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输尿管支架降解材料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可生物降解输尿管支架材料己内酯/环氧乙烷(PCL-EO)共聚物在体外环境中的降解、临床应用和材料的毒性.方法 PCL-EO试样24个,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分别浸于pH值为4,6,8的浸泡液中,将所有试管置于37℃恒温水浴箱中,浸泡液每日更换1次,分别于2,4,6和8 w时各取出3种浸泡液中的各2个试样,对试件进行质量、分子量的测量及扫描电镜观察,进行细胞生长抑制试验.结果 (1)PCI-EO降解初期,前6 w分子量下降迅速,随后趋缓,重量的损失滞后于分子量的损失,此种共聚物的降解为无规则本体水解过程.(2)PCL-EO降解吸收时间延长,可用做长期植入材料使用.通过共聚的方法,可调控试样的生物降解规律及周期.(3)材料的细胞毒性为2级.结论 PCL-EO是临床中有希望的输尿管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己内酯与其他高分子材料共聚后的降解性质及规律.方法 采用体内埋植的方法,对降解性输尿管支架材料己内酯/丙交酯共聚物(PCLA,CL∶LA=30∶70)及己内酯/环氧乙烷共聚物(PCL-PEO=50∶50)进行体内比较,40枚PCLA试样及40枚PCL-PEO试样随机分成5个时间组,分别植入大鼠脊柱肌肉中,在2 w,4 w,6 w,8 w和12 w取出材料及周围组织.测量试件质量、分子量及微观形态变化.结果 ①PCLA试样及PCL-PEO试样经过12 w的降解,均有失重情况,明显失重应在6~8 w之后.体内埋置前4 w,重量损失不明显. ②降解初始4 w内分子量下降迅速,生物降解率较高,分子量下降表明聚合物酯键断裂成低分子量物质.结论 ①己内酯作为原料与不同高分子材料共聚后可调控输尿管支架原材料降解时间.②PCLA的体内降解过程较为复杂,与体内血液循环、酶、应力等多种因素有关,共聚后的分子量降解及重量损失比较后,降解时间延长,丙交酯的比例应大于70%,环氧乙烷的比例应大于50%.③PCLA的体内降解断面降解明显快于表面.④己内酯基作为原料既可作为短期又可作为长期输尿管支架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己内酯/环氧乙烷共聚物(PCL-EO)在体内的降解规律和组织相容性,并对降解性输尿管支架材料的用途进行探讨.方法 20枚PCL-EO试样及20只大鼠分别随机分成5个时间组.实验动物麻醉后,于无菌条件下将消毒后的PCL-EO植入大鼠脊柱肌肉中.分别在2、4、6、8、12 w取出材料及周围组织.测量试件质量、分子量观察大体和微观形态变化.大鼠16只,分成4个时间组,PCL-EO植入大鼠脊柱肌肉中,于2、4、8、12 w,取出植入材料及周围的组织块,用组织学方法分析生物相容性.结果 ①PCL-EO在降解初期分子量下降迅速,随后趋缓,重量的损失滞后于分子量的损失,此种共聚物的降解为无规本体水解过程.②植入2 w时可见局部组织水肿,炎细胞浸润;4 w后,炎细胞数量减少,新生毛细血管形成.结论 PCL-EO 降解缓慢,吸收时间较长,埋植初期组织有炎性反应,此后,炎性反应减轻.PCL-EO适宜用作长期植入输尿管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可生物降解输尿管支架材料己内酯/丙内酯共聚物1:2(FClA)的降解性能.方法 共20个试件分5组随机植入健康成年SD大鼠脊柱两侧肌肉中,手术后2、4、6、8、12 w取出.结果 对试件进行质量、分子量的测量及扫描电镜观察.结论 PClA降解吸收时间延长,不适宜做为输尿管支架材料使用,可适度调节共聚物的比例和降低共聚物的分子量,以期达到临床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担载丝裂霉素C纳米纤维-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LA/CL 80:20)的体内降解机制。方法 96枚PLCL试样随机分成5个时间组,分别植入大鼠脊柱肌肉中,在2、4、6、8、12 w取出材料及外周组织。测量试件电镜下微观形态、质量及生物降解率变化。结果 (1)载药剂型电镜下微观形态表现为材料孔隙增多,结构疏松化,出现断层,已完全失去材料连续性。(2)载药剂型分子量随聚合物酯键断裂,数值迅速下降,表现为生物降解率增高,随后趋缓。(3)载药剂型经过12 w的降解,有失重情况,明显失重发生在6~12 w之间。结论通过共聚的方法,可调控新药物剂型的降解周期及生物降解规律,载药剂型经过12 w的降解,电镜下微观形态降解破坏明显。  相似文献   

6.
