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选择全脑和小脑两种参考区作为归一化参数在SPM分析强迫症患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方法受检者为13例OCD病人(OCD组)和23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CN组).99mTc-ECDSPECT脑血流检查后,利用MRIcro和SPM工具软件,分别以全脑和小脑作为参考区,按成组设计分析OCD组和CN组两组间的rCBF分布差异(rCBF增高区和降低区).结果用小脑作为参考区,SPM分析显示OCD组有7个脑区rCBF发生变化;而用全脑作为参考区,SPM显示除有以上7个区域的血流变化外,还包括小脑的1个区域在内的17个区域的rCBF变化.结论强迫症患者小脑的脑血流发生变化,以此作为参考区不但会忽略小脑本身血流变化,还可掩盖与小脑血流变化相关的脑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特点及脑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抑郁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抑郁症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脑SPECT显像,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双侧前额叶、颞叶前部、双侧顶叶、枕叶以及尾状核的rCBF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对脑血流灌注有重要影响,SPECT脑灌注显像在抑郁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6例正常人和86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了脑SPECT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并与脑CT检查进行了对比。采用半定量分析方法,对脑血管疾病进行了较准确的诊断,结果表明,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痴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与认知功能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和认知功能特点及2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捕(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39例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39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于静息状态下行脑血流显像.以小脑皮质的放射性计数值为参考,计算各脑区放射性计数比值(RAR).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查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强迫症组的左、右侧前额叶、前颞叶和右枕叶的RAR值分别为(94.4±6.1)、(99.8±6.4)、(91.6±6.1)、(92.8±6.6)和(102.3±7.7),高于正常对照组的(88.3±7.1)、(86.9±7.9)、(84.0±7.2)、(84.4±7.3)和(96.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11.93、7.15、9.40和4.89,P均<0.05).威斯康星分类测查中,强迫症组正确数、完成分类数的得分为(33.24±5.39)和(4.42±1.62),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8.15±4.64)和(5.72±0.94)(t=-3.657和-2.495,P均<0.05);在错误数和持续错误数上的得分为(13.21±6.89)和(6.79±4.89),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53±5.97)和(2.06±1.29)(t=5.881和4.873,P均<0.05).右前额叶RAR与正确数呈负相关(r=-0.783.P=0.014),右前颢叶RAR与错误数旱正相关(r=0.384,P=0.047),右前额叶、左丘脑RAR与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r=0.511和0.610,P=0.041和0.049).结论:强迫症患者双侧前额叶、前颞叶脑血流灌注存在明显增高现象;右侧额叶、颞叶及左丘脑与认知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核素显像(SPECT)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痴呆(VCIND)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关系。方法对VCIND患者和对照组进行一般检查、神经功能评定和脑SPECT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ND组双侧额叶、左侧顶上小叶、左侧丘脑rCBF明显降低(P<0.05);左侧额叶、左侧顶上小叶、左侧丘脑均较右侧rCBF明显降低(P<0.05)。结论 SPECT脑灌注显像对早期发现VCIND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科44例发作间期行SPECT检查进行研究,异常率93.16%,均为rCBF减低灶,其阳性率高于CT(25%),EEG(81.80%)。发作类型与减低灶部位有关,大多位于额、颞叶,对定位、定侧优于CT及EEG。难治性癫痫78.57%脑内有2个以上rCBF减低灶,建议开展此检查,对判断预后,定位,提供外科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3号渔线经颈内动脉阻塞右侧大脑中动脉(MCAO)的方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了右侧MCAO后、2小时和4小时大脑皮层各微区脑血流量的动态变化;同时探讨了不同剂量的“微循环Ⅰ号”对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皮层微区脑血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阻塞前和假手术组比较,右侧顶叶、额叶微区脑血流量在阻塞后、2小时和、4小时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左顶叶和额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顶微区脑血流量阻塞后2小时、4小时用药组与MCAO未用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后右顶叶、额叶微区脑血流量明显降低,说明微循环Ⅰ号能提高右侧脑皮层的血流量。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校图书馆文献借阅区参考咨询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高校图书馆借阅区的参考咨询服务开展得不普遍和不专深,参考咨询部远离文献借阅区和读者,使得图书馆的读者不能便捷地获取有效的咨询,从而导致读者服务质量降低。现探讨高校图书馆文献借阅区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的目的和意义,指出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文献借阅区的咨询服务,并对如何提高参考咨询服务水平提出一些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9.
