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内经》“天人相应”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根据昼夜交替、四季更换的恒动性,认为人体阳气的消长、气机的升降,存在着与这种恒动变化一致的周期性振荡和节律性变化。比如《内经》认为皮肤腠理的开合、脉象的变化、十二经气血的运行和经穴的启闭,与一年二十四节气和一日十二时辰的交替变更有同步性节律。近代生物学把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之谓“生物钟”。“生物钟”又称生物节律,它是生物体存在的基本生理现象。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各种活动都有各种长短不等的规律性周期,称为生物节律三周期。至于如何运用人体生物节律三周期指导  相似文献   

2.
王丽贤  刘金涛 《河北中医》2012,34(8):1229-1229,1244
《内经》强调“天人相应”,认为自然界有昼夜的阴阳变化规律,人体昼夜的阴阳消长与之相应,睡眠的生理就存在“昼精而夜瞑”的生命节律.失眠在《内经》中被称为卧不安、夜不瞑、不得卧、目不瞑等,关于失眠的分类证治理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的"天人关系",即指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我国古代医学家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人体的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人体的五行生克与自然界的五行生克,人体的昼夜变化与自然界的昼夜变化,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与自然界的相应变化等等,都存在着相似相应的规律。这一思想在《内经》中有充分的体现,贯穿在论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辨证论治过程中。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一思想也有其科学内涵。现就从这两方面切人,谈谈"天人关系"的合理性。《内经》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源头,迄今仍指导着中医的理论与临床。《内经》十分重视人与…  相似文献   

4.
《内经》认为施治“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治”,其施针服药择时的原则主要在阴阳昼夜消长,治宜顺势而为;疾病变化有期,贵在截之适时。现略论之,并列举历代医家择时施治经验,现代时间治疗学研究成果,说明其临床意义与科学性。阴阳昼夜消长治宜顺势而为《内经》认为人体阴阳有昼夜消长变化,临床可顺其消长之势而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日:“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曰:“顺天之气,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所谓顺者,顺其自然之性之势也;天者,  相似文献   

5.
薛己朝夕分补法在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引申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自然界昼夜晨昏有阴阳消长的变化,《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子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人体为了适应自然界的这一变化,在生理上也产生相应的反应,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明代医家薛己依据《内经》的这一论述,进一步认识到当人体发病时,在病理上也有这一变化规律,如他在《疠疡机要·变证治法》中说:“若朝宽暮急,属阴虚;暮宽朝急,属阳虚;朝暮皆急,阴阳俱虚…  相似文献   

6.
为证明《内经》所论人体阳气在一日里具有与昼夜阴阳消长同步的自然盛衰节律的科学内涵。本文在观察正常小鼠部分天然免疫功能的昼夜变化,以及昼夜不同时辰给小鼠注射氢化可的松后免疫功能变化的基础上,对“类阳虚”小鼠不同时辰服用助阳煎剂后免疫机能、耐寒能力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见到明显的时辰效应。  相似文献   

7.
有关“生物钟”学说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中医对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疾病轻重、死亡节律、药物效用与时间的关系等,已逐渐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本文试作一初探。一、人体生理生物钟 (一)日生物钟人类受日光、气候、温度、睡眠、觉醒等变化规律的长期影响而获得遗传,从而形成了机体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昼夜节律。中医早就认识到这一节律性与人体内阴阳盛衰消长的周期性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了人体随着昼夜阴阳变化,生理上同样起着相应的变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几乎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考察《内经》有关时间医学的论述,初步发现在人体某些昼夜节律和周年节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总体相似现象,称为“近似节律全息现象”。《内经》所反映的这种现象体现在人体生理节律、病理节律等方面,并得到了现代时间医学临床和实验研究的进一步支持。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人体自然节律全息假说”,试图揭示人体自然节律之间的近似全息对应性。文章还对进行节律全息研究的意义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伤寒论》 ,记载了一种特殊的病理生理现象 ,这便是六经病欲解时辰性。当今众医家认同这一现象的产生 ,是疾病病理节律的昼夜节律表现 ,遵循仲景理论 ,择时治疗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疗效。《伤寒论》中 ,有六条有关疾病欲解时辰性的条文。笔者认为 ,其对机理的阐述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前代医家论述颇丰。总的而言 ,主要是从自然界阴阳之气的规律消长及天人相应的相关理论方面着手者为多。人体是随着自然界昼夜阴阳的变化而变化的。《素问·生气通天论》曾如此描述 :“故阳气者 ,一日而主外 ,平旦人气生 ,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  相似文献   

