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视网膜內界膜(ILM)剥离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以及对眼压的影响。探讨曲安奈德(TA)在玻璃体切割及ILM剥离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V,V期)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60例(60眼)。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眼。观察组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应用TA标记残留玻璃体后皮质、机化膜及ILM,剥离后极部ILM;对照组行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应用TA标记玻璃体后皮质及机化膜。观察:2组术前视力与术后(4个月)视力的变化以及2组之间视力的变化;2组术前、术后2周内、术后4个月眼压的变化,以及2组之间眼压的对照;术后4个月黄斑中心凹OCT值与术前对照及两组之间黄斑中心凹OCT值对照。结果:(1)视力:观察组术后4个月时视力与术前对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视力与术前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0眼中有25眼(84.6%)视力有提高,对照组30眼中有17眼(56.7%)有提高,2组之间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黄斑中心凹OCT值:观察组术后4个月黄斑中心凹OCT值与术前对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黄斑中心凹OCT值与术前对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0眼中黄斑水肿消退28眼,有效率92.3%,对照组30眼中有20眼明显消退,有效率66.7%,2组之间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眼压:观察组术后14天内眼压与术前眼相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个月时眼压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14天内眼压与术前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个月眼压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4天内,观察组有8例眼压超过21mmHg,对照组有7例眼压超过21mmHg,2组之间对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对黄斑水肿有效,ILM剥离能明显提高手术疗效;TA的标记作用使玻璃体切割及ILM剥离更加安全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A)在玻璃体切割手术(PPV)中的标志作用及术后眼压、视力和黄斑水肿同对照组相比较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108例126眼,其中治疗组66眼术中玻璃体腔注入TA,对照组60眼术中未注入TA。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视力、眼压及黄斑水肿的变化,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在玻璃体切割术中,TA黏附在玻璃体皮质中,可以清楚地显示残留玻璃体皮质的部位和范围,易于剥除残留玻璃体的皮质,两组在视力、眼压及黄斑水肿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可以清晰地标志残留玻璃体,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王兵 《中国医学工程》2014,(2):13-13,1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23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观察1月、3月术前、术后黄斑区OCT检查结果情况及视力变化。结果①23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OCT检查21眼黄斑裂孔已封闭,黄斑裂孔及视网膜总解剖复位率91.30%。②23例MHRD患者解剖复位的21眼中,视力改善19只眼,2眼视力无变化。结论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解剖复位率高,并发症少,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23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观察1月、3月术前、术后黄斑区OCT检查结果情况及视力变化。结果①23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OCT检查21眼黄斑裂孔已封闭,黄斑裂孔及视网膜总解剖复位率91.30%。②23例MHRD患者解剖复位的21眼中,视力改善19只眼,2眼视力无变化。结论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解剖复位率高,并发症少,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评价特发性黄斑前膜(ERM)行23G玻璃体切割术前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8例经23G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ILM)及ERM剥离治疗的特发性ERM患者82眼,所有患者均行完整的眼科检查,包括BCVA、裂隙灯检查、眼压、OCT、眼底照相。随访时间为3个月,通过黄斑OCT特征评估BCVA与黄斑视网膜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特发性ERM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前和术后3个月,BCVA由0.26±0.16提高至0.36±0.16 (t=9.843,P<0.000 1),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由(506.41±112.67)μm降低至(442.39±82.10)μm (t=5.526,P<0.000 1),黄斑中心凹旁视网膜厚度由(453.66±79.36)μm降低至(409.95±61.63)μm (t=6.164,P<0.000 1),术前黄斑中心凹周围视网膜厚度(365.93±50.84)μm和术后黄斑中心凹周围视网膜厚度(356.76±54.2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玻璃体切割术在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40例(45眼)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或黄斑裂孔且不伴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包括黄斑劈裂组患者22例(24眼),黄斑裂孔组患者18例(21眼)。