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高生理活性的磷脂介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参与体内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近年来发现,PAF系统参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功能和皮肤炎性反应,与许多皮肤炎症有密切联系。同时人体角质形成细胞能够表达功能性的PAF受体,并参与诱导表皮细胞因子网络,与其他炎性介质相互作用,对皮肤炎症的发生起协同放大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活化因子与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活化因子 (plateletactivatingfactor ,PAF)是一磷脂类化合物 ,1972年由Benveniste等发现 ,最初被认为与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有关 ,故命名为血小板活化因子[1] 。虽PAF的作用远不止活化血小板 ,但此名一直沿用至今。现已研究表明PAF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重要炎性介质 ,在包括哮喘在内的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1 PAF的产生、合成途径PAF是一种对磷脂酶A2 敏感的、与花生四烯酸 (AA)代谢密切相关的脂质递质 ,分子量为 110 0 ,是一种在 1位以醚链连接长碳链 ,2位连接乙酰基 ,3位连接磷酰胆碱的甘油酯 ,化学名…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重要的脂质介质,具有广泛的病理生理作用.自从60年代发现PAF以来,它的生理病理作用以及与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其在肾脏损害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炎症介质,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是其主要的降解酶,二者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PAF受体及其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内源性磷脂介质,其化学名称为1-0 -烷基-2 -乙酰基-Sn -甘油-3 -磷酸胆碱。PAF在体内主要来源于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肥大细胞,吞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其生物学效应包括强烈的血小板激活作用、中性粒细胞聚集、趋化产生自由基及“呼吸爆发”、低血压、血液浓缩、血管通透性增加、肺动脉高压、过敏反应等,其在生理方面对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一定作用。PAF的这些生物学效应是通过与其受体结合产生的。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就PAF受体的分布、亚型、结构与构效关系、理化特征、表达调控及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现概述如下。1PAF受体的组织细胞分布近年来,用[3H] -PAF和PAF受体拮抗剂[3H] -WEB2086进行了配体结合试验,证实了PAF受体存在于人与动物的许多细胞上,如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枯否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1991年Honda等建立了豚鼠肺PAF受体的cDNA克隆,并成功的进行了表达。以后相继有人从白细胞、心肌细胞、Eol-1...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肾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希艳  刘惠 《医学综述》2004,10(2):109-111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1972年由Benveniste等在IgE诱导的家兔嗜碱性粒细胞中发现的一种脂质,具有许多生理和病理作用。PAF作用于多种细胞,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和血小板功能的关系上,近年来随着对PAF的深入研究,还发现它和炎症、过敏、抑制物排斥等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在细胞免疫调节中起着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由多种细胞在一定刺激下分泌出的一种磷脂,参与了临床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由于其加速了血小板的聚集以及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而PAF拮抗剂的发现和运用为临床防治上述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血小板是血液有形成分之一,主要参与止血、血栓形成和伤口愈合等病理生理过程。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小板及其活化产物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在分子水平上与凝血反应链之间存在重叠步骤和相互连接的途径。活化血小板通过黏附和分泌预先储存的促炎症反应的介质与炎性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对炎症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本文对PAF在哮喘、急性胰腺炎、脑缺血性损伤等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近年来PAF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活化因子又名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高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参与了多种病理过程;对发挥正常生殖功能也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其基本特点和在生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周素娴  李浩  邓婷婷 《广西医学》2014,(10):1357-1359
目的探讨高糖高脂条件下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相互作用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产生、系膜细胞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基因表达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共培养和系膜细胞单独培养,分为对照组、甘露醇组、高糖+高溶血卵磷脂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系膜细胞PAF-R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AF含量。结果共培养组和单培养组在高糖高溶血卵磷脂条件下,PAF和系膜细胞PAF-R mRNA表达均升高(P〈0.05),单培养PAF均较共培养下降(P〈0.05);阿托伐他汀可抑制高糖高溶血卵磷脂引起的PAF和系膜细胞PAF-R 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在高糖高溶血卵磷脂培养下,存在相互作用,并促进PAF产生和系膜细胞PAF-R基因表达。阿托伐他汀可影响高糖高脂条件下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PAF的产生及下调系膜细胞PAF-R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2.
