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分析和hs-CRP测定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生化法测定了70例DM2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了血清中的hs-CRP.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结果 70例DM2患者治疗前血脂TC、TG、HDL-C、LDL-C和APOB水平均较之60例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0.01),而血脂APOA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hs-CRP水平较之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血脂TC、TG、HDL-C、LDL-C.APOA、APOB和hs-CRP水平均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而血清TG水平虽降低明显,但较之正常对照组仍明显增高(P〈0.05).结论 糖尿病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和炎症性疾病,治疗前后血脂分析和炎症因子水平的测定,足糖尿病诊断和随访观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血脂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血管病变的发生关系。方法 76例T2DM并发血管病变组(A组),90例T2DM无血管病变组(B组)及120例健康对照组(C组),均检测血尿酸(SUA)、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并进行组间分析。结果 A组患者SUA、TG、TC、LDL-C、BG、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患者TG、BG、HbA1C水平均高于C组(P0.01),三组间的SUA水平比较,A组患者SUA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患者SUA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尿酸和血脂水平异常与T2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与T2DM并发血管病变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南京地区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空腹情况下,检测369例T2DM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含量,然后统计分析血压、病程和家族史对T2DM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1)T2DM 血脂水平以TG、HDL-C升高,HDL-C降低为主(P<0.05),且发生血脂异常的程度较T1DM重;(2)高血压Ⅱ~Ⅲ级可引起T2DM患者HDL-C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病程的进展,T2DM 患者 TG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家族史对T2DM患者血脂无影响。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除受年龄、体质量指数影响外,还与血压、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4.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代谢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UA)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82例老年患者,按疾病种类分为T2DM 合并脑梗死组、单纯脑梗死组和单纯 T2DM 组,检测并比较血清胆红素、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与单纯脑梗死组和单纯T2DM组比较,T2DM合并脑梗死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HDL-C水平明显降低,UA、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高尿酸血症及血脂代谢异常可能与T2DM患者继发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赵小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492-1493,149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新思路。方法 检测110例T2DM患者和104例体检健康者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根据HbA1c的水平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血脂的差异以及HbA1c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T2DM 组与健康对照组各项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与 TC、TG、LDL-C、Apo-B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Apo-A1无相关性。结论 HbA1c及血脂水平可作为监测T2DM 患者状况的指标;联合检测HbA1c和血脂对于制订T2DM患者诊疗方案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葡萄糖代谢(糖代谢)异常状态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为不同糖代谢异常状态下血脂监测项目的 选择及干预治疗侧重点提供循证检验医学的证据.方法 选取254名受试者(其中男性149人,女性105人)进行OGTT试验和TC,TG,HDL-C,LDL-C,ApoA1和ApoB等血脂指标的检测.根据OGTT结果 分为正常糖耐量(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受损(I-IGT)、IFG并发IGT(IFG/IGT)和糖尿病(DM)5组,比较各组血脂指标值及其异常丰,对所有糖代谢异常的各血脂指标与空腹血糖(FPG)和OGTT 2 h血糖(2 hPG)进行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①TG,LDL-C水平在DM组、IFG/lGT组和IGT组明显高于NGT组(P<0.01)和IFG组(P<0.05),DM组、IGT/IFG组、I-IGT组和IFG组TC水平和高TC血症检出丰相近(P>0.05),且均明显高于NGT组(P<0.05),HDL-C水平DM组明显低于NGT组(P<0.05),但各组低HDL-C血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ApoA1和ApoB水平及其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G与2 h PG(r=0.201,P<0.01),FPC,(r=0.119,P<0.05)存在明显的正相关,LDL-C与2 h PC,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r=0.132,P<0.05).结论 低HDL-C血症、低ApoA1血症和高ApoB血症可能不是糖代谢异常最典型的血脂异常特点之一,高TG,TC,LDL-C血症是DM和IGT,IGT/IFG血脂异常的特点,IFG血脂异常的特点是高TC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在妊娠并发甲减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妊娠并发甲减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并发临床甲减46例作为临床甲减组,妊娠并发亚临床甲减59例作为亚临床甲减组,另选取同期产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P-PLA2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记录母婴结局。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妊娠并发甲减患者血清LP-PLA2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LP-PLA2及血脂水平对妊娠并发甲减患者母婴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三组患者血清LP-PLA2,TG,TC和LDL-C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177,97.170,18.242,25.286和9.423,均P<0.05);血清LP-PLA2,TG,TC,LDL-C水平由高到低为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由高到低为对照组、亚临床甲减组、临床甲减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并发甲减患者血清LP-PLA2与TG,TC,LDL-C水平均呈正相关(r=0.504,0.481和0.552,均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433,P<0.05)。亚临床甲减组和临床甲减组患者总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分别为69.49%和78.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婴不良结局组患者血清LP-PLA2,TG,TC和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母婴正常结局组(t=4.389,4.072,2.662,3.099,均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母婴正常结局组(t=3.131,P<0.05)。血清LP-PLA2水平预测妊娠并发甲减患者母婴不良结局的价值(曲线下面积0.94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50%和96.40%)高于血脂指标。结论 妊娠并发甲减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升高,可作为评估母婴不良结局的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 和血脂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145例冠心病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8例,急性心梗患者45例)和120例健康受试者的hs-CRP、cTn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值,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UAP组、SAP组、AMI组和对照组hs-CRP、cTnI、TC、TG、HDL-C和LDL-C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s-CRP与cTnI、TC、TG和LDL-C呈正相关(r=0.87,r=0.76,r=0.51,r=0.34),与HDL-C呈负相关(r=-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nI与TC、TG、LDL-C和HDL-C无相关(|r|〈0.273,P〉0.05).结论 检测血清中hs-CRP、cTnI和血脂水平对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断具有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血脂水平,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与血尿酸和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合并急性脑梗死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每组60例。检测2组患者血尿酸及血脂指标(TC、HDL-C、TG、LDL-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尿酸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与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r=-0.594,P=0.025)。观察组患者TG、TC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DL-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主要高危因素是高尿酸血症和和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0.
