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宇平 《吉林医学》2012,33(15):3277-3278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在中心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CSC)诊治和疗效观察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8例(36眼)的CSC患者进行OCT及FFA检查。结果:28例(36眼)经FFA确诊的CSC患者渗漏点45个,其中6眼(13个渗漏点)在OCT图像上显示为神经上皮浆液脱离,2眼(2个渗漏点)为色素上皮脱离,20眼(35个渗漏点)表现为神经上皮层伴色素上皮层脱离。结论:利用OCT并FFA检查不但能定量、定性检查CSC患者,还能准确定位渗漏点,两者互为补充,准确有效指导激光治疗和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眼球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沈阳市皇姑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321眼)CS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100眼)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CSC患者行FFA检查,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渗漏点的发生部位及形态特征。结果300例患者FFA检查共发现356处荧光渗漏灶,其中345处位于上下血管弓内,鼻上象限渗漏灶占33.9%(117/345),鼻下象限占24.1%(83/345),颞上象限占25.2%(87/345),颞下象限占16.8%(58/345)。314处渗漏灶位于黄斑中心3 mm半径内,距黄斑中心越近,渗漏灶越多,其中半径<1 mm内渗漏灶发生率为46.2%(145/314),半径1~<2 mm为36.0%(113/314),半径2~<3 mm为17.8%(56/314)。356处荧光渗漏灶中,喷出型渗漏灶发生率41.0%,扩散型为27.0%,微渗漏型为25.8%,混合型为6.2%。CSC组颞侧睫状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8)cm/s比(15.6±1.3)cm/s,(3.61±0.22)cm/s比(5.12±0.44)cm/s](P<0.05)。结论 FFA检查所表现出的图像特征能够为CSC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而联合超声检查脉络膜血流动力学能够为准确、完整诊断CSC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对18例18眼黄斑水肿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进行治疗,术后3d、1周、1月检查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行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眼底检查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OCT观察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结果:所有患者中,18眼有16眼视力有提高,2眼视力无明显提高,总有效率88.9%,黄斑中心凹厚度在术前为(525.0±70.5)μm,而随访1月后最终黄斑厚度平均为(452.0±62.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视网膜脱离、眼内出血、感染性眼内炎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OCT对黄斑部的观察和定量分析,可看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黄斑水肿有较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应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对80例8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行中心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联合+90D前置镜散瞳眼底检查、殴堡超广角眼底照相、OCT、FFA检查,并将OCT与FF...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 28例28眼CSC行TTT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眼底荧光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变化.结果 28眼CSC经TTT治疗后,患者黄斑水肿减轻或吸收,FFA显示渗漏停止或减少,视力明显提高.结论 TTT治疗CSC有效,但还需要更多的病例来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OCT联合或不联合彩色眼底照相检查预测可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荧光血管造影(FFA)结果的准确性。方法:连续观察经OCT和FFA检查可疑的CNV患者,由两位研究者盲法分别对其作出诊断,其中1位研究者首先仅行OCT检查,然后进行OCT联合彩色立体眼底照相检查,另1位检查者对其仅行FFA检查。主要观察指标是评估OCT检查(联合或不联合彩色眼底照相)对预测CNV的诊断准确性,其次是与FFA检查结果比较CNV的典型成分。结果:118例患者(131只眼)接受检查,OCT和FFA相比,发现新的可治疗的CN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4%和66.6%。…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钝挫伤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进行OCT3、FFA检查,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早期发现黄斑水肿。方法对40例50眼正常对照组以及钝挫伤患者45例67眼分别进行直、间接眼底镜,三面镜及眼底荧光造影.三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通过黄斑中心凹的水平或垂直方向线性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的中心凹厚度值。结果对所有眼进行直、间接眼底镜及三面镜检查,肯定有黄斑水肿者42眼(占62。7%),怀疑有水肿者13眼(占19.4%),肯定无水肿者12眼(占17.9%);FFA确定有水肿者50眼(占74.6%),未发现水肿者17眼(占25.4%),其中黄斑局限性水肿30眼(占60.0%),弥漫性水肿20眼(占40.0%),用三代OCT,检查正常对照组黄斑中心凹6mm区域内视网膜平均厚度为(152±10)μm,在钝挫伤患者组同样区域内OcT3检查无黄斑网膜增厚者8眼(占11。9%),有黄斑增厚者59眼(占88.1%)。经比较,OCT3检查的敏感性大大高于直、间接眼底镜;FFA检查无黄斑水肿组中有9眼经与OCT检查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钝挫伤引起的黄斑水肿,OCT3检查其敏感性大大高于直、间接眼底镜及三面镜检查,并随着病程的延长,黄斑水肿加重,视网膜厚度及形态改变明显,黄斑中心凹厚度越厚,视力越差。