足底涌泉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拍打足底涌泉穴治疗。2组均从术后当天开始康复训练,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拍打足底涌泉穴治疗,观察14天。测量患侧下肢周径以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1、14天下肢的肿胀程度,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定2组患者术后第14天的膝关节功能。比较2组患者的出院满意度情况。结果:TKA术后第1天,2组下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术后第14天,2组下肢肿胀程度的改善均优于术后第1天同组的下肢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下肢肿胀程度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HSS评分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为85.00%,2组HSS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拍打足底涌泉穴辅助治疗TKA术后下肢肿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促进下肢肿胀的消退、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且此方法简单、经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折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对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57例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8),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护理,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并对2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ROM、疼痛评分、功能、活动范围、肌力、畸形、稳定性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膝关节ROM、疼痛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干预后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研究组干预后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肌力、畸形、稳定性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膝关节骨折术后实施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而且能够预防患者膝关节僵直,在改善关节活动度的同时,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肌力,防止畸形发生,并巩固膝关节的稳定,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正骨散外用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 60例KOA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外用正骨散结合功能锻炼疗法,对照组仅外用正骨散,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屈伸肌力、JOA评分、VAS评分、大腿肌容积及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治疗后2组JOA评分提高,VAS评分减低,膝关节屈伸肌力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JOA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膝关节屈伸肌力增加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腿肌容积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大腿肌容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大腿肌容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膝关节活动度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OA患者于病变早期以正骨散外用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能提高患者膝关节肌力,预防或延缓肌肉萎缩,缓解疼痛,加大膝关节运动范围,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雷火灸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医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康复指导,进行早期主动功能锻炼。中医组在常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和雷火灸治疗。分别于术后1周、3周和5周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在术后第5周和术后第12周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在术后第1周、术后第2周和术后第3周比较2组疼痛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 2组术后第3周和术后第5周膝关节主动屈膝角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 05)。2组术后第5周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2组术后第2周和第3周疼痛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术后第3周中医组CR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进行中药熏蒸联合雷火灸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术后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屈膝角度,减轻肿胀和炎性反应,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程序化护理在接受膝关节镜术的半月板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择期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联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应用骨科关节量角器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应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较低(P 0.01),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s评分较高(P 0.01)。结论中医护理联合程序化护理有助于接受膝关节镜术的半月板损伤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度,消除疼痛,使患者关节功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白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阳陵泉穴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VAS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屈曲度与伸直度变化情况,血清IL-6和IL-1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以及IL-1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阳陵泉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