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左冠脉前降支结扎法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心电图演变过程及中药干预的效果。方法取6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组(仅绕过左冠状动脉,打松结,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B组(通过左冠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模型,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C组(建立AMI模型,并给予通心络胶囊作为对照药物灌胃)、D组(建立AMI模型,并给予益气药灌胃)、E组(建立AMI模型,并给予活血药灌胃)、F组(建立AMI模型,并给予益气药+活血药灌胃),各组均为10只。比较各组大鼠术前、术后即刻、术后7 d和术后14 d 12导联心电图变化、QRS波群时程及病理性Q波等参数的差异。结果 B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均发生明显的波形改变,术后即刻ST段较A组开始抬高,术后7 d时获得峰值,术后14 d时下降; D组ST段变化情况与B组相似,但其在术后7 d时ST段偏移程度更明显,后续回落速度减缓; E组术后不同时间点ST段未出现明显回落现象; C、F组术后不同时间点ST段变化幅度相当,且相比模型组,C、F组ST段显著降低,其中F组更显著(P 0. 05)。相比A组,B组术后不同时间点QRS波群时程均明显延长(P 0. 05),且术后7 d时达峰值;相比B组,C、E、F组术后14 d时QRS波群时程显著减少,其中F组更为显著(P 0. 05),而D组未出现QRS波群时程的明显缩短(P 0. 05)。A组手术前后均无病理性Q波的出现;其它各组术后即刻时亦无病理性Q波的出现,但均在术后7、14 d时出现病理性Q波,且均在术后7 d时的发生率最高;相比B组,C、E、F组术后14 d时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其中F组发生率最低(P 0. 05),而D组术后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经心电图检查不仅可整体评估大鼠AMI演变过程,而且可有效评估中药干预的效果,从而可作为一种客观且值得推广的评估方法应用于心肌缺血性疾病的实验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成功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减少动物死亡率。方法28只SD大鼠,采用直视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分析各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对大鼠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成功率100%。28只心肌梗死组大鼠,术中死于心室颤动和心跳呼吸骤停4只,术后7d内死于心力衰竭2只、死于肺部感染2只,存活4周大鼠共20只,存活率71.4%。11只假手术组大鼠全部存活。结论本实验采用较常用的冠状动脉结扎制作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并在手术过程中作了相应的改进,结果证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模型成功率高,结果可靠,为进一步研究心肌梗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多数研究为正常人尸体和动物动脉血管的应力松弛特性,而老龄化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应力松弛特性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对比分析老龄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应力松弛特性,为高血压致血管损伤修复提供应力松弛指标。方法:对四五个月龄正常SD雄性大鼠左冠状动脉和老龄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左冠状动脉各10个试样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应力松弛实验,模拟人体温在(36.5±0.1)℃的温度场下以0.05%/s的应变增加速度对试样施加应变,设定时间为7200s。采集100个数据,采用归一化分析的方法计算两组试样的归一化应力松弛方程。结果与结论:两组试样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SD组试样7200s应变上升量大于自发性高血压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见正常SD大鼠左冠状动脉和老龄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左冠状动脉具有不同的应力松弛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可用于制备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的新方法。方法异氟醚气体麻醉Sprague-Dawley大鼠后,钝性分离肋间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以仅穿刺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假手术大鼠模型。术后采用小动物心电图仪、血流动力学分析仪、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鉴定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结果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及假手术大鼠模型存活率均为80.0%。心肌梗死模型组大鼠术后第2、7天心电图检查可见ST段明显抬高。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显示,心肌梗死模型组大鼠颈总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左心室收缩压,以及左心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均较假手术模型组均明显降低,心率和左心室舒张末压则明显增加(P0.05)。TTC染色显示梗死心肌与正常心肌色差明显,坏死心肌呈白色。HE染色显示梗死心肌细胞肿胀、排列紊乱,出现空泡,甚至断裂,部分断裂心肌细胞间隙见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建立的方法效果理想且操作简单,适用于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的制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 PCI)治疗左主干(LMCA)急性闭塞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系统数据库中选取罪犯病变为LMCA(LM组)和非LMCA(n LM组)急性闭塞所导致STEMI的患者行p PCI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以探讨罪犯病变部位不同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 878例STEMI患者(LM组147例;n LM组8 731例),两组STEMI患者均接受p PCI。两组患者高脂血症、吸烟及高血压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M组患者的心功能Ⅲ~Ⅳ级比例明显高于n LM组患者(13.6%比4.2%,P<0.01)。两组STEMI患者症状到血流开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LM组患者术中主动脉内囊反搏支持及盐酸替罗非班使用比例明显高于n LM组(P<0.01),但LM组患者的围术期心源性病死率仍然明显高于n LM组(P<0.01)。结论与非LMCA患者比较,尽管LMCA患者的围术期心源性病死率较高,但初步结果提示,LMCA急性闭塞导致STEMI接受p PCI治疗患者的住院疗效尚可接受,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金龙哲  王奉德  杨柳  娄长芹 《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1):56-56,F0003
男,66岁。2年来反复出现劳累性胸闷、胸痛,反复扩冠、抗凝治疗效果不佳。本次劳累后再次出现剧烈胸痛,伴大汗,心电图有明显动态改变,考虑非S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收入院。查体:血压110/80mmHg。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无干湿哕音,心率76/min,律齐,无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V2-6。、I、aVL导联T波尖深倒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及右状冠动脉均无异常,但心脏收缩期左室腔内可见射向左室流出道的高速血流(见封3图1),诊断为左冠状动脉左室瘘。  相似文献   

7.
