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近批准的乙型肝炎亚单位疫苗是唯一用人血浆制备的疫苗。这种由无症状乙型肝炎患者提供的血浆含有高浓度无传染性HBsAg 颗粒和低浓度传染性乙型肝炎病毒(HBV)。HBsAg 与 HBV 之比为10,000:1。用超速离心将原始血浆中的 HBsAg 与 HBV分离,然后加胃蛋白酶消化,以进一步纯化22nm 球形颗粒,再加8M 尿素,最后用甲醛溶液处理疫苗。  相似文献   

2.
DNA重组技术为制备乙型肝炎疫苗提供了多种新的可能性:(1)乙型肝炎病毒(HBV)的22nm颗粒可在用克隆的HBV DNA转染的真核细胞(动物细胞或酵母)中产生;(2)通过转化的细菌合成外壳蛋白主要多肽或具有HBsAg活性的杂交多肽;(3)化学合成带有一种HBsAg决定簇的寡肽;(4)利用其  相似文献   

3.
[Skelly J et al:Nature 290(5801):51,1981(英文)] 由于缺乏HBV在组织培养中繁殖的技术,因而阻碍了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持续感染者血浆中的22nm球形病毒抗原颗粒经灭活和高度提纯后,在最近一次大规模临床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血清中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有关,在42nm双层外壳乙型肝炎病毒颗粒(HBV)上有着复杂的抗原结构。过量的HBsAg常以20~25nm球形  相似文献   

5.
1965年Blumberg发现”澳大利亚抗原”,随后确定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1970年英国的Dane等人在电镜下鉴定了直径为42nm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又称为Dane颗粒,并阐明了颗粒的HBsAg、HBcAg、HBeAg等成份。1990年Petit等观察到乙肝病毒前S1(Pre-S1)抗原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完整HBV表面,电镜观察也显示:Pre-S1抗原存在于Dane颗粒区带。近几年来,随着对。Pre-S1抗原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HBV感染与复制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发现它对早期诊断、传染性强弱及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从δ因子偶然在南意大利发现,并于1977年由意大利学者Rizzetto等首次报告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δ抗原-抗体系统以来,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对δ因子的本质、流行病学及其与感染有关的临床问题综述如下。δ因子的特性及本质δ因子为直径35~37nm的病毒颗粒,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25g/cm~8,沉降系数在22nm的HBsAg颗粒和完整HBV(Dane颗粒)之间,分核心和外壳二部分。核心由δ基因和δ抗原组成,外壳为HBsAg。δ基因组是一种独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有一种具有多聚人白蛋白(pHSA)受体活性的蛋白,这种受体蛋白在完整病毒(Dane颗粒)和22nm的乙型肝炎表面颗粒的亚群上均可发现.这种受体的抗体(抗-pHSA-受体)可能与阻断病毒进入肝细胞而降低HBV感染有关.Coursaget等指出,含有pHSA受体的p~(34)和p~(36)多肽疫苗比缺乏这些受体的疫苗有更高的免疫原性.作者对Merck药厂生产的疫苗检测了pHSA受体活性,在用戊二醛聚合的人白蛋白致敏的试管中作ELISA,结合物用抗-HBs过氧化物酶显示.  相似文献   

8.
自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发现以来,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突破,现归纳几个方面分述于下: 病原学方面 (一)甲型肝炎病毒(HAV):1973年Feinstone氏首先发现甲型肝炎的病原体HAV,病毒颗粒平均直径为27毫微米,在  相似文献   

