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短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术前、术后3天及术后6个月进行对比,并比较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评价PKP手术的短期及中期疗效。结果:10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3天和术后6个月分别与术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骨折椎体Cobb角、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椎体中部平均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等,术后3天和术后6个月分别与术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可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并可有效地恢复伤椎的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改善活动能力,治疗OVCF短中期疗效满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KP治疗老年OVCF的疗效及对预防骨水泥渗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OVCF患者60例,因治疗方案不同分为PKP组和PVP组各30例。PKP组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VP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脊柱功能、疼痛评分(VAS评分)、各角度变化情况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术前,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6个月,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6个月PKP组显著优于PVP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1天、和术后24周的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椎体后凸角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椎体后凸角情况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PKP组显著优于PVP组(P<0.05);从方面来看、PKP组骨水泥渗透率为3.33%,显著优于PVP组的20.00%(P<0.05)。结论PKP治疗老年OVCF疗效确切,且对于患者远期脊柱功能的恢复和预防骨水泥渗漏事件发生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G型臂X线机在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3月—2017年9月采用PKP治疗OVCF患者154例(182椎体),根据术中引导、监测方法的不同分为G臂组75例(90椎体)和C臂组79例(92椎体),G臂组采用G型臂X线机辅助PKP治疗OVCF,C臂组采用C型臂X线机辅助PKP治疗OVCF。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漏发生情况,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 ODI)评分。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G臂组手术时间短于C臂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C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骨水泥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型臂X线机辅助PKP治疗OVCF安全可行,与常规C型臂X线机辅助治疗相比,还可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穿刺入路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4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该院收治的127例胸、腰椎OVCF患者,按穿刺方法分成两组。A组(86例)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穿刺路径,术前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上分析OVCF椎体及其附近组织结构,同时设计穿刺路径;B组(41例)直接采用双侧经皮椎弓根穿刺路径,术中穿刺成功后进行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X射线透视次数、骨水泥分布与渗漏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变化等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更短,平均X射线曝光次数更少,骨水泥渗漏率更低,平均手术出血量更少,骨水泥过中线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骨水泥填充量及术前和术后24h平均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PKP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穿刺入路治疗OVCF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 us Kyp hoplasty,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虞城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12月治疗的5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PVP治疗,观察组采取PKP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压缩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压缩率测定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VP相比,PKP更利于恢复OVCF患者椎体高度,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可作为临床上治疗OVCF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PKP)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及椎体肿瘤的效果及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患者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行PKP术,术前进行心理疏导,术中严格无茵操作,术后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并给予康复训练.结果:患者均于术后4~48 h疼痛明显缓解并下床活动,疼痛指数和运动能力均提高(P<0.01).结论:PKP术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及椎体肿瘤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2008年2月~2013年2月因OVCF行PVP和PKP手术的患者,比较两种手术治疗前后1天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椎体后凸角、椎体高度和骨水泥渗漏情况。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结果共纳入55例患者,其中PVP组25例,PKP组30例。随访时间5~20个月,平均15.5个月。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但组间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椎体后凸角变化和椎体高度变化也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PKP组恢复椎体高度的效果更好(P<0.05);PVP组发生6例骨水泥渗漏,而PKP组仅发生4例,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3)。PVP组再发椎体骨折5例(16%),PKP组7例(23.3%)。结论采用PVP及PKP治疗OVCF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稳定性。PKP恢复椎体高度的效果更好,且有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单侧及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经PKP治疗的OVCF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采用单侧PKP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30),采用双侧PKP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38),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且术后无神经根和脊髓损伤并发症出现,观察组手术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Cobb角、椎体前缘及中部的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PKP均能明显缓解OVCF患者疼痛症状,具有相同的手术效果,但单侧PKP具有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时间短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药健骨和胃饮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探讨中药健骨和胃饮预防PKP术后手术椎体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OVCF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PKP术.术后第1天起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尔奇D,1次/d,1片/次,服用6个月.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健骨和胃饮,50ml/次,2次/次.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时测定两组患者骨密度T值、血清骨钙素(OC)、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等指标,并接受椎体X线检查,必要时行CT、MRI检查,观察手术椎体是否出现塌陷等并发症.结果 随访周期内共8例患者退出研究,92例患者中12例发生手术椎体塌陷,手术椎体塌陷的总发生率为13.04%,其中对照组为19.57%,中药组为6.52%,两组手术椎体塌陷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骨密度T值、S-CTX值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OC值低于术前(P<0.05).中药组术后6个月时骨密度T值高于术前(P<0.05),中药组术后6个月时OC、S-CTX值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 健骨和胃中药通过作用于机体相关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抑制增强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水平,纠正机体骨重建、骨吸收失衡,提高患者骨密度及骨矿含量,从而降低OVCFs 患者PKP术后手术椎体进行性塌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PKP术治疗的4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经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6周的定期随访,通过术前术后患者腰背疼痛程度对比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定期随访,对术前、术后1d、术后1周随访时V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术后6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中药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单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X线和CT检查。