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220例患者的穿刺、置管成功率及易出现的问题,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穿刺成功率达91.82%,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深静脉导管置管顺利175/205例(85.37%);导管置入颈内静脉18/205例,置入对侧头臂干2/205例,导管头折返1/205例,置管时出现心律失常38/210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215例。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是安全易行,成功率高,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锁骨下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101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均取平卧位,肩背部垫高300,头向左侧,取胸锁关节至胸肩关节连线的1/3处,锁骨下缘1.5cm为穿刺进针点,右手持注射器于穿刺点朝喉结方向平行缓慢进针,置管深度为15cm。结果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成功99例,2例穿刺失败,导管放置时间最短为1天,最长为60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易固定,不影响患者的颈部及四肢活动,本方法相对安全,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多种体位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多种体位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2 6 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耐受程度及穿刺部位分为A组 (833例平卧位右侧穿刺置管 )、B组 (4 0 6例平卧位左侧穿刺置管 )、C组 (15例 30°~ 6 0°卧位穿刺置管 )和D组 (6例 6 0°以上卧位穿刺置管 ) ,穿刺点在锁骨中下 1~ 2cm偏内 1~ 2cm范围内 ,半卧位以上的穿刺点要离锁骨稍远一些 (1 5~ 2 5cm) ,穿刺时紧贴锁骨背面朝胸骨上窝方向水平进针 ,置管深度右侧 13~ 15cm ,左侧 15~ 17cm。结果 A、B组置管成功率均达 99%以上 ,C、D组全部成功 ,失败原因主要是误刺动脉和局部血肿。早期并发症A组 11例 (气胸3例 )、B组 6例 (气胸 2例 ) ,全部经对症治疗后痊愈 ,C、D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患者易接受的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且穿刺置管术可在从平卧到坐位的多种体位下完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发生严重并发症原因,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发生严重并发症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中发生并发症1例,术后1~3 h发生并发症5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2例,发生气胸及胸腔积液各1例;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4例,发生锁骨下动脉损伤及血气胸各1例,气胸2例。1例锁骨下动脉损伤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探查、锁骨下动脉修复术;2例气胸行胸腔穿刺抽气术;1例气胸和1例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例胸腔积液行右颈内静脉导管抽液术,然后拔除右颈内静脉导管。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操作者责任心、规范操作和提高穿刺技能是预防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改进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4  
对经锁骨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穿刺点在锁骨中点下缘下方的1cm ,并偏外侧1cm ,方向指向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形成的夹角平分线上1cm 处,紧贴锁骨进针行针,置管深度为12~15cm 。结果:经锁骨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各类病人共2158 例,穿刺总成功2138 例,占99.07 % ,穿刺失败20例,占0.93% ,失败原因包括上胸部畸形、出血倾向、导管质量、操作技术等。导管放置时间最短3 天,最长156 天。本组并发症共30 例,占1 .39 % ,包括气胸、误入动脉、误入淋巴管、局部出血、上肢肿胀、心慌气急、耳后疼痛、导管脱出等。全组病人无死亡。结论:经改进的经锁骨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易固定,易护理,不影响病人的颈部及四肢活动,是一种比较好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6.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较之颈内静脉置管术、股静脉置管术有突出的优点:易于固定,留置时间长,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美观要求。2 0 0 2年笔者在北京进修时掌握了该技术,并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进行了改进,共对98例患者行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2年6月~2 0 0 3年12月共为98例(90 %为肿瘤化疗)患者行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其中男6 9例,女2 9例。年龄2 5~84岁。全部患者均选择右侧。96例穿刺置管成功。其中一次穿刺置管成功94例,2例改为对侧二次穿刺置管成功。两例失败,其中1例为肺癌脑转…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技术操作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应用方法为:患者去规平卧、头偏向对侧,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穿刺针从锁骨中点至中外1/3点,锁骨下1~2cm范围内穿刺,针尖指向胸锁关节内上缘,针干与胸壁呈15°~30°进针,回抽到静脉血后,置入硅管固定.296例中穿刺成功率99%,平均留置导管时间56d,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认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安全,成功率高,在肿瘤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华 《当代护士》2006,(2):71-72
经皮穿刺将导管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用较长的导管经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称为中心静脉置管。因其不仅是一条畅通的静脉通道成为大量快速输液、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及胃肠外营养的最佳选择;更重要的是可直接测量中心静脉压,在危重病人监护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广泛。1临床资料2001年~2004年12月,我科共行中心静脉置管术208例,男性162例,女性46例,年龄17~93岁;创伤性休克患者42例,感染休克15例,大手术循环动力不稳定患者7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58例,其他23例。其中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长21天;发生导管堵塞12例,占手术总数的5.76%;导管脱落20例,占9.6%;穿刺部位感染2例,占手术总数的0.96%;并发全身感染0例;发生气胸1例占总数0.48%;经锁骨下穿刺置管后导管未进入上腔静脉而导管往上行入颈内静脉3例。2穿刺部位在局部浸润麻醉(深昏迷患者无麻醉)下采用单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经贵要静脉、左颈内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右颈内静脉、股静脉进行穿刺置管。其中从贵要静脉穿刺置管4例,右颈内静脉置管183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18例,左颈内静脉置管3例。