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体外可调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神经外科治疗脑积水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本院自1997年1月至2004年4月共治疗各类脑积水25例.其中有4例采用体外可调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并随访2年,收到较好疗效,现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
巨大神经纤维瘤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神经纤维瘤多发生于体表,虽属良性肿瘤,但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可生长巨大,使患者外形丑陋.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我科自2001年5月至2007年2月治疗5例巨大神经纤维瘤,效果满意,现就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56例颞叶癫痫外科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近几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的进步,癫痫的外科治疗也得到了发展.颞叶癫痫占癫痫外科治疗患者的60%以上,且治疗效果较好.我科自1999年4月至2001年11月,对56例颞叶癫痫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通过3月~3年的随访,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伽玛刀治疗为主,结合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治疗112例脑转移瘤患者.结果 随访83例患者,随访期6~32个月,肿瘤控制率94%,中位生存期10.8个月,1年生存率55.9%,2年生存率15.8%.结论 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配合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动静畸形的X-刀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脑外科收治28例AVM,X-刀治疗后进行临床和影像的总结.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前癫痫12例,术后7例明显缓解,2例1.5年消失.术前16例头痛,术后半年~1年明显减轻,畸形血管团1年闭塞率39.2%,2年闭塞率78.5%.结论X-刀治疗AVM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球囊压迫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从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应用改良后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MC)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共500例,其中包括双侧三叉神经痛8例及家族性三叉神经痛5例.年龄26~91岁,平均65.3岁.疼痛持续时间为8个月-38年,平均7.4年.均为经药物治疗无效或过敏及已经产生并发症者.多数患者在本次治疗前曾接受过其他外科治疗,其中包括微血管减压手术(MVD)36例,选择性射频热凝术(RF)64例,伽玛刀治疗12例.  相似文献   

7.
左旋多巴常使精神分裂症病人症状加剧.本文报告一例精神分裂症经左旋多巴治疗而暂时缓解的病人.53岁妇女,因木僵而住院检查治疗.1940年第一次因兴奋状态而住院.诊断为紧张性精神分裂症.经胰岛素与戌四氮休克治疗7个月后明显好转出院.此后27年一直正常参加工作.68年2月因甲状腺肿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两星期因退缩不能交谈而住院.经甲硫哒嗪每日600毫克,外加L-甲状腺素0.2毫克治疗三星期后恢复.五个月后又因木僵再次住院.此次电痉挛治疗一疗程好转.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晚期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残疾后遗症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取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脑卒中后肢体残疾后遗症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康复指导治疗,治疗组进行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干预2年.分别于入组时、干预1年和2年时评估手法肌力评定 (MMT肌力分级)及改良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结果 2组组间和治疗组分别于入组时、干预1年和2年时的MMT肌力分级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2组入组时的ADL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但治疗组在干预1年和2年时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且治疗组在干预2年时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干预1年的ADL评分(P<0.01).结论 社区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伴肢体残疾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对肢体肌力的恢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73岁.因左侧眼睑下垂、言语不清、手足麻木无力1年,于2008年3月6日入我院神经科治疗.患者于2007年4月感冒后发热,经当地医院对症治疗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5岁.1997年6月因偶发心悸就诊于外院,CT发现左侧肾上腺肿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嗜铬细胞瘤(未提示恶性).术后未行其他治疗,亦无不适.2005年体检时发现肝脏肿瘤,于我院行介入治疗失败.其后1年多未行任何治疗,亦无明显不适.  相似文献   

11.
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21例临床分析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2002年4月我们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5例, 其中破入脑室21例. 脑出血破入脑室行微创术治疗时, 与单纯性脑出血不同, 并发症多, 治疗难度大, 死亡率高.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用透析疗法治疗了一例年轻的高血压女患者.病人同时患有精神分裂症,而且为此反复住院.多次透析治疗不但治好了高血压病,而且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也消失了.这些精神症状的明显缓解促使我们对另外4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试用透析治疗.病人每周作一次治疗.当精神症状有进步后,延长间隔时间(从2周一次到3月一次),再持续治疗一年.病人均诊断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程6~20年.接受透析治疗的四例中,有3例恢复了正常工作和学习,未服用药物而病情缓解1  相似文献   

13.
γ-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多种治疗方法.我中心自1995年7月至2001年2月,采用γ-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以往多采用内科治疗,但死亡率高达50%~70%[1],治疗效果不满意 .笔者于1994年9月~1998年4月共对此类病人钻孔引流治疗20例,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172例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 172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96例无合并脊髓损伤,44例合并不完全脊髓损伤,32例合并截瘫;有10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4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76例行后路探查、减压内固定治疗;72例行保守治疗.结果 160例获得随访,随访半年~2年,平均1年,128例获得较好恢复,32例截瘫患者无明显恢复.结论 由于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类型多,病情复杂,对于每位伤者应具体分析综合考虑,选择不同治疗方法,使伤者得到较好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X刀对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应用Radionic公司头部X刀系统,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随访54例,单次治疗32例,分次治疗22例.其中54例获得影象学复查,36例获得血激素水平复查.随访期3个月到32个月,平均13.2个月.结果肿瘤缩小达55.6%,无一例肿瘤增大;临床症状改善率72.2%,无临床症状加重着.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达30.6%.结论X刀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SRT治疗后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率高于SRS治疗,但血激素水平恢复时间长于SRS治疗.  相似文献   

17.
利培酮维持治疗2年随访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利培酮、氯氮平、利培酮合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CCMD 2 R入组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共 73例 ,其中 2 7例利培酮治疗 ,2 7例氯氮平治疗 ,19例利培酮合用氯氮平 (简称合并组 )疗程 2年 ,均用PANSS、SSPI、TESS量表于入组后、治疗 1年、治疗 2年进行疗效评定 ,并进行氯氮平血浓度、血常规、EKG等测定。结果 每组在治疗始、治疗 1年、治疗 2年PANSS减分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2 5 ,P =0 .0 3,P =0 .0 2 9) ,SSPI的减分率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0 ,P =0 .0 0 ,P =0 .0 1) ,在副反应方面利培酮以锥外系反应为主 ,氯氮平以粒细胞下降、流涎、心血管副反应为主 ,两者小剂量合用并未明显增加毒副反应 (P >0 .0 5 )。结论 维持剂量的利培酮、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长期治疗均有良好效果 ,而利培酮安全性较高 ,更适于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底CT重建加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方法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在颅底CT重建加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下,运用射频治疗2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结果 28例全部穿刺成功,无穿刺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一次止痛.随访4年,1年复发1例,2年复发2例,3年复发3例,共复发6例.结论 颅底CT重建加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确切,可作为外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奥氮平片,治疗组患者使用盐酸齐拉西酮胶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  相似文献   

20.
对十诸多脑血管疾病,手术治疗已取得较好疗效.2008年,微创治疗,尽量减少治疗本身所造成的神经功能损害仍是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围绕这一目标,采取个体化、综合化和规范化治疗是脑血管外科医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