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刘金萍 《海南医学》2001,12(6):17-18
目的探讨降低早产儿肺出血的途径 ,以达到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目的。方法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期间住院的早产儿肺出血 3 4例 ,由早产儿自身因素、原发疾病发展到肺出血的病理生理及治疗效果、预防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一系列“内在缺陷”是肺出血的主要内因、肺损害是肺出血的主要外因 ;严重感染、围产期窒息、寒冷性损伤 (硬肿症 )等是肺出血的高危因素 ;;可同机制促发肺出血 ;结论早产儿肺出血的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预防重于治疗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即未成熟儿,系指胎龄大于28周末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由于各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低下,死亡率是足月儿的10倍。早产儿肺出血是较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死率极高。但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早产儿的死亡率正在逐年降低。我院于2000年3月一2005年3月共收治早产儿肺出血28例,通过加强早期观察,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和精心护理,疗效肯定。现将有关护理诊断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6例早产儿肺出血的临床分析,认为早产是肺出血的生理性高危因素,严重感染、寒冷损伤、缺氧和酸中毒是肺出血的病理性高危因素、机械通气不当是肺出血的 生高危因素。根据CPPV评分标准,如分值达4-6分时,应及早使用持续正压通气,并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肺出血的病理性及避免医源性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及干预对策。方法 对本院1998年4月-2001年6月住院的早产儿的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所有早产儿都有并发症,一种并发症5例,两种10例,三种19例,四种以上18例。黄疸、硬肿症、窒息、低血钙、贫血为主要并发症,呼吸道感染比例少,无l例脑损伤,仅l例在家出生的重度窒息并肺出血死亡。加强产儿科合作,重视早产儿管理可降低早产儿严重并发症及降低早产儿病死率。黄疸的主要原因是生理性,与早产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据不同日龄、不同孕周、不同胆红素浓度进行早期干预可降低核黄疸的发生;硬肿症主要原因是早产儿头2d热卡供应不足,加强早产儿的护理,保证热卡供给及综合预防治疗可减少重度硬肿症的发生。窒息原因:多胎妊娠、妊高症、早产儿为主要原因,非法接生是导致窒息的重要原因,而又是本组严重并发症及致死原因。加强流动人口高危孕妇的宣教、管理、避免早产,加大力度打击非法接生是降低早产儿严重并发症及病死率必不可少的一环。结论 加强产儿科合作,重视早产儿的临床管理.加强早产儿的护理可以减少严重并发症,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加强孕期保健,加强流动人口孕妇的管理,避免早产,打击非法接生可望降低早产儿的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发生率,从而降低早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产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0例早产肺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重点分析早产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影响早产儿出现肺出血现象的因素有孕周、体重、体温低、肺部感染、缺氧等,缺氧问题是影响早产儿肺出血的最主要高危因素。结论:对早产儿相关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特别是针对早产儿肺出血的情况进行早期治疗预防,对影响早产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减少早产儿肺出血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张智敏 《吉林医学》2013,34(24):4911-4911
目的:探讨早产儿肺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方法:选择早产儿肺出血患儿45例,将其设置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无肺出血的早产儿90例设置为对照组,对相关早产儿肺出血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和肺出血有密切关系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出生体重过低、Apgar评分≤7、低体温、产时窒息、肺炎是导致早产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密切观察早产儿,尽早诊断治疗,对相关肺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早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刘娟  王平 《右江医学》2011,39(6):823-824
<正>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时期的一个严重病症,多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本病主要病因有感染、缺氧、低体温等,少数患儿与内在缺陷有关,男多于女[1]。通过及早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都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使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有了较大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曾春英  张桂香 《吉林医学》2014,(11):2363-2364
目的:探讨早产儿肺出血的病因,提高早产儿肺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选择56例早产儿并发肺出血,占同期早产儿的9.3%,对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给予积极的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早产儿肺出血的主要病因包括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胎龄、出生体重(P<0.05)。所有患儿经过综合治疗后,死亡3例,存活53例,死亡率为5.4%。结论:早产儿肺出血病因包括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胎龄、出生体重等,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百色地区人民医院卢秋容新生儿硬肿症为新生儿期严重的疾病之一,多见于早产儿及有感染、窒息、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此病的主要特点是皮肤“硬”、“肿”且多伴有并发症,多发生在严寒季节,病死率高,常因肺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或继发性感染等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早产儿的临床干预及护理体会,探讨降低其病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73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对早产儿的临床干预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73例早产儿痊愈61例,病死12例,病死率为16.44%;胎龄32周及以下的早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32—176—周以上的早产儿(P0.01);胎儿出生体重不足1500g的早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在1500g之上的早产儿(P0.05)。颅内出血、肺出血、肺炎以及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是主要的致死原因。