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作了于甘氨酸调节部位的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结抗剂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阐述了喹啉类衍生物、喹喔啉类衍生物、吲哚类衍生物以及吡咯酮化合物的结果特征与NMDA受体Gly调节部位拮抗作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在细胞凋亡、学习记忆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功能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有研究表明NMDA受体可影响神经元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学习记忆能力,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因此作用于NMDA受体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可能是未来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NMDA受体和其拮抗剂的药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NMDA受体和其拮抗剂的药理裴印权,苏丹(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系,北京100083)中国图书分类号R977.4;R971近十几年来对于兴奋性氨基酸(EAA)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生理、病理和药理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已证明EAA是CNS内...  相似文献   

4.
脑癫痫放电也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异常兴奋相关,其受体兴奋能被NMDA受体阻滞剂竞争性与非竞争性地阻断。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显示,NMDA受体阻滞剂呈延缓或防止痫性惊厥的发展,药物作用机制有别于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5.
NMDA受体过度激活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NMDA受体拮抗剂在动物模型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但严重的副反应限制了这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而NMDA受体NR2B亚单位分布相对集中,选择性NR2B拮抗剂有望成为更安全、有效、副作用低的一类新型药物。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NR2B拮抗剂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罗雪  米健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045-3046
目的:观察大鼠侧脑室微量注射N-甲基-D-天冬门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探讨脊髓上水平镇痛的机制,为临床上开发新的镇痛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结扎(partial scicticnerve ligature,PSL)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采用压爪-缩腿法和辐射热缩腿法测定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观测侧脑室微量注射MK-801(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与APV(NMD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痛阈的影响.结果:PSL模型大鼠术后数小时痛阈即明显降低(P<0.05),出现机械痛敏和热痛敏.侧脑室微量注射MK-801(5 nmol)、APV(2 nmol)后,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升高,痛敏现象明显减轻(P<0.05).结论:NMDA受体在中枢脊髓上水平与痛觉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段卫东  王秀丽 《河北医药》2013,(13):2033-2035
近年来研究证实:GABAB受体作为一种与G蛋白相偶联的受体,调控海马、丘脑、脊髓等神经系统抑制性/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1-3],其下调可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形成[2]。谷氨酸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激活NMDA受体,可触发一系列钙依赖性第二信使级联反应,这一机制在糖尿病神经痛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4]。  相似文献   

8.
刘朋  王秀丽 《河北医药》2013,35(16):2501-2503
临床上,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在糖尿病确诊的10年内,60%~90%的患者将产生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这种病变可累及到中枢和周围神经的不同部位,形成糖尿病神经痛,尽管糖尿病神经痛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还并不十分清楚,但脊髓背角谷氨酸神经元兴奋性增高、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过度激活及谷氨酸释放过多等在糖尿病神经痛伤害性信息传递和中枢敏化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主要综述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拮抗剂近年来研究的新进展,重点介绍各种结构类型的拮抗剂及其构效关系研究。NMDA受体上的甘氨酸位点是调节受体功能的一个重要靶点。甘氨酸位点拮抗剂与其他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相比,显示较小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神经毒性对多种神经性损伤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因而谷氨酸受体拮抗剂成为研究的热门,对其最主要的亚型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及其拮抗剂的研究更是成为重中之重.目前NMDA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其中大多数药物却显示有神经保护和神经毒性的双重作用.本文综述临床常用NMDA受体拮抗剂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说明相关神经毒性机制.  相似文献   

12.
13.
AIM: To study the role of 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 and non-NMDA receptors in processing nociceptive visceral information in the spinal cord. METHODS: The firing of spinal dorsal horn neurons to colorectal distension (3-15 kPa, 20 s) by inflation with air of latex balloon was recorded in 25 anesthetized cats. RESULTS: 1) According to the patterns of responses to colorectal distension, the neurons with increase and decrease in firing were classified as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respectively. The former consisted of 17 short-latency abrupt (SLA) neurons, 11 short-latency sustained (SLS) neurons, 9 long-latency (LL) neurons. The 15 inhibited (Inh) neurons were recorded. 2) Microelectrophoretic administration of NMDA, quisqualic acid (QA), and kainic acid (KA) activated 67.6%, 78.4%, and 59.5% of the colorectal distension-excited neurons tested. Also, 60%, 86.7%, and 53.3% of Inh neurons were activated by these 3 amino acids. 3) Colorectal distension-induced excitatory responses were reduced by 35% +/- 10% and 65% +/- 14% by a selective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 d,l-2-amino-5-phosphonovalerate (APV) and a selective non-NMDA receptor antagonist 6,7-dinitro-quinoxaline-2,3-dione (DNQX), respectively. Such DNQX-induced inhibition was significantly more potent than that by APV (P < 0.05). Colorectal distension-induced inhibitory responses were partially relieved by 30%-50% in 3/7 Inh neurons by DNQX, but not APV. CONCLUSION: Both NMDA and non-NMDA receptors are involved in transmission and/or modulation of spinal visceral nociceptive information and non-NMDA receptors may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NMDA receptors.  相似文献   

14.
15.
《药学进展》2007,31(11)
综合临床特征和异常脑电图分析可见,癫痫患者易反复无因性发作.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由多因素引起.应根据患者个体确切的癫痫类别和发作类型给予适当治疗,从而降低癫痫发作的强度和频率及缩短发作时间.已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癫痫患者脑内NMDA(N-甲基-D-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受体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6.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Vitaliani等[1]于2005年首次报道了一组伴有良性畸胎瘤的年轻女性脑炎患者体内存在一种不明抗原,主要在海马神经元细胞膜表达,可能是一种新的边缘叶副肿瘤性脑炎。随后Dalmau等[2]在此类患者体内发现了抗海马和前额叶神经细胞膜的抗NMDA受体抗体,并于2007年首次命名为抗NMDA受体脑炎。  相似文献   

17.
行为敏化(behavioralsensitization)是指反复、间断给予依赖性药物(如可卡因、苯丙胺、吗啡等)后,动物对药物的行为反应增强,其主要表现为在封闭环境中的活动量上升或反复的小幅度刻板运动(咀嚼、舔、摇头等)。研究资料显示:介导药物行为敏化效应与调节药物奖赏效应的神经基质几乎完全重合。Robinson等人提出的动机一敏化(incentivesensitization)理论认为:导致成瘾的关键性神经改变是大脑奖赏系统对药物和药物相关刺激超敏。因此,行为敏化模型已在药物依赖性的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成瘾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胍丁胺是一种新的神经递质和/或神经调质,是咪唑啉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它作为一种阳离子胺类物质,除了咪唑啉受体外,在生物体内还存在多个作用靶点,NMDA受体是其中最重要的作用靶点之一。本文就胍丁胺与NMDA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胍丁胺在NMDA受体上的作用位点以及胍丁胺通过NMDA受体介导的药理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阿片依赖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与机体长期接触阿片类物质后产生的代偿性适应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 ,NMDA受体拮抗剂、抗体和反义核酸能抑制阿片躯体和精神依赖。该文从神经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角度 ,综述了NMDA受体作用系统与阿片受体作用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NMDA受体参与阿片依赖的分子机制 ,并评价了NMDA受体拮抗剂及其他相关物质治疗阿片依赖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