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督正脊术>一书是山西中医院李建仲和贺振中二位教授的新著,是通督正脊术推拿法的又一次总结.作为一个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整脊推拿流派,通督正脊术是二位教授在总结山西推拿名宿王中衡老大夫(已故)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推拿实践,创立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推拿流派,又称通督复位法或脊柱矫正术.  相似文献   

2.
简版:正文:李建仲教授为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师承博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教授与贺振中教授在王中衡教授“通督推拿法”的基础上,将中医推拿技术与西方整脊疗法相融合,创立了富有中医特色的整脊推拿疗法“通督正脊术”。在此基础上,李教授结合中医内治法,提㈩以通达任督气血为中心的“通督辨治法”,丰富和发展了通督正脊流派的中医内涵。……  相似文献   

3.
李建仲为通督正脊术第三代学术继承人,治疗脊柱及骨伤类相关疾病,经验丰富。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慢性病,严重危害个人健康及其影响社会生产力。本研究运用通督正脊术中腰膝关系的理论,从通督正脊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学病因病机、具体临床治疗方法、临床治疗经验及在临床上的个别病案分析四个方面出发,其中详细阐述了通督正脊术的治病思想理念以及腰膝之间的密切关系,得出通督正脊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腰膝同治,标本兼治,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督调神推拿术根据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认识,选择以督脉和膀胱经为主的背部、胁肋部及腹部、头部等部位,施用中医推拿手法,以此作为基本方法,并辨证加减应用,能振奋阳气、调节各脏腑功能状态,从而缓解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
通督按摩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督按摩法是山西省著名老中医王中衡及其弟子们综合百家之长,在几十年临床推拿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它以中医学理论为出发点,并加以总结、验证,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推拿疗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以整复脊椎关节的错动为主要手段,治疗各种病患,所以又称通督复位法。这一推拿疗法主要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以脏腑和经络与脊柱具体部位的相关性为基础,通过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指导临床,应用推拿这一手段对脊椎错动的关节加以整复,使督脉气机条达,进而达到解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与常规针灸和常规推拿治疗颈心综合征相比,研究调督通脉正脊法治疗颈心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颈心综合征提供选择方案。方法 本文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老年医学科门诊临床诊断为颈心综合征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调督通脉正脊”组、常规推拿组和常规针灸组,每组15例。“调督通脉正脊”组采用3种方法:针刺、推拿和整脊疗法。常规推拿组采用交感型颈椎病推拿治疗方案,常规针刺组采用颈椎病、心悸篇治疗方案。每周治疗3次,持续4周。1个月后,从主症、次症、后续随访症状及中医证候评分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在减轻颈心综合征患者包括心悸、胸闷与胸痛的主症方面,调督通脉正脊治疗优于常规推拿治疗(P<0.05),而常规推拿治疗优于常规针灸治疗(P<0.05)。针刺法、推拿法与调督通脉正脊治疗均能改善颈心综合征患者的次症即颈项肩胛疼痛,但在减轻患者颈项肩胛疼痛效果方面,调督通脉正脊治疗要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与推拿治疗(P<0.01),而针刺治疗与推拿治疗无差别(P>0.05)。在改善颈心综合征的焦虑情绪方面,针刺法要优于调督通脉正脊,而调...  相似文献   