蔡欣 《山西临床医药》2013,(11):823-825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T2DM患者150例,其中单纯T2DM 60例(T2DM组),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90例(T2DM+ HP组);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记录三组患者的病程、血压、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和T2DM +HP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BMI,HbA1C,FINS,HOMA-IR,TC,LDL-C,TG均升高,HDL-C下降(P<0.05);与T2DM组比较,T2DM+ HP组糖尿病病程、BMI,TC和L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 DM时SBP,DBP,BMI,HbA1C,FINS,HOMA-IR,TC,LDL-C,TG均升高,HDL-C下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BMI,TC和LDL-C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血尿酸(S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选取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G1组)49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G2组)31例,另选35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G3组).检测入选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UA、尿微量白蛋白(uA1b).结果 G1组、G2组间FPG、2hPG、T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FPG、2hPG、TG、HDL-C、LDL-C、uA1b、S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G1组SUA水平明显高于G2组和G3组(P<0.01),G2组高于G3组(P<0.05).对CAS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先后入选的变量是SUA、HDL-C和uA1b.其中SUA的影响因子最为突出.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CAS时SUA水平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与CAS相关,SUA可能是男性T2DM及CAS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脂类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19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胰岛素抵抗情况分为胰岛素抵抗组144例与非胰岛素抵抗组49例。采用奥林巴斯AU27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等,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C肽,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非胰岛素抵抗组相比,胰岛素抵抗组TG、TG/高密度脂蛋白(HDL)、TC/HDL、sd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HDL、载脂蛋白A(apo AⅠ)、脂蛋白(Lpa)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2型糖尿病患者sd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dLDL-C与TG(Log)、LDL-C/HDLC及TG/HDL-C(Log)呈正相比关性(r=0.638、0.601、0.290,P〈0.01),与TG/HDL(Log)和LDL-C/apoB呈负相关关系(r=-0.589、-0.342,P〈0.01);HOMA-IR与TG/HDL和sdLDL-C呈正相关关系(r=0.281、0.250,P〈0.01),而与TC呈负相关(r=-0.233,P〈0.01)。结论 SdLDL-C能较好地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对脂类代谢的影响,TG/HDL-C、LDL-C/HDL-C等提供的重要临床信息应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得到进一步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etS)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并比较91例单纯T2DM患者、122例T2DM合并MetS患者及256例健康者(对照组)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血脂、UA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单纯T2DM患者和T2DM合并MetS患者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A、糖化清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5),患者组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A、糖化清蛋白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间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液黏度、血液还原黏度、微循环滞留时间、血栓形成系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研究组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控制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水平后,UA水平与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液黏度、血液还原黏度、微循环滞留时间、血栓形成系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正相关。结论合并MetS的T2DM患者较单纯T2DM患者存在更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和更高的UA水平,且UA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关系密切。初诊T2DM患者除应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体质量外,更应控制UA水平及改善血液流变性,从而阻止或延缓病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性激素与血脂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生物化学分析测定106例男性CHD患者和41名正常对照组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D组E2增高、T降低(P〈0.05),CHD组E2/T比值为42.39±7.33,较正常对照组(21.04±6.73)增高(P〈0.01)。CHD组血清TC和apoB水平增高、HDL-C和LDL-C水平降低(P〈0.05);TG和apo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CHD患者E2增高、T降低,TC和apoB增高,HDL—C和LDL—C降低,代谢紊乱是CHD患者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35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55例、慢性肝炎59例、肝硬化50例、重型肝炎71例)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并与75名健康人进行比较,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浓度与其TBil、Alb、PT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所降低,其中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重型肝炎组血清TC、TG、HDL-C、LDL-C与TBil呈负相关[P〈0.01],与Alb呈正相关(P〈0.01),与PTA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TC与LDL-C呈正相关(P〈0.05)。