9.
病原学一、病毒颗粒研究自1979年一些学者报告发现与本病有关的病毒样颗粒以来,1980年,Cabral 等又从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查到15~25nm 直径的球颗粒和37nm 直径的双层外壳病毒样结构。Hantz 等从本病患者血清中找到直经为35~40nm 的病毒样颗粒,直径为15~25nm 的球状及丝状颗粒。Mori 发现病人血清中有直径约32nm 的六角形颗粒,内核为22nm,外包一膜,外观为二十面的对称体。1981年,McCaul 等从感染本病的黑猩猩肝窦状隙内皮细胞的细胞质中发现有类似Bradly 等描述的结晶状排列,由直径为23nm的病毒单位组成。Burk 等也从感染本病的黑猩猩肝内看到直径为22±2nm 成群的核内颗粒及胞浆内颗粒簇(37nm),后者呈高度整齐的结晶排列。Kenneth 等通过黑猩猩试验,提示一种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可同时引起二种不同的肝组织学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的尿液和血清中新近发现的一种颗粒与非甲非乙型肝炎有关。该颗粒类似于一种披盖病毒,直径为50~60nm,具有分离的核心,直径约为40nm。如将悬浮液中的病毒加热至25℃,或将病毒暴露于乙醚,则病毒失去对组织培养物的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由HBV的基因编码所决定的,存在于Dane颗粒外壳及小球状和管状颗粒中。感染HBV后血中检出HBsAg的时间一般为4周至6个月。血清中检出HBsAg,可以是携带者,也可以发病。乙型肝炎之潜伏期、急性期、迁延性、慢性活动性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无症状携带者均可检出HBsAg,这提示他们均已被HBV感染。单项HBsAg(+)不能作为诊断肝炎的唯一依据,HBsA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 (HBV)复制及传染性。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 ISA)法检测 HBV血清标志物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检测 HBV DNA,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血清 HBV DNA检出率为 10 0 % ,平均拷贝数为 2 .0 9× 10 7/m L,HBV DN A的对数值为 7.3± 1.6 ;小三阳患者血清 HBV DN A检出率为 6 4 .5 % ,平均拷贝数为 6 .76× 10 4 /m L,HBV DNA的对数值为 4 .8± 1.2。结论 同时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 EL ISA检测及 HBV DNA的 FQ- PCR检测 ,有利于临床对 HBV感染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含有一种42nm的 Dane颗粒,在其核中有一个双链环状DNA分子,分子量约为2×10~6,其中的一股链有一个大小不定的缺口和一个内源性DNA依赖性DNA聚合酶,此酶在体外反应中可填补这个缺口。鉴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只能感染人和类人猿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认为,在制备22nm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颗粒的疫苗的过程中,有两个重大问题尚待解决:一、选择灭活感染病毒的有效方法。作者认为加热或甲醛处理灭活并不完全可靠,因而提出一个边提纯、边灭活的制造操作过程;二、建立检定疫苗特异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前C区A83变异株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A83点突变与临床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4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HBV前C区基因进行扩增,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鉴定前C区第83位核苷酸点突变。结果:34例(53.13%)有A83点突变,其中12例(18.75%)为单独变异株感染,22例(34.38%)为变异株与野毒株混合感染。慢性乙型肝炎(CHB)和肝硬化(LC)组高于无症状HBV携带者(ASC)(P<0.05)。抗-HBe( )组的检出率为70.0%,高于HBeAg( )组的25.0%(P<0.01),并且随着HBVDNA含量的增高,其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P<0.05)。结论:前C区A83点突变的发生可能与机体长期的炎症活动、免疫压力的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868-3872,F0003
·专家笔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22(3):317重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22(4):475血清HBV DNA水平在HBV感染者中的意义……22(5):633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策略……………………………22(6):791重度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2(10):1425《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临床诊断解读………22(13):192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ALI/ARDS防治………22(18):2753心房颤动的治疗…………………………………22(20):3077人工肝技术及其发展概况………………………22(21):3235·论著·趋化因子受体CCR…  相似文献   

17.
甄翠欣 《河北医药》2003,25(7):496-496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由小分子、中分子、大分子三种蛋白分子组成 ,HBsAg存在于完整的病毒颗粒、球状空壳颗粒和棒状颗粒中 ,后二者由于不含DNA ,所以不具有传染性。乙肝病毒前S1(Pre S1)位于大分子蛋白的N末端 ,只存在于完整的病毒颗粒 (Dane颗粒 )上 ,其免疫原性比HBsAg强 ,作为HBV传染性标志Pre S1比HBsAg意义更大。HBV DNA阳性表明有HBV活动性复制 ,血循环中存在完整的病毒颗粒 ,传染性强。我们采用ELISA法和PCR法同步测定Pre S1、乙肝五项、HBV DNA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2 0 0 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HBeAg阴性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特征。方法比较HBeAg阳性(119例)和阴性(21例)两组慢性乙型肝炎的HBV DNA载量、HBVM异常持续时间、年龄、ALT及AST水平,探讨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HBeAg阴性组年龄较阳性组平均高11.2岁(P<0.01);HBeAg阴性组HBVM异常持续时间较阳性组平均长4.1年(P<0.01)。HBeAg阳性组ALT和AST水平较阴性组略有增高。HBeAg阴性组血清HBV DNA载量较阳性组平均低1.86log10copies/ml(P<0.01)。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HBV时间长、年龄大,血清HBV DNA载量较阳性组低。血清HBV DNA载量的变化影响到每次发病的程度,HBeAg阳性组患者ALT水平及AST水平较阴性组有增高的趋势,发病的轻重与血清HBV DNA载量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HBV-M量化指标HBV DNA及PreS1抗原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定量与HBV DNA定量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1(PreS1)的关系.结果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对乙型肝炎五项定量分析.用荧光定量(FQ)-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HBV DNA定量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PreS1.结果HBVDNA拷贝数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r=0.272、P<0.05;r=0.0054,P<0.01),与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值呈负相关(r=-0.273,P<0.01);HBeAb( )组的HBV DNA平均拷贝数明显高于HBeAb( )组;PreS1在HBeAg( )组阳性率高于抗HBe( )组.结论HBeAg与HBV DNA有相关性,是病毒复制的指标,两者与PreS1具有伴随关系;HBsAg是HBV外膜的组成部分,它的高表达与HBV复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有关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检测的意义已有不少报道,本文着重对HBV与HBV复制关系进行研究。现将31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患者血清:各类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全部来自我院住院患者。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急肝)6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9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160例,诊断按2000年西安第10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