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液分析过程中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在我站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10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提取全血和制作预稀释标本。分析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未抗凝组血小板数量为(23.7±10.3)×10~9/L,抗凝组为(120.4±46.2)×10~9/L;静脉血组为(115.3±46.7)×10~9/L,末梢血组(10~9.7±44.3)×10~9/L,立即检测组结果为(153.5±49.3)×10~9/L,放置20min后为(112.2±31.2)×10~9/L。结论血液分析过程中,是否加入抗凝剂,放置时间均可影响测定结果,而采血部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0岁,2018年6月27日因疲劳乏力于我院中医门诊就诊。查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肿瘤指标均正常。查血常规:白细胞绝对值10.8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淋巴细胞百分比15%,单核细胞百分比4%,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 ,红细胞绝对值:5.16×10~(12)/L,血红蛋白浓度149g/L,血小板绝对值177×10~9/L。血小板直方图正常,Q-Flag提示血小板聚集?按照本室血常规复检规则,检查标本状态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雷公藤致急性造血停滞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均法  虞荣喜 《浙江医学》1997,19(4):248-248
例1:患者,女性,46岁,因“发热伴牙龈、皮肤出血10天”于1994年7月住院。病前已明确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于5月前在当地某医院煎服中草药,内含雷公藤每剂3g,日服1剂,连服5月余,雷公藤总量达450g左右,期间未曾检查血常规。人院体检:T38℃,BPl8/12kPa,急性面容,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瘀点,未及肿大浅表淋巴结,心肺听诊正常,肝脾肋下未及。血Hb66g/L,WBC0.7×10~9/L,血小板数13X10~9/L,网织红细胞0.001。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低下,早幼粒0.01,杆状核0.02,分叶核0.07,嗜酸分叶核0.02,红系0,网状细胞0.03,浆细胞0.07,淋巴细胞0.78,全片巨核细胞2只,血小板不易见到。诊断造血停滞。人院后给抗生素及止血、输血支持治疗,10天后病情渐好转,复查血常规Hb74g/L,WBC2.6×1O~9/L,N 0.44,L 0.56,血小板数40X10~9/L,骨髓象:原粒0.05,早幼粒0.04,中幼粒0.39,晚幼粒0.135,杆状核0.08,分叶核0.015,红系0.14,淋巴细胞0.17,浆细胞0.02,网状细胞0.005,巨核细胞32只/片,散在血小板少见,再予胎肝混合集落刺激因子(由本院血液研究室研制)20ml/天静滴,共14天,继续观察半月,复查Hb93g/L,WBC8.1×10~9/L,N 0.75,L 0.25,血小板数218×10~9/L,网织红细胞0.018,病情好转出院。1年后门诊随访复查血常规及骨髓象均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4.
两例小红细胞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从而干扰了临床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肝硬化的诊断。现报道如下。病例1:患者,女,27岁,因全身出现紫色斑块,第5次到医院就诊,前4次在当地县医院检查,血细胞分析中血小板结果分别为:245×10~9/L、236×10~9/L、350×10~9/L、310×10~9/L,第5次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4岁,2003年11月10日不明原因突发恶心呕吐、腹泻,无发热.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血清总胆红素(TBIL)193 μmol/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508 U/L,A/G=48.18/21.54,血常规:血红蛋白82 g/L、白细胞2.8×10~9/L、血小板46×10~9/L,以肝炎收住入院.3 d后因病情加重而转上海.  相似文献   

6.
<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的以红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其外周血总容量绝对增多,血液黏滞度增高,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脾大,病程中可出现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88岁,于2008年2月1日因泌尿系感染收入笔者所在医院,入院时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9.8×10~9/L,血红蛋白180g/L,血小板341×10~9/L,住院期间多次查血象白细胞14~29×10~9/L,红细胞7.11×10~9~7.53×10~(12)/L,血小板340×10~9~458×10~9/L,腹部B超发现肝多发血管瘤,  相似文献   

