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部分特点及提高内镜对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诊断率。方法 对上消化道多灶病例 ,分别对病灶和病灶之间的粘膜进行活检 ,必要时卢戈氏液染色后活检。结果 内镜检出同时性多原发癌 5 5例 ,异时性多原发癌 2例。检出癌灶 116个中早期癌灶 13个。食管—食管和食管—贲门多原发癌分别占 40 .4%和 2 8.1% ,食管一胃 2 6 .3 % ,其它 5 .2 %。结论 内镜是诊断上消化道多原癌的重要手段 ,内镜下染色可提高早期癌灶的诊断率。上消化道多原发癌以食管—食管和食管—贲门多见 ,其次为食管—胃多原发癌。  相似文献   

2.
Zhao L  Zhang BH  Xue Q  He J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9):2761-2764
目的 探讨同时性食管与食管胃交界双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收集1988年4月至2009年4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同时性食管与食管胃交界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比较,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47例患者中,术前食管癌漏诊1例,食管胃交界癌漏诊12例.全组1、3、5年的生存率为81.5%、49.1%、34.3%,中位生存期3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性质、食管癌N分期(2009版)、食管胃交界癌N分期(2009版)、食管胃交界癌TNM分期(2002版)、食管胃交界癌TNM分期(2009版)等5个因素对预后有影响.多因素分析则显示手术性质和食管胃交界癌N分期(2009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同时性食管与食管胃交界双原发痛容易漏诊,术前应尽量完善造影和胃镜检查,注意减少第2原发癌的漏诊.根治性手术切除及彻底清扫区域淋巴结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食管一胃多原发癌23例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食管一胃多原发癌的病因和病理特点。方法 统计分析23例食管一胃多原发癌的好发部位、病理形态和组织学类型等。结果 食管中段一贲门(胃)16例,食管-贲门多原发癌15例,食管-胃体6例,鳞-腺癌组合82.6%。结论 食管-胃多原发癌以老年人多见。食管癌灶好发于食管中段,胃癌灶以贲门和胃体好发。  相似文献   

4.
报告15例经病理证实符合Warren标准的食管及胃的同时性多原发癌,其中食管多原发癌4例,胃多原发癌5例,食管合并胃的多原发癌6例,并对其诊断标准、发病率、发病因素、诊断及处理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是指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2个或2个以上彼此无关联的原发恶性肿瘤。多原发癌发生率低,国内文献[1-2]报道MPC在同期恶性肿瘤中仅占0.4%~2.4%。消化系统是MPC的好发部位[3],在食管鳞癌相关多原发癌中以同时性多原发癌为常见[4],而食管、下咽、肺三原发癌患者在国内文献中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线诊断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表现。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5例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进行X线图像及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15例中,共发现病灶31个,其中食管-食管型6例,病灶13个;食管-胃型5例,病灶10个;胃-胃型4例,病灶8个。X线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龛影,黏膜中断、破坏、钡剂通过受阻。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诊断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和探讨同时性原发癌的各种发病特点和镜下表现.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26例同时性食管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在内镜下的特点和相关的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调查研究,同时性食管多原发癌的患者发病情况主要以二原发癌的形式为主,其患者数量占全部同时性食管多原发癌患者的2.9%,其中,发病的主要年龄为42-56岁,占了所有的同时性食管多原发癌患者的73.1%,该病的患者中,男性较女性多,另外,多发的部位主要是在食管的下段,其次在食管中段的数量较多,调查其病理学的特征,其中,组织的病理学中主要是以麟癌为主,在镜下的观察中,发现主要是溃疡状,结论:对于同时性食管多原发癌,相关的临床医师必须使用较好的检查手段,如内镜检查,CT等,临床医生在检查的过程中必须仔细的观察食管的全程,对于局限性的溃疡,充血糜烂等的病灶本位进行活检,并切实提高同时性食管多发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同时性食管胃重复癌的诊断及治疗(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斌  张忠志  钟镭 《四川医学》2009,30(11):1732-1733
目的探讨同时性食管胃重复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7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的15例同时性食管胃重复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行同期食管次全切除并全胃切除、结肠代食管并空肠"P"襻代胃重建消化道。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2例出现颈部吻合口瘘,1例出现不全性肠梗阻,均保守治愈;1例出现腹部切口感染裂开,经换药后二期缝合治愈。10例获得随访,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40%、20%。结论X线钡餐和电子内镜检查对同时性食管胃重复癌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相互配合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手术切除是同时性食管胃重复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合理的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胃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治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37例胃多原发恶性癌占同期收治原发胃恶性肿瘤的0.87%,其中同时多原发胃恶性肿瘤21例,异时多原发胃恶性肿瘤16例。癌灶部位以胃窦和贲门为多,病理类型以高或中分化腺癌多见。同时性胃多原发癌和异时性胃多原发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8%和52.9%。结论提高对多原发胃恶性肿瘤的诊断率主要依靠术前全面检查,术中仔细探查及术后的密切随访。早期诊断胃多原发癌并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食管及胃同时性多原发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15例经病理证实符合Warren标准的食管及胃的同时性多原发癌,其中食管多原发癌4例,胃多原发癌5例,食管合并胃的多原发癌6例,并对其诊断标准,发病率,发病因素,诊断及处理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37例胃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合理的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胃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治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37例胃多原发恶性癌占同期收治原发胃恶性肿瘤的0.87%,其中同时多原发胃恶性肿瘤21例,异时多原发胃恶性肿瘤16例。癌灶部位以胃窦和贲门为多,病理类型以高或中分化腺癌多见。同时性胃多原发癌和异时性胃多原发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8%和52.9%。结论提高对多原发胃恶性肿瘤的诊断率主要依靠术前全面检查,术中仔细探查及术后的密切随访。早期诊断胃多原发癌并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双原发癌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晓波  陈晓品  张涛 《重庆医学》2002,31(7):614-615
目的 探讨双原发癌的发生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以期提高对多原发癌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我科1996年3月-2001年11月间收治的38例双原发癌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病你约占同期收治放疗病例的1%,男女之比2.2:1。第一、第二癌发病的年龄均集中在30-60岁年龄段,分别占65.8%和55.3%。第一癌以鼻咽癌为主,第二癌以肺癌为主。同时性癌4例,异时性癌34例,发病间期8个月-32年,中位发病间期6.8年。55.3%第二癌发生在第一原发癌治疗后5年内。结论 双原发癌的治疗和预后不同于复发与转移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对我院1975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大肠多原发癌11例进行临床分析显示:大肠多原发癌患者具有男性多,同时性癌多,病变部位以升结肠-横结肠-直肠区域多,腺癌多等临床特点。如能早期发现大肠第二、第三原发癌,并及时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免疫治疗,根据病情适当地配合放疗,将大大地提高大肠多原发癌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结直肠多原发癌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462例结直肠癌病例进行
回顾性分析,根据Warran和Gates提出的多原发癌(MPC)的诊断标准,筛选出39例MPC,并对其发病年龄、5年生存率、病变部
位以及治疗方式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等进行统计。结果(1)MPC的发生率为2.67%(39/1462),同时性多原发癌(SC)18例,异时
性多原发癌(MC)21例;(2)MPCC好发于左半结肠和直肠,发病年龄为61.02±13.94岁,5年生存率为61.76%;MC的预后优于
SC;(3)3例早期MPCC,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100%;30例中晚期MPCC行根治性手术+辅助性化疗,1-、3-、5-年生存率分别
为93.33%、83.33%、73.33%,3 例中晚期MPCC行姑息性手术+辅助性化疗,1 年和3 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0,3 例中晚期
MPCC仅行姑息性化疗,1年和3年生存率也分别为66.67%和0。结论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MPC,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根治
性手术和化疗对中晚期MPCC患者的生存与预后明显有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多原发癌(MPC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1997~2001年收治的1224例原发性结直肠癌病人中发现的28例(2.29%)MPCC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例MPCC中,同时多原发癌(SC)21例(1.72%),异时多原发癌(MC)7例(0.57%)。共发现癌灶58处,癌灶部位以右半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居多。21例SC中,术前行纤维结肠镜及钡灌肠检查发现12例,术中发现7例,术后3月内复查结肠镜发现2例。本组28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规范化的根治性手术22例,术后5年存活16例;6例行非根治性手术病人术后5年仅生存1例。结论术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术中仔细探查是提高SC发现率的重要手段,同时应强调结直肠单癌的术后随访以早期发现MC。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切除是提高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癌性结肠穿孔临床并不多见,但因结肠血供差、含菌量高,且癌症患者自身免疫状态低下,因此其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我科1987~1996年收治8例中死亡3例(占37.4%)。分析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38~76岁。原发癌5例,转移性癌3例。肿块位于升结肠、肝曲部、降结肠、横结肠及直肠腹腔段各1例,乙状结肠3例。皆于肿块处或其附近穿孔。入院时合并休克3例,术后休克者2例。2例原发灶位于右半结肠者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结肠吻合术;2例原发左半结肠者肿块切除后作一期端端吻合,其中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温、休克、肾衰死亡,另1…  相似文献   