7.
耿涛 《山西中医》2010,26(9):37-38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该病目前无特殊根治方法。采用疏经通督推拿手法治疗本病有很大优势。基本手法包括疏经放松法、疏经点穴法、理筋手法、调整手法、放松手法。与常规推拿手法相比,疏经通督推拿法更注重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施以手法和穴位刺激,这样可以更好地振奋阳气,推动血液运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冠华 《四川中医》2013,(8):141-142
目的:观察正脊通督疗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以正脊通督手法、中药内服、督灸综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并以西药作为对照组,以脊髓型颈椎病功能状态评定为标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善率,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正脊通督疗法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结论:正脊通督疗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督推拿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治疗组,2组均采用Ashworth分级法(ASS)、Fugl-Meyer评定法(FMA)对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P<0.01).结论:通督推拿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姜婧  李志刚 《环球中医药》2014,(10):776-778
脑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针灸治疗对于脑病具有独特优势与满意疗效。基于"脑为元神之府"与"督脉者,交巅上入络脑"的理论,本课题组提出运用"通督启神"法。本法以"通督"为手段,"启神"为目的,用于治疗临床上与精神情志相关的脑病。本文从文献学角度入手,按照中国医学史发展的时代脉络,分别从中医学的萌芽时期(战国至三国)、医药学的全面发展时期(两晋至五代十国)、医药学各流派的形成时期(宋金元)以及医药学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新发展时期(明清)对"脑"与督脉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通督启神"法的理论内涵,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脑病。  相似文献   

11.
脊柱推拿是推拿技术的一个分支,在中国脊柱推拿是指推拿者在与脊柱相关的筋、骨、关节等组织及经络穴位进行手法操作,以治疗脊椎骨关节病变或内脏病变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而在西方与之相应的治疗技术称之为chiropractic(按脊疗法)或spinal manipulation等,西方的按脊疗法是指用特定的整复手法治疗脊椎及邻近关节半脱位所致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的三个案例,分别写明了通督正脊术在治疗高血压病眩晕、失眠和胃脘痛中的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痛苦,缓解了各种临床症状。通督正脊术的推广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常规穴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督脉病证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督脉机能失调,以督脉所过部位不适(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病证,辨治当分清外感内伤、寒热虚实,常见证候有风邪犯督、火热灼督、寒凝督脉、湿滞督脉、督脉气滞、瘀血阻督、督脉阳虚、督脉精血不足、痰注督脉等,实证当搜邪通督,虚证宜填补壮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温阳通督针法联合推拿整脊运动手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2例A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施以推拿整脊运动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温阳通督针法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对比治疗前后2组脊柱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 68%(38/41)高于对照组75. 61%(31/41)(P 0. 05);治疗后2组BASF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BASFI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温阳通督针法联合推拿整脊运动手法治疗AS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脊柱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反射性脊髓活跃增强而引起的一种异常运动模式,是中风后的主要后遗症.推拿可有效缓解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痉挛状态,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的推拿疗法较多,主要有循经推拿、通督推拿、点穴推拿、拮抗肌推拿及单式推拿等.因此,本研究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推拿疗法进行了整理,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正脊通督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正脊通督疗法即正脊通督手法推拿配合督灸及服用葛桂通痹胶囊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牵引疗法配合服用根痛平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第10 d 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脊通督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督疗法是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气功按摩科王中衡老先生在几十年临床推拿实践中,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提出并加以总结、认证,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推拿疗法。这种疗法主要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以脏腑、经络辨证指导临床,并通过推拿这一主要手段对脊椎错动的关节加以整复,使督脉气机条达,进而达到解除病痛的目的。也就是说,通过推按等手法,循督脉(脊椎)辨证施治,调理其错动歪斜的关节,以通其经络,振奋阳气、安内攘外,恢复脏腑、经络本来机能,使其归真返朴,各司其职,属一种正本清源的推拿方法。  相似文献   

19.
督脉病证治辨析——奇经八脉病证辨析之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督脉病证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督脉机能失调,以督脉所过部位不适(症状)档主要特征的病症,辨治当分清外感内伤、寒热虚实,常见证候风邪犯督、火热灼督、湿滞督脉、督脉气滞、瘀血阻督、督脉阳督、督脉精血不足、痰注督脉等,实证当搜邪通督,虚证宜填补壮督。  相似文献   

20.
罗才贵教授临证40余年,方法并重,术通内外,兼顾诸科,而尤善骨伤推拿,在脊柱损伤性疾病和脊柱相关性疾病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推拿治疗脊柱疾病方面颇有建树,独创了临床疗效显著的特色推拿手法,现将对罗老临床常用于腰椎的三种特色推拿手法从操作方法、动作要点、注意事项、禁忌、机理探讨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