非侵入性研究冠状循环,是超声评价心脏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由于冠状动脉内径细窄且随心跳运动,给多普勒检测带来极大困难,尤其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血流检测,目前国内尚无这方面研究报道。现将我们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评价28例选择性病例 LAD 血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起源于右冠状动脉,是法洛四联症(TOF)中最常遇到的冠状动脉畸形,发生率占法洛四联症病人的5%-19%。我院自1987年8月至2004年2月完成的41例法洛四联症矫正术中,有4例LAD起源于右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冠状动脉结扎法和双极电凝法制备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差异。方法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为冠状动脉结扎组和双极电凝组,各10只。冠状动脉结扎组麻醉后,胸骨正中切开,暴露心脏剪开心包,找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应用5-0丝线在左冠状动脉根部下5 mm处穿线结扎,制备兔心肌梗死模型。双极电凝组麻醉后,在剑突左上第2肋骨处切开,暴露心脏剪开心包,找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应用双极电凝器迅速在左冠状动脉根部下5 mm处高温烧灼,制备兔心肌梗死模型。结果冠状动脉结扎组有5只兔模型制备成功,3只手术过程中死于心室颤动,1只死于肺不张,1只术后并发感染死亡;手术共耗时10 h。双极电凝组10只兔全部成功完成模型制备;手术共耗时5 h。两组术后即可见相关导联ST段抬高,T波倒置,术后1 d ST段抬高〉0.1 mV。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血浆肌钙蛋白均明显升高并呈动态演变。病理学切片显微镜下观察两者梗死区均坏死明显,细胞内结构溶解消失。结论运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和双极电凝法均能成功制备兔心肌梗死模型,但双极电凝法具有更简便、损伤小、死亡率低、存活时间更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 132例 ,其中左冠状动脉主干 (L M)闭塞 3例 ,占 2 .2 7% ,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例 1:男 ,5 0岁。主因发作性胸痛 1天 ,加重 12小时入院。患者 1天前活动时感胸痛 ,伴大汗 ,含服硝酸甘油 5~ 10分钟缓解 ,共发作 10余次。于入院前 12小时 ,胸部持续剧痛 ,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伴气短、心悸 ,同时出现意识不清。既往有脑血栓病史 1年 ,高血压史 1年。查体 :BP 5 0 / 0 mm Hg(1mm Hg=0 .1333k Pa) ,R 30次 / min,平卧位 ,面色紫绀 ,皮肤潮湿 ,双肺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心率 12 8次 / min,律齐 ,心音弱 ,无杂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纯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的焦虑评分与心肌桥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18例单纯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冠状动脉造影测量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结果心肌桥患者无焦虑组48例,焦虑组70例;焦虑组心肌桥狭窄程度明显高于非焦虑组(P0.01),SAS评分与心肌桥狭窄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765,P0.01)。结论多数单纯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焦虑障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Percutaneous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Unpredictable angiographic findings of anomalous coronary arteries may, however, compromise the otherwise high and predictable success rates of this intervention. We report a case of failed coronary angioplasty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through an anomalous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originating from the right coronary sinus in a 33-year-old man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by cardiogenic shock. Subsequently the patient performed successful emergenc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告急诊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治疗左冠状动脉主干严重狭窄,探讨其手术指征及外科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7例急诊CABG的临床资料。结果:无1例围术期死亡。全部随访4~42个月,无死亡;亦无明显心绞痛及心肌缺血表现。结论:急诊CABG是挽救不能控制的急性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严重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者主张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Anomalous origin of the righ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ascending aorta above the left sinus of Valsalva is exceedingly rare. We presented a case with anomalous origin of the RCA above the left sinus of Valsalva with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uccessful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o this artery which is the first report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直接PCI)及常规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65例AMI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2~24个月随访显示:直接PCI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再次住院数及死亡数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较常规治疗组减小(P<0.01),但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高(P<0.01),球形指数(SI)显著增加(P<0.01),室壁运动指数(WMI)显著降低(P<0.05),左室质量指数(LVMI)也显著降低(P<0.01)。