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疏血通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于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疏血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5.76%(χ2=4.243,P=0.039);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心理健康、认知职能、社会职能、情绪职能、角色职能及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疏血通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症处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和丹红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为为94.0%和78.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法,给予对照组(n=36)急性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治疗,给予实验组(n=36)脑梗死患者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4d后,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滴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拉西坦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表(NIHSS)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进行评分,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5%和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2, 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NIHSS和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和C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73, t=4.240,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2次/d,丹红注射液30ml,1次/d,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2次/d。两组均为15d一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血流变学参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临床疗效、NIHSS及血流变学参数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实验组53例给予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静脉滴注,比较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以及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均能够降低治疗后NIHSS评分和提高Barthel评分,但实验组降低NIHSS评分、提高Barthel评分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21%略高于对照组9.62%,χ2=0.3346, 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确切,能够通过增加脑耗氧量和脑代谢、促进大脑皮层神经突触的再生和神经功能重建等机制改善预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对作用机制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血小板,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CRP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丹红注射液联合克林澳配合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联合克林澳治疗组(观察Ⅰ组,n=34)和丹红注射液联合克林澳配合针刺治疗组(观察Ⅱ组,n=34),并于同期抽取以往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n=32),分析三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Ⅱ组分别低于观察Ⅰ组、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P<0.05)。观察Ⅱ组的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观察Ⅰ组、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克林澳配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74例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切血浆黏度、低切血黏度、血浆还原比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降低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单纯给予丹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加曲班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降低神经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河北以岭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78例,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8%,高于对照组的84.27%(χ2=4.773,P=0.029);治疗1个月后,2组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皮疹、腹胀腹痛、眼部不适、便秘)总发生率为11.23%,低于对照组的24.72%(χ2=5.486,P=0.019)。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效果较好,可调节患者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注射用血栓通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依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浆比黏度与全血黏度及不良反应(血压偏低、肾功能损害及肝功能损害)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1.79%(χ2=9.849,P=0.002);治疗2个疗程后,2组血浆比黏度与全血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χ2=5.186,P=0.023)。结论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浆比黏度和全血黏度,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银杏达莫、阿司匹林联合疗法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n=49)给予银杏达莫、阿司匹林联合疗法,对照组(n=49)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7.55%),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18.37%),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银杏达莫、阿司匹林联合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神经功能,减少缺损程度,从而促进患者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8例,遵循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实践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践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炎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践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χ2=6.444,P=0.011)。治疗后,2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治疗前,且实践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实践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实践组低于对照组(P<0.01)。实践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4%vs. 6.90%,χ2=0.650,P=0.420)。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可显著调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丹红注射液、胞二磷胆碱、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2周后进行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不良反应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7±1.8)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能程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李永芝 《中国医药指南》2012,(24):240-240,251
目的比较丹红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将20mL丹红注射液加入250mL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将20mL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250mL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两组用法均为1次/d,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χ2=4.28,P<0.05),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均数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t=5.26,对照组t=3.52,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7例。在常规支持疗法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使用肌氨肽苷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单用丹红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全血与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为(3.84±0.23)m Pa·s,血浆黏度为(1.78±0.17)m P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9±0.27)m Pa·s和(1.92±0.20)m Pa·s(u=3.070,P=0.003;u=3.872,P<0.01)。两组患者ADL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为(75.4±9.4)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16.3±4.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8±8.2)分和(18.5±5.0)分(u=2.666,P=0.009;u=2.348,P=0.021)。两组临床疗效总体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2,P=0.04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8%,高于对照组的82.46%(χ2=0.856,P=0.355)。结论 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能发挥协同作用,较单用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蚓激酶胶囊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40例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蚓激酶胶囊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2组综合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3.1639,P<0.01)。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0951,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t=5.6362,P<0.01)。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广州市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3 d、1周、2周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69.23%(χ2=6.584,P=0.010);治疗3 d、1周、2周后,2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2周后,2组患者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4%vs. 15.38%,χ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