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西药对中药灌肠液直肠保留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药直肠滴入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而药物在直肠内的保留时间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我科自1992年5月至1995年10月采用不同西药应用中药直肠滴入高位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因中药在直肠内保留时间的差异,其治疗效果有明显不同。现将中药灌肠保留时间的观察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30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1例、女19例,年龄在35~70岁。经直肠镜检查均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病程6个月至20年,平均3.5年。1.2具体方法遵医嘱应用菊花散水煎150ml药液,对30例病人行直肠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2.
改进中药保留灌肠方法临床观察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我院消化科自1991年11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新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由于改进法和传统法使中药在肠内保留时间的差异,其治疗效果有明显不同。现将改进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64例、女36例,年龄在25~60岁。100例病人均经直肠镜检及病检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其中病变部位在降结肠30例,乙状结肠、直肠36例,横结肠14例,全结肠10例,升结肠10例均属于中药保留灌肠的适应证。1.2 药液制备与液量药液是根据医嘱。100例病人方药主要是银花、地丁、天癸、蒲公英、…  相似文献   

3.
刘淑英  郑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640-6641
目的 探讨提高截瘫患者大量不保留灌肠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96例截瘫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采用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15 cm,肛管插入15~30 cm,液面距肛门20~30 cm进行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观察两组有效灌肠量、灌肠后保留时间、排便情况.结果 实验组有效灌肠量、灌肠液保留时间、排便量及排便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进截瘫患者大量不保留灌肠法能提高灌肠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点滴式不保留灌肠在治疗顽固性便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64例需行不保留灌肠治疗的顽同性便秘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采用点滴式不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不保留灌肠法,观察两组病人灌肠次数与临床疗效,灌肠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灌肠液是否外溢,病人是否耐受及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病人的耐受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点滴式不保留灌肠在治疗顽固性便秘中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进清洁灌肠方法,提高清洁灌肠效果。[方法]将需实施清洁灌肠的病人60例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橡胶鼻胃管、抬高臀部10cm及增加插管深度的改良清洁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灌肠,比较两组病人灌肠液在肠腔保留时间、灌肠次数、每次灌肠液的量、手术直视下的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灌肠液在肠腔保留时间、每次灌肠液的量、手术直视下的肠道清洁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灌肠次数、病人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改良灌肠法较传统法的灌肠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完全截瘫病人两种灌肠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曾利辉  田永明  宁宁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107-1108
目的比较采用氟罗氏尿管与传统硅橡胶肛管对完全性截瘫病人灌肠的对比效果。方法将5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26#硅橡胶肛管进行灌肠,而试验组则采用18#氟罗氏双腔气囊尿管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液溢出时的灌入量、溢出总量及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结果试验组在灌肠过程中从肛门溢出的灌肠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学意义。结论使用氟罗氏尿管替代硅橡胶肛管灌肠可减轻肛管对肛门、直肠的机械性损伤,减少溢出量,延长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提高灌肠效果。  相似文献   

7.
肛肠病病人术前清洁灌肠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效的清洁灌肠方法.[方法]将60例术前清洁灌肠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2次生理盐水1 000 mL大量不保留灌肠后不能解出大便或只能解出少许大便后,继续用生理盐水1 000 mL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每次灌肠后均保留10 min后排便.实验组在2次大量不保留灌肠无效后用开塞露40 mL塞肛,保留10 min后排便.[结果]实验组病人灌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2次大量不保留灌肠后加用开塞露塞肛清洁肠道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王静  王斌  金杰  张琳  景颖颖 《护理研究》2011,25(4):315-316
[目的]观察使用微量泵灌肠法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微量泵灌肠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灌肠法,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灌肠液保留时间、不适反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氨水平、病人满意度及护士对两种灌肠法的操作难易度等情况。[结果]两组灌肠液保留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氨水平、不适反应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士对两种灌肠法的操作难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量泵灌肠法对肝性脑病病人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可延长灌肠液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联合灌肠法对肿瘤晚期便秘病人的干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肿瘤晚期便秘病人17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法,观察组使用中药直肠滴入保留灌肠法并且增加同种中药口服。对比两组病人对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记录护理后便秘及其他症状出现的频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5.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6%。并且观察组护理后出现便秘症状比例仅为12.64%,远小于对照组的37.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中药联合中药直肠滴入保留灌肠能有效缓解肿瘤晚期病人便秘,护理效果显著,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进的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保留灌肠效果,包括插管长度、耐受情况、药液保留时间(>2 h)、病人坠胀感和药液外溢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插管长度、耐受情况、药液保留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发生坠胀感和药液外溢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的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清洁灌肠方法的观察与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清洁灌肠方法,以减少灌肠液外流及强烈排便感,改善灌肠效果。方法将60例需要做清洁灌肠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连接高分子导管(吸痰器)灌肠;对照组采用一次性使用肛门管灌肠,两组病人灌肠液量均为500~1000ml。根据两组病人灌肠液外流情况及有无强烈排便感,比较两组灌肠法的灌肠效果。结果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高分子导管灌肠法出现灌肠液外流次数及强烈排便感次数明显少于一次性使用肛门管清洁灌肠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连接高分子导管进行清洁灌肠法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使用肛门管清洁灌肠法,是一种较理想的灌肠方法,尤其对于肛门括约肌松弛的老年便秘病人。  相似文献   

