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376例ESCC患者中37例切缘癌残留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分期)、肿瘤最长径及淋巴结转移(N分期)分组之间切缘癌残留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随着肿瘤最长径的增加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ESCC手术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显著升高(X2=4.520及11.855,P<0.05),而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程度其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CC的肿瘤最长径、淋巴结转移都是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在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预后判断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yroid,PSCCT)在临床极其罕见,其发病率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该院自1991年以来10000余例甲状腺术后病理结果中仅发现1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1〕,临床医生往往对其缺乏认识。该文对近期收治的1例PSCCT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53例老年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10月经我院皮肤科诊断明确的53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病例,就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皮损部位、临床误诊及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皮肤鳞癌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且以中老年多见;好发部位为暴露部位,且在不同年龄间有统计学差异;肿瘤有无溃疡在不同临床分型中不存在显著并异;皮肤鳞状细胞癌与外伤等刺激相关;各临床类型中以结节隆起型最易误诊。结论 (1)鳞癌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以60~79岁为发病高峰。(2)慢性长期阳光照射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密切相关。(3)皮肤鳞癌常继发于烧伤、外伤性瘢痕、慢性溃疡等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治的20例皮肤鳞状癌患者资料,对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确诊病例采用手术和高频电离子治疗并做好回访。结果 20例患者临床诊断和组织病理学检测均为皮肤鳞状细胞癌。入院治疗后,2例死亡,其余18例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自患者出院随访至今,无1例病灶转移。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是临床上早发现、早确诊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着色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XP)伴发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einoma,SC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对1993年~2004年间收集的XP伴发SCC患者进行分析。结果:4例中,男性1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4岁,平均2.5岁。并发肿瘤年龄,最小7岁,最大18岁,平均12.8岁。其中有明确近亲婚配者2例(50%)。4例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结果均典型。结论:XP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是一种癌前病变,以早年并发恶性肿瘤为其特征,其中以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最为常见。与皮肤损害和紫外线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着色干皮病(xeroderm a p igm entosum,XP)伴发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 inom a,SC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对1993年~2004年间收集的XP伴发SCC患者进行分析。结果:4例中,男性1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4岁,平均2.5岁。并发肿瘤年龄,最小7岁,最大18岁,平均12.8岁。其中有明确近亲婚配者2例(50%)。4例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结果均典型。结论:XP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是一种癌前病变,以早年并发恶性肿瘤为其特征,其中以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最为常见。与皮肤损害和紫外线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膀胱鳞状细胞癌 (SCC)的临床特点 ,提高对膀胱鳞状细胞癌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0例患者男 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 1岁。行膀胱全切术 2例 ,分别存活 18、2 5个月。膀胱部分切除 8例 ,2例术后 1年内出现膀胱内复发 ,1年以上无复发者4例 ,2例失随访 ,本组患者生存时间 6~ 72个月 ,平均生存 16 .4个月 ,1例膀胱鳞癌伴移行细胞癌 (TCC)患者生存 5年以上。结论 膀胱鳞癌在诊断时临床分期较高 ,预后差 ,对化疗不敏感 ,术前放疗和根治性膀胱切除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马路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3):159-160,141
鳞状细胞癌抗原对多种肿瘤(宫颈癌、头颈部癌、肝癌、食管癌、肺癌、乳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对肿瘤的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是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本研究就以上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异倍体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手术切除的106例食管鳞癌患者新鲜标本进行DNA分析,分析二倍体食管鳞癌与异倍体食管鳞癌S期细胞分数、增殖指数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差异,随访后进一步探讨两者复发转移情况的差异。结果(1焓管鳞癌患者异倍体出现率为82.08%,食管早期癌已出现了DNA含量、倍体类型的改变。(2)异倍体食管鳞癌肿瘤增殖活性、淋巴结转移度明显高于二倍体,且早期即可出现淋巴结转移。(3)和二倍体食管鳞癌相比,异倍体食管鳞癌呈现术后转移和复发率高且较早的趋势。结论异倍体食管鳞癌增殖旺盛、侵袭性强,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10.
郭晓琴 《智慧健康》2021,(14):22-24
目的 分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病例,展开回顾性研究,对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探讨.结果 在10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通过手术前后病理诊断,有82例相符,诊断符合率为82.00%,诊断不相符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研究Hsp70在人类表皮和表皮肿瘤痰病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56例表皮肿瘤(其中29例基底细胞癌、27例鳞状细胞癌)和30例正常人皮肤中HSP70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HS70在正常表皮全层角质形成细胞胞浆均有表达;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癌细胞胞浆表达减弱,但在部分癌细胞杖有中等表达。结论 胞浆HSP70表达降低可能与皮肤肿瘤有关,细胞核表达HSP70与角质形成细胞恶性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刘琳  程若川 《现代保健》2012,(14):147-149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在中国知网检索到的1981-2011年间报道的294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Kaplan-Meieri法进行Log-rank生存分布检验,比较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生存率。结果: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中位生存期7个月,仅有27.1%的患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手术组1年生存率低于手术加放疗组,但3年生存率手术组高于手术加放疗组,整体上放疗组生存率高于未放疗组。结论: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预后差,手术是综合治疗的基础,术后放疗有助于获得短期的生存改善。  相似文献   

13.
针对PD-1和PD-L1分子、p53和bcl-2蛋白、热休克蛋白70等表达水平情况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深入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2019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整形外科、烧伤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组织病理诊断为CSCC的279例手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 n=114)和未复发组( n=165...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对64例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率。方法1999年1月~2004年4月经内镜、手术病理诊断的各种胃癌877例,其中胃印戒细胞癌64例,占7.3%,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印戒细胞癌早期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在本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详细了解病史、常规对胃溃疡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及定期进行复查、追踪,可明显提高本病的阳性发现率。  相似文献   

17.
膀胱肿瘤以移行细胞癌多见,膀胱鳞状细胞癌是一种极少见的膀胱恶性肿瘤,现将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王红娟 《智慧健康》2022,(11):28-30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是一组包括口咽、喉、下咽、鼻咽和口腔恶性肿瘤的疾病,是目前全球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PV感染也是头颈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HPV阳性头颈鳞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和HPV阴性的头颈鳞癌患者相比,HPV阳性患者通常有着更好的预后,近年来,针对其放化疗的方案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胃印戒细胞癌14.8例,分为两组:A组为早期胃印戒细胞癌(15例),B组为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133例),对其病理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组中男7例,女8例,年龄30~50岁;B组中男58例,女75例,年龄28~70岁.A组11例5年生存率为100%.B组81例随诊,其中28~50岁42例随诊,41例3~10个月死亡,1例术后2年健在;50岁以上39例随诊,38例生存期为4个月至3年,1例生存7年死亡.结论 胃印戒细胞癌女性及中青年患者相对较多,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