OCT3与FFA检查相互配合,才能较准确地评估黄斑水肿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对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et-AMD)患者进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前后的图像特征。方法:将2015年1月至6月来我院眼科中心就诊,经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TDRS)视力表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检查前节、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行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OCTA等检查确诊为wet-AMD患者28例(28眼)纳入研究,包括初发或复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经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后,每月随访一次并行BCVA、裂隙灯、眼压、眼底镜、眼底彩色照相、OCT、OCTA检查,随访3-6个月,末次随访时行FFA检查,比较初次及末次随访时OCTA图像特征,并与FFA及O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次随访时28眼FFA均发现新生血管性渗漏,OCT平扫28眼均发现中心凹下或中心凹旁异常高信号团块,13眼伴有视网膜下或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下积液。OCTA扫描结果显示浅层、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均未见明显异常,28眼外层视网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均发现异常血流信号,其中9眼观察到结构清晰的新生血管,5眼在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发现新生血管病灶主干血管异常增粗。抗VEGF治疗后末次随访FFA发现11眼渗漏减轻,17眼渗漏无明显变化;OCT平扫12眼病灶变小,16眼病灶稳定。OCTA扫描15眼异常血流信号面积缩小,13眼病灶稳定。OCTA可清晰显示CNV结构,与FFA、OCT相比更直观,敏感性更高。结论:OCTA无需注射造影剂即可由浅入深地观察视网膜、脉络膜毛细血管,较传统FFA、OCT检查,更清晰直观显示CNV结构,用于wet-AMD诊断及随访观察,无创直观,安全性、实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评价特发性黄斑前膜(ERM)行23G玻璃体切割术前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8例经23G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ILM)及ERM剥离治疗的特发性ERM患者82眼,所有患者均行完整的眼科检查,包括BCVA、裂隙灯检查、眼压、OCT、眼底照相。随访时间为3个月,通过黄斑OCT特征评估BCVA与黄斑视网膜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特发性ERM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前和术后3个月,BCVA由0.26±0.16提高至0.36±0.16 (t=9.843,P<0.000 1),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由(506.41±112.67)μm降低至(442.39±82.10)μm (t=5.526,P<0.000 1),黄斑中心凹旁视网膜厚度由(453.66±79.36)μm降低至(409.95±61.63)μm (t=6.164,P<0.000 1),术前黄斑中心凹周围视网膜厚度(365.93±50.84)μm和术后黄斑中心凹周围视网膜厚度(356.76±54.2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0.
张俊娜  卢红  郭东煜  柳孟云  杜持新 《浙江医学》2020,42(5):434-436,440
目的分析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所示渗漏处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的表现特征。方法收集46例已确诊的急性CSC患者的FFA和OCT影像资料,观察患眼FFA和OCT图像表现,并选取其中一部分患者定量分析渗漏点和RPE层损害在OCT上的位置关系。结果患眼FFA渗漏处的RPE层在OCT上表现为脱离25眼(54.35%),RPE层小隆起17眼(36.96%),RPE层粗糙不规则3眼(6.52%),RPE层无明显异常1眼(2.17%)。OCT图像中脱离最高点与FFA图像中渗漏点距离为(211.63±75.67)滋m;RPE层小隆起最高点与渗漏点的距离为(212.75±114.24)滋m;而OCT上表现为粗糙不规则者,其RPE层病变中心点与渗漏点的距离为(226.67±111.73)滋m。结论急性CSC行FFA所示渗漏处在OCT图像中RPE层病变可表现为脱离、小隆起、粗糙不规则,其中以脱离为最常见,渗漏点与RPE层病变位置不完全一致,但可根据OCT图像特征在一定范围内引导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Stargardt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对Stargardt病患者7例14眼拍摄彩色眼底图像,其中6例12眼行FFA检查,7例14眼行黄斑区OCT检查。结果检眼镜检查4眼黄斑区色素紊乱呈颗粒状,FFA表现为暗脉络膜背景荧光,黄斑区呈现透见荧光,牛眼状高荧光,眼底检查8眼黄斑区表现为卵圆形变性区并呈金箔样反光,后极部出现黄色斑点,FFA表现为后极部斑点状荧光,晚期呈强荧光。OCT检查发现14眼神经上皮层变薄甚至缺失。结论Stargardt病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萎缩,FFA表现为黄斑区透见荧光,OCT表现为视网膜厚度变薄,二者的临床应用为该病诊断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532nm半导体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ularization,CNV)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半导体激光(功率150mW,光斑直径75μm,曝光时间0.1s)对10只BN大鼠建立CNV模型。分别于光凝后7、14、21和28?d随机选取5只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比较FFA早期(<2min)和晚期(>10min)荧光渗漏斑数/平均渗漏面积(mm2)的变化,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光凝后FFA检查经组间两两比较,14、21和28d的早期荧光渗漏斑数/渗漏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1和28d与7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4、21和28d早期和晚期荧光渗漏斑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斑视网膜的平均厚度与平均荧光渗漏面积有相关性(r=0.73,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诱导BN大鼠的CNV模型是可行的。FFA联合OCT可有效检测CNV的形成和变化。  相似文献   

13.