不同pH肝浸汤培养基培养阴道毛滴虫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pH值对阴道毛滴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实验室培养或临床诊断培养阴道毛滴虫提供参考。方法 配制pH值分别为2、2.5、3、3.5、4、4.5、5、5.5、6、6.5、7、7.5、8、8.5的肝浸汤培养基,分别接种相同数量的阴道毛滴虫,37℃恒温培养48h,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滴虫数量。以pH值为横坐标,滴虫密度为纵坐标作曲线图,找出培养滴虫的最适pH值范围。同时,连续观察各pH值管滴虫生长情况,直至滴虫死亡,记录各pH值培养基中滴虫的最长存活时间。结果 阴道毛滴虫能在pH3~8的肝浸汤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最适pH范围为5~7.5,最适pH值是6。在pH4和pH8的培养基中连续不转代培养时,滴虫存活时间最长,分别达180h和189h。结论 肝浸汤培养基pH值为6时,滴虫生长良好,运动活泼,繁殖速度快,适用于快速繁殖滴虫,提高滴虫收获量;在pH4和pH8时,滴虫生长缓慢,但存活时间显著延长,适合保种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氯硝柳胺乙醇胺盐(NES)在水体中的光解规律。方法实验室配置pH5的0.05μg/ml、pH7的0.5μg//ml和pH9的2.5μg/mlNES溶液,采用氙灯光源作为模拟日光照射,照射后0、0.5、1、2、4、8、16、24、48、72、96h采集光解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光解液中NES含量,同时设无光照对照试验,计算其半衰期。结果在氙灯光光照条件下,NES快速降解,8h3种pH值的NES溶液下降率分别为83.4%、78.8%和41.3%,24h下降率分别为92.1%、88.5%和95.8%。NESpH5半衰期为8.98h,pH7为10.34h,pH9为9.16h;无光照条件下放置12d溶液浓度稳定。结论NES可在水中快速光解。  相似文献   

8.
培养时间及培养基pH对大环内酯类抗解脲脲原体MI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时间及培养基pH值,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及交沙霉素在体外抗解脲脲原体(Uu)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用微量液体倍比稀释法,测定了35株临床Uu标本在pH值为6.0、6.5及7.0的培养基中,分别培养24、36、48及60小时时的MIC,并计算MIc90。研究培养时间时以24小时为基础,而研究不同pH则以6.0为基础。结果培养60小时的MIC与48小时相同。pH值由6.0升高到7.0,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内,红霉素、阿奇霉素及交沙霉素的MIC可以分别降低1~16、2~32及2~32倍,其中MIC90降低的倍数分别为4~8、4~8、2~4倍,各组MIC的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当培养时间由24小时延长到48小时,在不同pH值的培养基中,三种抗生素的MIC分别可以增加1~32、1~8及1~16倍,其中MIC90分别升高4~8、2~4、2~4倍,各组MIC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体外实验中,当pH在6.0~7.0之间,培养时间在48小时内,红霉素、阿奇霉素及交沙霉素的MIC随培养基pH升高而显著降低,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培养时间超过48小时,MIC不再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左心室肥厚患者72例,随机分配到缬沙坦组(口服80~160mg/d)或阿替洛尔组(口服25~50 mg/d)(n均=36),治疗8个月,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超声心动图及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对比分析组内治疗前后左心室重量指数及左心功能参数变化和两组间的差异.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缬沙坦或阿替洛尔治疗8个月后,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159/101 mmHg至142/89 mmHg;161/103 mmHg至145/90mmHg,1 mmHg=0.133 kPa)(P均<0.01).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缬沙坦治疗8个月后,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左心室重量及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更显著(P均<0.01);而在阿替洛尔治疗8个月后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无明显变化,左心室重量及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显著(P<0.05).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缬沙坦治疗8个月后左心室高峰充盈率明显增加(P<0.05),而在阿替洛尔治疗8个月后左心室高峰充盈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则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缬沙坦治疗8个月后可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显著逆转及左心室舒张功能显著改善,缬沙坦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作用优于阿替洛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pH值与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或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择期PCI治疗或CAG的CKD患者453例的临床资料.