Yu P  Xiao G  Fu W 《中华医学杂志》1999,(2):136-138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烧伤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90只制成30%体表Ⅲ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单纯烫伤组,PAF拮抗剂治疗组观察PAF水平变化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结果大鼠烫伤后48小时内肠粘膜通透性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升高,伤后12小时为最高,分别为(058±018)ml·min-1·100g-1、(129±22)ng/L,与肠组织和血PAF水平升高呈显著相关;PAF拮抗剂治疗能显著降低肠粘膜通透性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健康大鼠静脉注射外源性PAF后,肠粘膜通透性和血浆内毒素水平也显著升高,且与PAF剂量呈显著依赖关系。结论大鼠烫伤后血浆及肠组织中PAF水平升高是导致早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人乳腺癌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的表达。【方法】在126例中局部晚期乳腺癌及其原发癌灶旁正常组织中,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AF的表达,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PAF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90%(113/126)乳腺癌组织中PAF受体mRNA和PAF表达增强,而原发癌灶旁组织中82%(103/126)PAF受体mRNA和PAF表达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乳腺癌中PAF表达增强,可能在乳腺癌的转归过程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与炎症及过敏有关的脂类介质。应用PAF受体结合实验检测近20种自中草药海风藤、山蒟、樟叶胡椒、石南藤分离的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其中14种为新结构。总结了波谱鉴定的一些规律。首次证明双环辛烷类、8,O,4’、8,3’三种新木脂素的结构骨架有PAF受体拮抗活性,第一类具强活性。并探讨了立体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了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在15只正常大鼠肺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大鼠肺血管壁和肺泡壁上均有PAF免疫阳性反应物沉积,其染色呈弱阳性。说明在生理状态下,大鼠肺内组织和细胞可产生少量的PAF分布于肺血管壁和肺泡壁上,以维持其肺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豚鼠吸入血小板活化因子对气道组织及其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观察了豚鼠吸入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气道组织学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及其对气道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AF雾化吸入引起豚鼠气道壁嗜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支气管腔内有富含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脱落上皮细胞的粘液栓形成;电镜下表现为嗜酸细胞脱颗粒,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粘液细胞分泌亢进;同时气道对组胺的反应性增高。提示PAF在哮喘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法,观察了樟叶胡椒、野芒子藤、光轴蒙叶、黄化、子藤、细子藤、毕拨、缘毛胡椒、短、大钻骨风、腺脉和角果胡椒共12种滇产胡椒属植物乙醇提取物对PAF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12种醇提取物均明显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结果提示该12种滇产胡椒属植物乙醇提取物具有的较强的抗PAF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横岗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HIE患儿60例,在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丹参治疗HIE过程中,通过监测患儿血中PAF水平的变化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1)HIE患儿治疗开始前及第3、7、10、14、21、28天血浆PAF逐级降低,较前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BNA评分逐级升高,第7天与第1天,第21天与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治疗HIE急性期(28 d内),PAF水平高低与NBNA评分高低呈负相关(P<0.05).结论 治疗HIE急性期(28 d内)监测患儿血中PAF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价HIE治疗疗效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he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 induces cardiac electrical activity and arrhythmia is not well understood and previ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a potential involvement of ion channels in its action. The present study was aimed to clarify the role of PAF in fatal arrhythmias following 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 (AMI)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Methods (1) Blood PAF levels were measured among 72 AMI patients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with AMI and 48 h later, and their electrocardiogram (ECG) was recorded continuously. (2) Ischemia simulation and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 were conducted in 20 pigs and their PAF levels were measured. (3) PAF perfusion and standard microelectrode recording were performed on guinea pig papillarymuscles. Results In both humans and pigs, elevated PAF levels were detected in AMI and simulated ischemia, respectively, and even higher PAF levels were found when fatal arrhythmias occurred. In guinea pig myocardium, PAF induced a shortening of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t 90% level of repolarization (APD 90 )under non-ischemic conditions and a more pronounced shortening under early simulated ischemic conditions. Conclusion AMI and ischemia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PAF levels in humans and pigs, which are further raised when fatal arrhythmia follows. The effects of PAF on the myocardium may be mediated by multiple ion chann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