结果 CT检查病变椎体、有治疗意义椎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变椎体术后X线显示椎体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手术前;Cobb角及椎体局部后凸角度均明显低于手术前。术前CT检查可提高症状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准确率,为手术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X线检查可为其提供术后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单侧与双侧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省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收治且获得术后随访的OVCF患者100例,依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单侧组(采用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手术治疗)50例和双侧组(采用经横突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手术治疗)各50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C形臂机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比较术前及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患者椎体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比较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单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C形臂机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均低于双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四个时间点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PKP的胸腰椎OVCF患者97例,术后随访1个月,根据是否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分为疼痛组(n=15)和无痛组(n=8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末次随访时97例患者VAS>4分有15例(15.46%),VAS≤4分有82例(84.54%)。术后12 h、1周和1个月两组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且术后1周、1个月疼痛组VAS评分显著高于无痛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筋膜损伤、手术入路方式、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和术前骨密度等均为影响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筋膜损伤、有骨水泥渗漏和术前骨密度<-3.10均为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3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2.2个月)。术后胸背部疼痛消失27例,疼痛明显减轻5例,骨水泥渗漏2例,其中1例并发一过性神经根刺激症状。术后X线片及CT检查未见椎管内占位,后凸畸形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随访观察无疼痛复发,X线片未见明显椎体高度丢失。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创伤小、安全、临床疗效良好,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高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0年行PVP治疗的44例(53个椎体)与PKP治疗的40例(48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情况,对比观察行PVP治疗与PKP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疗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骨水泥渗漏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PVP组与PKP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术前及术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VP组治疗费用较PKP组低,PVP组骨水泥渗漏率较PKP组高,而两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VP更适宜作为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并比较其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5例共43个椎体.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能力、伤椎前中部高度丢失百分比及后凸畸形Cobb′s角等指标来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术后VAS评分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1).侧弯畸形及椎体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有2个椎体(4.8%)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症状;有2例发生周围椎体骨折.结论:PKP能有效缓解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恢复伤椎高度和纠正侧弯畸形.PKP是治疗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CT定位下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1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择期行CT定位下PKP,术后随访6~8个月,观察患者术前、末次随访疼痛程度(VAS)评分、功能障碍(ODI)评分、椎体高度、椎体后凸角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末次随访VAS评分(2.12±0.33)分、ODI指数(56.32±3.51)%低于术前(7.95±0.85)分、(16.32±2.62)%,椎体高度(22.16±5.85)mm高于术前(16.41±4.17)mm,椎体后凸角度(18.75±9.29)°小于术前(28.55±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骨水泥外漏5例,不良反应率为4.20%,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T定位下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效果确切,可恢复椎体高度,矫正椎体畸形,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椎体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治疗的53例病患资料,分为PKP(32例)及PVP(21例)两种治疗组。比较两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渗漏情况、椎体压缩率、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5~26个月,平均18.2个月。PKP组较PVP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骨水泥注射量显著提高。PKP组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无统计学差异,但较术前明显改善。PVP组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无明显变化。术后PKP组压缩率及Cobb角的改善效果优于PVP组。PKP组发生2例骨水泥渗漏,PVP组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两组发生渗漏的患者均无神经症状。PKP与PVP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时的VAS、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PKP及PVP均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手段,两者均能改善临床症状,而PKP在恢复椎体高度、后凸畸形及减少骨水泥外渗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伴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2月PVP/PKP两种方式治疗伴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老年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65例(76个椎体),根据所采用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PVP组患者32例,共36椎,男10例,女22例,年龄61~80岁,平均(73.4±3.2)岁;PKP组患者33例,共40椎,男11例,女22例,年龄59~83岁,平均(74.6±2.7)岁。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致伤原因、穿刺方法、骨折椎体、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于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测量手术区域后凸Cobb角、NRS评分、ODI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并对以上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30个月,平均24.5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致伤原因、穿刺方法、骨折椎体、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PKP组显著小于PVP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NRS评分由术前的(7.29±0.81)分降至术后1周为(3.59±0.51)分,末次随访为(2.57±0.42)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前平均为(56.03±3.68)%,术后改善至(37.11±6.80)%,术后1年为(36.73±6.75)%。PKP组NRS评分术前的(7.29±0.75)分降至术后1周为(2.47±0.61)分,术后1年为(2.05±0.46)分,ODI功能评分术前平均为(56.11±3.65)%,术后1周改善至(32.65±10.11)%,末次随访为(28.77±9.25)%;两组组间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组内NRS、O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PVP/PKP两种方式治疗伴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老年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在缓解疼痛、椎体后凸纠正上PKP优于PVP,且PKP相对于PVP,更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