按术前尿pH值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尿pH值≥6组(n=254例),尿pH值<6组(n=199例).比较两组之间的基线资料、CIN发病率、院内病死率及血液透析率.采用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CIN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pH值<6与CIN的关系.结果 共52例患者(11.5%)发生CIN;尿pH值≥6组,尿pH值<6组CIN的发病率分别5.5% (14/254)、19.1%(38/1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院内病死率分别为0和1.5% (3/19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血液透析率分别为0.4%(1/254)和1.5%(3/19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pH值<6与CIN的发病率相关(OR =4.406,95%CI:2.124-7.70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尿pH值<6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267,95%CI:1.674-6.374,P=0.001).结论 CKD患者术前尿pH值<6与择期PCI或CAG术后CIN相关,尿pH值<6增加发生CIN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和评价环丙沙星 (C)、氧氟沙星 (O)、左氧氟沙星 (V)、司帕沙星 (SP) 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 (MDR T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经细菌学证实的 16 8例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 4个研究组 ,同期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方案为 3HRZEAK/5HL2ZE/4HL1E ,4个研究组系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在前 8月分别加用C、O、V、SP。分析比较满疗程及随访 2年的痰菌、X线变化及药物不良作用。结果 满疗程时 ,含C、O、V、SP 各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 70 .0 %、73.3%、86 .7%、93.5 % ,对照组为 4 0 .0 % ;X线病灶有效率分别为 86 .6 %、86 .6 %、90 .8%、90 .3% ,对照组为 6 0 .0 % ;空洞闭合率分别为 5 3.3%、5 8.8%、85 .7%、70 .6 % ,对照组为18.8%。经统计学处理 ,上述 3项指标各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各研究组间的痰菌阴转率C组与O组效果相近 (P >0 .0 5 ) ,V组与SP 组效果相近 (P >0 .0 5 ) ;V或SP 组优于C或O组 (P <0 .0 5 )。X线病灶有效率和空洞闭合率各研究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随访 2年 ,各研究组痰菌复发率分别为 5 .0 %、5 .0 %、4 .0 %、3.8% ,对照组为 35 .7% ,各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随访期各研究组分别有1例X线病灶恶化,对照组有5例X线恶化,6例空洞恶化。X线变化各研究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别联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4种氟喹诺酮类药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可提髙痰菌阴转率,降低复发率,是安全可靠的抗结核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或司帕沙星优于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利福平冻干粉针(维夫欣)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2HRZES/6HRE复治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强化期使用注射用利福平,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8例和96例完成治疗。