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向红 《当代医学》2009,15(14):77-79
2008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的问世,在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些许惶惑。它在2001版的基础上将原来淋巴瘤的30余种类型扩展到60余种,如果加上各种亚型,更是达到了90余种。无论临床医师还是病理医师,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淋巴瘤家族都难免无所适从。回顾淋巴瘤分类发展的历史,可以说与其他肿瘤分类相比,是变化最快和更新最多的分类。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淋巴瘤分类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基础研究的最新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189例恶性淋巴瘤病理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瘤病理类型和部位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本院病理科1993~2001年间诊断的淋巴瘤病例189例,应用WHO新分类进行分类。结果189例患者中,霍奇金淋巴瘤11例(5.8%),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78例(94.2%)。免疫表型显示,B细胞淋巴瘤160例(89.9%),T细胞淋巴瘤18例(10.1%)。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主要病理类型117例(65.7%),但其组织细胞学呈明显异质性。胃部约有1/3的病例为MALT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粘膜相关淋巴瘤),未见T细胞淋巴瘤;而肠道可见到25.0%的病例为T细胞淋巴瘤;鼻腔鼻窦则以T细胞淋巴瘤为多数。结论本地区霍奇金淋巴瘤少见;结外NHL多于淋巴结,且B细胞淋巴瘤占绝大多数;DLBCL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它类型有明显的部位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恶性淋巴瘤是一大组复杂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总称,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出版了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WHO(2008版)淋巴瘤分类对原有类型作出了必要修正,并增加了近年来被认识和明确的新类型,霍奇金淋巴瘤(HL)的分型没有变动,编码员只有熟练掌握淋巴瘤的主要分型,找相关资料或向病理科医师请教,才能提高对淋巴瘤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关于淋巴瘤的治疗WHO新分类建议对每一种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关于淋巴瘤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皮肤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类型,加深对皮肤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对1984-2000年间诊断的皮肤淋巴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形态和免疫组化表达情况,按WHO新的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分类。结杲:共诊断皮肤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4例,占结外淋巴瘤的6%。组织学类型中,蕈样肉芽肿3例,滤泡性淋巴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1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结论:皮肤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复杂多样,需与皮肤良性淋巴组织增生与非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鉴别。临床、组织学、免疫组化相结合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必要,对于难以鉴别的病例,需进行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根据WHO(2000)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标准,回顾分析205例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组织分类。结果 恶性淋巴瘤205例中。霍奇金病(HD)7例,占3.41%.均位于淋巴结内;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98例,占96.59%。NHL按细胞起源分类:(1)B细胞淋巴瘤138例。占69.21%。其中以下几种类型多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78例,占56.9%;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27例。占19.7%;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细胞淋巴瘤12例。占8.9%。(2)T细胞淋巴瘤58例,占29.70%。其中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3例.占38.9%;周围T细胞淋巴瘤15例,占25.9%;前驱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9例.占15.5%;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8例,占13.8%。(3)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及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各1例,占O.99%。NHL发病部位:位于结内73例,占35.9%;结外12S例,占64.1%。结论 应用WHO(2000)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标准对恶性淋巴瘤进行分类有重要的临床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7.
勇威本 《北京医学》2002,24(2):130-133
Isaacson等[1]于1983年首先提出淋巴结外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的新概念.近10年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在世界卫生组织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独立疾病类型.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是最常见的也是研究最多的淋巴结外MALT淋巴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扁桃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类型特征和Ki-67、bcl-6及CD10的表达,阐明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按照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第四版分类,复查50例扁桃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并标记分类观察.结果:本组滤泡性淋巴瘤(FL) 37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9例,伯基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瘤病理类型和部位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本院病理科1993~2001年间诊断的淋巴瘤病例189例,应用WHO新分类进行分类. 结果189例患者中,霍奇金淋巴瘤11例(5.8%),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78例(94.2%).免疫表型显示,B细胞淋巴瘤160例(89.9%),T细胞淋巴瘤18例(10.1%).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主要病理类型117例(65.7%),但其组织细胞学呈明显异质性.胃部约有1/3的病例为MALT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粘膜相关淋巴瘤),未见T细胞淋巴瘤;而肠道可见到25.0%的病例为T细胞淋巴瘤;鼻腔鼻窦则以T细胞淋巴瘤为多数.结论本地区霍奇金淋巴瘤少见;结外NHL多于淋巴结,且B细胞淋巴瘤占绝大多数;DLBCL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它类型有明显的部位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恶性淋巴瘤WHO新分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雄增 《上海医学》2001,24(3):135-136,134
传统上 ,恶性淋巴瘤分成霍奇金瘤 (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两大类。不同类型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各不相同 ;即使同一类型淋巴瘤的不同形态学变型 ,其生物学行为也会有差异。因此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正确分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恶性淋巴瘤 ,尤其是NHL的分类非常复杂。七十年代 ,国际上应用较多的NHL分类有英国国家淋巴瘤研究小组 (BNLI)分类、Kiel分类、Rappa port修改分类、Dorfman分类、Lukes Collins分类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分类。这六大分类所应用的术语和分类原则各…  相似文献   

11.
