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综合病区药品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医院综合病区2017年5月~2018年4月沿用传统药品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前。2018年5月~2019年4月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药品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病区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评估药品管理水平。结果:实施后病区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对病区药品管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综合病区实施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药品管理质量,降低缺陷事件发生风险,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和药品不良事件,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普外科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管理策略。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2018年2月起实施用药安全管理,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实施前,2018年2月~2019年2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普外科医护人员的高危药品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实施前后患者的高危药品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的高危药品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于普外科中开展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管理策略,可以促进药品管理质量的提升,对患者用药安全有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建立药品管理小组对产科高警讯药物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产科药品管理人员63名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起开始实行药品管理小组进行高警讯药物管理,2018年1~6月为实施前,2018年7月~2019年1月为实施后,观察实施前后用药安全、制度遵守、摆放位置及使用规范等用药安全指标,统计实施前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用药安全指标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药品管理小组的建立,有利于产科高警讯药物管理人员用药安全相关知识的提高,且可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药剂科管理中色标及监控管理的应用措施和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9月~2018年7月,医院于2017年9月起实施色标及监控管理,2016年9月~2017年8月为实施前,2017年9月~2018年8月为实施后,研究期间药剂科共有20名医务人员,实施前后各分发药品10 000份,比较实施前后的药品管理结果。结果:实施后的各项药品管理质量评分,都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药品去向明确比、药品报损均比、药品有效使用比,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色标及监控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效果,能够很好提高药品的管理质量,同时可以规避不良管理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KTQ质量认证在病房储备药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为提升病房储备药品管理质量,医院精神科于2018年5月起,实施KTQ质量认证药品规范化管理,2017年10月~2018年4月为实施前,2018年5月~2019年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4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病房储备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与医师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精神科病房药品储备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精神科医师对病房药品储备管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院病房实施KTQ质量认证药品规范化管理,能有效降低储备药品管理缺陷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医师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产前区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效果,总结有效经验。方法:2017年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2018年成立药品管理小组,实施产前区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药品知识培训,同时按照规范严格限制药品的摆放和使用流程,为实施后。观察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产前区药品的使用差错事件,包括药品变质、混放和过期等情况。结果:规范化实施后药品差错事件率显著低于实施前,且药品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可减少产前区药品的差错事件,提高药品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方法:于2017年8月~2018年5月开展主题为"提高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质量"的品管圈活动,分析药品管理中的缺陷,设定目标、拟定对策。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开展品管圈前相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重症医学科的药品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了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方法:于2017年8月~2018年5月开展主题为"提高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质量"的品管圈活动,分析药品管理中的缺陷,设定目标、拟定对策。比较开展实施品管圈前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与开展实施品管圈前相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重症医学科的药品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了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中负性事件管理路径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医院心内科于2019年2月起实施负性事件管理路径,2018年7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2019年2~8月为实施后,实施前有96例患者,实施后有105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负面事件发生率,并比较实施前后心内科人员综合护理质量水平。结果:实施后患者负性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负性事件管理路径,可有效增强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提高综合护理质量,显著降低负性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抢救车药品及物品管理中应用预警机制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1月,医院于2017年1月起对急诊抢救车实施预警机制管理方案,2015~2016年为实施前,2017年1月~2018年11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的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抢救车的药品和物品管理实行预警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物品管理和药品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析急诊科药品管理中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医院在2016年7月~2017年6月医院急诊科药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抽取药品基数90例和参与医院急诊科药品管理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期间护士实施常规药品管理,为实施前;2017年7月~2018年6月抽取药品基数90例为研究对象,参与医院急诊科药品管理的30名护士实施药品管理教育干预,学习关于药品管理的相关知识,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药品未及时补充率、过期与失效率、医药检查合格率,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和药品检查时间。