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测定并观察患者的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视力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GR)情况。结果 黄斑劈裂组视力进步率、黄斑完全愈合率显著高于黄斑裂孔组,且视力减退率、未改善率更低(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P1振幅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P<0.05);黄斑劈裂组P1潜伏期逐渐下降,且术后6个月时与术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黄斑裂孔组虽有所下降,但各时期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的有效手段,在裂孔形成前进行治疗有助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报道在黄斑裂孔修补术中短期使用小剂量吲哚青绿(ICG)剥离内界膜(ILM)的术后视力效果。前瞻性、非随机、干预性病例研究。对患有全层黄斑裂孔的14例连续性患者的16只眼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及ILM剥离,在玻璃体内使用0.05%ICG且时间少于10s,16例中的5例单次使用ICG后ILM即能被安全剥离,剩下11例在再次使用ICG后剥离。术后进行OCT评估,16例患眼中15例(93.7%)黄斑裂孔闭合,1例在二次手术后闭合。视力有显著性提高(P<0.0001),最小视角分辨率由术前的0.600(在常规20英尺计数表中约等于5/20)提高到随访结束时的0.213(12/20)。无1例发生周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为严重PDR的52例患者72眼纳入本研究。依据手术前是否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42眼,对照组22例30眼。治疗组于手术前3d玻璃体腔注射10mg/ml的雷珠单抗0.05ml,然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直接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前有针对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疾病健康指导。手术后随访3-12(5.24±1.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手术后视力分别为(0.09±0.068)、(0.06±0.029),均较手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10mg/ml的雷珠单抗治疗严重PDR能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手术后玻璃体积血发生率,降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8):695-697
目的探讨小剂量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黄斑水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32例(32眼)RVO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16眼)。2组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注射术,其中观察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TA 1 mg,对照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TA 4 mg。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眼压变化。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及1、3个月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及1、3个月眼压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及1、3个月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及1、3个月眼压较观察组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小剂量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RVO黄斑水肿有效,且不增加患者眼压,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眼平坦部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填充而未剥离内界膜(ILM)治疗有症状的近视黄斑中心凹襞裂的临床和解剖效果。方法:对患有近视中心凹襞裂伴中心凹脱离的8例9只高度近视眼行玻璃体切割术,但未剥离ILM,同时联合气体填充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变化、中心凹脱离的高度、O CT检测近视中心凹襞裂的消退。结果:术后,8只眼的BCVA提高,中位BCVA由20/80提高至20/50(P=0.012)。视力平均提高3.6行。OCT显示7只眼(77.8%)近视中心凹襞裂完全消退且中心凹完全复位,2只眼(22.2%)襞裂部分消退。中心凹脱离的平均高度由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L 形硅海绵钛板黄斑外垫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 年8 ~ 11 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L 形硅海绵钛板黄斑外垫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7 例7 眼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观察黄斑形态变化(如劈裂腔有无缩小或消失),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及眼压变化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为4 ~ 6 个月,黄斑部劈裂腔完全消失者2 例,明显缩小者5 例。患者术前平均LogMAR 视力为(1.50±0.50),末次随访平 均LogMAR 视力为(0.87±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至末次随访时,患者的平均眼轴为(27.72±1.75)mm,术前平均眼轴为(28.72±1.9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1 例患者术后1 周出现高眼压,加用2 种局部降压滴眼液,眼压恢复正常,至术后1.5 个月停药。结论 L 形硅海绵钛板黄斑外垫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法。  相似文献   

12.