12.
点滴式保留灌肠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在临床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需保留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是否外溢、临床疗效及灌肠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点滴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中的不适,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可操作性,为研究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共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46例,A组为治疗组,采用纯中药汤剂运用改良灌肠袋直肠滴入治疗方法,中药液100 ml加热至40~41℃,患者取左侧卧位,导管前端插入肛门15~20 cm,液面距肛门不超过50~60 cm,滴注速度为30~40滴/min,35~50 min药液全部滴入.B组为对照组,采用一次性灌肠器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加入中药液100 ml,药液温度38~39℃,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 cm,肛管插入肛门15~20 cm,将药液缓慢灌入直肠内,15~20 min药液推注完毕.结果 A组药液保留时间、患者舒适度高于B组.A组患者排便性状改善、排便次数减少明显状况高于B组.结论 改良灌肠袋进行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下腹坠胀、便意等不适症状,增加患者舒适度,药液延长保留时间,促进药液有效成分吸收,缩短病程和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开塞露灌肠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冬杏  黄春燕  苏海丹  吴敏玲 《护理研究》2005,19(14):1250-1251
[目的]观察开塞露灌肠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对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尿潴留病人在使用传统诱导排尿无效后,利用不同剂量(20mL、40 mL、60mL)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并观察排便、排尿时间.[结果]40例尿潴留病人中30例排便、排尿,总有效率75%.40mL组及60mL组有效率明显高于20mL组,而40mL组及60 mL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塞露保留灌肠可促进排尿,开塞露用量在40 mL~60mL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法解除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便秘患者按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以改良式清洁灌肠法灌肠治疗,对照组以传统清洁灌肠法灌肠治疗。对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解除便秘的排便次数及治疗后便秘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解除便秘的排便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后便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灌肠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疗效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使用微量泵灌肠法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微量泵灌肠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灌肠法,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灌肠液保留时间、不适反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氨水平、病人满意度及护士对两种灌肠法的操作难易度等情况。[结果]两组灌肠液保留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氨水平、不适反应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士对两种灌肠法的操作难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量泵灌肠法对肝性脑病病人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可延长灌肠液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灌肠法解除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老年便秘患者按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以改良式清洁灌肠法灌肠治疗,对照组以传统清洁灌肠法灌肠治疗.对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解除便秘的排便次数及治疗后便秘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解除便秘的排便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后便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灌肠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疗效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18.
痔疮患者术前两种肠道准备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432例拟手术的痔疮患者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6例,单序号患者按常规清洁灌肠方法行肠道准备为对照组,双序号患者按清洁灌肠结合开塞露行肠道准备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在术中有残留液例数及术后24 h内排便例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排便平均天数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认为清洁灌肠结合开塞露塞肛较常规清洁灌肠法能明显减少术中直肠残留液及术后24 h内排便。  相似文献   

19.
清洁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排便、排气、清洁肠道。清洁灌肠是手术科室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但在操作中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老年患者或因某种因素造成肛门松弛的患者,在灌肠时由于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肛门松弛致使灌肠液边灌边流,进入肠道的液体未达到一定的量,影响了灌肠效果,并给护理操作造成了困难。2004-06/2006-06我们对50例收治于妇科需要做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患者使用气囊尿管代替传统肛管行清洁灌肠,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8~79(平均56)岁。其中妇科恶性肿瘤患者23例,子宫肌瘤25例,合并会阴陈旧性裂伤2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行盲肠代阴道成型术2例。1.2方法1.2.1灌肠方法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取双腔气囊尿管18~20#,润滑前端后轻轻插入肛门17~20 cm,使其所到位置在乙状结肠中部,随后向气囊中注入气体30~40 m l,使球囊充盈后固定于肠腔内,避免了灌肠液进入直肠引起排便反射。灌肠液距肛门40 cm,液体30 m in灌注完毕,嘱患者需保留灌肠液20m in,抽出球囊内气体,拔出尿管,嘱患者排便。一般重复2~3次即可达到清洁肠道的目...  相似文献   

20.
清洁灌肠液量及插管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524例需清洁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276例,采用新改进的灌肠法,对照组248例,采用传统灌肠法。以灌肠次数、灌入液保留时间、1次灌肠后排便次数为现察指标。结果显示,灌肠效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