比较两组的痰菌阴转率、病灶显效率、空洞闭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强化期结束时和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2.7%(81/98)和93.9%(92/98),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5.6%(63/96)和81.3%(78/96),不同时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强化期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病灶显效率及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2.65%(81/98)和40.82%(40/98),高于对照组的[60.41%(58/96)]和25.00%(24/96)(P值均0.05);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病灶显效率及空洞闭合率分别为92.86%(91/98)和85.71%(84/98),高于对照组的[81.25%(78/96)]和72.92%(70/96)(P值均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3%(1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28/96)(P0.05)。结论在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中,强化期使用注射用利福平能提高痰菌阴转、病灶显效率及空洞闭合率,加快临床症状消失,药物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该制品名称是国家药典委员会确定的药品中文通用名称,“EC”为重组融合蛋白“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以下简称“EC”)原液的储存稳定性、成品储存及使用的稳定性与有效性。方法 (1)原液储存稳定性研究:将3批次EC原液储存于-70℃,观察0~36个月,保存0、3、6、9、12、18、24、36个月时取样进行致敏效应试验、鉴别试验、效价检测,以及等电点、分子量、蛋白质含量、纯度(电泳法)等检测,其中致敏效应试验用豚鼠分为试验组(注射EC原液)与对照组(注射稳定剂),观察注射后动物反应,两组动物反应应无差异;鉴别试验为卡介苗致敏后豚鼠分别皮内注射EC原液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观察测量豚鼠皮肤试验检测结果,EC原液皮肤试验应呈阴性反应(硬结或红晕平均直径<5mm),而TB-PPD皮肤试验应呈阳性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mm);效价检测为结核分枝杆菌活菌致敏后6只豚鼠分别皮内注射3个稀释度的EC原液及参考品,观察测量豚鼠皮肤试验检测结果,不同稀释度的EC原液与参考品皮肤试验局部反应的硬结或红晕平均直径总和的比值(以下简称“平均直径总和比值”)应为1.0±0.2;等电点应为3.5~5.3,分子量应为(23±2.0)kDa(1kD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450.0μg/ml,纯度(电泳法)应不低于95.0%。(2)EC成品储存稳定性研究:成品分别储存于37℃和2~8℃,分别观察0~28d和0~36个月,37℃保存0、7、14、21、28d时、2~8℃保存0、3、6、9、12、18、24、36个月时取样进行鉴别试验、效价检测,以及pH值、苯酚含量等检测,其中鉴别试验方法及检测结果判定如“EC原液”。效价检测为结核分枝杆菌活菌致敏后4只豚鼠分别皮内注射EC成品及参考品,观察测量方法及平均直径总和比值判定如“EC原液”,pH值应为6.8~7.4,苯酚含量应不高于3.0g/L。(3)EC成品使用稳定性研究:成品开启后分别放置于温度(25±2)℃、湿度(60±5)%和温度(40±2)℃、湿度(75±5)%两种条件考察使用过程的稳定性,观察时间为0~50min,分别于0、10、20、30、40、50min取样进行鉴别试验、效价检测,以及pH值、渗透压摩尔浓度等检测,试验方法和检测结果判定如“EC成品”,其中渗透压摩尔浓度应为(280.0±68.0)mOsmol/kg。依据定期取样检测结果是否符合EC质量标准来判断产品稳定性,并为制定EC原液、成品有效期和成品使用时的有效时间提供依据。结果 (1)EC原液-70℃观察0~36个月,在各研究时间点,致敏效应试验均表现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动物反应无差异;鉴别试验结果为EC原液皮肤试验呈阴性,而TB-PPD皮肤试验呈阳性;效价检测结果为不同稀释度的EC原液与参考品皮肤试验的平均直径总和比值为0.9~1.1;等电点为3.7~5.2;分子量为(23.2~24.2)kDa;蛋白质含量为(501.6~616.7)μg/ml,纯度(电泳法)均为100.0%。(2)EC成品稳定性研究:在各研究时间点,鉴别试验结果为EC成品皮肤试验呈阴性,而TB-PPD皮肤试验呈阳性;效价检测结果显示EC成品与参考品皮肤试验的平均直径总和比值为0.9~1.0; pH值为7.1~7.4、苯酚含量为(2.6~2.9)g/L。(3)EC成品使用稳定性研究结果:在各研究时间点,鉴别试验结果均为EC成品皮肤试验呈阴性,而TB-PPD皮肤试验呈阳性;效价检测结果显示EC成品与参考品皮肤试验的平均直径总和比值均为1.0;pH值为7.1~7.2;渗透压摩尔浓度为(302.4~307.4)mOsmol/kg。结论 EC原液-70℃储存36个月质量稳定;成品37℃储存28d、2~8℃储存36个月质量稳定;成品在开启后50min内使用,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三硝基苯磺酸 (TNBS)诱发的大鼠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 (IL) 8,及CD 6 2P表达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阐明肝素抗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4 5只SD大鼠随机分成 3组。用TNBS/乙醇灌肠制作大鼠结肠炎模型。甲组分别在灌肠前 1h及灌肠后每天 1次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 (法安明 ) 15 0U/kg ,共 6d ,至第 7天减半量注射 ,第 14天停用。乙组方法同甲组 ,但注射剂量加倍为 30 0U/kg。丙组为对照组 ,用等容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 ,每天 1次 ,共15d。