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60例健康体检者IMT值,分析其变化,随访5年,了解高血压患者IMT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MT值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不稳定性斑块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比率显著高于硬斑患者(P〈0.01)。【结论】了解高血压患者IMT与颈动脉斑块性质对预测脑卒中发生及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女性绝经后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增加可作为预测心血管患病和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人们已逐步认识到颈动脉硬化是由多个危险因素决定的,如高血压、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糖尿病和老年.然而血尿酸(UA)与颈动脉硬化的因果、定量及独立相关关系尚未完全明确,我们对此做一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与33例健康人颈动脉IMT。结果 (1)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老年高血压患者组中有心肌梗塞(MI)的患者IMT又明显高于无MI的患者(p〈0.05)。结论 健康体检中,检测IMT对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预后及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改变能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已将颈动脉IMT≥0.9mm及粥样斑块列入影响高血压预后的因素[1]。本文观察58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改变,旨在探讨颈动脉IMT改变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动态脉压及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样调查65岁以上人群200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监测患者的动态脉压(APP)水平,按APP≤40mmHg(46例)、41~60mmHg(66例)、61—80mmHg(61例)和〉80mmHg(27例)分为4组;按动态脉压指数(APPI)≤0.40(49例)、0.41—0.50(70例)、0.51~0.60(57例)和〉0.60(24例)分为4组。分别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采集其静脉血测定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随着APP及APPI的增加,颈动脉IMT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APP、APPI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其中以APPI相关系数(r)值大。结论动态脉压及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且脉压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较脉压在动脉硬化发展上有更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探讨其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左室肥厚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2003-10/2004-12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且初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获取相应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脉压),利用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根据相关公式求取左室重量指数;根据24 h脉压的不同分为三组:24 h脉压<40mmHg组;40mmHg≤24h脉压<60mmHg组;24h脉压≥60mmHg组.比较3组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根据左室重量指数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比较两组间血压参数及内膜中层厚度的差异;并就内膜中层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和脉压的各项参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纳入19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越大,脉压越高,尤以60岁以后明显.[2]左室内膜中层厚度比较:24 h脉压≥60 mm Hg组明显高于40 mm Hg≤24 h脉压<60 mm Hg组[(1.06&;#177;0.02、0.94&;#177;0.07)mm,(P<0.001)];左室肥厚组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组[(0.97&;#177;0.08),(0.86&;#177;0.05)mm,(P=0.000)].[3]左室重量指数比较:24 h脉压≥60mm Hg组明显高于24 h脉压<40 mm Hg组[(138.54&;#177;29.46、109.75&;#177;15.8)g/m^2,(P<0.001)].[4]夜间脉压下降率比较:左室肥厚组明显低于非左室肥厚组[(3.42%,11.44%),P=0.002].[5]相关性分析显示:全天脉压、白昼脉压、夜间脉压与内膜中层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尤其以夜间脉压与二者的相关性最好.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其血管的损害与心脏损害在早期是同步的,在由动态血压监测所获得的所有血流动力学参数中,以脉压(尤其是夜间脉压)及其昼夜节律改变对早期动脉硬化及早期心室重构的影响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探讨其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左室肥厚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2003-10/2004-12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且初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获取相应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脉压),利用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根据相关公式求取左室重量指数;根据24h脉压的不同分为三组:24h脉压<40mmHg组;40mmHg≤24h脉压<60mmHg组;24h脉压≥60mmHg组。比较3组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根据左室重量指数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比较两组间血压参数及内膜中层厚度的差异;并就内膜中层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和脉压的各项参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纳入19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越大,脉压越高,尤以60岁以后明显。②左室内膜中层厚度比较:24h脉压≥60mmHg组明显高于40mmHg≤24h脉压<60mmHg组犤(1.06±0.02、0.94±0.07)mm,(P<0.001)犦;左室肥厚组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组犤(0.97±0.08),(0.86±0.05)mm,(P=0.000)犦。③左室重量指数比较:24h脉压≥60mmHg组明显高于24h脉压<40mmHg组犤(138.54±29.46、109.75±15.8)g/m2,(P<0.001)犦。④夜间脉压下降率比较:左室肥厚组明显低于非左室肥厚组犤(3.42%,11.44%),P=0.002犦。⑤相关性分析显示:全天脉压、白昼脉压、夜间脉压与内膜中层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尤其以夜间脉压与二者的相关性最好。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其血管的损害与心脏损害在早期是同步的,在由动态血压监测所获得的所有血流动力学参数中,以脉压(尤其是夜间脉压)及其昼夜节律改变对早期动脉硬化及早期心室重构的影响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依那普利在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中的作用.[方法]本院门诊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服用氯沙坦治疗;B组患者服用依那普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高血压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血压均获得较好的控制,治疗后4、8、16周血压均逐步下降,其中4、8、16周血压下降与治疗前血压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IMT逐渐降低,其中治疗后8、16周两组治疗组IMT均较治疗前为低,并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别(P〈0.05).而在治疗后16周中A组IMT为(0.663±0.178mm),显著低于B组的(0.716±0.189)mm,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及依那普利在降低患者高血压方面均疗效显著,且在本次实验中,氯沙坦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作用优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9.
