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中医院普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医院普外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7月起实施护理安全管理,2019年1~6月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59例。实施前予普外科常规护理管理,实施后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投诉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风险防控知识和应急预案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各维度护理质量评分和整体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投诉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风险防控知识、应急预案操作考核成绩、各维度护理质量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中医院普外科病区管理中,能显著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投诉和护患纠纷,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知识水平和风险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风险预警与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为提升护理风险管理质量,医院急诊科从2018年7月起构建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体系,2017年10月~2018年6月为实施前,2018年7月~2019年3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4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实施前后科室风险管控质量。结果: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体系实施后,急诊科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科医护人员对科室护理风险预警预控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体系应用于急诊科中,能显著提升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质量,降低风险和差错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安全预警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收治153例住院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6月的7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的7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采用安全预警护理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中采用安全预警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中负性事件管理路径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医院心内科于2019年2月起实施负性事件管理路径,2018年7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2019年2~8月为实施后,实施前有96例患者,实施后有105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负面事件发生率,并比较实施前后心内科人员综合护理质量水平。结果:实施后患者负性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负性事件管理路径,可有效增强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提高综合护理质量,显著降低负性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中医院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肾内科自2019年1月起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模式,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月~2020年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舒适度、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中医院肾内科护理管理中有效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价值良好,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于2017年1月起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所有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预警评分以确定风险程度,根据预警评分危险程度展开护理。观察应用后2017年1~6月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同时选择未实施早期预警评分前的2016年7~12月的相关数据作为对照,比较实施前后的数据差异。结果:实施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后,新生儿科的整体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有效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管床护士与护工信息化捆绑管理模式在老年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从2018年7~12月期间收治的161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老年病房管理中实施管床护士与护工信息化捆绑管理模式,为实施后;选取2018年1~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5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期间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老年病房管理过程中的病房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病房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老年病房管理中实施管床护士与护工信息化捆绑管理模式有利于为住院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和安全的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5W2H分析法在提高中医消化内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消化内科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5W2H分析法开展护理管理。2019年中医消化内科的患者及护理人员设为实施前研究对象。2020年中医消化内科的患者及护理人员设为实施后研究对象。比较5W2H分析法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评分及患者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其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5W2H分析法开展中医消化内科护理管理有利于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预防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风险防控前移在康复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医院康复科的296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防控前移的护理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两组患者对护理安全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安全管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防控前移在康复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三维质量评价体系在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9年1月起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添加三维质量评价体系,2018年7~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的管理中添加三维质量评价体系,可以从三个维度全面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同时该评价体系对于制度的落实具有督促作用,使得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得到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上升,医护人员的自我效能也得到上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治未病"思想的消化内科管理模式。方法:医院消化内科自2019年6月起采用中医"治未病"管理理念,2019年1~5月为实施前,2019年6~10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健康管理质量评分、医疗纠纷、风险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健康状况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健康指导、风险干预、疾病预防、生活方式管理、运动及心理干预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疗纠纷、风险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治未病"思想的消化内科管理模式,能提升疾病健康管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同时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某院麻醉复苏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管理策略。方法:医院麻醉复苏室自2021年7月起在总结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实施防范护理管理,2021年1—6月为实施前,2021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整体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及各分项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实施后(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麻醉复苏室的护理安全仍存在一定程度隐患,通过改进管理手段,提高防范措施,可进一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科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分组单项质控在妇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8年3月起实施分组单项质控,根据医院妇科实际情况,在妇科病区设立5个护理单项质控小组,制定实施各小组工作细则与质控标准。2018年3月~2019年2月为实施后,2017年3月~2018年2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及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分组单项质控模式,有助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胸外科自2018年8月起建立并实施新型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2017年11月~2018年7月为实施前,2018年8月~2019年3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胸外科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胸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手术期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新型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应用于胸外科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手术患者监管水平,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专科化分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5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管理模式,为实施前;随机选取2019年6~10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接受专科化分组管理模式,为实施后。评价实施前后业务管理质量评分和风险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岗位管理、环境/物品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药品管理、检查制度执行、术后标本管理、院感控制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风险因素评估、风险事件筛查、应急管理机制、多学科协助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专科化分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手术室管理水平,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创建精神科全方位套餐式服务病房的作用。方法: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医院精神科于2019年4月起,创建应用全方位套餐式服务,2018年9月~2019年3月为实施前,2019年4~10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精神科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精神科患者护理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精神科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师对患者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方位套餐式服务应用于精神科病房管理中,能显著提升患者管理质量,降低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知心"护理服务文化在心血管内科的构建与实施效果。方法: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8年11月起,构建并实施"知心"护理服务文化管理,2018年2~10月为实施前,2018年11月~2019年8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管理过程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知心"护理服务文化应用于心血管内科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服务质量提升,减少护理缺陷事件和投诉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SWOT分析法在医院监护室护理安全文化构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2月起在重症监护室开展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以SWOT分析法为基础全面进行管理制度的调整,建立SWOT分析模型,逐项分析ICU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要素,并针对性的进行管理方案调整,2018年8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2019年2~7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实施前后护士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ICU护士、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管理制度的优化,全面构建医院监护室护理安全文化环境,能够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护士、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2019年在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共计180例,随机均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药品器械、病区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安全管理措施对妇科护理质量与管理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医院妇科自2019年2月起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2018年6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2019年2~9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加强妇科护理安全管理后,妇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