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复杂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及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人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儿童CAP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中国儿童威胁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首位,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最常见的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  相似文献   

2.
2004年度广州市花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2004年度花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79%;婴儿死亡人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73%;儿童死亡原因依次为先天异常、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溺水.提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氧驱动雾化吸入肝素钙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万婴幼儿死于肺炎,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中绝大多数患儿是死于各种肺炎并发症[1].  相似文献   

4.
董素华 《安徽医药》2013,34(8):1233-1236
目的分析蚌埠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和死亡原因,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33‰,新生儿死亡率7.17‰,婴儿死亡率9.04‰,其中,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79.34%,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69.47%,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7.56%。2003年分别与2004年、2005年、2009年、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儿童死因排在前3位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专业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断和急救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张悦秋  吴晓庆 《淮海医药》2003,21(5):394-395
目的 及时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变化 ,为不断调整妇幼保健服务方向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三级 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定期质量控制。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分布在婴儿期 ,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意外窒息、肺炎为主要死亡原因 ;1~ 4岁的死亡原因以溺水、交通意外、意外中毒为主要因素 ,达 73.5 8%。结论 做好妇幼保健服务 ,改善生存环境 ,增强防范措施 ,是降低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董青伟  毕晶  张丽 《河北医药》2012,34(15):2366-2367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之一,也是重症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呼吸道主要病原菌,对儿童健康造成一定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年全球每年约有160万例儿童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其中70~100万例为5岁以下儿童,2岁以下的病死率尤其高,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  相似文献   

7.
李莉 《河北医药》2014,(8):1216-1217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的死亡原因。在我国无论发病率或死亡率均高于发达国家。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65.2%;5岁以下肺炎每年死亡人数约30万,严重的危害了我国儿童的健康。支气管肺炎按病理形态的改变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间质性支气管肺炎。无论哪种肺炎均可引起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因此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还要,通畅气道,改善通气、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8.
1 氧疗系统工程1.1 背景1.1.1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现状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4年世界儿童状况》介绍,1992年世界810万5岁以下儿童因主要疾病死亡中,有310万儿童死于肺炎,是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与众多发展中国家一样,ARI是我国儿童的常见病,每年约有3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居我国儿  相似文献   

9.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下简称UNICEF)《1994年世界儿童状况》介绍,1992年世界810万5岁以下儿童因主要疾病死亡中,有310万儿童死于肺炎,是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2010年广州市白云区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白云区婴儿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未呈现明显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主要是先天性心脏病、伤害、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采取干预措施预防伤害的发生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死亡率的动态变化趋势,为本地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县2006~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某县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7.85‰,前5位死因顺位为意外、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年龄构成显示新生儿死亡占20.57‰,婴儿死亡占31.89‰,1~4岁儿童死亡占47.55‰。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重点是对儿童意外发生的防范,进一步落实儿童安全教育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我们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杨国珍  杨泽红 《贵州医药》1993,17(3):182-184
本文研究贵州省婴儿出生和5岁以下儿童人数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和死亡原因、死亡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等情况,为今后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本次调查是在全省86个县市范围内,随机抽选部分地区作为监测点,监测地区家庭户中全部0~4岁儿童作为监测对象。监测总人群达604481人。调查结果:10个县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1017例,死亡率为98.44‰,婴儿死亡673例。死亡率为65.14‰,其中新生儿死亡376例,死亡率为36.39‰,死亡原因:肺炎、腹泻、出生窒息。出生率为17.1‰,7个农村县出生率为22.3‰,获取了有本省代表性的准确可靠的儿童死亡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临翔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项目干预效果,为制定有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态学趋势研究方法,对临翔区2001~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年报资料进行趋势比较。结果 11年来临翔区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11年已降至10.6‰,婴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而1~4岁儿童的主要死因为意外死亡与肺炎;死前就医率为61.3%,在就医途中死亡的比例仅为7.0%。开展"降消"项目与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以及实施新农合政策虽然对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均产生巨大影响,但围产期保健仍然是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应做好孕期、围产期保健工作、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提高产儿科服务质量;其中预防出生窒息、肺炎、早产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布拖县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县2004-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为84.8‰,呈逐渐下降趋势;死因前5位为肺炎、腹泻、原因不明、新生儿窒息、营养不良。结论应当根据该县5岁以下儿童死因特点,加强围生期保健、婴幼保健工作,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布拖县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县2004-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为84.8‰,呈逐渐下降趋势;死因前5位为肺炎、腹泻、原因不明、新生儿窒息、营养不良.结论 应当根据该县5岁以下儿童死因特点,加强围生期保健、婴幼保健工作,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的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1~2005年廉江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01~2005年全市平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5.41‰,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为61.23%,死因顺位为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结论廉江市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主要以新生儿为主,提示我们应重点加强肺炎的防治,尤其新生儿肺炎的防治,减少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妇幼保健质量和产儿科人员技术水平等措施,以便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和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对1999—2006年8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年累计新生儿、婴儿、5岁以儿童死亡率分别为7.45‰、9.82‰.13.30‰,5岁以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出生窒息、肺炎、先天异常、意外死亡等,N时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9.87‰,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5.86‰,证明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结论预防早产,提高产科质量,控制出生缺陷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并提出干预对策,以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本市2008年7月~2012年7月5岁以下死亡儿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市活产数92416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378例。占4.09%0,其中新生儿死亡212例,占56.08%(212/378);婴儿(不包括新生儿)死亡84例,占22.22%(84/378);1~4岁儿童死亡82例,占21.69%(82/378)。不同年间不同年龄儿童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9,P=0.003)。早产、先天异常、出生窒息、肺炎、溺水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降低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环节,应加强孕期保健与产前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病原分布状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09例CAP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各种病原的检测结果及不同病原CAP的临床特点。结果 509例CAP患儿中,299例病原学检测阳性,阳性率58.74%。其中,肺炎支原体128例(25.15%)、乙型流感病毒90例(17.68%)、副流感病毒49例(9.63%)、呼吸道合包病毒18例(3.54%)、腺病毒18例(3.54%)、甲型流感病毒2例(0.39%)。352例患儿细菌学检查中,43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其中流感嗜血杆菌22例(6.25%),肺炎链球菌17例(4.83%),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0.57%),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0.28%),大肠埃希菌1例(0.28%);2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50例(9.82%)。肺炎支原体、病毒在≤3岁和>3岁组的检出率有差异(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患病年龄、发热、喘息症状、中性粒比值、C反应蛋白(CRP)上与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有差异(P<0.05)。>5岁与≤5岁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喘息比例、入院体温、白细胞数、中性粒比及CRP值有差异(P<0.05)。结论 该地区儿童CAP 常见的病原有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流感嗜血杆菌等。病毒是3 岁以下儿童CAP 的主要病原,以乙型流感病毒常见;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患儿,5岁以上患儿炎症反应更重。不同病原CAP临床特点不同,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患病年龄、发热症状比例、中性粒比值、CRP值高于乙型流感毒性肺炎患儿;喘息症状比例较后者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院2006-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特点与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08年本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6年为7.78‰,2007年为9.47‰,2008年为3.78‰。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年龄分布,以新生儿死亡最高,占总死亡人数的74.19%,其次是婴儿占14.51%,1~5岁儿童占11.29%。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前五位为早产低体质量儿占32.26%,出生窒息占17.74%,肺炎占16.12%,先天异常占9.68%,意外窒息占5.15%。结论本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加强围生期保健管理,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