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0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3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40.5岁。行开胸手术治疗19例,其中行食管裂口修补术13例,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术4例,单纯胸腔清洗引流2例;11例加做空肠造瘘术,8例置放空肠营养管。未行手术而仅行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2例。结果 19例开胸手术患者中,痊愈16例(84.21%),死亡3例,分别因严重纵隔感染中毒性休克、吻合口瘘、纵隔感染各死亡1例;经保守治疗的2例患者均死于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16例,随访时间3个月~8年,随访期间无明显食管反流和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自发性食管破裂通过早期、积极、有效的外科治疗,预后良好;术后保证引流通畅、加强营养、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黄文广 《消化外科》2000,2(2):54-55
目的 经腹吻合器行食管下段横断再吻合之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EVB)。方法 1997年2月至2000年2月对12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急诊施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及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再吻合术(EST)。结果 1例因肝功能ChildC级术后18d死于肝昏迷,肝肾综合征,6例术后出现少至中量腹水,经用白蛋白,利尿剂后短期内消退。术后无再出血,吻合口瘘或狭窄,膈下脓肿等,术后2周内痊愈出院,12例中8例随访,钡透示食管曲张静脉消失,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至今未再出血。结论 本术式是治疗EVB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性异物所致胸段食管破裂穿孔的分类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57例胸段食管骨性异物破裂穿孔患者根据食管损伤性质和继发感染程度进行分类,分别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并总结其疗效.结果 Ⅰ类为食管破裂、纵隔无脓肿形成,共计17例;其中直接食管破口连续缝合修补7例,直接缝合修补后,外穿孔部位用肋间肌加强6例,心包和带蒂大网膜加强各2例.Ⅱ类为纵膈脓肿期,共计13例;其中食管穿孔切除、胃代食管10例,纵隔脓肿清除胸腔引流3例.Ⅲ类为脓胸期,即骨性异物穿破食管后感染波及胸腔而形成脓胸,共计21例;其中食管穿孔切除、一期胃带食管12例,食管穿孔切除、二期胃或结肠带食管9例.Ⅳ类为脓肿侵犯周围器官并形成主动脉-食管瘘或气管食管瘘,共计6例;气管瘘修补、大网膜填塞、二期胃或结肠代食管术4例,病变段血管切除、人工血管置换、二期胃或结肠代食管2例.Ⅰ、Ⅱ、Ⅲ类的51例患者50例获治愈,1例死于脓毒症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Ⅳ类的6例患者术前准备时麻醉诱导过程死亡1例,手术死亡1例,死因皆为食管-主动脉瘘导致的大出血,其余4例治愈.结论 对骨性异物所致胸段食管损伤病变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方法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一旦确诊均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16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析16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于发病后6~36 h确诊治愈;2例于发病72 h后确诊,术后并发呼吸衰竭而死亡;1例因误诊5 d后才确诊,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提示自发性食管破裂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及早诊断和及早外科手术治疗,护理重点在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胸腔闭式引流及胃肠减压的护理,做好营养支持疗法和心理护理,以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5.
食管穿孔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食管穿孔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0-01~2010-06 23例食管穿孔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结果本组均经钡剂造影、胸部X线平片、CT、胸腔穿刺等检查,并经手术及食管镜证实。23例中,颈段食管穿孔5例,胸段18例。8例为食管自发性破裂,3例为医源性,11例为食管异物致穿孔,1例为外伤性穿孔。治疗颈段3例手术修补、引流,2例保守治疗;胸段15例经开胸手术,其中2例行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修补13例;2例行可回收带膜食管支架置入封堵术、胸腔闭式引流、空肠造瘘营养支持治疗,1例放弃治疗。全组1例死于严重胸腔、纵膈感染。结论根据发病史及临床特征要及时、准确的诊断是降低食管穿孔病死率的关键。结合穿孔时间、部位、感染程度选择治疗方案,颈段可保守治疗,胸段食管穿孔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05-01—2016-01间手术治疗的35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常规阑尾切除术284例、浆肌层下阑尾黏膜切除术48例、脓肿引流术18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切口感染21例(6%),其中阑尾切除术12例、脓肿引流术9例。并发盆腔脓肿3例(0.86%),均为脓肿引流术。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无1例发生肠瘘,全部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3 a,无1例阑尾炎再次发作。28例(8.00%)并发粘连性肠梗阻(共计2~3次),其中阑尾切除术22例、脓肿引流术6例,均经非手术方法缓解。