重型肝炎组中39例死亡患者与32例存活患者的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血脂水平测定能及时反映体内的脂类代谢状况,对了解肝病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病程进展情况以及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兴城海滨综合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选取来院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降糖药物,并注意饮食指导。治疗组应用自然疗养因子配合体育锻炼、音乐疗法、景观治疗等进行康复治疗,经过24~30d疗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 ceridemia,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BG、TC、TG、SUA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C、TG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G、HDL-C、S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兴城海滨疗养地综合疗法,能够通过降糖、降压、降脂及抑制血小板黏附及聚集,改善血液黏度,改善肾脏血液循环,以达到共同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最终目标,对预防和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义龙  WANG Meng 《检验医学》2008,23(4):364-366
目的研究北京医院健康体检者的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及血脂分布特征,揭示FFA水平与2型糖尿病(DM)的关系。方法测定256名健康体检者和93例2型DM患者的血清糖(Glu)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FA含量,将测得的数据按性别分组进行分析,并分析2型DM组与健康组的差异。结果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男性血脂水平为TC(4.33±0.74)mmol/L、HDL—C(1.36±0.29)mmol/L、LDL—C(2.05±0.65)mmol/L、TG(0.91±0.32)mmol/L、FFA(401.11±158.64)μEq/L;女性血脂水平为TC(4.28±0.65)mmol/L、HDL—C(1.42±0.27)mmol/L、LDL—C(2.08±0.61)mmol/L、TG(0.78±0.25)mmol/L、FFA(446.50±165.59)μEq/L。男女2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组比较,2型DM组Glu、FFA、TC、TG和LDL—C升高,H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北京医院健康体检者血脂水平的性别差异不明显,FFA参考范围为96—740μEq/L。  相似文献   

18.
王翠英  任丽萍  王战建 《临床荟萃》2009,24(23):2049-205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血脂和脂质比值的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分为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60例(B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60例(C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60例(D组),并选择正常对照组100例(A组),检测各组血脂并计算脂质比值。结果B、C和D组与A组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为TC(4.85±0.53)mmol/L(5.24±0.90)mmol/L、(5.75±0.89)mmol/Lvs(4.4l±0.66)mmol/L,TG(1.93±1.26)mmol/L、(2.15±1.69)mmol/L、(2.02±1.16)mmol/Lvs(1.04±0.34)mmol/L,LDL-C(2.68±0.43)mmol/L、(2.93±0.68)mmol/L(3.44±0.76)mmol/Lvs(2.41±0.47)mmol/L(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降低,(1.17±0.30)mmol/L、(1.17±0.24)mmol/L、(1.11±0.15)mmol/Lvs(1.37±0.19)mmol/L(P〈0.01);TC/HDL-C、LDL-C/HDL-C和TG/HDLC的对数转换值(lgTG/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为TC/HDL—C4.36±1.09、4.64±1.11、5.25±0.87vs3.26±0.56,LDL—C/HDLC2.45±0.75、2.60±0.70、3.13±0.64vs1.80±0.43,lgTG/HDL—C0.16±0.31、0.20±0.29、0.21±0.23VS-0.14±0.17(P〈0.01)。B、C和D组间TC、LDL-C水平依次增高(P〈0.01或〈0.05)。与B、C组比较,D组TC/HDL-C、LDL-C/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TC和LDL—C增高是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脂质比值TC/LDLC、LDL—C/HDL-C增高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异常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及血小板参数变化与1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46例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即糖尿病无肾病组(单纯DM)2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16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临床DN)8例。另选3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测患者血糖、血脂及脂蛋白、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患者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P〈0.05或P〈0.01),而单纯DM组TG升高,LDL—C正常;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TC、载脂蛋白B(ApoB)均升高(P〈0.05或P〈0.01),HDL、载脂蛋白A1(ApoAl)均下降(P〈0.05或P〈0.01)。单纯DM与DN组,随着DN程度的加重,TC、ApoB升高(P〈0.05或P〈0.01),HDL、ApoAl均下降(P〈0.05或P〈0.01)。TG、LDL—C、ApoB水平与HbAlc呈正相关(P〈0.01)。DN组PL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MPV、PDW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DN早期即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血脂及血小板因素可能参与了1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