结果:实施后的药品未及时补充率、过期与失效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且实施后护士检查药品所用的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医药检查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医护人员的药品管理教育力度,可显著提高其药品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骨科亚专科组管理模式提高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实际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及骨科手术配合程度。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9月~2019年10月治疗的162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10月起在科室质量管理中实施骨科亚专科组管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为实施后,2017年9月~2018年9月为实施前,实施前有患者82例,实施后有患者80例,比较实施前后科室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理论考核等评分,统计实施前后患者满意率、投诉情况。结果:实施后的专业能力评分、实践能力评分、理论考核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骨科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的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应用亚专科组管理模式后,不仅能提高科室质量管理中的专业能力及理论实践能力,可以改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降低投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麻醉护士对麻精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并总结管理体会。方法:基于随机双盲法则以2017年2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84例手术治疗患者及科室内73名医护人员纳入研究对象,以2018年1月为阈值展开"麻醉护士规范管理",比较管理后(2018年1~8月收治的42例患者)与管理前(2017年2~12月收治42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护理人员麻醉护理质量及医护人员对于麻精类药品使用认知度。结果:管理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麻醉记录完整、麻醉药品消毒、手卫生依从性、知识与技能考核评分、急救药品与设备等麻醉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医师、护士对于麻精类药品使用认知度专业知识评分、认知度评分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通过加强麻醉护士规范化管理,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可显著改善麻醉护理质量,促进医护人员对麻精类药品使用认知度的最大化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标准化中医护理查房用于病区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7年5月起实行标准化中医护理查房,将2016年5月~2017年4月设为实施前,2017年5月~2018年4月设为实施后,观察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操作技能、理论考核等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标准化中医护理查房用于住院患者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医院病区药房药品货位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015年7月~2017年5月期间医院病区药房药品货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比较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改进措施实施前)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改进措施实施后)医院病区药房的处方调剂差错发生情况及完成药房管理单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结果:实施后医院病区药房的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完成药房管理单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显著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药品货位管理是病区药房药品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药品货位管理能有效预防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提高病区药品管理的工作效率,对维护药品安全、用药安全及患者安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数字化麻醉临床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于2017年11月起构建数字化麻醉临床信息系统,随机抽取实施前(2017年5~10月)和实施后(2017年11月~2018年5月)在医院手术治疗的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对麻醉管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麻醉科医护人员的管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数字化麻醉临床信息系统用于手术患者管理,能有效提升麻醉管理质量,保障手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信息化视角下监管药品质量风险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医院从2019年2月起将信息化视角下的药学管理方法纳入医院的药学干预管理中,2018年7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2019年2~9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接受药学管理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药学管理质量评分、药品使用情况评分。结果:实施后超适应症管理、剂量管理、给药方式、联合用药、处方记录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治疗依从性评分、用药满意度评分、自我管理效能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信息化视角下的药学管理,有助于提升药学管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药师派驻麻醉科对提高麻醉科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作用。方法:医院麻醉科从2018年10月开始实施药师派驻麻醉科药品管理模式,由药师进行药品质量监控,2018年4~9月为实施前,2018年10月~2019年3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麻醉科麻醉药品的规范管理指标及麻醉药品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麻醉科的麻醉前准备时间、麻醉处方不合格率显著降低,实施后药品效期管理合格率及药品用量用法合理率显著升高,实施后麻醉药品管理质量评分也显著升高,与实施前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药师派驻麻醉科药品管理模式,能够提高麻醉科的工作效率及用药的安全性,降低潜在风险,为麻醉科药品管理提供了有益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文章主要对法约尔跳板原则在急救药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时间选择为2016年5月~2017年8月,此阶段实施常规急救药品管理,将此作为实施前,时间选择为2018年5月~2019年8月,此阶段实施法约尔跳板原则,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急救药品的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急救药品的管理质量更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急救药品安全管理采用法约尔跳板原则管理办法可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可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责任制"管理模式在肾内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从2018年7月开始采用"责任制"管理模式进行肾内科药品管理,比较管理模式实施前(2018年1~6月)和管理模式实施后(2018年7~12月)肾内科药品质量管理评分、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药品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肾内科药品质量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药品管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责任制"管理模式在肾内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升肾内科药品管理安全程度,有效预防了药品管理缺陷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