分别在制模后第 2 4小时、第 7天及第 14天 ,随机抽取每组大鼠各 5只 ,心脏取血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中血小板膜表面CD6 2P分子数的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IL 8含量。同时取结肠病变部位组织 ,免疫组化法分析TNFα的组织表达及镜下评定结肠黏膜损伤Fedorak积分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无论低剂量还是高剂量治疗组 ,低分子量肝素在制模后第 2 4小时、第 7天及第 14天对CD6 2P的分子表达均无影响 (P >0 .0 5 )。对血清IL 8及TNFα的组织表达 ,高剂量治疗组至第 7天开始下降 (P <0 .0 5 ) ,第 14天显著下降 (P <0 .0 1)。对结肠黏膜损伤Fedorak积分值的影响 ,高剂量治疗组治疗至第 14天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TNBS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溶液pH对诱变剂ICR—170诱变日本血吸虫雌虫生殖腺的影响程度。方法 用5种pH值(pH7.2—8.0)的ICR—170溶液处理日本血吸虫尾蚴30min或45min后,经皮肤接种小鼠观察雌虫诱变率和成虫回收率。结果 溶液pH值对ICR—170的诱变作用影响较大,诱变率随着溶液pH值的上升而下降。10μg/ml 45min组和15μg/ml 30min组在pH7.2时的雌虫诱变率分别为pH7.8时的13倍和6倍,当pH>7.4时,2种浓度的ICR—170引起的诱变率基本接近。溶液pH值对于成虫回收率的影响程度远低于对诱变率的影响程度。结论 在诱变日本血吸虫雌虫生殖腺时,ICR—170具有较强的pH依赖型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芪甲利肺胶囊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结核内科住院的20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按1:1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2 HRZES/6 HRE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甲利肺胶囊.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7例和98例完成治疗,比较两组的痰菌阴转率、病灶显效率、空洞闭合率、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等方面的差异.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强化期结束和疗程结束时观察组75例菌阳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1.33%(61/75)和94.67%(71/75);对照组74例菌阳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7.57%(50/74)和83.78%(62/74),两组不同时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6和6.01,P值均<0.05).强化期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病灶显效率及空洞闭合率分别为74.23%(72/97)和26.80%(26/97),高于对照组的54.08%(53/98)和12.%(12/98)(x2值分别为3.91和6.59,P值均<0.05).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病灶显效率及空洞闭合率分别为93.82%(91/97)和55.67%(54/97),高于对照组的78.57%(77/98)和30.61%(30/98)(x2值分别为9.49和12.48,P值均<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检测CD3+、CD4+、CD4+/CD8+均值分别为(67.13±6.98)%、(44.22±8.11)%和1.61±0.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3±6.12)%、(41.15±7.26)%和1.5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2、2.78和2.29,P值均<0.05).结论 芪甲利肺胶囊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能提高痰菌阴转率、病灶显效率及空洞闭合率,加快临床症状的消失,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100例健康航海人员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健康航海人员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各参数变化规律 ,从中得出各参数的正常参照值。方法 :测量 10 0例健康航海人员左上臂坐位血压 (<140 / 90mmHg ,1mmHg =0 .133kPa) ,行 2 4hABPM。结果 :10 0例健康航海人员ABPM各参数均值 (上限值 )分别为 :2 4h动态血压均值 (116 .2~ 12 7.8) / (75 .0~ 83.6 )mmHg ;日间血压均值 (119.2~ 131.6 ) / (76 .8~86 .0 )mmHg ;夜间血压均值 (10 5 .5~ 119.9) / (6 6 .0~ 77.8)mmHg。血压波动范围收缩压大于舒张压 ,白天大于夜间。夜间血压下降率在 11%~ 15 %。血压负荷值收缩压为 5 %~ 15 %,舒张压 8%~ 12 %。结论 :建议 2 4h动态血压均值 <12 8/ 84mmHg ,日间血压均值 <132 / 86mmHg ,夜间血压均值 <12 0 / 78mmHg ,夜间血压下降率≥ 10 %,血压负荷值 <15 %作为暂定健康航海人员2 4h动态血压正常参照值标准。  相似文献   

18.