经治疗与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经治疗与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特征,应用_(99m)TC-乙撑双半胱氨酸二乙酯(ECD)SPECT技术,以范畴测验为心理作业任务,测量10例已系统治疗与12例未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与心理作业时的rcBF,并与1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静息状态时,治疗组大脑各区 rcBF稍低于未治组,与对照组相近,未治组大脑各区 rcBF高于对照组,左侧明显。心理作业时,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左额叶功能活动不能被激活,左、右额叶rcB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应用SPECT研究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语  杨军  董为伟 《重庆医学》2006,35(4):355-357
目的 研究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局部脑血流变化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关系。方法 2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通心络胶囊和丹参片,连服15d。在治疗前后应用SPECTROI技术测定其病变及健侧镜像ROI区域内的平均放射性计数,以了解局部脑血流量变化;并且每个患者在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其情况。结果 服用通心络胶囊组患者原脑血流减低区和对侧大脑半球镜像区域脑血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通心络胶囊组与丹参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片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功能改善有肯定作用,而且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显著改善,说明其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磁共振系统的时间稳定性,提高临床和科研工作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结合已有的评价方法对磁共振系统进行时间稳定性评价,探讨SPM在评价时间稳定性方面的应用。结果得到了系统各轴向的具体偏移信息,分析评价该结果对时间稳定性的影响。结论本实验获取了各轴向的偏移量和旋转量,更为详细地显示系统的稳定性情况,可以用于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阴性和阳性症状在脑电地形图(BEAM)检测中的特点。方法:应用丹麦SEEG-16道脑电地形图仪,对符合CCMD-Ⅱ标准的13例阴性症状组、15例阳性症状组和40名正常成人对照组作BEAM检查。结果: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组、阳性症状组及正常对照组在δ频带Fp1、F7、O1、O2,θ频带Fp1、F7、F8、T3、T4、O、,α频带O1,β频带T6脑区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 ̄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阴性和阳性症状在脑电地形图(BEAM)检测中的特点。 方法 应用丹麦SEEG-16道脑电地形图仪,对符合CCMD-Ⅱ标准的13例阴性症状组、15例阳性症状组和40名正常成人对照组作BEAM检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组、阳性症状组及正常对照组在δ频带FFp1、F7、O1、O2,θ频带Fp1、F7、F8、T3、T4、O1,α频带O1,β频带T6脑区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除阴性和阳性症状BEAM改变(在Fp1、Fp2、F7、O1、P3、P4脑区)有其共同点外,阴性症状组δ、θ频带T3和O1脑区增强更甚,并以左侧为主,阳性症状组增强表现在右侧。结论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组和阳性症状组在BEAM上的若干特点值得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4.
报告600例各种脑疾病的脑电地形图(BEAM)与脑电图(EEG)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其中神经症、偏头痛、脑动脉硬化症和待查病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脑外伤综合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癫痫、脑硬塞和散发性脑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6例脑肿瘤 BEAM 均异常,与 CT 定位一致,EEG5例异常。BEAM 为提高脑疾病诊断率及病因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龄大鼠大脑皮层及脑干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方法:采试剂盒法测定3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组Wistar大鼠大脑皮层及脑干中NOS活性。结果:老龄组(18月龄)大鼠大脑NOS活性为(44.96±7.11)noml·g~(-1)/min,明显高于3月龄和12月龄组(38.65±7.23,39.53±8.26)nmol·g~(-1)/min,P<0.01,后二组的NOS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而老龄组(18月龄)大鼠脑干NOS活性为(45.84±7.53)nmol·g~(-1)/min,明显高于3月龄和12月个龄组(38.68±7.81)nmol·g~(-1)/min,(32.13±6.26)nmol·g~(-1)/min,P<0.01;12月龄的NOS活性也明显高于3月龄组,P<0.05。结论:大鼠脑中NOS活性随年龄而增高,但不同部位增高的时间段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广西各产地猫豆的品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猫豆中的左旋多巴含量。结果:广西各产区猫豆品质不同。石山产区品质较好。结论:石山地区适合发展猫豆产业。  相似文献   

17.
国产帕罗西汀与针灸理疗治疗躯体化障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针灸理疗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184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帕罗西汀与针灸理疗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四级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9%、55.43%,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1%。主要为轻度恶心、多汗和性欲改变。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较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8.
脑梗塞致失语症的临床、CT与SPECT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40例脑梗塞致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类型、CT及SPECT对比研究,失语类型包括外侧裂周先请综合征、分水岭失语综合征、命名性失语、完全性失语、皮质下失语综合征。结果表明各型失语病灶部位很有关,但临床表现与CT所示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系,SPECT对失语症的定位诊断较CT更有价值,尤其对CT定位不能解释的失语类型,但SPECT也存在过度敏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研究胃食管反流病 (GERD) ,提供国人 2 4h食管pH监测有关指标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结合我院及国内外资料的有关正常人、GERD患者 2 4h食管pH监测结果分析研究。结果 :生理性反流立位较卧位多见 ;GERD时 ,卧位pH <4百分时间大于立位 ,提示夜间酸反流造成食管粘膜酸暴露时间明显延长 ,促发炎性损伤。结论 :综合 2 3 3例国人正常参考值 (及 95 %可信区间上限 ) ,pH <4总百分时间 ( % ) 1.14± 0 .95 ( 2 .70 ) ,其立位值大于卧位 1.3 6± 1.17( 3 .2 8)、0 .69± 0 .97( 2 .2 9) ;pH <4反流次数 (次 ) 17.85± 11.5 1( 3 6.78) ;反流持续≥ 5min次数 (次 )0 .3 2± 0 .3 5 ( 0 .90 ) ;最长反流持续时间 (min) 4 .4 2± 4 .0 7( 11.12 ) ;总积分 6.0 8± 3 .5 4 ( 11.90 )。 85例GERD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