3护理3.1置管前评估置管前评估患者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研究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结果:28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36%,其中局部渗血、血肿形成4例(1.43%),误穿动脉3例(1.07%),气胸1例(0.36%),血气胸2例(0.71%),局部感染2例(0.71%),心律失常3例(1.07%)。结论:熟练掌握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方法、注重细节技巧、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增强安全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5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320例重度烧伤以锁骨为标志定位穿刺点和穿刺方向,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观察置管效果。结果 196例一次穿刺成功,124例通过逐步增加冠状面角度后穿刺成功,5例穿刺3或4次后成功。均无因穿刺而出现血肿、气胸、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重度烧伤患者应用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96例老年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寻找对老年患者施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部位和护理方法。方法96例老年患者均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右颈静脉或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总置管成功率为94.5%。初次置管位置选择右颈静脉,失败后改穿右锁骨下静脉成功共16例;初次置管选择右锁骨下静脉,失败后改穿右颈静脉置管成功5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共2例,均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结论经右颈内静脉置管较经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更为省时、安全、可行。加强置管前后护理是施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体会(附27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72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产资料。结果:272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194例,血液净化55例,临时经静脉心内膜心脏起搏8例,慢性疾病长期静脉输液15例,271例穿刺成功,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误入锁骨下动脉6例,1例发生气胸.无感染及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可广泛用于临床急救及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13.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由于易误穿锁骨下动脉及引起气胸 ,故很多医生仍然愿意行股静脉、颈内静脉置管术。股静脉置管是安全 ,但因该部位特殊 ,易引起感染及不利于患者活动。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同样有引起气胸的并发症。我院常规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 2 0 0 1- 0 1~ 2 0 0 2 - 0 1心内科、CCU、ICU、消化科、呼吸科、急诊室患者共 82例 ,男 4 6例 ,女 36例 ,心衰 4 7例(冠心病 2 6例 ,AMI10例 ,风心病 5例 ,扩张型心肌病 6例 )、麻醉意外心肺脑复苏 5例 ,肺癌 2例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2种静脉置管方法的利弊。方法将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253例患者随机分成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组和股静脉置管组,观察2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的舒适度、导管使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6.3%和75%;2组患者舒适度分别为89.04%和61.67%;2组患者导管使用时间分别为(28±0.3)d和(34±0.5)d,股静脉置管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容易接受,临床使用方便,易于护理,不影响患者活动,在掌握操作技术、熟悉解剖部位的情况下,对于需要长期保留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入路法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改良入路法用于临床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各种需要行中心静脉置管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A组用改良入路法以右第2肋与锁骨中线相交处作为穿刺点,B组用传统入路法以右锁骨中点下方1cm处作为穿刺点。观察记录总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A组比B组明显增高,并发症A组比B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入路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定位准确容易、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与传统入路法比较,改良入路法更为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监测中心静脉置管到位率,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应用计算机医学影像归档与传输系统对837例中心静脉置管进行监测,分析到位情况。结果:中心静脉置管的总到位率为91.6%;1~20岁患者在各年龄段中到位率最低(P=0.002);在各种穿刺方式中,右颈内静脉置管到位率最高,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到位率最低(P=0.000);异位导管管尖主要分布于右颈内静脉,且其主要来源于右锁骨下静脉置管。结论:导管异位是中心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右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右颈内静脉是其主要形式,年龄≤20岁是危险因素之一,右颈内静脉置管最能保证导管到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方法 对1339例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结果 本组患者仅1例穿刺失败,成功率99.93%,置管引起的并发症10例,术后并发症3例.结论 熟悉局部解剖关系、严格按解剖特点进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熟悉掌握锁骨下静脉置管是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0岁,体重80kg,因重症肌无力入院,拟行胸腺瘤切除术。全麻气管插管后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置管顺利,置入静脉导管12cm,测中心静脉压7mmHg。术中平稳。术后第5天外科病房拟拔除右锁骨下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危重患者行半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54例危重患者行半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对其成功率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一次穿刺成功72.22%,总成功率100%,穿刺点出血3例,导管走向颈内静脉2例,一过性心律失常1例,误人锁骨下动脉1例,无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半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并发症及改进。方法:回顾分析100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静脉穿刺置管术总成功率100%,其中一次成功率为85%,并发症发生率为15%,其中导管脱落8例(8.0%),导管内血栓2例(2.0%),局部出血、血肿2例(2.0%),误穿动脉1例(1.0%),局部红肿感染2例(2.0%)。结论: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成功率高,但需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