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血压的不同程度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为正常血压组,B组为高血压前期组,C组为原发性高血压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3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结果3组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各不相同,其中A组与B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都高于A组,厚度分别为1.36±0.48、1.39±0.51、1.02±0.41mm,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前期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与血压的升高有着直接的联系,血压升高会造成其硬化程度加强,在临床以及实际生活中,要多注意及早防患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厚度与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中老年高血压患者8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脏室间隔厚度、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室间隔厚度分为室间隔肥厚组和室间隔正常组,并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标,同时选择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3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室间隔肥厚组FMD、NO含量较室间隔正常组及对照组显著降低,颈动脉IMT明显增厚,ET-1浓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室间隔厚度与IMT(r=0.533)、ET-1(r=0.673)呈正相关,与FMD(-0.628)、NO(r=-0.629)呈负相关,颈动脉IMT与肱动脉FMD呈负相关(r=-0.706)。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功能障碍,且室间隔肥厚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损害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方法:监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S组)患者和颈动脉正常组(CAN组)患者的凌晨血压增高值、凌晨收缩压、凌晨舒张压、凌晨平均脉压和凌晨脉压.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S组)的凌晨血压增高值高于颈动脉正常组(CAN组)(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S组)的凌晨收缩压、凌晨舒张压、凌晨平均脉压和凌晨脉压均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CAN组),(P<0.01).结论:凌晨血压增高值、凌晨收缩压、凌晨舒张压、凌晨平均脉压以及凌晨脉压增高是造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脉压与冠心病并发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年龄≥60岁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328例,其中单纯性老年高血压患者168例,为高血压组;合并有冠心病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60例,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增厚与正常将高血压组分为IM T增厚组(94例)和IM T正常组(74例),对其动态血压及IM T进行测定。【结果】与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的24 h平均脉压(24hAPP)、白昼平均脉压(dPP)、夜间平均脉压(nPP)等指标以及24 h平均收缩压(24hA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等指标均显著升高;而24 h平均舒张压(24hAD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等指标则明显下降;IM T增厚组患者的24hAPP、dPP及 nPP水平均明显高于 IMT 正常组;≥60 mmHg 组共89例,IMT 为(1.14±0.23)mm ,明显高于<60 mmHg组79例的平均厚度(0.93±0.1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脉压在冠心病并发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老龄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来国内外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的关系以及IMT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研究很多 ,有资料表明高血压患者IMT与心脑血管事件呈正相关[1,2 ] ,本研究对脉压 (PP)与IMT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 2 4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男 15 6例 ,女 89例 ,年龄 6 0~ 83岁 ,平均 6 8.8岁 ,排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以及近 2周内服用降压药者。二、方法1.测量血压 :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血压 ,患者测压前休息 15min ,取坐位测右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分析它与血脂、血糖、体重指数(BMI)、尿酸、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之间关系。方法根据NCEPATPⅢ标准,对其中国内腰围增大切点加以修改,诊断MS患者158例(MS组),非MS患者100例(对照组),两组均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血糖、BMI、尿酸、HOMA-IR,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S组IM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与尿酸(r=0.537,P=0.001)、TG(r=0.152,P=0.023)相关。结论MS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IMT与尿酸相关,血尿酸水平可协助诊断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5.
