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肝动脉舒张期异常血流状况在预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中是否有意义。方法 对2000年8月至2003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原位肝移植术的54例术后可测及肝动脉信号患者的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肝动脉舒张期的血流状况将探测结果分为3类:舒张期正向血流,舒张期反向血流和舒张期无血流信号。同时对所有病例的门静脉血流状况进行多普勒分析。结果 54例中12例出现舒张期异常血流,其中4例表现为舒张期反向血流,8例表现为舒张期无血流信号。12例中1例有肝动脉吻合口狭窄,无出现肝动脉血栓形成者。所有病例的门静脉血流未见异常。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舒张期无血流或反向血流与肝动脉血栓形成之间没有相关性,肝动脉舒张期无血流或反向血流不能作为预测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2.
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4年8月我科收治肝血管瘤患者30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成功后,引于5F Yasllirc,或肝右导管于病灶供血动脉内.经造影了解并分析病变供血血管情况后,注入适量利多卡因、平阳霉素 碘油混合乳剂及明胶海绵适量行栓塞治疗。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地选择性插管至供血动脉内,病灶血管床栓塞完整.术后分别追踪观察3个月、6个月、1年、3年,病变缩小50%~93%,患者症状缓解,部分患者肝功能好转。结论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患者痛苦轻,创伤小,安全有效,成为治疗肝血管瘤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术肝动脉重建问题(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肝动脉的重建问题。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7月~2004年12月,16例原位肝移植和1例小儿活体肝移植,分析肝动脉变异,血管吻合技术厦术中、术后应用凝血因子和止血药物的影响。结果:17例供肝中有2例肝动脉变异。肝动脉内径〉3ram(n=11),内径〈3ram(n=6)。肝动脉吻合采用血管外科显微技术。5例术中术后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术后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均未发现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小儿肝移植采用DSA检查发现供受体肝动脉细小。结论;原位肝移植中供肝的肝动脉变异较多见,修剪肝动脉时应加以注意,避免误伤;正确采用血管外科显微技术,可明显减少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适当应用凝血因子、止血药物安全有效,不增加肝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王在国  刘光中 《华西医学》1997,12(2):253-254
为了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化疗对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预防价值,作者对我院1989 ̄1993年手术切除的59例肝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单纯切除组与肝切除加肝动脉门静脉化疗组的1年复发率分别为54.5%及24.3%(P〈0.05),2年复发率分别为77.3%和37.8%(P〈0.01),表明肝动脉门静脉化疗可以降低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CO2肝动脉超声造影在诊断肝动—静脉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CO2肝动脉超声造影,结果发现5例在超声造影时见门静脉主干及/或左右分支内见微气泡流动,诊断为中央型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在肝周围实质内有二条紧邻的平行光带流动,诊断为周围型肝动脉-门静脉瘘;2例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肝后段内有微气泡流动,诊断为肝动脉-肝静脉瘘。而和X线血管造影作对照研究,则发现X线血管造影时,动脉相门脉主干早显者3例(属超声造影诊断的5例之中);呈双轨征者3例;22例X线血管造影时均未见肝静脉显影。由此可见,对周围型肝动脉-门静脉瘘,X线血管造影较为敏感。而对中央型肝动脉-门静脉瘘及肝动脉-肝静脉瘘,则CO2肝动脉超声造影较为敏感。因此,作者认为,CO2肝动脉超声造影对诊断肝动-静脉瘘有较大的价值,如果同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可明显提高肝动-静脉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最有效的手段,但对于中央型,尤其是第二、第三肝门部肿瘤,手术切除较为困难,我院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完成了29例原位肝无血切肝术的临床过渡阶段,于lop年8月成功地为1例肿瘤病灶已侵犯肝右静脉、肝中静脉、下腔静脉的肝癌患者采用常温下半离体切肝术,根治性地切除了病灶。现将此例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简述如下。IIN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B超、er示肝占位性病变,All3>回1.4ltUnoljL,诊断为肝癌。于lop年7月8日人院,7月22日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再于…  相似文献   

7.
