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厂矿医学》2004,17(5):366-366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地尔硫卓(合贝爽)、毛花甙C(西地兰)控制心房颤动并快速心室率的即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静脉注射合贝爽或西地兰.结果合贝爽、西地兰2组控制心房颤动心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6.3%;心室率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32%、26%;平均起效时间为(5.9±3.2)min、(24±16.4)min,合贝爽组有2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可自行恢复.结论静脉注射地尔硫卓10mg后继以5~10mg/h维持静脉滴注,对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控制安全、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2.
3.
胺碘酮静脉注射控制快速型房颤心室率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环庆  蓝代颜 《广西医学》2002,24(8):1184-1185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注射控制快速型房颤心室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42例快速型房颤患,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继以1mg/min静滴,观察心室率变化。结果:42例患中38例心室率得以有效或转为窦性心律,有效率90.48%。其中一过性头昏头晕8例、头痛例,恶性5例(呕吐2例),一过性血压下降5例,静脉炎4例,Q-T间期不大于0.5秒。结论: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型房颤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国产艾司洛尔控制快速心房颤动心室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快速心房颤动患者 86例 ,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 ( 组 ) 43例、毛花苷丙 (西地兰 )组 ( 组 ) 43例。 组应用国产艾司洛尔采用分级递增静脉注射法 , 组用毛花苷丙 0 .0 0 8mg/kg稀释后 5 min静注 ,1 h无效者重复 1次。观察两组病人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呼吸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 :1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88.4%和 74.4% ( P>0 .0 5 ) ;2心率平均下降为 组 ( 4 3± 1 6)次 /min, 组 ( 2 1± 1 4)次 /min均 P<0 .0 5 ,两组间比较 P>0 .0 5 ;3血压平均下降为 组 ( 8.8± 1 .3) /( 4 .2± 1 .2 ) mm Hg( P<0 .0 5 ) , 组 ( 1 .1± 0 .3) /( 0 .9± 0 .4) mm Hg( P>0 .0 5 ) ,两组间比较 P<0 .0 5 ;4起效时间与最大效应时间 , 组明显快于 组 ;5 组低血压、胸闷各 1例(占 4.6% ) , 组心悸 1例。结论 :国产艾司洛尔临床应用安全、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艾司洛尔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室率房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室率房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血清学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B型脑钠肽(BNP)]水平、心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S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ng-Ⅱ、NE、BNP水平和心室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2/50),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室率房颤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清学指标水平、心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6.
王凯 《中外医疗》2013,(31):108-108,110
目的探讨分析西地兰治疗外加用硫酸镁治疗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的效果。方法该研究以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份接诊的200例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20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方法上采用西地兰加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滴注,实验组患者则采用西地兰加葡萄糖溶液合并硫酸镁加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滴注。观察两组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和分析西地兰治疗外加硫酸镁治疗对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 h相应的治疗后,实验组的心室率降到了100次/min以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转化成窦律者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该次的临床研究表明,西地兰治疗外加用硫酸镁治疗对治疗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7.
慢性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是急诊内科常常面临的难题,笔者尝试用美托洛尔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快速有效地控制房颤的心室率是急诊首需解决的问题。控制快速心室率临床医生习惯使用毛花甙C(西地兰),但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毛花甙C主要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加房室结的隐匿性传导,使心率减慢,但在迷走神经张力低下的情况,运动,甲状腺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兴奋或新近发生的房颤时不能满意控制心室率,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或少数对毛花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院80例房颤,快速心室率的病人随机分组,分别给予美托洛尔 洋地黄和单独使用洋地黄,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80例患者均为2000年1月至2005年5月住院病人,经临床听诊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房颤,且平静时心室率>100次/分,心功能Ⅰ~Ⅱ级(Ⅲ~Ⅳ不选)无β-受体阻滞剂禁忌症,所有病人2周内未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随机分成两组。A组:美托洛尔 洋地黄40例,女28例,男12例,年龄40~73岁,B组:单独洋地黄40例,女23例,男17例,年龄48~75岁,其原发病:冠心病44例,风心病29例,甲亢心脏病5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1·2方法A组:西地兰0…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为临床常见心律失常,快速型房颤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心衰),故要积极控制其心室率,我们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了口服阿替洛尔、维拉帕米对心功能分别为Ⅰ、Ⅱ、Ⅲ级患者快速心房颤动心室率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eart rate and 1-year clinical outcomes in heart failure (H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F), and whether this association depends 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are unclear.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harge heart rate and 1-year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discharge among hospitalized HF patients with AF, and further explored this association that differ by LVEF level.Methods: In this analysis, we enrolled 1760 hospitalize...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策略是临床实践中的热点.本文着重论述选择这一治疗策略的依据、心室率控制的目标心率、心室率控制的最新药物以及应合并抗凝治疗这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张强 《当代医学》2021,27(1):58-60
目的 探析艾司洛尔联合尼可地尔治疗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心内科接受诊治的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和艾司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等.结果 观察组...  相似文献   

14.