17.
多原发癌(MPC)是患者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中发生2个以上的原发癌.首次由Bforoth于1889年报告,第巨痛与第2癌间隔时间定为6个月.<6个月的为同时性多原发癌,>6个月的为异时性多原发癌.1临床资料病例呈:女,56岁.大便变形,粘液血使半年.直肠镜位于区盗线3cm处直肠前壁菜花状肿块,活俭示直肠腺癌,klilc,8手术后病理报告为中分化腺癌.45XS又因香烟时梗噎感是周行目镇检查发现食管中段肿块,活俭示低分化群岛.病例2:男,66岁.因上腹痛5月余,加重伴消瘦半月,胃镜检查示胃体小奇创高位胃癌累及资门.行胃责门癌根治术后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CD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62例单发胃癌、30例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8例正常胃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61.3%和76.7%,癌旁组织分别为22.6%和23.3%,正常胃组织为0。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患者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率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率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胃癌与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患者CDH1基因甲基化与性别、年龄、烟酒史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均无关(P>0.05)。结论 CDH1基因甲基化在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胃癌中是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事件,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同时性双原发癌同期切除手术的配合经验。方法:对3例同时性双原发癌患者,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做好各项预案;术中严格按照手术方案配合手术,适时正确地更换手术体位,及时提供器械、敷料和特殊用品;术毕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平卧位,恢复患者自主生命体征,保护重要脏器。结果:1例肝癌、食管癌的同时性双原发癌患者行食管中段癌根治联合肝右叶部分切除。另2例肺癌、食管癌的同时性双原发癌患者分别行右上肺叶切除联合食管癌根治;食管中段癌根治联合左上肺肿块楔形切除、膈肌结节切除术。结论:同时性双原发癌同期手术,手术方式复杂,手术室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精湛的术中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时性食管及食管胃交界区重复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9月间8例同时性食管及食管胃交界区重复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同时性食管及食管胃交界区重复癌患者中,4例行经左胸食管及近端胃部分切除,胃食管吻合术;2例行腹胸联舍切口食管部分切除,全胃切除空肠一食管Roux-en-Y吻合术;1例行食管大部切除,近端胃切除,结肠食管一残胃间置术;1例行剖腹探查术。8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术期,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8例食管及食管胃交界区重复癌患者术前均接受胃镜检查确诊。外科手术是食管及食管胃交界区重复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