肝营养血管血流速度在肝动脉缓冲效应中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速度在进餐前后的改变,了解肝动脉缓冲效应中血流速度的变化特点。方法;肝硬化门脉高压组及对照组各58人,分别用二维彩色多功多普勒检测门静脉直径及血流量,胃左静脉直径,进餐前后门静脉及肝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平均最大血流速度,肝动脉搏动指数,肝动脉阻力指数,比较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速度及HAPI,HARI进餐前后差值的百分数,所有数据进行t检验或秩和检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后肝动脉并发症包括肝动脉血栓(HAT)、肝动脉狭窄(HAS)的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AA),这些并发症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诊断,是导致移植肝功能丧失和受体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肝动脉栓塞结合经皮肝穿碘油标记乙醇注射治疗大肝癌16例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510220)叶更新杜德坤刘军周耀雄张玉莲我院从1993年2月~1996年8月间,应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TAE)与经皮肝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PEI)治疗了16例原发...  相似文献   

10.
在胆道外科中,胆囊动脉或肝动脉解剖变异并非罕见。然而,肝外胆管被肝动脉压迫却很少有报道。近年我院收治2例肝内胆管结石,其总肝管狭窄均系因右肝动脉压迫所致,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从1987~2007年在肝门H沟中阻断各肝叶、肝段或肝亚段的入肝血管分支施行各种类型肝切除341倒的经验。方法(1)对HCC(199例)、肝内胆管癌(13例)、肝门胆管癌(14例)、胆囊癌(12例)、转移性肝肿瘤(15例)、肝血管瘤(32例)、肝内胆管结石(48例)、慢性肝脓肿(3例)和肝包虫病(5例)患者根据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分别施行大型肝切除(65例)、间隔性多个肝亚段切除(15例)、邻接多个肝亚段切除(215例)和单个肝亚段切除(46例)、其中含肝尾叶切除29例;(2)血管阻断情况:肝左外段切除时在肝门左纵沟外侧游离,切断从门静脉左干矢状部外侧发出的左外上、下分支和肝左动脉。肝左内段切除时游离、切断从门静脉左干矢状部内侧发出的左内上、下分支和肝中动脉。肝右前段切除时游离、阻断肝右纵沟前支中的门静脉右前支和肝总管后方的肝右动脉。肝右后段切除时阻断右纵沟后支中的门静脉右后支和肝右动脉。肝左、右叶切除时在肝门横沟中分别阻断门静脉左干或右干,肝左动脉或肝右动脉;(3)断肝时尽量保护相应的肝静脉主干。结果(1)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2.9%,死于肝衰8例,出血2倒;(2)长期疗效:HCC生存11~20年9例,肝内胆管癌术后生存1/2~3年。肝门胆管癌生存12、6、4年各1例。胆囊癌生存1/2~1年。良性肝病切肝后皆痊愈。6例肝内胆管结石尚需处理他处残留结石。结论(1)间隔性多个肝段切除是一次手术治愈多支肝内胆管簇集性结石的有效方法;(2)本手术免去了阻断全入肝血流,缩小了术中肝缺血的范围,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失血,提高了大肝癌的切除率,减轻了术后肝功能损害,满足了各种肝病各种肝切除的要求,是一个合理、有效、成本低廉的切肝手术方法;(3)术后长期随  相似文献   

12.