激光诱导恒河猴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激光诱导恒河猴眼底脉络膜血管新生,建立与人类脉络膜新生血管类似的动物模型。方法8只成年恒河猴,采用532nm激光围绕黄斑中心凹光凝,光凝前及光凝后20d、34d、48d进行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凝后49d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查。结果68.8%激光斑形成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为早期强荧光斑,后期荧光素渗漏超越激光光斑边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出现神经上皮下的高反射光团,局部视网膜增厚,病灶可维持长达48d,形成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为含有与增殖相关的CD31、CD105染色阳性内皮细胞成分的纤维血管增殖膜并伴视网膜水肿,色素颗粒内移,外核层缺失。结论激光诱导的恒河猴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成模率高,模型稳定持久,是研究治疗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相关眼底病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机制。方法用半导体激光建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造模后1、2、3、4、8周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8周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HE染色观察。结果半导体激光造模后2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时开始渗漏,4周时渗漏达到高峰,8周时趋于稳定。造模后8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HE染色可见脉络膜新生血管。结论半导体激光可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该模型可作为人类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格栅状"光凝治疗"无渗漏"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的疗效。方法对56例(56眼)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诊断为"无渗漏"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激光治疗组(32眼)和对照组(24眼),激光治疗组行围绕黄斑区的"格栅状"光凝,光斑强度为Ⅰ级激光斑,对照组仅观察,不进行任何治疗,于1个月后复查视力及OCT。结果激光治疗组32眼经治疗后有30眼视力明显提高,31眼OCT提示黄斑水肿减轻或消失,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4眼视力提高,22眼黄斑水肿无明显改善,观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栅状"光凝治疗"无渗漏"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明显减轻黄斑区水肿,提高视力,且治疗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彭清  董洋  刘晶晶  赵培泉 《山西医学院学报》2013,(11):892-895,918,F0003
目的探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连续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Lucentis后,房水中VEGF含量变化与眼底病灶改善的相关性。方法9例患眼经矫正视力、眼内压、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荧光造影(FFA+ICGA)检查确诊为CEC后,进行首次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4周后进行第二次注射,每次注射时均抽取约0.1ml房水,置一80℃冰箱中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所有的房水进行VEGF含量的测定,并与视力和眼底病灶恢复的情况相比较,找出其相关性。结果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中的VEGF在首次和第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时,其含量分别为(35.89.±3.75)pg/ml和(8.89±2.95)pg/ml,视力从基线0.33±0.08提高到眼内注射药物后1月及2月时的0.60±0.15和0.71±0.21,OCT中观察到眼内注射药后1月和2月CNV的面积明显缩小,眼内注射药后2个月FFA显示CNV处的渗漏基本消失。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后,可使CEC合并CNV患者短期内房水中VEGF含量降低,视力提高,眼底病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7.
白建伟  惠延年 《医学争鸣》2000,21(3):388-390
目的 探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SRNV)的发生、发展特征 ,为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用高强度氩激光光凝兔视网膜 ,经眼底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 ) ,确定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 光凝后 1wk~ 2 mo,光斑区渗出渐增多 ,FFA渗漏渐增强 ,范围扩大 .光、电镜下见脉终膜新生血管 (CNV)增生长入光斑 ,大部分位于光斑边缘 .光凝后 3~ 4m o,光斑区出现瘢痕样物质 ,荧光渗漏范围渐缩小 .光 .电镜下光斑区见大量胶原纤维 .结论  SRNV的眼底改变、FFA、病理组织学之间有明确的相关性 .对分析判断SRNV的发展程度及掌握治疗时机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体征和病史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确诊的11例(11只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应用PDT治疗并随访6~30个月,随访期间复查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底,进行FFA,...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KH)并发脉络膜皱褶患者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学相关断层成像(OCT)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43例中并发脉络膜皱褶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行FFA检查,2例患者行ICGA检查,4例患者行OCT检查。结果:43例VKH患者中,12例(27.9%)出现脉络膜皱褶。眼底表现为明显视网膜水肿,缺乏明显明暗相间的条纹,FFA中以数目不等细小条状弱荧光为主,有时也表现为粗大弱荧光,多围绕视乳头呈放射样排列。ICGA造影早期表现为条状低荧光或正常荧光,造影晚期为高荧光或低荧光,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低荧光条带相对应,但没有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明显。OCT显示脉络膜皱褶累及脉络膜和RPE层,呈波浪样或局部小突起。所有患者治疗后,脉络膜皱褶减少或消失。结论:VKH综合征并发脉络膜皱褶临床并不少见,FFA多表现为围绕视盘放射状弱荧光,治疗后可减少或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