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和宫腔超声、造影术联合使用,在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的60例患者来进行分析,共有3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和30例内膜息肉病例。对这些患者进行超声诊断、造影、宫腔镜观察、组织检验等诊断措施。结果: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使用宫腔超声和造影术的敏感率是93.3%,病理诊断确诊率是71.4%;宫腔镜的敏感率是96.7%,病理诊断确诊率是93.1%。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使用宫腔超声及造影术的敏感率是86.7%,病理诊断准确率是61.5%;宫腔镜敏感率90.0%,病理诊断准确率88.9%。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使用宫腔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要比宫腔超声和造影术优秀,宫腔镜和宫腔超声以及造影术联合使用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宫腔超声和造影术可以为宫腔镜电切术提供条件,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TVS)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89例经宫腔镜和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分析应用TVS和经腹部超声检测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 TVS的诊断率与宫腔镜符合,达100%;经腹部超声的诊断率低于宫腔镜,为77.3%(P<0.05);黏膜下肌瘤检出个数TVS和经腹部超声均少于宫腔镜(P<0.05)。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超声表现为三种类型。结论 TVS具有无创性和诊断阳性率高的特点,可作为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2年5月~2003年12月应用宫腔镜治疗粘膜下肌瘤118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8例,已婚妇女,年龄22~37岁,月经异常史1~3年,经B超检查为粘膜下肌瘤,直径2~6cm ,治疗组118例,并设同期诊为粘膜下肌瘤行子宫切除术118例为对照组。1 2手术适应证:患者均有月经过多或月经紊乱而导致失血性贫血,并同时符合以下标准:(1)不愿切除子宫;(2)无生殖器官恶性肿瘤;(3)宫腔深度≤12cm ;(4)粘膜下肌瘤为0类(有蒂粘膜下肌瘤)及I类(向肌层生长<50 % )且直径≤6cm。1 3疗效判定标准:术后月经量减少或正常,月经周期正常,术…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联合B超诊治子宫肌瘤7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官腔镜联合B超诊治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B超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内突壁间肌瘤73例及月经过多而B超未见异常2例共75例患者,行B超联合宫腔镜诊断并在B超监测下行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结果B超联合官腔镜检查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内突壁间肌瘤72例,有1例内凸型壁间瘤位于宫角,5cm大小,行腹腔镜剜出术,71例B超监测下TCRM,手术成功率达100%。结论B超联合宫腔镜可以观察宫内病变与子宫肌壁之间的关系并消除宫腔镜的肓区,准确无误的对肌瘤进行诊断及精确定位,指导病灶切除范围,避免了子宫穿孔的可能,而且B超联合宫腔镜诊断可更好的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宫腔镜联合病理检查结果(H&B)为标准,评价经腹部超声(TAS)和经阴道超声(TV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经宫腔镜联合病理检查(H&B)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的6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同时进行的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并与H&B进行比较。结果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依次为子宫内膜增生75%,子宫内膜息肉70.6%,子宫黏膜下肌瘤57.1%,子宫内膜癌50%,萎缩性内膜为0,总符合率为65.2%。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依次为子宫内膜增生93.8%,子宫内膜息肉88.2%,子宫黏膜下肌瘤78.6%,子宫内膜癌100%,萎缩性内膜为100%,总符合率为89.9%。经腹部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与经阴道超声诊断总符合率比较,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比经腹部超声诊断更接近于宫腔镜联合病理检查结果,具有更高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腔镜在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经临床及彩超诊断为子宫腔内病变,而施行子宫腔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经阴道子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腔内病变的患者75例,其申子宫内膜息肉36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9例,子宫内膜增厚16例,子宫内膜癌4例。子宫腔镜检查与临床及彩超检查的阳性率达88.24%。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准确率达94.67%(71/75),假阳性率为5.33%。结论 子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腔内病变方便而有效的方法,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5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及预后,评价宫腔镜对各种类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根据子宫肌瘤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结果各类子宫粘膜下肌瘤均一次手术成功,术中出血量20~200ml。术后月经减少情况0型粘膜下肌瘤为100%,Ⅰ型为97%,Ⅱ型为92%,贫血好转比例81%。结论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安全、高效,是子宫粘膜下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绝经后经阴道超声(TVS)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内膜厚度≥5 mm)且无症状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宫腔镜检查和(或)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分析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及病理诊断疾病类型,阴道超声检查影像改变情况及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68例患者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增生4例,子宫内膜息肉46例,黏膜下肌瘤10例,子宫内膜炎4例,子宫内膜癌2例,其他2例。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增生2例,子宫内膜息肉13例,黏膜下肌瘤1例,子宫内膜炎1例,子宫内膜癌1例,其他1例。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增生4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黏膜下肌瘤10例,子宫内膜炎4例,子宫内膜癌2例,其他1例。子宫内膜息肉阴道超声检查影像表现为单纯内膜增厚或合并宫腔异常回声都占绝大多数,分别为52.2%、37.0%;子宫内膜癌均为50.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后均经手术后子宫切除标本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其中1例阴道超声提示内膜增厚6 mm, 1例阴道超声提示宫腔混合回声。结论 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中,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52例,进行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与宫腔镜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情况及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阳性49例(94.2%),阴性3例(5.8%)。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镜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均为78.8%(41/52),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值为0.69;二者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92.3%(48/52),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值为0.84。联合检查的灵敏度93.9%(46/49)、准确度90.4%(47/52)、阳性预测值95.8%(46/48)、阴性预测值(1/4),高于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77.6%(38/49)、73.1%(38/52)、92.7(38/41)、0]与宫腔镜检查[79.6%(39/49)、76.9%(40/52)、95.1(39/41)、(1/11)]。结论 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病变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检查,可提高疾病的...  相似文献   

10.