结论:及早识别早产儿出现的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和护理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的认识,方法 对33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围产、发病情况与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感染、寒冷损伤、肺透明膜病是肺出血的最主要高危因素。治疗关键是早期合理应用呼吸机正压通气,配合气管内滴入肾上腺素或立止血及静脉用止血药。本组死亡17例,治愈11例,放弃5例。结论 新生儿肺出血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结合征、病死率极高。降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早期预防原发病的发生和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防止肺出血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肺出血的呼吸机管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早产儿肺出血的呼吸机管理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肺出血早产儿进行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例家属不作治疗,不列入统计,而积极治疗的21例肺出血早产儿存活15例(71%),死亡5例(24%),最终放弃1例。肺出血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55±155)h(6~513h),常见并发症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慢性肺疾病和气胸,平均住院时间为30.51d。死亡或放弃的6例早产儿中,5例为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结论机械通气是早产儿肺出血抢救成功的主要措施,适当提高呼气末正压和峰压,适当延长吸气时间,必要时换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选用鼻塞IMV或鼻塞CPAP作为撤机方式,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肺出血早期诊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明珠  郭熙英 《新疆医学》2000,30(3):174-175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常并发于许多严重的原发疾病。主要发生在早产儿,由于缺乏早期的诊断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死率很高。本文吩我科1996年6月~1998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肺出血20例,从临床角度对其早期诊治进行初步探讨。资料和方法一、诊断标准:口鼻涌血同时气管内吸出血性分  相似文献   

14.
曹立杰  李松 《中外医疗》2011,30(17):54-55
目的探讨早产儿肺出血的分布特征。方法对北大医学部第三临床医院儿科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早产儿中肺出血构成比的特征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1)1378例住院早产儿中肺出血40例,在住院早产儿中的构成比为2.9%。(2)肺出血发生时的年龄85%在生后0~5d;(3)肺出血在性别、前后6年、不同月份、不同分娩地点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肺出血在胎龄中的构成比随着胎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5)肺出血在出生体重中的构成比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结论对男婴、生后0~5d、胎龄和出生体重小,尤其是在家中、外院分娩的早产儿应密切监测肺出血的发生情况,以便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早产儿肺出血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产儿住院疾病及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 9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易患败血症、肺炎、HIE等疾病 ,也易继发肺出血、RDS、MSOF。结论 作者提出要注意预防早产 ,对早产儿宜保暖 ,合理护理、喂养 ,预防感染等。  相似文献   

16.
吴杰 《中国医学杂志》2006,4(12):713-714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儿硬皮症或皮下脂肪硬化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尤以早产儿发病率高,可并发肺炎、败血症、消化道出血及肺出血。常因并发症而死亡。为减少发病率,护理人员应实施精心护理,对家长做好卫生宣教工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8月至2009年8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肺出血32例的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肺出血32例,治愈15例,其中早产儿7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母亲患基础病6例,死亡6例。结论新生儿肺出血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合理使用机械通气及止血药,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危重急症,抢救不及时将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广泛普及,新生儿肺出血的及时发现并成功抢救使成活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院从1999年开始成立重症监护病房并应用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出血。2002年1月-2006年1月共治疗48例,抢救成功42例,死亡6例(因经济条件限制放弃治疗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农村早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农村早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和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本院56例农村早产儿临床资料,按不同胎龄分3组即〈28周、28~31周、32~36周,观察呼吸系统主要并发症发病率及死亡情况。结果本组56例患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RDS)14例,呼吸暂停40例,肺炎12例,肺出血5例,慢性肺部疾病(CLD)3例。本组患儿治愈47例,死亡5例,转诊及放弃治疗4例。主要死亡原因为重度RDS、肺出血。结论本组患儿胎龄越小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加强产前保健,防止早产,密切监护,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早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对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儿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26例存在呼吸暂停的早产儿进行临床研究分析,结合其一般资料,与呼吸暂停新生儿心肌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其心肌功能水平之间的差异,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联系,继而探究呼吸暂停对心肌功能的影响。结果早产儿心肌功能损伤情况相较于正常新生儿更加严重,肺炎、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及肺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呼吸暂停非早产新生儿,同时,治疗后呼吸暂停早产儿LDH、HBDH、CK、CK-MB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呼吸暂停与心肌功能关联密切,其呼吸症状越严重、早产儿体质越差,心肌损伤程度越高,加强针对性预防、控制、治疗,加强心肌功能修复,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保障早产儿的健康成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