用二维电泳对淡色库蚊越冬过程中蛋白质/多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别查出未越冬蚊、越冬蚊及越冬复苏蚊分子量及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多肽点153个、118个和169个。分子量在43kDa以下的斑点占79.08-89.83%,等电点在5.65-7.34的斑点占66.01-83.90%。越冬蚊与越冬复苏蚊的蛋白质/多肽点总差异率(31.01%),显著高于未越冬蚊与越冬复苏蚊的总差异率(21.12%)(P<0.01)。未越冬蚊、越冬蚊与越冬复苏蚊三者共有的蛋白质/多肽点为71个,特有的斑点分别为13个、7个和27个。越冬复苏蚊的蛋白质/多肽点的变异率(15.98%)显著高于未越冬蚊(8.50%)(P<0.05)及越冬蚊(5.93%)(P<0.01)。整个越冬过程中蛋白质/多肽点的总变异率为10.68%。因用于制备匀浆的蚊虫胃血均为Sellal期,卵巢发育不超过体止期,故可排除胃血及卵巢后期发育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p53在人和小鼠正常口腔黏膜、口腔异常增生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人和小鼠各8例口腔正常黏膜,各8例口腔异常增生组织,各8例口腔鳞癌组织中p53的表达情况。结果人口腔正常黏膜p53表达率为0.0%(0/8),口腔异常增生组织p53表达率37.5%(3/8)、口腔鳞癌p53表达率62.5%(5/8);小鼠正常口腔黏膜p53表达率为0(0/6),口腔异常增生组织p53表达率为50.0%(4/8),口腔鳞癌p53表达率为75.0%(6/8)。结论 p53蛋白阳性表达在人和小鼠保持一致性,均随病理恶性程度升高而增加。小鼠口腔鳞癌模型与人类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支架置入目前仍是外周动脉硬化性疾病(PAD)最主流的治疗方式,而可降解支架有可能是改善其治疗效果更好的办法。本研究拟在通过与市场现有的金属支架进行对比,评价3D打印多聚合物可降解载药支架在动物体内的安全性和整体使用性能。方法:本研究实验组支架为3D打印多聚合物可降解载药支架BRS(北京阿迈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对照组为镍钛合金金属裸支架BMS(商品名:SMART,生产厂家为厂家为Cordis Corporation,生产地在美国)。共选取44头健康普通白猪,性别不限,分别于双侧髂股动脉置入可降解支架和金属裸支架,并于不同随访时间点采集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病理、电镜以及降解信息。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特殊不良事件。造影结果:血管内腔最小直径结果支架置入后1个月,BMS和BRS两组的MLD均有所降低,但BRS组的MLD则高于BMS组,并有车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时,BRS组的MLD略大于BM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6个月时,BRS组的MLD略大于BMS组(4.91 vs. 4.49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12个月时,BRS和BMS两组的M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BRS接近其置入即刻的MLD值,BMS略低于其置入即刻的MLD值。24个月时,BRS和BMS两组的M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BRS和BMS两组的MLD均大于置入即刻的MLD值。OCT结果显示,与即刻的支架面积和直径相比,BRS和BMS在1个月时支架面积和直径均有所降低,随后BRS支架面积开始增大,并继续随时间增加至高于即刻的值,BMS支架面积和直径在6~12个月内逐渐增加至与即刻的值相当。降解组BRS支架置入后支架的分子量和平板压在1个月时几乎无明显变化;3个月时,分子量下降约70%,平板压下降约90%;6个月时,分子量下降约90%,平板压下降约95%;至12个月时,分子量和平板压下降约96%。两组支架损伤积分,炎症积分、内皮化积分在1、3、6、12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皮细胞覆盖率在12个月时BMS显著低于BRS,炎症积分在24个月时BMS显著高于BRS,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本实验所用3D打印多聚合物可降解载药支架的安全性与金属裸支架无明显差别,在抑制内膜增生改善通畅率方面可能存在一定优势,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