7.
一般资料 4例患儿中男女各2例,年龄在2岁~13岁。4例均有鼻衄,全身皮肤粘膜及双下肢瘀点、瘀斑,2例有牙龈出血;4例均为皮肤粘膜苍白,自感乏力;血尿2例,均有桕油便。实验室检查 4例ITP入院时血小板分别为30×10~9/L,15×10~9/L,11×10~9/L 16×10~9/L,出血时间均在5′~5′30″,24小时血块收缩均为不佳。骨髓报告3例均巨核细胞正常,1例巨核细胞发育障碍,并且血小板少见;网织红细胞在0.8~2.5%之间;血色素在9.5~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报告  患者 ,女 ,2 7岁。因双下肢皮肤出现多发性瘀斑 3d,于2 0 0 0年 4月 2 0日就诊。体检 :37.0℃ ,P80次 / min,R2 0次 /min,BP 131.6 / 71m m Hg(17.5 / 9.5 k Pa)。查体 :神清 ,双下肢皮肤多发性大小不等瘀斑 ,月经量多 ,既往有牙龈出血史。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 34× 10 9/ L ,Hb 85 g/ L ,骨髓增生 级。诊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方法 :口服氟美松 40 m g/d,连续 4d,停药 3周后 ,继续服氟美松 40 m g/ d,4d,并配合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治疗 ,3个月后症状缓解 ,复查血小板计数 5 8× 10 9/ L,定期复查血常规 ,血糖、…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 患者女,71岁,主因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0年,白细胞增高1个月,于2008年1月9日再次入院.患者曾于1998年8月因拔牙后出血不止,当时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2×109/L、血红蛋白127 g/L、血小板1300×109/L,入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经骨髓检查诊断为ET,予羟基脲治疗,血小板接近正常后出院.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2岁.1997年7月开始出现全身乏力、进行性面色苍黄、牙龈出血、皮肤紫癜,无血尿史.1997年10月16日来院就诊,血常规:白细胞2.0×10~9·L~(-1)、血红蛋白52g/L、血小板22×10~9·L~(-1)、网织红细胞0.09;10月17日至10月31日多次复查网织红细胞0.001-0.008;1997年11月28日骨髓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0.42(无原始及早幼粒);  相似文献   

11.
王小燕  吴军  胡永伟 《上海医学》2007,30(7):565-566
一、案情摘要患者女,因上腹部疼痛6d、加剧3d于2005年11月29日收住某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2月4日10:50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持续约1min。经神经内科会诊后于11:45转入神经内科。14:10患者突发全身抽搐,神志不清,双眼上翻,口吐白沫,约持续20s后缓解。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2.2×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0.62,血红蛋白69.8g/L,血小板计数6.14×10~9/L,葡萄糖18.04 mmol/L。19:30请血液科会诊。内科专家讨论认为,昏迷原因首先考虑脑出血或蛛网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离心条件下对不同人群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接收的50例新生儿中采集的新鲜血液的标本,再择同期50例成人及50例儿童的标本,分别对所有标本实施离心检测,离心条件主要为3500 r/min离心5 min、2500 r/min离心15 min及3000 r/min离心10 min,其中将3000 r/min离心设为对照组,比对离心检测结果。结果在3500r/min的离心条件下,新生儿血小板的数量是(5.96±2.30)×10~9/L,儿童为(6.10±2.35)×10~9/L,成人为(6.47±2.49)×10~9/L,相比对照组的(2.84±1.32)×10~9/L、(2.86±1.30)×10~9/L、(2.95±1.41)×10~9/L皆高(P0.05)。结论不同离心条件下的不同人群凝血常规检测结果有差异,临床检测时注意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离心条件。  相似文献   

13.
女、31岁,已婚,孕2产1。白带增多、带血三个月,妇科检查宫颈有一7×6cm肿块,质硬,表面出血;右阴道前壁、穹窿及宫旁双侧盆腔壁浸润。1986年10月22日局部活检:宫颈“低分化腺癌”。于一周后住本市某医院。入院时血象血红蛋白118g/L,白细胞82×10g/L,血小板84×10~9/L。用动脉插管化疗(5FU、颇铂、平阳霉素)5d。18d后复查白细胞逐渐上升至(214~590)×10~9/L,找到幼稚细胞,骨髓涂片检查原单加幼单53%、原粒19%。诊断为宫颈癌并发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于1986年12月24日转  相似文献   