结论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病理类型,合理选择手术方式,规范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可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腹部切口经食管裂孔引流治疗纵隔感染2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经食管裂孔引流治疗纵隔感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本组20例患者均行上腹部正中切口经食管裂孔游离食管,于食管床放置引流,经食管裂孔引出,在剑突下腹壁戳孔引出固定。结果全组病例引流时间5~12d,平均7d。18例治愈,2例死亡。1例术后3d死亡于动脉腐蚀性大出血,1例先心病手术病儿术后未及时引流,死于中毒性休克。结论腹部切口经食管裂孔引流治疗纵隔感染是一种不污染胸腔、损伤小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11例食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结核确诊4例,其中纵隔内淋巴结核2例、增生型食管结核2例:误诊7例,分别为食管癌4例、食管平滑肌瘤3例。11例中2例经抗结核药物治疗痊愈;9例经手术治疗痊愈,其中3例行食管结核切除加胃代食管术,5例淋巴结清扫术,1例结核性脓肿切开排除术。随访1-16年均无吞咽困难或结核复发。结论食管结核难以与食管癌和食管良性肿瘤鉴别。多采用抗结核药治疗有效,出现并发症则需手术治疗,术后仍需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脾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2013年期间所行的保脾断流术患者进行门诊或者电话随访,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缓解、再出血、生存情况及术后远期并发症。结果共完成保脾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2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23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5.5个月(10~81个月),随访期内有7例发生术后再出血,5例死亡,3例新发门静脉血栓,2例发生食管吻合口狭窄。结论保脾断流术在特定的患者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食管破裂分自发性、创伤性和食管镜检查后破裂。未经治疗可能在24小时内死亡,治疗的一般病死率为35%。24小时内获得恰当治疗者病死率10~15%,而延迟治疗病死率高达50~75%。1947年以后有人报告用缝合破裂食管的方法使一些病人获得生存,但食管破裂超过12~15小时者,企图早期缝合病死率仍然很高。既或获得生存的病例,也多数并发难以处理的纵隔感染、脓胸等,病程漫长,非常痛苦。作者自1973年以来用一期切除病变食管,行食管胃吻合术治疗不同原因所致的食管破裂5例,均获得成功,经过良好,平均住院26天,无并发症。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本组5例病人中:①自发性食管破裂2例,均是剧烈呕吐中发生。症状是突然胸(背)剧痛,呼吸受限。胸部透视可见气液胸。术中分别见食道下段和食道中下段全层破裂。②因贲门痉挛行气囊扩张术时(其中1例压力达7.5磅/时Ⅱ~2即0.45kg/cm~2)突然感到剧烈疼痛。行钡餐透视见钡剂溢入胸腔。术中分别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临床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2009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诊治的8例DN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例;中位年龄49.5(21~98)岁。依据患者临床表现,颈、胸部CT扫描特征和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确诊。其中牙源性感染6例,合并糖尿病6例。治疗方法包括积极抗感染和手术切开引流等。本组患者仅行颈部切开、引流术2例,开胸手术5例,胸腔镜手术1例。结果痊愈6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死于颈部血管破裂出血。细菌培养混合感染者6例,其中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者4例。手术时间平均75.6 min,术中平均引流脓液量318.7 ml,平均住院时间18 d。6例生存患者随访6个月,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颈、胸部CT检查和分泌物细菌培养是确诊DNM的有效方法。早期、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CT分型采取个体化的切开引流,有效处理糖尿病等合并症和支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破裂与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分析我科15例食管破裂与穿孔的临床病例资料。颈段食管穿孔3例,2例为异物所致,1例为外伤所致,均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破裂穿孔12例,其中自发性食管破裂穿孔4例,食管异物损伤5例,外伤性食管穿孔2例,医源性损伤1例,根据食管的损伤程度及感染累及范围分别采取食管切开异物取出食管修补,食管部分切除,纵隔引流,瘘口修补等手术治疗12例。结果15例食管破裂与穿孔治愈13例;1例死于合并糖尿病因胸腔和纵隔感染严重,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食管癌引发食管破裂穿孔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结论根据食管破裂与穿孔的大小、时间、部位、纵膈和胸腔污染程度,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5000呋喃西林外用冲洗液引起中毒性精神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48岁。住院号 :2 84842。因饮酒造成食管自发破裂 ,全麻下行食管穿孔修补术 ,术后 18天出现食管瘘及后纵隔脓肿 ,严重感染入院。引出约 2 0 0ml黄色粘稠脓液 ,于 6月 3日全麻下行纵隔引流术 ,6月 12日行空肠造瘘术。患者于 6月 3日术后用 1∶5 0 0 0呋喃西林液冲洗 ,每日 40 0 0ml,共冲洗 16天后 ,患者于 6月 18日夜间出现谵妄状态 ,意识朦胧 ,对答不切题 ,含糊不清 ,且逐渐加重 ,二目定视 ,瞳孔中等大小 ,对光反应存在 ,表现神志恍惚 ,幻视幻听 ,烦燥不安 ,整夜不寐、躁狂 ,手脚乱动 ,痛觉迟钝、腱反射低等。患者一直平卧位。经美…  相似文献   

14.
