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裴儒 《中国校医》2014,(12):931-932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的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65.0%,而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治疗组优良率为8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和手术治疗,使用改良McBride评分标准,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手法复位治疗组优良率42.83%,手术治疗组优良率8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手法复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治疗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该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对收治的尺桡骨远端骨折2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治疗组(182例)和对照组(101例)。在治疗组中:对患者进行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闭合复位加石膏外进行固定。在对照组中:对患者进行尺桡骨远端骨手法整复闭合复位外支架固定。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没有出现畸形愈合和断裂以及再次骨折情况。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1.89%;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2.98%。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闭合复位加石膏外进行固定,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并且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出现的并发症少;患者的愈合率高等特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万晓宏  吴娟  李敏 《现代保健》2010,(26):91-92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9月对2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国产T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治疗.结果 28例随访3~20个月,平均6.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Dienst功能评分标准对28例Colles骨折手术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后的功能评价:优17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82.1%.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国产T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桡骨远端粉碎性的骨折,获得稳定的解剖复位,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均采取手法整复夹板固定疗法进行治疗.随访期间观察患者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腕关节功能和解剖复位情况.结果 3例随访失败,2例死亡(高龄患者死于其他系统疾病),1例因骨筋膜室综合征骨折复位困难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余53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30个月,临床骨折愈合时间9~ 14周.53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复查X线片,复位情况优25例,良14例,可12例,差2例,优良率为73.6%(39/53).53例患者随访至第6个月,腕关节功能评分优36例,良11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8.7%(47/53).3例患者出现桡神经皮支损伤症状,对症治疗后均获痊愈,2例出现畸形愈合,但无明显疼痛,腕关节功能尚可.其余患者均无感染、骨折不愈合、腕管综合征、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 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安全系数高、临床骨折愈合快、解剖复位效果较好、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治疗费用低等优点,适用于对外观及功能要求相对较低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具体效果,指导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治疗工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5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掌侧锁定钢板、加克氏针,加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结果:以Cooney腕关节评分标准为根据,总优良率为90%;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工作,5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经X线片复查,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尺偏角均转为正常,桡骨短缩、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较好.结论:对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效果显著.为了保证治疗总优良率,可以根据患者具体背侧骨折块情况,联合克氏针、背侧钢板内进行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89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89例患者经手法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微创穿针外固定架固定骨折。结果:随访86例,随诊时间5至48个月,平均26个月。骨折全部1期愈合,根据Dienst评估标准评估,优75例,良8例,一般3例。除4例出现腕关节僵硬外,无针道感染、针孔骨折、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是治疗训练伤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防止骨折再移位、畸形愈合和保护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沈兵 《中国卫生产业》2014,(18):153-154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诊治方法以及治疗的效果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所选取的患者均进行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钢板固定技术以及克式针治疗,然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患者骨折的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48例患者的Sarmiento评分结果优良率高达87.5%,复位的评分结果优良率高达83.3%。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钢板固定技术以及克式针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在手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5例进行手法复位,71例采取手术切开钢板固定复位,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创口、骨折均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按Dienst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手法复位治疗优良率60.00%,而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3.1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要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手法复位失败或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经背侧入路开放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并酌情植骨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4~12个月随访,28例全部骨性愈合,按关节功能及X线片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16例,良10例,差2例。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或累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如手法复位失败,均应及时开放复位内固定,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定T形钢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再移位的疗效。方法对22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再移位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22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13.5个月(3~24个月),根据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按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优良率达90.9%。结论切开复位锁定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再移位患者,方法可靠,减轻了患者重新复位的痛苦,避免了再次复位后进一步发生移位的可能性,保证骨折的一期愈合,使腕关节获得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比较可吸收螺钉与微型空心螺钉治疗MasonⅡ型及部分Ⅲ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 选择67例MasonⅡ型及部分Ⅲ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32例采用切开复位微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空心螺钉组),35例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可吸收螺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1~7年,平均3.6年,所有患者术后4~ 10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空心螺钉组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6.3分,优良率为87.5%(28/32);可吸收螺钉组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1.2分,优良率为94.3%(33/3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空心螺钉与可吸收螺钉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均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与微型空心螺钉比较,可吸收螺钉治疗MasonⅡ型及部分Ⅲ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可获得更好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13.
欧斌 《现代保健》2011,(33):116-11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9月~2011年9月42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42例患者术后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其疗效根据Dienst评分系统评定为:优3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2.9%。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能量损伤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高能量损伤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均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15例获得6个月至2年(平均10.2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远期疗效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分,优1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 有限切开复位有利于提高关节内骨折复位满意率,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是治疗高能量损伤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手段,避免过度牵引,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手术治疗成人桡骨头观察其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8月—2011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8例成人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采取桡骨头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另一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在手术后运用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和X线片的表现,对两组手术后肘关节的肌力、活动度、疼痛以及稳定度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桡骨小头切除组24例患者治疗效果优为0例,良为14例,优良率为58.33%,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治疗效果优为12例,良为7例,优良率为79.16%,切开复位内固定组要优于桡骨小头切除组,对两组有效率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与桡骨小头切除术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成人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可得到较为满意的关节的活动范围、获得比较大的肌力恢复与良好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马传贤 《现代保健》2010,(17):71-72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Ⅱ、Ⅲ、Ⅳ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通过随访1~3年,对患者的腕关节的疼痛、运动、肌力、X线片及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优32例,良22例,可4例,优良率为93.1%.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手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25例。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14例(钢板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6例(克氏针组),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5例(外支架组)。结果 经术后3~22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时间为10~22周,平均13周。按改良Shea评定法进行功能评价,优良率:钢板组78.6%,克氏针组83.3%,外支架组80.O%。结论 手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良好关节面复位及稳定固定作用,能较好地防止腕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胀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9.
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及交通事故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虽然大多数骨折经保守治疗有较好疗效。但近来大多数人主张对严重累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和经保守治疗不能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及腕关节正常力学轴线的桡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然而,对手术入路选择仍  相似文献   

20.
雷文学  何乾成  邹正凯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378-2378,2380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加有限内固定再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18例,按照Shea评分。[结果]优14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5%。[结论]手法整复,切开复位加有限内固定,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是治疗该类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