Yin HF  Li T  Li JX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8):1556-1560
目的 研究世界卫生组织(WH0)淋巴组织肿瘤新分类法的适用性,观察淋巴瘤不同类型的发生率以及淋巴瘤类型分布的地域人群特点。方法 对已经病理证实的304例恶性淋巴瘤(ML),复习其组织学、免疫组化标记和临床特点,按WH0新分类标准进行了重新评估。结果 304例中霍奇金淋巴瘤占6.6%,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为93.4%,其中发生于淋巴结者41.8%,结外为58.2%。284例NHL中B细胞肿瘤60.2%,T和NK细胞肿瘤39.1%;前6位最常见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K/T-L)、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FL),共占NHL的88.03%。本组与欧美等地区发病相比,NK/T-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明显较高,而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和FL明显较低。结论 使用新分类使ML病理诊断变得较为简便易行,大多类型依据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标记特征即可作出相应诊断。  相似文献   

12.
刘卫平 《西部医学》2016,28(11):1485-1488
结外淋巴瘤包括了一大组具有不同的形态学、分子改变和临床表现的淋巴组织肿瘤。约50%以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于淋巴结、骨髓和脾脏以外的器官和组织,甚至发生在正常情况下缺乏淋巴组织的部位。结外淋巴瘤的诊断对病理医师具有挑战性。本文将介绍结外淋巴瘤的概念,并就2016 WHO修订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中列出的结外淋巴瘤的组织学类型、结外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以及结外淋巴瘤病理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13.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可分为霍奇金病 (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两类。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疾病 ,不同类型者其治疗反应和预后亦异 ,因而诊断时必须确定其类型。淋巴瘤的分型 (分类 )方法较多 ,但主要以形态学和免疫学为基础 ,结合肿瘤恶性程度加以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和判定预后。由于淋巴瘤 ,尤其是NHL有各种结外病变 ,包括结内病变向结外侵犯以及原发于结外的淋巴瘤 ,致使临床表现形形色色 ,复杂多样 ,有时结外病变作为首侵症状 ,更增加诊断的困难。为提高结外病变的认识 ,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6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予以分类。结果63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7例(11.1%),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5例(7.9%),淋巴瘤51例(81.0%),各类型病变临床特征相似;51例眼附属器淋巴瘤中,有45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MALT-EMZL)。结论老年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大多数为低度恶性的淋巴瘤,病理检查是分类与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BCL-6表达对生发中心形成及淋巴瘤发生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BCL-6在正常淋巴组织和一组淋巴瘤中的表达与生发中心形成及不同类型淋巴瘤发生的关系。方法 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7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RLH)及74例不同类型淋巴瘤进行检测并分类,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石蜡标本中BCL-6表达情况。结果 17例RLH生发中心细胞、10例滤泡性淋巴瘤(FL)及4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等强度表达BCL-6,3例FL及21例DL-BCL BCL-6表达为强阳性(72%),高于其他各组(P<0.01)。17例RIH生发中心外细胞,4例DLBCL,14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4例套细胞淋巴瘤(MCL)及14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HD)BCL-6阴性。结论 BCL-6表达与生发中心形成密切相关。少数FL和大部分DLBCL中BCL-6过表达,可能与这些淋巴瘤发病机制有关。检测BCL-6有助于FL与SLL,MCL间及RLH与HD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粟连秀 《华夏医学》2004,17(4):601-602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肿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皮肤T细胞淋巴瘤。1997年WHO分类将其单独列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一个类型。笔者结合我科2001—2003年遇到的3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讨论其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外周T细胞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中HTLV-1感染情况以了解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各类型与人类T细胞淋巴瘤病毒Ⅰ型(HTLV-1)的关系.方法 根据2008年WHO分类法对4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进行分类,提取外周T细胞淋巴瘤石蜡组织中人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检测HTLV-1前病毒.结果 收集到的4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石蜡组织中HTLV-1阳性8例,其中HTLV-1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PTCL-U)、NK/T细胞淋巴瘤、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成人T细胞淋巴瘤中(ATLL)中HTLV-1的检出率分别为15%、8%、10%、75%.结论 外周T细胞淋巴瘤存在HTLV-1感染,HTLV-1除与ATLL有密切关系外,与其他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外周T细胞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中HTLV-1感染情况以了解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各类型与人类T细胞淋巴瘤病毒Ⅰ型(HTLV-1)的关系。方法根据2008年WHO分类法对4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进行分类,提取外周T细胞淋巴瘤石蜡组织中人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检测HTLV-1前病毒。结果收集到的4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石蜡组织中HTLV-1阳性8例,其中HTLV-1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PTCL-U)、NK/T细胞淋巴瘤、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成人T细胞淋巴瘤中(ATLL)中HTLV-1的检出率分别为15%、8%、10%、75%。结论外周T细胞淋巴瘤存在HTLV-1感染,HTLV-1除与ATLL有密切关系外,与其他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由Isaason和Wigt于1983年首次提出,2000年WHO分类将其作为独立的疾病类型,命名为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粘膜相关型)。病变可发生在胃肠道、肺、甲状腺等部位,以胃肠道多见,约占结外淋巴瘤的30%40%。此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生物学特征,是一组惰性的低度恶性淋巴瘤,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转化为高度恶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独立的淋巴瘤类型。通常指原发于中线面部、有特殊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生物行为的肿瘤。它在1994年国际病理学会研讨会上讨论提出,并做了相关定义,1997年WHO关于恶性淋巴瘤分类草案提出命名,2001年出版的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新分类中正式命名。以往常称之为“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或“面中线血管中心性淋巴瘤”等,它的主要病变部位是鼻腔,其次是腭部和口咽,也可累及外鼻,尤其是鼻前庭,其他部位有皮肤、消化道等。主要临床表现为鼻部肿胀,硬腭破坏,眼眶肿胀,皮肤红斑等,主要体征为粘膜溃疡,覆以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