黄勇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03-104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子宫内膜占位性病变患者,分别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宫腔镜进行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76例子宫内膜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38例,子宫内膜增生1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9例,子宫胚胎残留7例,子宫内膜癌3例,正常内膜4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47例,诊断符合率为61.84%;宫腔镜检查符合64例,符合率为84.21%;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占位性病变准确率高,但无治疗效果,联合宫腔镜可有效提高子宫内膜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治疗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方面的疗效。方法对已确诊为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续6个月,观察治疗后子宫体积、内膜厚度,血清性激素水平,停药半年月经情况。结果用药后子宫体积变小,血FSH、LH、P激素水平下降,临床症状改善或基本消失,子宫内膜厚度均表现为早卵泡期内膜。结论米非司酮具有很强的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阻碍增生的子宫内膜对生理雌激素的正常反应而使子宫内膜萎缩,出血减少。并减少子宫动脉血流量,使瘤体体积缩小,症状减轻。本研究在服用米非司酮对治疗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方面效果肯定,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薛涛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165-167,170
目的评价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院对126例术前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在超声监护下行宫腔镜电切术,根据子宫肌瘤的不同类型及有无生育要求分别采用刨根法、旋切法及开窗法,观察宫腔镜电切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术后随访2~7年。结果 1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手术时间10~90 min,术中出血15~200 ml,术后满意率0~Ⅰ型为100.0%,Ⅱ型为93.8%。行米非司酮药物预处理3个月后子宫平均体积缩小24.8%,子宫肌瘤平均缩小35.2%,20例有生育要求者,15例妊娠,10例已足月分娩。结论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张勤  张秀蓉  高洁  高翠娴 《中国医药科学》2014,(10):201-202,205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患者,共178例,术前常规检查无手术禁忌证,术前晚进行宫颈预处理。术中用常规切割、钳夹、捻转、牵拉、娩出五步手法施术,全程B超监护,术后抗炎促宫缩治疗,观察术后满意率。结果所有手术均一次手术成功率,满意率100%,切除肌瘤直径1.0~6.0cm,手术时间10~85min,术中出血5~200mL。结论宫腔镜手术是治疗黏膜下肌瘤及壁间贴近内膜肌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中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美秀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897-1898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中处理方法。方法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68例,并按肌瘤大小、肌瘤类型进行分组,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术前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7例,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与单纯剖宫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宫体肌瘤组手术时间较妊娠合并子宫下段及宫颈部肌瘤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8cm肌瘤组与≤8cm肌瘤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多(P〈0.05);黏膜下肌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均较浆膜下肌瘤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需尽早明确诊断,并根据肌瘤大小、部位和患者情况以决定分娩方式和术中处理方法。对肌瘤直径〉8cm、子宫下段肌瘤、宫颈部肌瘤及黏膜下肌瘤的处理应谨慎。  相似文献   

15.
边俊士  张伟  王超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36-137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医院信息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医院电子病历功能标准等顶层设计工作逐步展开,由政府主导的国家层面的电子病历试行试点也已经启动;医院和社会对开发电子病历的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电子病历的发展阶段、以临床管理为中心以及开发利用等几个方面对当前电子病历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并在原位进行粉碎的结局。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3月82例诊断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肌腺病的患者进行登记。根据子宫肌瘤的重量将患者分为3组,A组:子宫肌瘤〈150g,B组:肌瘤150~349g,C组:肌瘤〉349g,对3组子宫肌瘤重量、手术时间、失血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A、B、C3组的子宫肌瘤平均重量分别为(73±43)、(214±52)、(571±218)g,手术的时间分别为(79±17)、(84±22)、(121±32)min。82例患者子宫肌瘤的平均重量(265±240)g,手术的平均时间(93±30)min。手术时间随肌瘤的重量增加而延长。在C组中有2例(8%)患者失血过多,1例需要输血,但是没有转为开腹手术的记录。结论通过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和器械的改进,达到了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的目的.即使较大径线的子宫肌瘤也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纱条填塞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的止血效果。方法对49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用纱条填塞宫腔止血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此方法止血效果很好,成功率98.00%(其中1例为关腹后再开腹行宫腔纱条填塞;1例为缝好子宫切口后再填塞),极大地减少了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结论宫腔纱条填塞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止血效果很好,作用迅速,方法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和器械,经济实用,极大程度地避免了子宫切除,保留了生殖功能,值得各级医疗单位使用,特别是技术和血源有限的基层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18.
医源性子宫损伤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26例医源性子宫损伤的病例分析中吸取教训,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6例医源性子宫损伤(4例合并多处肠管损伤)的原因、诊断、治疗,提出预防和减少医源性子宫损伤的措施。结果25例治愈,死亡1例。结论医源性子宫损伤发病急,若处理不及时往往危及生命;提高业务水平,操作及处理的规范化,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卫生执法管理是其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梁喜 《中国医药科学》2013,(24):170-171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走向现代化,前来病案室复印病案的患者越来越多,病案室医务人员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琐,再加上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案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由于每个人对病案复印的目的、用途不同,对病案的质量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当代社会,绝大多数患者前来复印病案是因为保险报销、伤残鉴定,而在保险报销及伤残鉴定的过程中,病案起主导作用。有时病案的问题影响患者保险报销不了或原本患者伤残已够评定标准而因病案问题导致伤残鉴定不够级,导致患者或患者家属有不良情绪,这时面对气急败坏的患者或患者家属,我们应积极与临床沟通,提高病案质量,避免医患纠纷,这是现代医院病案室的重中之重。病案室人员掌握沟通技巧化解医患矛盾,才能与病案复印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一种互信关系,达到共赢目的。良好的与临床沟通,不仅提高了病案质量,也加强了院内各科室与病案室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