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镜下大肠息肉摘除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 96例大肠息肉患者在肠镜下摘除术的配合及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本组96例患者息肉摘除效果满意,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对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有效配合、术后细心观察护理、饮食指导,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成功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配合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息肉术的护理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在本院内镜中心进行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的678例患者进行,术前给患者心理指导,并准备各种治疗器械和进行肠道准备,术中配合术者操作,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成功率为99.7%,术中少量出血25例,无一例出现大出血或及无一穿孔。结论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息肉术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配合治疗操作简单、经济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对手术成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95例大肠息肉患者分成优质护理和普通护理组,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治疗,均一次完成。结果优质护理组切除成功率达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较为明显的术中腹痛11例,服务总体满意度95.83%。普通护理组切除率100%,发生迟发穿孔1例,较明显腹痛20例,服务总体满意度80.85%。两组均无术后出血。结论应用优质护理,全程娴熟细致的护理配合为肠镜下息肉电切治疗的成功及减少患者痛苦提供重要保证,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无痛肠镜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的患者111例,均给予细心护理,探讨患者的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本组111例行无痛肠镜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的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100.00%,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0.00%。结论无痛肠镜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围手术期配合精心的临床护理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且预防部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无痛肠镜下肠息肉电凝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在无痛肠镜下行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有针对性的护理与配合方法。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发生术后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和麻醉意外。结论无痛结肠镜下高频电治疗肠息肉无痛苦,创伤小,治疗全面彻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减轻术后并发症,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高频圈套器联合钛夹治疗大肠粗蒂息肉摘除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在无痛内镜下,将47例患者应用高频圈套器联合钛夹治疗大肠粗蒂息肉均能一次性切除成功,所有病例术中未见渗血,术后未见出血及穿孔。结果经术后内镜复诊,治愈率在100%,具有安全、有效、病变切除完全等优点,提高了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论无痛肠镜下高频圈套器联合钛夹治疗大肠粗蒂息肉具有疗效高、创伤小、所有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息肉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应用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对386例共625颗大肠息肉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讲解术中配合要点,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及并发症观察。结果: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成功率为100%,7例出血,无一例穿孔。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息肉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肠息肉摘除术的配合及护理价值体会。方法将2015年11月19日至2016年11月19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无痛肠镜下高频电肠息肉摘除术治疗的患者选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80例。使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一组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AS、SDS)、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30.56±2.54)分、SDS评分为(28.59±3.4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0%,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给予进行无痛肠镜下高频电肠息肉摘除术的患者使用手术配合以及围术期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永华 《首都医药》2014,(20):81-81
目的:探讨内镜下应用金属钛夹防止大肠息肉高频电切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102例大肠息肉患者在内镜直视下采用金属钛夹配合高频电凝法切除息肉,并施以护理。结果102例大肠息肉患者顺利完成息肉切除,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及术中,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熟练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分析肠镜下高频电摘除大肠息肉术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94例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肠镜下高频电摘除大肠息肉术进行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手术护理,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插镜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疼痛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的插镜时间(6.98±1.41)min少于乙组患者(11.73±2.82)min,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10.329,P=0.000)。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26%)少于乙组患者(21.28%),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114,P=0.013)。甲组患者的VAS评分(11.25±2.31)分少于乙组患(19.31±3.24)分,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13.886,P=0.000)。结论手术护理在肠镜下高频电摘除大肠息肉术中的应用效果很好,缩短了患者的插镜时间,明显改善了患者疼痛情况,并且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的治疗效果及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8例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8例大肠巨大息肉全部使用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再用氩气喷洒止血。全部病例2例小量出血、1例迟发性出血,出血率为1.7%,经内镜下再次止血而痊愈,未发生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术的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加用氩气喷洒止血可明显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大肠息肉电切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靖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242-243
目的探讨内镜下大肠息肉电切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息肉切除,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电切大肠息肉是一种腔内外科手术,如有反复发生腹泻、腹痛、粘液便、便秘、贫血、消瘦的患者也应尽早行大肠镜检查。定期肠镜检查对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痛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围手术的方法和护理配合.方法 对我科2008年1月-2010 年12月的167例大肠息肉患者行无痛结肠镜下结肠息肉电切术.结果 患者无穿孔,麻醉休克1例经抢救后好转,5例带蒂息肉切除后残端出血,8例术后1d 少量便血,经治疗2d内出血停止,159例行常规复查肠镜,原部位均未发现息肉.结论 无痛结肠镜下行结肠息肉电切术是一种快速、安全、无痛苦而有效的方法,患者的依从性高,而术前患者的评估、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肠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息肉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2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84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及调查满意率。结果本组内镜下切除肠息肉术患者均无肠穿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率达100%。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798例无痛肠镜下行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8例患者术后无穿孔,64例术后1d少量便血,经治疗3d内停止出血,5例加强围手术期的病情观察,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无痛肠镜下行息肉高频电切除术依从性好,效果好,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细致的术前、术后准备和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无痛肠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息肉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对72例自愿接受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息肉术检查的患者,使其在无任何痛苦和不适的情况下接受检查治疗,给予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及调查满意率。结果无痛肠镜检查是经静脉给予快速、短效、安全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安全、无任何痛苦、无不良记忆下顺利完成整个检查及治疗,未出现并发症和麻醉意外,患者满意率达100%。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息肉术检查和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检查效果满意,具有无痛、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无痛肠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息肉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对50例自愿接受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息肉术检查的患者,使其在无任何痛苦和不适的情况下接受检查治疗,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及调查满意率。结果无痛肠镜检查是经静脉给予快速、短效、安全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安全、无任何痛苦、无不良记忆下顺利完成整个检查及治疗,未出现并发症和麻醉意外,患者满意率达100%。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息肉术检查和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检查效果满意,具有无痛、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术在消化道息肉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某院收治的60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息肉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化道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占84.8%,增生性息肉占10.3%,炎性息肉占4.9%;按照息肉大小分组后组间腺瘤性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息肉一次性成功切除率为98.7%,其余息肉均经过二次手术成功切除;痊愈率为9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3%,息肉复发率为0.5%。结论: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手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较好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术后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行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术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行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的65例患者作为干预组,针对并发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服务态度、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用药指导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术后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频电圈套电切术在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98枚大肠息肉行内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摘除的情况.结果 798枚大肠息肉成功切除.5例术中出现即刻出血,2例术后24~48 h出现迟发性出血,经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治疗术(APC)止血成功,无穿孔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操作简单,治疗效果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