探讨食管下段横断吻合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5年7月56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行经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吻合器食道下段横断再吻合术的临床资料。术后患者随访0.5~5年,随访率96.4%(54/56)。术后再出血率3.6%(2/56),术后食道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8.2%(55/56),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1.8%(1/56),术后无吻合狭窄及肝性脑病病例。1例术后3年死于肝癌。食管下段横断吻合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主髂动脉破裂外科治疗23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在主髂动脉破裂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分析1984年4月至2003 年12月手术治疗的23例主髂动脉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主髂动脉瘤破裂18例,外伤性破裂5例。其中破损修补2例,人工血管置换21例。结果 23例患者中,手术抢救成功19例,死亡4例,其中术后48 h内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应激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大出血1例,术后72 h内死于呼吸功能衰竭1例。结论对于主髂动脉破裂患者须积极纠正低血容量休克,同时迅速有效控制主髂动脉血流后尽快修补血管或行人工血管置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误诊或延误诊断,2例患者手术治疗治愈,1例患者保守治疗死亡。结论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率高,控制感染、营养支持是关键,手术治疗是降低病人病死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破裂的诊断与手术方式。方法 1980-01—2012-06间共收治36例食管破裂与穿孔患者。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34例。单纯食管破裂修补术、食管破裂修补加肋间肌瓣、膈肌瓣、带蒂大网膜覆盖破裂口8例;破裂食管切除、Ⅰ期食管胃胸内或颈部吻合术3例;纵膈引流、胸腔引流或食管"T"管引流加空肠造瘘6例;食管旷置或颈部食管造瘘,加纵膈、胸腔引流及空肠造瘘,Ⅱ期消化道重建2例,其中1例为经胸骨后管状胃与颈部食管吻合;颈部食管旁切开引流术及食管支架置入术各1例。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癌、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或支架置入时破裂5例:姑息性食管癌切除、吻合口狭窄部切除再游离胃行颈部吻合术4例,食管破裂修补术加破裂食管对侧Heller手术1例。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肺深部裂伤、脾破裂胃破裂、车祸胸部贯通伤伴胸壁皮肤Ⅱ度烧伤各1例:行肺裂伤修补,胸腹联合切口行脾切除胃破裂修补术加胃空肠造瘘,1例伤后6d,确诊食管破裂,行食管破裂修补及肋间肌瓣加固。1例食管异物40 d,致食管-主动脉瘘(AEF),左心转流下阻断主动脉,修补主动脉破口,切除胸段食管行颈部食管胃吻合,获成功。食管胸中段化学性烧伤致穿孔1例,I期行胸段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食管破裂修补术后再瘘3例:行胸腔廓清、上下胸腔引流及空肠造瘘。结果治愈27例,其中3例并吻合口狭窄,经扩张后好转。死亡9例。结论选择合理方式治疗食管破裂至关重要。要综合考虑食管破裂的原因、部位、时间、大小、原发疾病、并发症、纵隔及胸腔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食管黏膜、肌层分层缝合加带蒂大网膜包埋在食管良性破裂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应用分层缝合加带蒂大网膜包埋修补食管良性破裂病人37例,均采用食管黏膜、肌层分层缝合及带蒂大网膜包埋。观察病人术后恢复情况,胸管留置时间,术后14~20天复查上消化道碘水造影结果,住院时间以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 37例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3. 2天,1例病人术后出现瘘,其余病例均Ⅰ期愈合,随访6~24个月,无迟发瘘及食管狭窄。结论对于食管穿孔或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人,如术中发现胸腔、纵隔感染,食管组织水肿时推荐行分层缝合并应用带蒂大网膜移植进行包埋。  相似文献   

19.
损伤性食管穿孔的诊断和治疗(附3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6年2月至1993年8月治疗38例损伤性食管穿孔。损伤性食管穿孔以食管异物引起为最多见,共23例,占60.5%;其次为外伤性8例,器械性和手术误伤7例。行食管修补术12例,11例成功(91.7%);18例行颈部、纵隔或胸腔引流术;8例保守治疗。38例中痊愈29例,治愈率76.3%;死亡9例(23.7%)。作者认为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应根据发病时间、病情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原因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胸外科实施食管贲门癌手术2 6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1.4%)患者因严重并发症实施了非计划二次手术,其中男28例、女9例,年龄65(48~79)岁,总结该37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二次手术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吻合口瘘11例:1例行空肠造瘘,2例行胸壁切口清创+胸腔置管引流术,3例行颈部切口清创+上纵隔置管引流术,5例行胸腔探查术(其中3例行瘘口修补术),1例胸胃瘘行胸胃部分切除+食管颈部旷置+空肠造瘘术。乳糜胸13例,经胸行胸导管结扎术,其中1例右胸结扎失败后再次经腹腔缝扎胸导管。胸腔出血6例行开胸探查止血,腹腔出血2例,分别经左胸及腹正中探查止血。1例胸胃扭转,行吻合口切除+胃-食管端端再次吻合术。1例因双侧声带麻痹行气管切开;1例因肺大疱破裂气胸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1例因肠梗阻行开腹探查粘连松解+空肠造瘘术。1例胸内瘘患者因二次术后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吻合口瘘、乳糜胸及出血,提高首次手术质量是预防二次手术发生的关键,对需要行二次手术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及时果断的决定可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和提高二次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