张丽  谢建洪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069-4071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糖变化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动脉弹性的影响是否有叠加作用。方法 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糖耐量试验分成糖耐量正常组(NGT组)、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糖耐量减低组(IGT组)和糖尿病组(DM组),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颈-股动脉脉搏波的传导速度(PWV)。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IMT、PWV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由NGT组到IFG组、IGT组、DM组,IMT、PWV逐渐增加,IFG组IGT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无血糖紊乱的情况下,脉压和年龄是影响IMT、PWV的主要因素。当存在糖代谢异常时,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可影响IMT、PWV。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IMT增厚,动脉弹性降低。血糖代谢异常加重了老年高血压患者IMT增厚及动脉弹性的减退,使其心血管并发病的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宽脉压分层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60例受检者采用标准血压测量和颈动脉超声探测,并将所得的脉压差(PP)和脉压指数(PPI)按递增逐级分层,比较各层次之间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结果以≥60 mm Hg(1 mm Hg=0.133 k Pa)为宽PP,每10 mm Hg分为1层,5层的IMT分别为0.82±0.23、1.10±0.25、1.15±0.27、1.20±0.24、1.23±0.19;5层的斑块发生率分别为12.88%、33.67%、53.13%、82.61%、91.67%。以≥0.4为宽PPI,每0.1分为一层,5层的IMT分别为0.68±0.14、0.94±0.23、1.04±0.24、1.20±0.26、1.26±0.25,5层的斑块发生率分别为13.42%、35.05%、53.85%、90.91%、93.75%。IMT及斑块发生率随宽PP及宽PPI的层次升高而升高,不同宽PP和宽PPI分层组之间,IMT及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宽脉压分层能够由表及里,由低到高地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是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筛查和评估的简易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研究标明血压升高不但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也是前列腺增生(BPH)发病的危险因素。且发现前列腺容积与高血压的病程长短有关[1]。另有研究显示前列腺容积的增长率与舒张压呈正相关[2]。为了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MT)的关系。方法:检测34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HDL-C、LDL-C、血清肌酐、血尿酸,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影响UAER和CMT的相关因素。结果:血尿酸水平与UAER相关,在校正内血清肌酐的影响后,相关性仍然存在(男性r=0.27,P<0.01;女性r=0.29,P<0.01)。女性患者血尿酸水平与CMT相关(r=0.23,P<0.01)。血尿酸是老年高血压患者UAER(男性β=0.19,P<0.01;女性β=0.23,P<0.05)及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β=0.16,P<0.05)CMT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尿酸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控制血尿酸可能在防治高血压导致靶器官损伤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采用无创动态血压仪对35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患者颈动脉IMT,并将其分为颈动脉IMT增厚组(n=112)与IMT正常组(n=240)。结果:①颈动脉IMT增厚组与IMT正常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颈动脉IMT增厚组与IMT正常组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分别为:24h平均收缩压(145.8±16.2)mmHg比(127.5±14.2)mmHg,24h平均舒张压(83.5±10.2)mmHg比(79.8±8.7)mmHg,白天平均收缩压(149.2±15.1)mmHg比(133.4±12.5)mmHg,白天平均舒张压(85.6±9.8)mmHg比(82.3±8.1)mmHg,夜间平均收缩压(136.9±12.8)mmHg比(118.3±12.1)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77.1±10.4)mmHg比(69.5±10.8)mmHg,24h脉压(62.4±11.3)mmHg比(47.6±10.1)mmHg,白天脉压(63.5±10.8)mmHg比(51.5±9.8)mmHg,夜间脉压(59.9±10.4)mmHg比(48.7±11.2)mmHg,24h收缩压变异系数(11.3±3.0)比(8.5±2.2),24h舒张压变异系数(12.5±2.8)比(10.5±2.5),动态血压非勺型昼夜节律55.3%比34.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增厚组24h收缩压负荷及白天、夜间收缩压负荷明显高于IMT正常组,分别为86.2±11.8比76.4±12.5(P<0.05);87.4±12.1比78.2±13.1(P<0.05)及84.1±12.6比73.2±14.2(P<0.01)。结论: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参数异常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发生率增高,对靶器官损害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将18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分为未感染组(76例)和感染组(107例),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IMT以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脂,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血生化指标水平,研究肺炎衣原体感染与IMT的关系。结果感染组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RP、IL-6、IM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斑块发生率为64.4%,以不稳定性斑块多见;冠心病患者IMT与炎性因子CRP、IL-6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5、0.725,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肺炎衣原体的感染主要通过脂质代谢的紊乱以及炎症因素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