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14例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观察患者视力、眼压及合并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矫正视力高于术前矫正视力(P<0.05);术后7 d眼压(17.78±2.63)mmHg低于术前眼压(21.85±4.80)mmHg;术后10眼(71.4%)矫正视力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闪辉情况加重8眼(57.1%),在使用地塞米松+万古霉素球旁注射7 d后,闪辉情况得到控制;14例中均未出现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结论: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经济且减少患者痛苦的治疗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自体血封闭应用于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内界膜翻转填塞+玻璃体腔消毒空气注入术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效果。方法选取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28眼病例,分为A组: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内界膜翻转填塞+玻璃体腔消毒空气注入术,B组:在内界膜翻转填塞基础上行自体血封闭黄斑裂孔;2组各14例,14眼。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及黄斑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比较2组疗效差异。结果A组病人手术后1、3和6个月得分均较手术前下降(P < 0.05~P < 0.01);B组病人术后1、3和6个月得分均较手术前显著下降(P < 0.01),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得分亦有所下降(P < 0.05)。至复查结束A组裂孔闭合率为92.6%,B组100.0%。所有病人均未出现术后高眼压及视网膜脱离的现象。结论2组病人术后视力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自体血封闭术后裂孔闭合率达100.0%,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的变化。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9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60例,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为糖尿病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为对照组。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及3个月分别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分析手术前后2组间及组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的变化。 结果 糖尿病组: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分别为(216.24±19.44)μm、(216.20±18.94)μm、(216.94±19.00)μm、(235.17±24.42)μm、(227.52±25.36)μm;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均较术前(216.24±19.44)μm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达到最高值(235.17±24.42)μm,至术后3个月稍有下降,仍高于术前。本组中有5例(16.67%)发生黄斑水肿。对照组:术后1 d、1周、1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较术前增加,术后3个月FRT较术前略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黄斑水肿发生。术后1个月、3个月,糖尿病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显著,黄斑水肿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段宏辉  张龄洁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52-153,156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经瞳孔温热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90眼)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随访术后1个月、2个月及6个月患者矫正视力、眼压、检查眼底,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反应密度的变化。根据治疗前后两者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曲安奈德联合经瞳孔温热治疗后6个月:视力≤0.02有5眼,0.04有4眼,0.06有6眼,0.08有8眼,0.1~0.15有28眼,0.2有17眼,0.25有15眼,0.4有7眼。77眼水肿明显消退,10眼水肿无明显改善,3眼水肿加重;69眼视网膜出血吸收,12眼出血无明显改变,9眼出血增加。较治疗前视力改善显著,不良反应较轻。治疗后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降低,明显使多焦视网膜电图反应密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经瞳孔温热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视觉电生理检测,分析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黄斑部形态学及视功能改变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武汉市普仁医院确诊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190例(320眼)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无黄斑水肿及视网膜病变的同期糖尿病患者180例(301眼)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并对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 观察组190例患者(320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02~0.6,对照组180例患者(301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7~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为(330.17±87.3)μm,比对照组的(150.39±22.9)μm增加了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黄斑水肿及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与未发生黄斑水肿及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在黄斑形态学及视功能改变方面差异显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视觉电生理对临床检查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对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3例(49眼)3~7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3例(26眼)和治疗组20例(23眼)。对照组患儿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玻璃体切除术。观察2组患儿术后视力,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比较2组患儿术后眼压(IOP)、前房深度、后囊浑浊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术后随访49眼;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视力明显提高,术后矫正视力≥0.5者构成比明显增加(P<0.05),前房深度明显升高(P<0.05),后囊混浊程度明显减轻(P<0.05)。2组患儿IOP及角膜内皮水肿(CE)、前房闪辉(ACF)和前房纤维素样渗出(ACCE)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玻璃体切除术,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视力、前房深度和后囊混浊程度,更有助于患儿术后视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玻璃体手术中,同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6例(46只眼)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其中气体填充15只眼,硅油填充5只眼;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33只眼(74%)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变7只眼,下降6只眼;术后视力低下者多伴有明显的糖尿病黄斑水肿、硬性渗出或缺血。术后并发症包括虹膜后粘连17只眼(35%),视网膜脱离3只眼(7%)。晶体后囊混浊12只眼(26%),角膜上皮延期愈合12只眼(26%),玻璃体出血14只眼(30%)。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使大多数患者视力改善,避免玻切术后并发白内障再次手术:糖尿病黄斑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