AMI后1个月及12~24个月随访显示:常规治疗组AMI患者12~24个月时LVESV、LVEF及SI较1个月时显著改变(P<0.01),但WMI及LVMI无显著差异(P>0.05)。直接PCI组AMI患者除WMI在12~24个月时较1个月时显著降低(P<0.01)外,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直接PCI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MI后患者的左室重构,使AMI后心衰、再次住院及死亡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犬急性心肌梗塞(AMI)时的左肾动脉(LRA)和左颈总动脉(LC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用二维超声动图及多普勒血流图(DE)检测冠脉支结扎前后LRA、LCCA收缩期最大肌梗塞后LRA、LCCA的RI、PI值显著升高(LCCAP〈0.01;LRA,0.05〉P〉0.01),Vmax、TVI、HR参数值有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且心梗后30和60分钟时的参数值接近。结论:AMI后LRA、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的彩色多普勒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左前降支动脉(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A)全程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前的患者行经胸超声检查,评价其左前降支动脉全程,并与冠脉造影作对照,然后回顾性分析LADA正常组与狭窄组的血流参数。结果 本组29段LADA狭窄段,超声检出20段,其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6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91.2%。正常组与狭窄组间舒张期的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加速度、减速度、速度时间积分、减速时间均有显著差异。正常组LADA的近、中、远三段的各项血流参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能反映LADA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是全面评价LADA的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对冠状动态(冠脉)痉挛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脉冲技术检测20例冠脉痉挛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心尖部和前壁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的心肌运动,测量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运动峰值主时间速度积分并与19例健康成人对照分析。结果:冠脉痉挛梗塞组心尖部及前壁中段、心尖段的收缩波、舒张早期波峰值速度及时间速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舒张晚期波及前壁基底段各测值两组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成像脉冲技术能够准确测定心肌局部收缩和舒张运动速度,对冠脉痉挛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检测提供一种定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道瑞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7):1215-1217
【目的】探讨心肌灌注指数联合左室舒张功能指标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5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情况和左室舒张功能分为三组。A组:心肌灌注及左室舒张功能正常,B组:心肌灌注异常或左室舒张功能异常,C组:心肌灌注及左室舒张功能均异常。追踪患者出院后3年内情况,分析其与心肌灌注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预后最佳,3年存活率为84.2%,C组患者预后最差,3年存活率为53.3%,B组为75.0%。【结论】心肌灌注联合左室舒张功能可以用于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早发现高危患者,有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桡动脉途径易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08年4月拟经桡动脉行易化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28例,回顾临床资料并观察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24例经桡动脉途径完成易化PCI治疗,成功率85.7%.其中血管涉及右冠状动脉8例、左主干1例、前降支10例及回旋支5例,PCI术前血流心肌梗死血栓溶解(TIMI)3级者5例(占20.8%), 动脉鞘管置入时间(4.56±1.03)min,造影时间(20.55±5.21)min,血管再通时间(26.13±5.17)min,手术总时间(46.59±8.73)min,血肿1例,桡动脉闭塞3例,发生率分别为4.2%和15.0%,无迷走反射病例,亦无需要输血和影响手部供血的血管并发症.1例转运途中心搏骤停;1例术前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家属放弃手术;2例因血管畸形,指引导管不能到位或到位后支撑力差,改股动脉途径完成PCI治疗.结论:桡动脉途径易化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可行,可减少血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本组病例尚少,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