14.
健康体检者,男,22岁. 既往无出血病史,无肝、肾疾病.实验室检查:WBC 5.6×109/L,RBC 4.0×1012/L,Hb 142 g/L,PLT 8×109/L,肝、肾功能及凝血象正常.重新抽血标本无小凝块,分别在雅培3700和ABX血球计数仪上复查PLT,PLT结果分别为6×109/L、9×109/L,制作血片.瑞氏染色后油镜下观察发现,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K2抗凝血片中有大量血小板聚集,抽取末梢血改用109 mmol/L 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与血液按 1:4比例抗凝处理后,在雅培3700和ABX血球计数仪上复查结果分别为123×109/L和119×109/L.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HRZE治疗肺结核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其临床处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肺结核患者52例,所有患者于强化期给予HRZE方案治疗,即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顿服,2个月,治疗前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血小板变化及反应,当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后给予地塞米松及血小板输注治疗,并观察治疗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血小板值为(131~296)×10~9/L,平均(238.45±36.26)×10~9/L,给予HRZE方案治疗一周后,有11例患者血小板出现下降情况,治疗一周后所有患者血小板值在(80~196)×10~9/L,平均为(153.85±39.40)×10~9/L;临床治疗两周后,血小板明显下降患者共计32例,值范围在(27~84)×10~9/L,平均为(42.74±10.27)×10~9/L。给予地塞米松及血小板输注治疗一周后患者血小板值为(124~225)×10~9/L,平均(153.63±19.16)×10~9/L。结论肺结核HRZE方案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减少与利福平及异烟肼用药有关,积极的预防与治疗血小板减少对用药安全及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血细胞自动计数仪及EDTA-K2抗凝剂的采血管广泛应用于临床,时有关于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报道.统计我院近2年来血小板减少症病人19例其中有2例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1病案 例1,患者,女,33岁.2008年12月11日以“发热4天”入院.血常规:WBC9.8×109/L,Hb134g/L,PLT9×109/L,患者有感冒病史,无咯血,呕血及黑便.查体皮肤黏膜无出血点,瘀点,瘀斑.脾肋下未及.入院复查血常规PLT7×109/L.血涂片示:血小板不少.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18岁,因"右手2-5指末节开放性骨折"收入我院手外科治疗。入院体查:一般体征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用EDTA-K2为抗凝剂真空采血管采血,在CD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用其配套试剂及定标液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血小板计数为115×109/L,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两对半检查正常。在手术室采用臂丛麻醉行"右2-5指扩创缝合、右手中环指伸肌腱修复术",手术顺利。复查血常规,仪器检测血小板严重偏低,为47×109/L,同时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目视计数法利用草酸铵稀释液进行手工复查,结果同样偏低。患者全身未见有瘀点、瘀斑及出血症状。骨髓检查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2:1,粒、红两系正常,巨核细胞多见,易见产血小板巨核细胞,血小板呈簇状分布,诊断为大致正常骨髓像。再复查血小板,仪器法检测结果仍偏低,为41×109/L,同时采用目视计数法中草酸铵及许汝和两种稀释液进行手工计数,于床边采取标本直接加入稀释液中,混匀充池后静置15min计数,草酸铵稀释液法结果为67×109/L,许汝和稀释液法结果为148×109/L,患者血小板数正常,用真空采血管中标本进行外周血涂片可见血小板凝集成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幼儿急疹的早期临床特点。方法 116例幼儿急疹患儿,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6例均有发热,热程3-5d,热退疹出,可伴随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大部分患儿的血常规均表现为白细胞总数降低,平均为(5.35±2.32)×10~9/L;所有患儿均有粒细胞数降低,其中40例(38.3%)为粒细胞减少(1.5×10~9/L),76例(61.7%)为粒细胞缺乏(0.5×10~9/L),最低者为0.09×10~9/L;所有患儿血沉、C反应蛋白均正常,结论 2岁以下婴幼儿发热时,若无明显其他伴随症状,要考虑到幼儿急疹可能,积极和患儿家长沟通,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患者女,77岁,因全身骨骼疼痛半年、加重半个月入院。体格检查:胸骨及多处肋骨有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5.7×10~9/L,血红蛋白(Hb)水平为91 g/L,血小板计数为130×10~9/L。红细胞沉降率(ESR)为143 mm/1 h。血清球蛋白水平为  相似文献   

20.
<正>左旋眯唑引起高烧1例:患儿女,17岁,因疲乏无力,面黄4个月就诊。检查:体温正常,神志清楚,面色灰白,胸部有4~5枚针尖大小出血点,余均未发现异常。血常规: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2×10~(12)/L,白细3.7×10~9/L,血小板0.7×10~(?)/L,大便检查未见虫卵。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肠寄生虫病。给服氨肽素每次0.4,每日3次;鲨肝醇每次50mg,每日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