10.
人体昼夜阴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振彬 《中医研究》1995,8(2):22-25
人体昼夜阴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福建350005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潘振彬主题词生理昼夜节律,阴阳,时间因素,服药方法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长期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也形成了与此相应稳定的昼夜变化节律,而阴阳昼夜节律就是最重要的节律之一。早在《内经...  相似文献   

11.
《内经》与“时间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医学,是研究医学上时间规律的一门科学。《内经》中有关时间医学的内容,颇为丰富。它从人体生理、病因病理、色诊、脉诊、针灸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一、生理与时间医学一日之内,随昼夜晨昏的变化,人体内阳气的运行也呈周期性、规律性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它告诉人们必须认识这一生理上的规律,并适应这一规律性变化;否则机体的防御能力就会降低,就会容易遭受邪气侵袭。人体内的阳气盛衰,为什么呈现时间上的周期性变化呢?《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相似文献   

12.
“阴阳消长”指阴与阳之间的消长,它不是静止的、绝对的,而是在一定时间、一定限度内的“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很明显,阴阳消长受一定时间的制约,阴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彼此消长。本文试从昼夜、四季等角度探讨其与人体阴阳消长的关系。一、昼夜、四时与人体阴阳消长的生理关系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密切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内经》分析昼夜更替、四时变更的阴阳消长过程认为,一日十二时辰中的子(阴退阳进之时)、午(阳退阴进之际)、卯(阳气初升之时)、酉(阳退阴盛之刻),以及一年二十四节气中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内经》提出的"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天地阴阳之运转,影响人体阳气之盛衰,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必然导致人体相应的产生气血盛衰和阴阳起伏的的节律性变化。初步探讨了《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对临床疾病治疗的指导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认为,天地由阴阳构成,阴阳之间处于永恒的规律性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其中昼夜阴阳节律是最典型、最普遍以及最重要的节律[1],自然之阴阳作用与影响着人体,并决定了人体的阴阳。早在《内经》就有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衰少,夜半人气入脏,周而复始,节律变化的记载。天人正是通过阴阳达到了高度统(合)一。根据天人的这种昼夜节律,我们假设,如在平旦阳气当升之时,投以阳药,而在日暮阳气当内敛之时,给以阴药,对于人体阴阳的调节似乎更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原理和天人合一规律。故自拟了助阳的旦丸和敛阴的暮丸组成阴阳药对,并以老年功…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节律性,且与自然息息相应。如一年四季中阴阳变化存在着“春夏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阴气多而阳气衰”的规律,一天中阴阳变化亦有规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认为脏腑病情的变化、死亡时间与自然界昼夜、四时的关系十分密切。《内经》中指出“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尽管这个学说的细节还有待结合现代科学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17.
浅谈《内经》对人体"月节律"的认识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分析《内经》对人体"月节律"的认识,说明人体气血运行的"月节律"周期性规律与自然界的月相周期性变化是密切关联而有其一致性。现代专家学者应用《内经》的理论,对"月节律"的变化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观察,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诊治疾病很注重因时制宜,这是当代医家长期观察人体生命节律活动的结果,《黄帝内经》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天地间阴阳二气是生物变化的根据,而昼夜节律对人体的影响则有《内经》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益隆,日西而阳气正虚,气门及收暮而闭拒”。还有中药学的“性味归经”理论,又揭示了药物对机体某部分时间的选择性。中医很重视中药归经部位在什么时辰生理效能最好,从而找出病人对药物敏感最强或最适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9.
《内经》之气象医学,以“五运六气”为理论核心,把自然界气候变化及生物体对这些变化所产生的相应反应作为基础,将自然气候现象与生物生命现象统一起来,自然气候变化与人体发病规律统一起来,从宇宙节律探索气候变化与人体之健康、疾病之发生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源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冬季发生的顽固性病症得以恢复。祖国医学有着“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