选择心力衰竭伴快室率房颤患者 ,经充分抗心力衰竭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心率和改善心功能者 34例 ,加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结果大多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明显改善 ,心室率下降。认为只要注意监测 ,剂量恰当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室率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纪焕文 《中外医疗》2012,31(18):16+18-16,18
目的观察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38例房颤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按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静脉注射伊布利特治疗,观察组给予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后90min内的房颤的转复率及24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90min内,观察组和对照组转复率分别为57.89%(11/19)和31.58%(6/19),平均转复时间分别为(11.65+5.23)min和(26.21±13.89)min,两组转复率和转复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24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1/1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2%(5/19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起效迅速、疗效昂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心率变异性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心率变异性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4例(心房颤动组)和健康体检者71例(对照组)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时域分析指标连续24 h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 SDNN)、24 h内每5 min一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 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RR间期序列中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占所有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以及频域分析指标高频成分( HF)、低频成分( LF)、高频与低频成分比值( HF/LF)。结果心房颤动组24 h 心率及总心搏数、SDANN、rMSSD、pNN50、HF、L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合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因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房颤)住院的老年患者的伴随疾病及心律和心室率控制的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余年住院患者的240例资料,分析其房颤病程和伴随的疾病,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的情况,心率和心律的变化。结果:合并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病变和脑卒中者分别为57.1%、31.7%和20.4%。对房颤病程不清楚者在阵发性房颤中占13.9%、在持续性房颤中占20.1%。在阵发性房颤中单独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B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治疗者分别占37.6%、25.7%和21.8%,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4.9%,有7.9%的患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中单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者分别占57.6%、23.7%和7.2%,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0.8%,有20.1%的患者无需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有10.9%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和14.4%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均行VVI起搏,主要原因分别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常伴随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疾病和脑卒中,部分患者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房颤,大部分阵发性房颤单用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可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有57.6%用地高辛、20.1%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就可维持心室率。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起搏指征和方式均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各45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并比较3组受试者TO及TS均值,以及TO及TS异常的发生率。结果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与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健康对照组比较,TO增加,TS减低,TO及TS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HRT异常亚组的复合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HRT正常亚组(P<0.05)。结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HRT可作为评价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和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建军  冯越  吴伟峰  牟彩云  余蔚  刘铁 《浙江医学》2010,32(11):1601-1603
目的探讨快室率房颤(平均心室率≥80次/min)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的成像质量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快室率房颤患者进行双源螺旋CTCA检查,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冠状动脉分段标准对冠状动脉进行分段。以4级图像质量(优、好、中、差)评价标准对冠状动脉各节段进行评价。其中17例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管腔狭窄≥50%节段与双源螺旋CTCA对照,评价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并对比其诊断的一致性。结果所有快室率房颤患者均采用绝对值时间间隔重建,其中影像诊断医师A、B分别有14、13个节段图像质量无法评估。影像诊断医师A对≥50%狭窄节段评价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98%、90%、96%,影像诊断医师B的评价分别为75%、98%、87%、95%。双源螺旋CTCA与CAG对诊断≥50%狭窄病变并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及两位诊断医师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双源螺旋CTCA在快室率房颤冠状动脉造影中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可作为房颤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前的首选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联合美托洛尔对缓室率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缓室率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取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联合术后口服美托洛尔治疗,根据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分为RVOT组(n=57)与RVA组(n=39)。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时两组左心结构、左心功能、心电图参数、生活活动能力、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问卷变化,并比较术中即刻及术后1年时两组起搏程控参数的差异。 结果 术后1年时,两组LVEDd、LVESd、LVEF、Tei指数、QRS波时限、P波离散度水平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RVOT组LVEDd、LVESd、Tei指数、QRS波时限、P波离散度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RVA组,LVEF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RVA组(均P<0.05)。术后1年时,两组6MWD水平较术前显著提升,且RVOT组明显高于RVA组(均P<0.05);两组MLHFQ较术前有显著下降,且RVOT组明显低于RVA组(均P<0.05)。术中即刻,RVOT组起搏阈值明显高于RVA组,而电极阻抗则明显低于RVA组(P<0.05)。术后1年时,两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水平均较术中即刻有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OT起搏相较于RVA起搏,能为缓室率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协调心室收缩节律,联合美托洛尔可有效避免左室重构,且该疗法安全性良好,对患者预后康复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