暂时阻断肝静脉行肝动脉碘油栓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静脉暂时阻断对肝动脉栓塞效果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白鼠按照四种不同剂量的碘油-优维显混合物随机分为四组。暂时阻断(10min)鼠肝静脉汇合处右侧部分行肝动脉碘油-优维显混合物栓塞,并于栓塞后取鼠肝标本。肝静脉阻断和非阻断区肝组织内碘油-优维显混合物的组织学检查采用苏丹Ⅲ染色。比较肝静脉阻断区和肝静脉非阻断区肝组织内碘油分布情况。结果 暂时阻断肝静脉与未阻断肝静脉区肝组织内的碘油分布有所不同,前者较后者肝区肝小叶内碘油沉积多,且门静脉属支末梢内亦有碘油沉积。结论 暂时阻断部分肝静脉行肝动脉栓塞,可增加碘油的栓塞作用,同时达到对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栓塞,此法有可能提高肝癌的化疗栓塞效果。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原则早期以手术切除最好。如肝癌直径≤2cm,术后5年生存率为84.6%。但肿瘤大于肝脏面积的50%者不宜手术,可用肝动脉插管化疗、肝动脉结扎和肝动脉栓塞,使肿瘤缩小,缓解症状也可获得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报告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2月,行肝动脉介入化疗155人,其中化疗加肝动脉栓塞术38人,年龄28~80岁。全部病例均经动脉造影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且无外科手术指征而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症状缓解,存活时间1~5年。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中及术后肝动脉超声检查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移植术中及术后肝动脉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3例肝移植患者,常规术后行肝动脉及移植肝超声检查,其中6例患者亦进行了术中肝动脉的超声检查。采用局部放大技术,以彩色多普勒探查肝动脉,并运用脉冲多普勒分析频谱形态,计算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SPV)、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等血流参数。同时检查移植肝情况。结果经皮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门部肝动脉及右肝动脉有较高的显示率(92.3%)。术中超声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肝动脉吻合口的血流通畅程度。动态观察动脉频谱变化对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意义重大。阻力指数降低和肝动脉并发症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超声是一种较好的肝动脉无创检查方法,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体会。方法对7例肝区巨大血管瘤患者施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结果 7例病例均一次性栓塞成功,随访6个月以上瘤体有不同程度缩小,碘化油沉积良好。本组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中,高质量技术与良好的机器设备对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么文博  李云霞 《临床荟萃》1995,10(4):156-157
我们从1991年3月~1993年6月,经肝动脉导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20例中晚期肝癌,收到较好疗效。现予报告。  相似文献   

18.
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50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兴未艾50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共2025次,其中行选择性肝动脉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448例,单纯灌注化疗60例。结果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38.6%、21.6%;单纯灌注化疗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3%、21.3%、9.6%。肿瘤分类、栓塞剂及用量、门静脉是否有癌栓、倒支循环的形成、碘油沉积情况及栓塞术和方法选择是否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中可作为中晚期肝癌的常见治疗,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转移性肝肿瘤DSA的表现特点,评价血管性介入性治疗的方式和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1998年1月~2001年12月4年间收治的原发病灶已切除(其中19例经活检得到病理认同)的25例转移性肝肿瘤的DSA表现特点及血管性介入性治疗的方法和生存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25例转移性肝肿瘤的原发病灶分别来源于结肠(11例)、直肠(6例)、肺(2例)、胃(2例)、小肠(1例)、食道(1例)、甲状腺(1例)、子宫(1例)。DSA表现单发5例、多发20例;弥漫型13例、结节型5例、巨块型7例;富血供12例、中等血供8例、少血供5例:肝动脉多不增粗,其分支多表现为拉长、伸展、包绕、推挤、包埋、浸润或不规则;肿瘤血管稀少细小,多无明显增粗;门静脉不增宽,门脉内多无癌栓。对多血供及中血供的转移性肝肿瘤采用肝动脉药物灌注(TAI) 肝动脉碘油栓塞(TAE)治疗;对少血供者单纯采用TAI或TAI 微球TAE治疗,治疗次数1~6次,平均2.6次;患者介入后生存时间1月~28月,平均生存时间11.6月。弥漫型和巨块型引起的肝区疼痛明显得到缓解。结论 同原发性肝肿瘤相比转移性肝肿瘤的DSA表现有着自生的特点;血管性介入性治疗是目前转移性肝肿瘤非手术治疗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针对其DSA的不同类型应选择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癌超选择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行介入法治疗的269例肝癌患者,对其中156例用超选择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析肝癌肝动脉造影征象、碘油沉积情况与生存的关系。结果156例肝癌患者肝动脉造影显示,121例肝肿瘤血管丰富,肿瘤染色明显,其中结节型49例,巨块型72例,弥漫型35例,临床追踪观察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6.5%、67.3%、52.6%。结论肝癌的肝动脉超选择造影分析,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是重要的诊断依据;肝癌的超选择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应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