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破裂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进一步提高肠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肠破裂97例诊治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并发切口感染17例,切口裂开7例,腹腔脓肿6例,肠瘘2例,肠梗阻4例,中毒性休克1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治愈92例,转院1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由合并多脏器损伤导致创伤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发展为MODS。结论:早期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合理应用抗菌素、科学营养支持治疗等均为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创伤致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肠破裂6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治愈62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97%。结论: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手术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外伤性肠破裂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2003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49例外伤性肠破裂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49例患者,经手术治愈48例,术前死亡1例,另有4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口,经治疗后全部好转。结论:及早、正确的诊断,早手术,选择合理的术式,彻底冲洗腹腔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外伤性肠破裂诊治水平。方法我院2002—2004年外伤性肠破裂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口感染6例,切口裂开1例,肠瘘1例,早期肠梗阻2例,肺部感染3例,胸腔积液1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感染性休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彻底冲洗合理引流,早期应用抗生素,重视整体治疗等均为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李实 《肇庆医学》2009,(2):25-26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外伤性肠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110例外伤性肠破裂、病因、伤情、诊治以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切口感染12例,切口裂开4例,肠粘连及肠梗阻5例,治愈105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为合并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彻底冲洗腹腔和合理引流,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等减少并发症,降底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隐匿性肠破裂22例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挥讨外伤性隐匿性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2例外伤性隐匿性肠破裂的病人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中7例被误诊,12例住院观察时经各种辅助检查及化验和反复不同部位腹穿确诊,3例经手术探查时确诊,2例死亡,死亡率高。结论:隐匿性肠破裂早期不易发现,应早期动态观察,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闭合性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4年3月68例外伤性闭合性肠破裂诊治经过。结果:空回肠破裂、结肠破裂、十二指肠破裂分别为57例、8例、3例。并发其它脏器损伤25例。本组经手术67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积极合理的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李少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1):210-210
目的:探讨外伤性肠破裂的治疗。方法:采用多种手术方法,即单纯肠修补、肠切除吻合、结肠造瘘和放置腹腔引流。结果:治愈62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有效的手术方法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进行临床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2例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对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62例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中,3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正常,59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超过10.0×109/L。62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都超过0.80,62例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中死亡21人,死亡率达到了33.9%。结论: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具有急、危、重等特点,不仅有很高的致死率,而且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很高,需要医护人员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以提高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远会 《中外医疗》2010,29(28):68-68
目的探讨外伤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和总结2004年至2009年7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手术治疗,痊愈72例,死亡4例。结论外伤性肠破裂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冶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肠破裂在腹部外伤中十分常见,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我院从1993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肠破裂84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治愈80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95%,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至2004年58例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过程。结果非手术治疗8例;手术治疗50例,其中,术中死亡2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发生胆瘘3例,肝周脓肿2例,腹腔感染3例,治愈率86、2%。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提高肝破裂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与分析外伤性肠破裂的临床特征与诊断要点.方法 对2008年至2009年来我院就诊的58例外伤性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伤性肠破裂好发于男性,受伤原因以撞击伤为主,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体征,58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56例,死亡2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8例.结论 对外伤性肠破裂的临床特征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为其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从而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延春  唐干益 《吉林医学》2009,30(13):1248-1249
目的: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患者13例临床资料。结果:入院后3h内确诊6例,24~72h内确诊4例,72h后确诊3例。3例行十二指肠裂口修补,2例行十二指肠造瘘,2例行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1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行改良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行十二指肠两断端关闭、胃空肠吻合,1例行十二指肠远端关闭、近端与空肠端侧吻合,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6例(46.2%)出现切口感染、十二指肠瘘、消化道出血、胰瘘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2例(15.4%)患者死亡,分别死于多器官系统衰竭和感染中毒性休克。结论:早期诊断与正确的术式选择是成功救治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结肠破裂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手术治疗的38例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痊愈出院36例,切口感染7例,腹腔脓肿2例,肠瘘2例,死亡2例。结论:诊治提示外伤性结肠破裂应早期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有效的肠减压及腹腔引流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科3年间收治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4例急性颅内血肿均行手术治疗。硬膜下血肿62例(50%),死亡32例(51.6%),硬膜外血肿44例(35.5%),死亡7例(15.9%),脑内血肿5例(10.5%),死亡4例(30.8%),死亡45例(36.3%),结论:早期诊断,早期 除颅内血肿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石万亮 《河北医学》2001,7(2):141-143
目的:探讨肠胃的破裂的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创伤性肠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71例(95%)死亡9例(5%),其中5例死于严重多发伤,发生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肠瘘、肠粘连等并发症80例(44.4%)。结论:腹腔穿刺诊断肠破裂阳性率高。CT检查具有鉴别诊断意义。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关键。一旦具有手术指征。应尽早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结肠破裂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结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自发性结肠破裂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对术前、术后合并症的处理过程,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有5例(31.25%)根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结肠破裂;11例(68.75%)为术中探查时发现。只有在术中探查时排除病理性所致才能确诊为自发性结肠破裂,13例患者早期手术,积极治疗后,治愈11例(84.62%);死亡2例(15.38%)。3例因延误手术时机全部死亡。所有病例围手术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自发性结肠破裂术前诊断困难。抗休克,早期手术,充分引流,积极加强对围手术期的监护和综合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张贵海 《中外医疗》2010,29(10):63-63
目的探讨外伤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和总结2004~2009年3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手术治疗,痊愈36例,死亡2例。结论外伤性肠破裂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冶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外伤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4例外伤性肠破裂的病因、就诊时间、入院时的症状体征及术中发现的损伤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术后切口感染12例;切口裂开2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肺部感染3例;肠瘘1例;死亡2例,原因均为脓毒血症.结论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